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材简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吃过鸡蛋吗?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煮熟6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30分钟)
师:你是怎么煮的?请你说一说。(煮1个需要5分钟,煮6个需要30分钟。)
师:你是一个一个煮的,这是一种方法。还有没有跟他不同的煮法?
生:只需要5分钟。
师:请你说说怎样煮只需要5分钟?
生:煮1个需要5分钟,6个一起煮也只需要5分钟。
师:这样煮行吗?(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生齐:行!)?
师:当能6个一起煮时,只需要5分钟,这是一种好方法,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能源。
师:孩子们,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时间和能源,经常要用到最优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烙饼问题。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先出示112页主题图的条件部分):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
生2:两面都要烙。
师:每一个饼都有两个面,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把它称为"A面"和"B面"。
2、烙一张、两张饼,进一步说明烙饼规则。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
生:烙1张饼需要6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
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你们都这样烙吗?
师:如果要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6分、12分)
师:我们用1号、2号饼亲自烙一烙。
汇报:说一说你用了几分钟?
生1:烙2张饼需要12分钟。(师:为什么?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2:烙2张饼只需要6分钟?(为什么用的时间不同,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种方法更节省时间?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指两名学生说)
生:2张饼同时烙。
师――板书:2张:1正2正,1反2反
讨论:为什么烙1张饼需要6分钟,烙2张饼也只需要6分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也就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这样才能不浪费时间和能源,所用的时间也最少。(课件出示)
3、烙三张饼,体验模型思想,自主设计方案。
出示主题图的下部分,理解题意
师:小红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要烙几张饼?(生:要烙3张饼)
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怎样烙饼需要时间最少)
师;烙3张饼,怎样烙所需时间最少?
师:请你想一想、猜一猜。
师: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然后指名说)
师:刚才是同学们的猜测,下面同桌合作,动手烙一烙,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1)学生分组尝试烙饼。(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预计有18分钟、12分钟、9分钟)
师:我们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完3张饼要用几分钟?
预设:
小组展示出三种方法:
①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3+3=6(分钟)烙三张要:6×3=18(分钟)
师:请你说说这种烙法怎样?有没有不一样的?
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6分钟,烙一张也要6分钟,6+6=12(分钟)
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3张饼需要12分钟,比起一张一张烙,的确节省了时间,为什么?(第1次2张同时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饼1,饼2先烙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饼2、饼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钟)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演示一下?
②6分钟,我是用2个平底锅同时烙。
师:听清楚他的'意思了吗?他说要怎么样?你的想法是挺好的,想提高效率,但现在只有一个平底锅,6分钟能烙完吗?
(3)比较、讨论、总结。
师:你们认为要想尽快吃上饼,哪种安排最合理?
师:只用9分钟的烙法有特点?为什么它能节省时间?
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不是9分钟的其他小组烙饼时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再次实验:锅里始终有2张饼这是节省时间的秘决,因此老师建议,能同时烙尽量同时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我们再一次用实验证明这种烙法到底是几分钟,开始吧。
实验结果:第二次实验,你发现烙完3个饼最短的时间是几分钟?(9分)都会烙了吗?
指前一次12分钟的同学再次板演。
师: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使锅里始终有2张饼在烙,只用了9分钟。这对于3张饼来说就是最合理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交替烙法。
小结:3张饼的最佳烙法只用了9分钟。它的秘诀在于每一次锅里始终有2张饼在烙,没让它闲着。
4、对比2张饼和3张饼的烙法,体验优选法。
5、烙4张饼。
师:如果要烙4张饼,你能很快地说出它的最佳烙法和所用的最少时间吗?
师:下面同桌俩人合作,先想一想怎样烙?然后把烙的过程像老师一样记录在科作业纸上,不会记录的同学也可以一个人烙一个人记录。
师:4张饼烙完了,怎样烙?哪一小组来演示一下,一人烙一人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的烙法跟他们一样吗?(一样)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最短时间是几分钟?小结:每一次锅里都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这是4张饼的最佳方法。(课件出示)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简单地记为:2+2。也就是怎样烙?(也就是2张2张地烙)
6、烙5张饼
师:5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呢?大家不摆学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它的最佳烙法。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2个需要几分(6)烙3个需要几分(9),一共需要几分钟?(15)
小结:烙5张饼先2张2张地烙,再烙剩下的3张,这样最节省时间:2+3。
7、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6张饼、7张饼、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师:烙6、7、8张饼最佳烙法是?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件)烙9、10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件)
三、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
预设:
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方便又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烙最省时间;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除1张饼外),先2张2张烙,剩下的3张按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
生2:我从表中发现,除1张饼外,烙饼的张数乘3等于烙饼所需的最少时间。
师:“3”是什么?师:就是烙饼的张数乘烙每面所需的时间等于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板书——烙饼的张数×烙每面饼的时间=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四、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基础练习
我们班一共有几个人?(45人),每人吃一张饼,最少要烙用多少时间?
2、拓展练习:
煎鱼:一只锅每次最多煎两条鱼,煎第一面要2分钟,煎第二面要1分钟,煎三条鱼最少要几分钟?(5分钟)
五、全课总结。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思。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思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是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最节省时间的操作,体会在解决问题中的最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关键:
合理利用时间烙三张饼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饼中有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去探寻有关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烙饼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师:“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扑克牌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烙一张饼、2张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具有探索价值的“3张饼烙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恰当地处理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符合《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台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4、师生演示小结烙饼三张饼的方法:速烙饼法
师: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
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2、用的时间短。)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迁移运用
师:(出示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5、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也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了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确定分组形式
教学形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按学生能力由低→高依次编号①②③④)
教学过程
小班特征活动预设
引入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人有两大宝,你知道是什么吗?猜猜看。(双手和大脑
2.说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合大脑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好不好?
二、创设情境,解读信息。
1.(板书:饼)饼,你吃过吗?吃过哪些饼呢?
2.(板书:烙)“烙”,是指放在器物上烤熟的意思,烙饼是把饼放在器物上烤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烙饼问题。
三、自主探究,研究烙法。
探究双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课件出示图:这位阿姨家今天来了好几位客人,阿姨要烙饼招待客人,我们一起帮阿姨烙饼好吗?你从图中读懂了哪些数学信息?(最多烙2张、两面都烙、每面3分钟)
(1)烙一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呀?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把一只手当饼,数学书当锅,一起演示烙的过程。
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
烙了计策?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
(2)烙两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呢?最快是什么意思?
谁来演示?
(3)为什么烙一张饼和烙2张饼的时间都是6分钟(一样多)呢?可以同时烙,同时烙有好处吗?“同时”这两个字用得好。老师给他写下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烙2张饼(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
(4)你可以将烙饼的过程写下来或画下来吗?试试看。
2.(1)有了刚才的经验,烙4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呀?你又是怎么想的?
(2)同桌再用双手做饼,来烙4张饼,开始!学生动手操作4张饼的烙法。请同学上台演示。烙了几次?
3.(1)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烙饼经验了,烙6张饼要几分钟呢?你又是怎么想的?(6+6+6=18分钟)
(2)谁愿意到黑板上用手做饼,烙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好的圆圈里演示6张饼的烙
法。
4.总结偶数张饼的烙法:两张两张同时烙。
请你仔细观察偶数饼的烙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四、合作交流、探究烙法。
烙三张饼问题的优化
1.爸爸回来了,那3张饼最少要几分钟呢?要达到最快,我们要考虑什么?把象棋当作饼,摆一摆,并把你的过程写下来或画下来。
要求:(1)先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
小组轮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烙了几次?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记录员负责纪律你们组的方法。
汇报员准备汇报
【预设】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共18分钟;
方法二:先烙两张,再烙一张,共12分钟;
方法三: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的反面,有9分钟。
【机动】如果学生想不到第三种方法则进行启发引导:
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3)讨论:
①上面三种方法是否都可行?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②为什么这样烙只需要9分钟?一开始的烙法有什么问题?
(一开始的烙法中,烙第三张饼时锅的另一半资源(烙的位置)浪费了。而交替烙则没有这个问题。)没错。交替烙最大限度地使用了锅的资源,从而节约了烙的时间。
小结:我们称这种最省时间的方法为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4)好,一个同学的2只手当作2张饼,另一个同学的1只手当作1张饼,把2本书叠在一起当作锅,同桌合作烙3张饼,开始!同桌合作,开始烙饼。
2.下面该烙几张饼啦,5张饼,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烙的最快。
预设:方法一:3+29+6=15分钟
方法二:演示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
教学关键:
三张饼的合理性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游戏。
2、揭题:
同学们吃过烙饼吗?知道怎么烙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
2、讨论烙1张饼、2张饼,要用几分钟,怎么烙?
3、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①合作交流烙3张饼的方案,用圆片摆一摆,完成表格。
②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案,并上台演示。
③ 小结,师展示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
4、讨论烙4张、5张饼、、、、、、10张饼的方法。
5、发现规律,总结烙法。
6、小结:
饼的张数×烙1面的时间=所用的最少时间(饼数>1)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帮助妈妈。
2、教材114页做一做第一题。
3、煎鸡蛋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老师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1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
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硬币、若干张圆纸片(涂上正反不同颜色)、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学习新知
同学们早上你们的家人给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师的家人给老师烙的饼。你们知道吗厨房里也有数学问题。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例1图)小华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个锅可以烙两张,每面都需要烙。)
师:妈妈烙饼的一面需要几分钟?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3分钟、6分钟(学生对饼需要烙两面有直接的了解)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生:12分钟、6分钟(让学生讨论出6分钟是对的')
让学生用圆纸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学生用硬币操作)
师:那么烙4张饼那?
生讨论并让同学黑板演示。(其他同学用硬币操作)
师引导6张饼、8张饼、10张饼需要多少分钟。(将上述张数和总用时对应板书黑板上)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些张数和总用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总结出双张数×3=总用时
(二)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3张饼呢,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能最早让他们吃上饼。(提示学生每次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1、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让学生用发的硬币烙一烙,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几位不同意见的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解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生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
师:谁能再把如何9分钟就能烙好饼的方法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黑板边演示边解说)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给同桌解说(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师引导:那么烙5张饼需要多少分钟那?7张、9张那?
学生自己动手并同桌间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张数与总用时。(生得出5张饼可以先烙2张,再烙3张。7张、9张同理)
师提问:同学们发现黑板上单数饼与总用时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总结出单张数×3=总用时
引导出双张数、单张数与总用时的关系都是一样的进而总结出烙饼问题的一个规律:张数×3=总用时
(由3是单面时间)进一步总结出张数×单面时间=总用时。
二、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一般会从等待时间考虑,可以提示中间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6
【学情与教材分析】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安排的最优化,体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早餐都吃些什么?(牛奶、鸡蛋、豆浆、包子……)看来,大家都很注重早餐的营养搭配。
1、有同学说早餐吃了煮鸡蛋,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煮一个鸡蛋要用7分钟,煮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把5个鸡蛋同时放到锅里一起煮,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约资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策略的。
2、吴老师家早晨喜欢烙鸡蛋饼吃,你知道吗?烙饼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哟,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烙饼的策略。(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烙饼要求(课件出示112页例1图片)
谁来说一说吴老师家烙饼的要求是什么?(帮助理解①每次只能烙两张饼;②两面都要烙)
1、探索烙两张饼的方法。
吴老师家有两口人,要烙两张饼,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
(1)找1人上黑板上演示(说的同时师在黑板上用图示来表示)。
(2)大屏演示烙两张饼的过程,理解烙1张饼用了3分钟。(3分钟同时烙了两个面,两个面和在一起就相当于烙了一张饼,所以烙一张饼用了3分钟,2张饼就用了6分钟)
(3)师小结:两张同时烙就充分利用了锅里的空间,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
2、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谢谢同学们,让吴老师家的两口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了这两张饼,可是,两张饼不够吃,想要烙三张饼,早晨时间这么宝贵,请你们为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吃上饼呢?
(1)你可以独立的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和你同桌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圆片代替饼来烙一烙。(师巡视)
(2)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烙得呢?
①一个学生演示用12分钟的方法,另一个学生用图示来表示。
②学生演示用9分钟的方法。
a:一个学生演示一遍(演示的过程中师追问:为什么要把2号饼拿出来?还没烙熟呀?)
b:找两个学生,一个演示一个用图示来表示。
c:全班独立的摆一摆,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3)师小结:9分钟3张烙熟了吗?我们把3张饼交替的来烙,这样就只需要9分钟,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就叫它“交替法”好吗?(板书交替法)
(4)对比:同样是烙3张饼,(师手指图示)这种烙法用了12分钟,交替法只用了9分钟,节省了3分钟,这3分钟是怎么节省出来的呢?
①结合学生汇报师小结:第一种方案,烙第3次和第4次的.时候锅里有空位(“——”标注),这样就浪费了时间;使用交替法,锅里每次都能保证有两张饼,没有空位,所以就节约了时间,节约了资源。像这样交替烙饼的方法就是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3、总结最优法
同时烙和交替烙是烙2张饼和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最优方法属于数学里“运筹法”的知识。出示课件,了解“运筹法”的有关知识。
运筹法正是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所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想到的方法同学们都想到了,真了不起!看来你们具有当数学家的潜质。
4、脱离学具,探索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
(1)如果要烙4张、5张饼,不用学具,你能找到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吗?最少需要几分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师小结:突出分成几张几张来烙,最少时间就是这几部分时间相加的和。
(2)师完成表格。
5、深化提高、总结规律
师:要烙6、7、8、9……张饼,又可以分成几张几张来烙呢?所用最少时间是几分钟呢?
(1)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完成表格。
(3)强调烙饼过程的优化。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烙饼的最优化方法来解决数量较多的饼的烙法,就是将较多饼分成几个2张来烙,或是几个2张和1个3张来烙,就是烙这些饼的最优方法,再把几次的最少时间相加,就是烙这些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5)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小结:
①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②最少时间=饼数×烙一张的时间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汽车站附近有一个烤鱼店,店里的烤鱼铁板一次只能放2条鱼,两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钟。一位顾客要5条鱼,离汽车开车时间还有10分钟,能来得及烤吗?
2、烤鱼店里的另一块大烤鱼铁板一次能放3条鱼,两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钟。这位顾客要5条鱼,离汽车开车时间还有10分钟,能来得及烤吗?
四、全课小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优化问题,烙饼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它里面有更多的丰富的知识等着大家去思考。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的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爱迪生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2张饼同时1正2正1反2反6分钟
3张饼交替法1正2正1反3正2反3反9分钟
【教学反思】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在同时烙两张饼时,就给孩子渗透3分钟同时烙了两个面,两个面和在一起就相当于烙了一张饼,所以烙一张饼用了3分钟,2张饼就用了6分钟这样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数学思想,无论烙几张饼,学生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体会优化思想。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