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北京》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令人留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吧。闭幕式大家都看了吗?印象如何?
(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闭幕式之后人们就要离开北京,跟北京说再见了,那么,除了快乐之外,人们还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3、师:2008年,北京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从课文里,我们来看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
提问:
1、你从课文中了解了那些内容?
2、提出自读要求:
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2、教学生字词
(1)划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3、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
3、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名:共六画,上下结构。米:共六画,独体字。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北京》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重点字教师提示并讲解:
似:在"似的"一词中,字音为shi。
厦:在"大厦"一词中,字音为sha。
阔:读音为三拼的"kuo",而不是"ko"。
5,读生字并组词。
6,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全班抽认生字卡。
2,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1,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立、、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二,课文,理解内容
1,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
⑴齐读该段,提问: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⑵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⑶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第三自然段:
⑴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⑵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样呢
⑶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⑷体会读。
⑸课后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
⑴请人读,边听边想:北京还有什么(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⑵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⑶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⑴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⑵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三,扩展活动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 篇3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请看,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认读“鸟巢”,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
能说说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老师也有个问题:“再见了”,这儿是与谁再见呢?
对,与北京再见,也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因为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这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激情感染。
2、同学们听的真认真,快自己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当时的.场面吧。
(小提示:(1)如果遇到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要仔细地读标注在汉字上面的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先一句一句的读,等把句子读通顺了,再一段一段地读。)
(学生自己读课文)
3、检查自读词句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落下帷幕、缓缓降下、渐渐熄灭;深情回望、微笑告别;熊熊燃烧、礼花四起;卓越、友谊和尊重;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2)请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听一听他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预设教学环节:
a学生读的很好
老师评议: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所有生字的读音,你真棒!
老师评议:你把所有生字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你真了不起!
b学生读的不好
老师相机:老师想请你站一会,其他小朋友听出他有哪些字音读的不够准确的?谁来教教他?
你会读了吗?你这个小老师当的真不错!
你可以带着全班小朋友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遍吗?
(3)还有谁愿意读一读这些生字词的?(再指名一个学生读)
师:他有哪些字音读的不够准确的?你听出来了吗?
(4)你们读的那么好!现在老师想听你们从头到尾的把所有的词语都读一遍,好吗?(一起读全部词语)
(5)生字词小朋友们读的声音响亮,字音准确,那么现在把这些生字词带到句子中,你们也能有信心读好吗?小提示:朗读时,脑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北京》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⑴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⑵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⑶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⑷指导:
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⑴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②说说你看了什么?
③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⑤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⑵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②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④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⑤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⑶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①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②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③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④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⑤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掌握文章内容;了解通讯的形式,侧记的特点;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各个场景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现奥运盛况的写法,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振兴,灿烂辉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品质,传递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教学资源:课本、教学参考书、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字词积累,把握内容。
难点:场景描写与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一、课文导入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断,让学生简要发表观后感。适时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
一读(自读),梳理字词。
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日晷【guǐ】卷轴【zhóu】承载【zài】
信笺【jiān】苍穹【qióng】硕【shuò】大
沧【cāng】桑焕【huàn】发荡漾【yàng】
光彩熠熠【yì】心有灵犀【xī】
⒉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冉冉:缓慢地。
苍穹:苍天;广阔的天空。
信笺:信纸。
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行云流水:指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读或背诵诗文、书画等自然流畅。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三、内容把握
二读(自读),思考内容。
提问: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开幕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和为贵、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理念展示得非常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之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读(精读、逐场景读),逐层把握内容。
场景一:描写了童声独唱、国旗入场的画面。
9-11段:表达了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的激情。
场景二:描写了简声清脆、字盘展开、“和”字凸显、长城蜿蜒的画面。
13-17段:阐述了中华民族“和谐世界”的理念。
场景三:描写了丝路跋涉、大海远航的画面。
19-20段:赞美了古老的中国人远播文明、传递友谊、交流科技的精神。
场景四:描写了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表演画面。
22-24段:阐述了阴阳结合的哲学理念,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刚健与宽容抱有的坚定信念。
场景五:描写了蓝色星球上的人们在奔跑、欢腾、嬉戏的画面。
26-29段:表达了对“地球村”理念和奥运盛会的礼赞。
场景六:描绘了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画面。
33段:火炬的升腾是中国人热情欢迎世界宾朋的象征,是北京敞开胸怀面对世界的象征,是中国人自信、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
作业设计:课本知识技能第1题,问题解决第3题。
《北京》教学设计 篇6
《北京》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