幼师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幼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师心得体会 篇1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担任着为祖国的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要当一名幼师更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xx年9月10日由省教育厅组织对幼儿教师和转岗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
培训分为三期进行,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而我是第二期,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的第一天早上,教育厅的厅长在会上说,这次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管你的家庭怎样?怎么忙,有机会来学习,就要铁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厅长的话,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幼儿不是那么好教的。
开学典礼完,接下来是琼台师范学院的专科副教授范小玲,给我们讲座,讲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我看过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范教授仅仅用了很简短的时间把这本书的主要部分讲了一遍,这样我的印象更深刻,下午是刘玉春老师和何勤老师组织的破冰之旅,滚雪游戏,这游戏很好玩也很有趣,同时可以自由的互动介绍自己,这次来国培的人很多,各市县的都来,刘玉春老师对我们讲游戏规则,规则是第一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第二个同学要对第三个同学复述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兴趣爱好等,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同学要把全部的`同学的名字与第一个同学讲,同时还要上台表演一翻,不久游戏结束,使我感受到了我交了好多朋友。
这次的培训,体会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为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
幼师心得体会 篇2
幼教工作是专门与孩子心灵打交道的工作。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感触颇深。教育孩子,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当看着孩子们一批一批走出幼儿园,我们老师是多么高兴呀。这正和徐特立所讲的完全一样。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成长的路却各不相同,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长共同深思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从小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与幼儿期良好的受教育氛围。才能从小给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成长基础。
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啦。对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仅是,具备唱歌、跳舞、弹琴、绘画、普通话等等基本条件。从工作中感觉到,只有两个字“爱心”才是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全部。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从我们幼儿园实际工作中,我感觉,一个幼教工作者,又是一名心灵启蒙者和心理工作者。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孩子独立的`离开父母,首先需要的是爱的满足,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消除孩子的生疏感,孤独感与恐惧感,孩子们爱的需求,要从教师身上得到补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付出等同于血缘关系的心,那就是爱心。才能使孩子情感转移给教师,而顺利度过幼儿期的学习生活。
我们教师,把孩子要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候要胜过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家发脾气,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可以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也未必计较我们家长。
幼儿园则不同,因为,幼儿和我们教师是由生疏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感情。如果某个孩子哭闹,发脾气,我们不但不能呵斥,责备,反而更应该去哄,去抱,去擦鼻涕,去搂着孩子,去爱为孩子,为的是了解孩子,发脾气,哭闹的原因。这就是我们职业的特点。
我们要勤观察孩子复杂的,面部表情,体态语言,所反映出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需求。从在生活上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甚至要胜过孩子的母亲。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去学习,去游戏,去讲故事,去唱歌跳舞,去绘画、去做手工作业,去发挥自己性格的特长,才能使孩子把幼儿园作为他的第二个家。
幼师心得体会 篇3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目标,是落实课程理想的主要步骤,也是保教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拟定各类工作计划。本书所展示的计划较为具体、直观,又有示例,清晰明了,有操作性。《托幼班创造性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将一般的幼儿发展目标落实到特别的幼儿身上,为设定个别化目标,真正考虑“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课程”。这个过程,是以评估特定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该书详细地说明了评估幼儿需要和行为并确定目标和行为的进程,示例生动、有趣。尤其是对幼儿观察和对观察资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此外,该书提出给幼儿规划一个能满足他们需要且是传递正向信息的`环境,主张“将幼儿的家长和文化带入托幼机构”,这些观点,一方面是体现了教育机构环境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发展为重的原则。该书还在保护幼儿的安全及给予幼儿行为知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现实的。当规划。环境等转化为幼儿和成人的行动时,幼儿的发展就成为可能。《托幼班创造性课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了解幼儿的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知道幼儿具体的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涉及幼儿的交往、睡眠、饮食、玩耍、制作、欣赏、模仿、扮演、阅读、律动、郊游等等日复一日的具体行为。涉及特定活动的准备,涉及幼儿在活动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涉及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涉及可能产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当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对幼儿行为的鼓励、引导策略。该书在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体生动的。
看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幼儿教育课程方案,是扎根于幼儿生活的,是能真实反映幼儿的需要和能力的,并且有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可以在其系统的指导策略中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也能在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们长期的实践和思考。
幼师心得体会 篇4
各位老师*午好!我很荣幸能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和学习本次活动。虽然以前也参加过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还是有些粗浅的,希望通过本次“金点子”的探讨,能吸收一些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将从一下几个实例中说一下我的观点:
刚刚进入幼儿园时,我发现每天早上小朋友与老师之间的相互问好,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于是,今日我在我们班实行了”迎宾小礼仪“活动。来加强小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礼貌教育。同样,在进行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很大方的和老师打完招呼后还会跟两个执勤的小朋友打招呼,有的需要老师提醒后再打招呼,有的小朋友直接不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针对这一现象可能会发生在胆怯的孩子身上。
胆怯的原因: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要求严格,家规很严,家庭氛围等原因。
2、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措施或者灌输安全意识的缘故。(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别人东西??)
3、家长们看不到的闪光点。也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态度,不善于鼓励孩子。
我觉得关于胆怯这一话题可以在班会活动上适当的点到。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举例子。
针对刚刚我们班文明小礼仪例子中胆怯孩子教育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1、自我示范(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有些慢,等老师或者同学示范过后会明白)
2、渲染法(请执勤的小朋友在一次友好的表达,请周围小朋友给予鼓励)
3、在日常活动中多留意胆怯的小朋友并且安排活泼开朗的小朋友带动。
前几天,我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发现有部分小朋友对于蔬菜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后来我跟几位家长了解了一下情况。由于孩子挑食问题严重,所以,平时吃饭时能喂进孩子饭
去就很费劲,没空闲对孩子对蔬菜进行认知教育。有的家长那个能让孩子安稳坐下用餐,不过是包办似的,有的对着一桌子菜问小朋友”你想吃绿绿的那个还是黄黄的那个呀你想吃酸酸的还是辣辣的呀“根本不会教育孩子蔬菜的名称。所以,每次,进餐前,我们会给孩子介绍今天吃什么蔬菜。会给孩子尽量展示图片或者事物,然后会小朋友们讲解吃这个蔬菜的好处。及其他的蔬菜的用途。
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么多小故事,谢谢大家。
幼师心得体会 篇5
在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后,我觉得自己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了解了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东西。
第三条确保幼儿园课程开设的严肃性,未经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不得开设超越幼儿发展阶段的学科课程,防止幼儿园课程小学化。有些农村幼儿园就是开设小学化的课程,很多原因也是因为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思想上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就够了,不会想到幼儿园的孩子还应该以游戏为主。希望这个指南主来以后,很多幼儿园不要因为家长的这种思想而让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
第九条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和使用园舍环境。摇重视幼儿园多种功能教室如美工创意室、科学探索室、生活操作室、幼儿图书室等设施的建设,为幼儿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这点我认为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十一条搭建家长互相学习的交流平台,开设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家长沙龙、亲子活动、网络论坛活动等,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思想资源,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科学的育儿观念。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家长人才资源库。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要利用不同行业家长的专业和职业优势,协助幼儿园组织参观和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家长助教活动和家长志愿者活动。对于这点主要是针对城市中的幼儿园,家长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幼儿园,不然比较难搞起来。
第十四条建立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教学参考资料的过度依赖。采用主题备课与活动设计相结合、独立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职初教师的规范性备课与经验教师的`个性化备课相结合,使备课成为一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性工作。我认为这个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情况,对参考资料有过度的依赖感。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应该不断的学习,累积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不断学习中建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学习创新,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研能力。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努力。
幼师心得体会 篇6
两个月的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在这两个月的培训,我们在教育学院师训部的组织下,听了六场与我们教师人生发展之路密切相关的报告。其中多数报告的讲解者都是我区或我市知名的教育届同人或领导。听了这六场报告后,我收益非浅。
在参加培训之初,迎接我们的第一场讲座是张才龙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向与行动》。作为徐汇区新教师的专题培训讲座,我认为,将这样的一场报告放在第一场是深有意义的。新教师有的朝气蓬勃的冲劲,有的是创新的'理念。但我们最最缺乏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行动轨迹。而张老师的这第一场报告确实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我们存在已久的困惑,对我们这些新教师的帮助可见一斑。而紧接着的第二场报告,是由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王懋功老师为我们做的关于《徐汇区区情教育和发展概况》的讲座。
能有幸请到王局长来为我们做报告已经使我们新教师很兴奋了,而王局长为我们做的这份报告又是于我们每一个徐汇区教育届同人息息相关的。在报告中,王局长详细的为我们指出了徐汇区作为上海的一个教育发达地区,是如何做到保持教育优势,开发教育浅能的这些工作的。并且,王局长还勉励我们每一位刚刚踏入教师岗位的年轻人,让我们以自己的热情和希望,为徐汇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后两场的讲座中,王以权老师和吕宝兴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题为《教育教学法规政策解读》和《教学基本规范》的两场讲座。说是讲座,其实我觉得用授业来形容更为恰当。因为这两场讲座讲的是于我们这些老师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虽然作为新教师,我们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学校时,校领导们总会向我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改革创新方案,这样可以使学校常办常新。但是我们这些初生牛犊在学校中奋力工作之时,难免会因为不熟悉某些法律法规而走了弯路。
这两场培训可为整个培训期间的重中之重,是身为一名教育工作所应遵守的底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范围都应该在底线之上,并游离于底线一段距离。
这样,才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第一步。而最后的两场讲座,黄静华老师的《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和赵家镐老师的《师德修养与育德能力》。这两场讲座就是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胜任“老师”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名字做铺垫的了。
两位老教师用他们切身的行动和感人的言语,为我们切切实实的上了一课。虽然两位老教师在做报告的时候一再谦虚的说这些是他们的个人感言,但听了报告之后,我觉得两位老教师的这些所谓的“个人感言”实在是受用于每一位来听讲座的同学。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孩子,无论是幼儿园里的低年龄儿童还是高中里的和我们身份一样的共青团员,作为一名学生来说,他们是我们的教授对象,更应该是被我们去关心和爱护的孩子。而两位老师虽然做的报告题目不一样,但总结到一点,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去爱孩子们,只有自己用爱感动了他们,才能教会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
六场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但人生的学习之路不能止步与此。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将随着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学习这个大千世界,一起去探索改变世界的力量,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