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3.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4.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自学、查找、写作。
教育方面: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世界,寻求新知的精神。
发展方面:
通过自学、查找资料、小练笔,培养学生利用电脑更好地掌握知识。使电脑成为语文教学的新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课文的第二、三、四段是重点段落。
难点:理解小艇与城市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
利用电脑以自学为主,并设计练习突破重难点。利用声、色并茂的情景片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的兴趣。
读写结合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小练笔中。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系统TOP20xx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自学课文内容、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1—4自然段。掌握抓住特点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3.运用学到方法来练说。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2.解决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在这上16课《威尼斯的小艇》,这节课我想让同学们通过电脑自学,希望大家能积极动脑,动手学好它。
二、学习新课
(一)借助计算机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师播出自学要求。(播出软件)
2.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呢?(播出风光片)
3.让学生看有关威尼斯的城市介绍。(播出有关资料)
4.你们了解到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
5.质疑。
6.学生自学生字。
7.老师播出易错字,提醒注意。
(二)理解课文1、2段内容。
1.默读课文①—④自然段,看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艇样子特点的,哪个自然段是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
2.出小艇的样子,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
3.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4.这几个句子写了小艇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5.哪个句子写得最好?这个句子用了什么写法?用什么来打比方?用了这写法有什么好处?
6.那船夫的驾驶技术是怎样的?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7.你们想看看船夫驾驶技术的`场面吗?(师播出有关片断)
8.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师播出提纲)
9.下面我们来完成练习。(学生自己通过网络系统完成练习)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事物的方法,在描写一个事物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要想使文章具体、生动,还可以适当地运用打比方的写法。
四、说话训练
1.老师这里有一个悠悠球,它是现在我们广州的孩子最喜爱的玩具。如果要用几句话描写它的样子,可以从哪几方面写?(教师下水文)
2.你们能运用所学的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说说你心爱的物品吗?
3.师生评议。
4.小组互相说。
5.你们能把刚才说的用电脑打出来吗?如果能上网就更好,就可以与广州的小朋友互相学习。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很多东西,运用电子计算机这先进的工具,自学了课文的①—④自然段,并练了笔,发挥了小主人精神,形成能力,在下节课中我们继续学完剩下的内容。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再次感受一下异域风情,好不好?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威尼斯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小艇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作者只写小艇,不写别的,它与威尼斯有什么关系?……)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威尼斯参观旅游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第一遍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帮助理解的基础,可以在感受深刻地方作圈点批注。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读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感受深刻地方作圈点批注。(师巡视指导)
2、初步解决学生读课题后提出的问题。相机播放:威尼斯及小艇的风景。并介绍: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三、创设情境,重点研读:
师:假如你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坐上了威尼斯的小艇,真的看到了那里的桥梁,看到那里的人们,看到那里的月光,看到那里的一切,你带了照相机,你最想将哪个地方拍下来?大家读读课文,找找看。(学生第二次读书,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勾画出来)
镜头一:“小艇的样子”(第二、三自然段)
1、为什么要拍下小艇?(喜欢它的样子)小艇是什么样子的?
2、请结合课文内容,当小画家动手画一艘威尼斯的小艇?(展示图画)能否总结一下,在画的时候,你是抓住小艇的什么来画的?(外形长、窄、深、两头翘起)
3、这里的小艇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样子?(和河道有密切关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么美的小艇,坐在里面一定非常舒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小艇,好好感受一下其中的情趣吧,请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镜头二:“船夫驾驶技术”(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要拍下船夫的驾驶技术?你认为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生读文中相关句子)
2、欣赏课件:呈现船夫行船动画。
3、抓住“速度极快”、“操作自如”、“左拐右拐”“平稳穿过”来说明船夫驾驶小艇的技术特别好,并指导朗读,感受船夫精湛的驾驶技术。
镜头三:“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要拍威尼斯人呢?(生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生交流)
3、小结过渡:威尼斯的人们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独特的风景。正是小艇使这座古老的'城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镜头四:“威尼斯的夜景”(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要拍下威尼斯的夜景?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文章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威尼斯月夜的静寂之美。
2、欣赏课件:呈现威尼斯夜景图片。
3、配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4、小结: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四、总结回顾,畅谈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乘坐着威尼斯的小艇游览完这座有名的水上城市,真是舟行碧波,人在画中游啊!此时,你最想说,最想做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特点:长、窄、深、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驾驶技术好:操纵自如重要交通工具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教养:
⑴学习“小艇”、“纵横交错”等词语。
⑵认识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⑶了解小艇的特点。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⑸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2、教育: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3、发展:
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⑵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引导质疑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意大利的威尼斯看看,好吗?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到达威尼斯,请同学们认真地观赏这异国的风光,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些什么?
(看录象,师范读。)
2、指名回答。
3、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板课题齐读课题
4、马克·吐温跟你们一样,只对小艇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
二、感知全文,自学生字
1、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找出答案。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汇报,板书。
三、讲读第一部分
1、从“交通工具”入手,质疑。品读。
2、小结。
四、讲读第二部分
1、作者告诉我呀,小艇的样子很奇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问: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小艇的特点?浏览课文,找答案。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描写小艇特点的有关词语。板书。
3、想象小艇的样子,用简单几笔画小艇;然后多媒体出示图片。
4、在这一部分里,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想:
你是怎样理解的?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⑴汇报。
⑵指名读。
⑶品读。
⑷个别读。
5、引读:
小艇美极了,我们坐在里面,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6、现在我们可不可以不看书,只看板书和图画,把你刚才喜欢的句子背出来?
(多媒体出示图片。)
五、总结,激趣
学得很快,背得真棒!(指板书)通过作者马克·吐温的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来描写,我们也体会到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听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呢?下一节课我们再去访问访问。
【板书设计】
主要交通工具
长窄深
样子奇特翘
威尼斯的小艇轻快灵活
皮垫子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4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集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
威尼斯的小艇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
3、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4、全班交流:
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
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自由交流感悟。
(河道纵横交错,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
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
3、交流指导:
“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
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
5、读出小艇的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
引出第三自然段:
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小结:
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
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1、读: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
2、说:
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
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
4、演:
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坠入水中。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
(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
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
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
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
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
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
6、小结:
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作业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地从文中提取信息,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学生对作者及威尼斯有了一些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知道了作者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但是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小艇特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精彩描写的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真切感受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感受威尼斯的异域风情之美。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威尼斯的小艇》。(板书:26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出示图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如果让你来介绍威尼斯,你打算介绍威尼斯的`什么?
(生思考,回答:会写小艇的样子;会写威尼斯独特的水上风光;会写人们坐小艇的感受;会写小艇的重要性)
4、说得真好!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下面请大家一睹威尼斯的迷人风光。
( ☆学生端坐,播放“威尼斯风光”视频。)
5、下面谁能用一两句话谈一谈威尼斯给你的印象或感受。
(威尼斯很美,有纵横交叉的河流,有饰有雕塑的高大建筑物,有形状各异的桥梁,还有奇特别致的小船。看了这美丽风光,我简直陶醉了。)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段,认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性。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街头的汽车。”交通工具指哪些?(汽车、马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公交车等)为啥不用这些交通工具呢?(因为这是一个水上城市,市内没有马路,所以小艇=汽车)。
(二)学习第二段: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船是什么样子的。
2、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和特点的?(学生读,教师准备出示句子1)
3、下面请大家看句子1: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这也是对威尼斯小艇样子和特点的描写,和刚才( 某同学 )读的课文比较,哪一段写得生动?
4、对,我们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那么是怎么写生动的呢?请看句子2:(出示句子2)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5、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把小艇描写得更生动、形象?
6、很好,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大家看(出示“独木舟”图片) 小艇比作“独木舟”,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点。
那么比作“新月”说明小艇的什么特点?――两头翘起。
比作“一条水蛇”说明什么特点呢?――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7、那么,用了这三个比喻句,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出示填空,齐读句子)
(三)学习第三段:体会小艇“坐之舒”: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的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出示小艇图片)
2.好,下面假设大家就在这样一艘小艇中,我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小桥,流水,人家。我读课文(配乐,第3自然段),大家想象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
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下面我请各位同学谈一谈你的感受?
(舒服,看到两边的河流,桥梁,船只,很新鲜;两岸的建筑物很美;见到了多日未见的同学,很兴奋??)
4、带着这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四段,“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1、过渡: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还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么,船夫的技术如何呢?下面请( xxx )同学读第四段,同学们想一想,哪些词具体写出“船夫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用___画出来。
(板书:驾驶技术好:)
2、哪些词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好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
3、课文描写得很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桌面当作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或钢笔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河面。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所以才写得这样好。)让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内容,大家要及时接读
教师引读:
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
生: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师:不管怎么拥挤──
生:,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师:遇到极窄的地方──
生:,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操纵自如”这个词,联系刚才的表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课文中的意思?(指驾驶技术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段,“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出示:思考题)
2、请同学们默读一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谁乘坐小艇去做些什么呢?用笔○出来。
3、学生讨论、回答。
4、(演示文稿出示表格)
商人 做生意
青年妇女 高声谈笑
孩子保姆 去郊游(呼吸新鲜空气)
老人全家 上教堂做祷告
看戏的人们 回家(第六段第一句还写了夜晚看戏的人,猜测下班的?)
6、好!大家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多么密切,商人、妇女、小孩、老人,他们都离不开小艇, 他们有的去(做生意 ),有的去(郊游 ),有的去
(祷告 ),那么,青年妇女是去哪里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去看戏;走亲戚;购物??)
7、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或游玩呢?仿造说一说。
(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坐着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六)学习“夜晚的威尼斯”
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怎么样?(静寂、沉静,入睡了)。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威尼斯的夜景。(出示课件)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呢?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配乐朗读)。说一说: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三、课堂小结:
1. 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作者平时注意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因而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文章写得是真好,下面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可酌情安排)。
3.结束语:的确,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呢,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热爱生活,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充满了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要写出特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