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轮船》有感
此篇文章读《白轮船》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白轮船》有感 篇1
一个男孩正看向远处的白轮船,他的眼角挂满泪水,身体泡在一片蓝色的湖水里。这是一本书的封面,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它就是《白轮船》。
书里讲了一个七岁的男孩被离婚的父母抛弃后,跟着外公和继外婆生活在一起。继外婆经常打骂他、嫌弃他,残暴的姨夫经常欺负他,除了外公没有人喜欢他。男孩会跑很远的路去看伊塞克湖上的白轮船,他觉得白轮船上有他的水手爸爸,他幻想着有朝变成条鱼游到轮船边去看亲。他喜欢听外公给他讲长角鹿妈妈救护他们祖先的故事,他觉得自己也是长角鹿妈妈的孩子,也能得到长角鹿妈妈的爱。在男孩的心里白轮船就是爸爸,长角鹿就是妈妈,所以游到白轮船边以及和长角鹿妈妈一起生活成了男孩努力生活的'愿望和信念。
因为这个信念,男孩不再感到孤单,他会和望远镜交朋友,会给石头起名字并和它们聊天,和自己的书包谈心、诉说。
读到这里我明白:一个人即使遇到再大的麻烦或是苦难,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目标,总能找到生活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二年级时我的左眼被检查出严重远视,于是每天放学后妈妈都送我去视力康复中心做训练。开始时我做的很认真,后来每天重复的、枯燥无味的训练内容让我很不耐烦,做得也不认真了,妈妈发现后耐心地给我讲视力的重要性。从那以后“让左眼视力尽可能恢复正常”成为我心中的一个小信念,每一次康复训练我都十分认真,现在左眼视力也恢复了很多。
信念犹如路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鲁迅先生小的时候因为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上学迟到了。在老师严厉的批评后,他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从此这个字激励着鲁迅先生奋斗一生。
信念犹如一盏明灯,为黑暗中的人指引前行的路,如果失去信念,就像生活在黑暗中。故事的最后男孩因为长角鹿被杀,希望破灭,信念消失。他内的五彩缤纷的幻想,犹如个个脆弱泡沫,纷纷炸了开来,最后他跳入了冰冷的河水里。
故事结束了,我缓缓的合上书籍,内有种说不出的五味杂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男孩维护信念的勇气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希望他真能如鱼样,由的在中遨游!我仿佛看到男孩终于游到了白轮船边,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爸爸……
读《白轮船》有感 篇2
七彩暑假,阅读领航。在暑假中,一本书让我领悟了童心的纯洁,它就是《白轮船》。
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男孩,被父母遗弃后,在山林里和外公相依为命,在外公的故事里,有一个美好的母亲——长角鹿妈妈。某天,男孩在山林里遇到了长角鹿妈妈,他十分高兴,却没想到外公在姨父的逼迫下开枪杀死长角鹿妈妈。男孩跳入水中,变成了鱼,去追随白轮船了。
男孩纯洁如冰雪的心灵,是美好、善良的代名词。虽然被父母遗弃,但他有追求信仰、有童真。在那毫无乐趣的生活中制造乐趣,会用童声呼喊:“你轮船,我来了!”他的声音像百灵鸟婉转动听,是那样地空灵,那样地纯洁。仿佛我也荡漾在这样的童年里,我也珍爱着我的童年,在这夏日静谧的'夜里,会伴着阵阵虫鸣,畅享思维外的天地;在我幸福可爱的家庭里,会与家人快乐共处,尽情享受每个瞬间;在这安定和谐的日子里,会珍惜自己每寸时光,让每天都变得有意义。
每个人的身上都永远葆有童心,它就像是一粒种子,在身体里慢慢发芽,它不会消失,当你觉得自己成熟了,但却并不是,它只是躲到深处去了。珍爱自己的童真,珍惜当下,创造美好!
读《白轮船》有感 篇3
在暑假里我读了《白轮船》,这本书令人悲伤,也让人感到温暖。它讲述了一个七岁小男孩悲惨而无奈的故事。父母离异又分别有了自己的家庭,小男孩只能跟着年迈的外公一起生活。
小男孩最喜欢在外公空闲的时候听他说长角鹿妈妈的故事。就在麻脸瘸腿婆婆赶尽杀绝要把两个幼童推到母亲河时,长角鹿妈妈挺身而出,与麻脸瘸腿婆婆斗智斗勇成功解救了他们。长角鹿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两个孩子,他们饿了,鹿妈妈就用奶水喂他们,他们冷了,鹿妈妈就用自己的身体给他们取暖。为了躲避人类的追杀,长角鹿妈妈带着两个人类的孩子一路逃亡。经历了各种磨难,终于到了伊塞克湖畔在那里安稳的定居下来。
小男孩在外公的故事里体会到了世界的善与恶,又在现实生活里真正感到了恶和善。父母的变相放弃,小姨夫经常殴打不能生育的小姨。富商的儿子为了得到美丽的鹿角作为父亲葬礼的祭品。姨父逼迫最敬爱的外公开枪打死了他心中最善良的长角鹿。最终小男孩受不住现实里的这些污浊像雨点一样打在他幼小的心灵上,他选择变成一条鱼,游向了白轮船,游向了他幻想中的爸爸。
我想小男孩之所以喜欢长角鹿妈妈,是因为长角鹿妈妈作为一个母亲愿意抚养人类的孩子,让他从中得到了母爱的`慰藉,可是小男孩怎么会变成鱼呢?他可能是用溺水的方式离开了现实残酷的世界,因为他已经失去信仰,善良的爷爷不再善良,罪恶的姨父继续着他的罪行,心中对母爱的希望也逐渐破灭,他不理解这一切,那种痛苦使他无法存在于世上,所以最终他选择奋不顾身地扑向了他幻想中的父亲。
读完这本书,在为小男孩的结局感到悲伤无奈的同时,我更感慨的是:我真得很幸运!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妈爷爷奶奶,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我倍感温暖;我每天还能够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听敬爱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小男孩的人生相对比,我仿佛拥有了全世界。此时此刻我在心里暗暗表示:今后,我一定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爱护家人。同时,我更想呼吁所有的爸爸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多点陪伴和爱吧!就像小男孩一样,孩子可以什么都不要,但他不能没有爱,爸爸妈妈的爱。
读《白轮船》有感 篇4
《白轮船》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一篇中篇小说。它是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深刻揭露了人与自然的斗争、善与恶的较量。
在《白轮船》这部作品中,它讲述了一个被父母遗弃跟着外公生活的少年。父母的遗弃、继外婆的冷眼和辱骂是孩子离开森林、寻找白轮船的不懈动力。孩子一直盼望着能够见到白轮船,为此拿着望远镜跑到山上遥望海面,不惜忍受继外婆的辱骂。而梦中变成鱼游到白轮船上时,孩子却犹豫了:父亲的妻子和孩子看到我做何感想,父亲如何自处......多么善良、多么无辜的孩子!最让人感动的是,在那样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外公讲的守护家族的长角鹿妈妈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男孩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也是孩子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消失多年的长角鹿再现森林,孩子是多么兴奋、激动。可是,梦想幻灭了,长角鹿被那残暴不仁的姨夫和他的朋友杀害并食之,小男孩看到这一切,再也无法忍受。小男孩继续向前走去。走到河边,迈步跨进了水里,他不顾滑跌,急急忙忙地浅滩上奔跑着,被冰冷的水冻得发抖。到了水深流急的地方,他被冲倒了。他在激流中挣扎着,顺水流去,逐渐闭住了气,冻僵了。小男孩用死来捍卫它心中的信仰。那一艘白轮船,雄伟又漂亮的白轮船,寄托着男孩成长的哀思,象征着他心中的自由与美好,同时,也是男孩渴望得到父母宠爱的象征。男孩总是拿着望远镜久久地等待着白轮船的出现,每次看到白轮船时,他的心便激动不已。可惜,他离去了,他永远也无法靠近这艘船,但或许,在他到达的另一个世界中,会有这样一艘白轮船等待着他,满足他心中的所念所想!
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曾经都有一艘这样的“白轮船”,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信念,一个人的希望,一个人所向往的自由,它是一个人最初的模样,是生命中最初的自己。但在时间的洪流中,因为生活的风浪,这艘白轮船似乎也在正渐渐离我们远去。这个故事打动了我们,告诉我们,我们的白轮船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只要你想看到它,便一定能够看到它。
读《白轮船》有感 篇5
“小孩”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小孩,故事发生地护林所仅有的三家人之中唯一的孩子,她是被父母遗弃在外公家的孩子,父母都已有各自的新家庭,他们的新家庭或许容不下这个“小孩”,“小孩”什么也没有,连名字也没有,但他心存梦想,尽管这些美好的'梦想最终以悲剧结束。
上学的梦想-是他的第一个梦想。“百世管”的莫蒙爷爷帮他实现了第一个梦想,还给他买了个书包,“小孩”非常喜欢这个书包,喜欢与这个书包对话、诉说。与“长角鹿母”快乐的生活-是他的第二个梦想。“小孩”梦想着“长角鹿母”的归来,梦想着与他快乐的生活,“小孩”向往着与“长角鹿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去看父亲-是他的第三个梦想,这个梦想他从未和任何人说起,他想要看白轮船,因为父亲是个水手,他相信白轮船上有他的父亲,他幻想着有朝一日变成一条小鱼,有到白轮船边去看父亲。文中的小孩的苦难生活让我特别心疼,读书的时候真想钻进书里,去帮他一把,让他实现梦想,尝一尝幸福的滋味。
与他的不幸相比,我轻而易举就获得了巨大的幸福。每天都可以吃到甜甜的糖果;每天都听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得到所有物质待遇后在享受中的自豪感。读完《白轮船》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珍惜当下,不让时间流失,不让时间浪费,好好珍惜幸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