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2025/11/12教案

此篇文章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

(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

1、认识温度计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

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

[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

谈话:同学们,咱们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一下。(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

师:数学语言需要交流,交流就要符号统一。(展示并板书—20℃、+20℃)这是科学家规定的记录方法。

讲解:“—”是负号,“+”是正号,要写得小一点。—20℃读作负二十摄氏度;+20℃读作正二十摄氏度。+20℃也可以简单记作20℃。

(2)练一练。

(多媒体出示标有吐鲁番盆地某一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图:零下9℃、零上27℃)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吗?[指名反馈,教师揭示

(板书):—9℃、27℃]

[评:通过练一练,既可以使学生更为准确、熟练地掌握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又为引入例2起到过渡作用。]

3、教学例2。

(1)出示例2。

师:吐鲁番盆地的早晚温差非常大。人们常这样来形容:“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与它的地理特征有很大关系。(出示例2: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2)教师讲解“海拔”的含义。

(3)你能用以上的方法表示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板书:8844米、—155米)

(4)练一练。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说一说分别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黑海海拔高度是—28米。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是—11034米。

(评:两道例题两个层次,例1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感知负数,并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例2教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例1中温度的表示方法,类推出海拔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一详一略,一扶一放。)

三、抽象概括,沟通联系。

1、揭示概念。

师(指板书):这里有许多数量,如果把它们的单位名称去掉,就得到一个个的数。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师:像—20、—9、—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你还能说出几个负数吗?能说得完吗?

像+20、27、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你还能说出几个正数吗?能说得完吗?

揭示课题(板书)。

2、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九页“你知道吗?”)

3、认识0与正、负数的关系。

师:你认为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理由是什么?(小组讨论、指名汇报结果)

0与负数比、0与正数比,大小有什么关系?(指名回答)

[评:揭示正负数时,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由具体数量抽象出数)”的过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让学生列举正、负数,可以初步感知正数的个数和负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练习一第四题)

2、你知道这些温度吗?读一读。(教科书练习一第五题)

3、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多媒体出示地图,闪烁温度:石家庄﹣5℃、长春﹣10℃、杭州5℃、桂林10℃)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后,比一比这几个城市温度的高低。)

4、小明的一则。

20xx年7月18日晴

今天天气很热,大约有10℃。好多爱美的女士为了避暑都打上了遮阳伞。

我跟着爸爸来到他上班的冷食加工厂,一进加工车间,感到凉飕飕的,估计温度大概有—15℃。爸爸打开冷柜,马上有一股寒气袭来,我猜冰柜里的温度大约有8、9℃吧。

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同学,我们就聊开了。洪军说:前几天,他们全家到泰山旅游,爬上了海拔﹣1545米的山顶;晓玲说:他们全家去了连云港,听说连云港海的最低处是海拔34米呢!

……

这则中有些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你能找出来吗?你知道怎么改吗?

[评:以的形式展示数学内容,既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又有利于联系实际、培养数感。]

五、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你有哪些收获,分享,好吗?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外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搜集一些可以用负数表示的数量。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第一道例题用温度计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以这一情境引入负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温度不陌生;另一方面,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显示,可以直观的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零下4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这两个温度分别在0摄氏度刻度线的上方和下方。第二道例题借助直观图,以海平面为基准,海拔88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规律,我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负数的读写方法

1、课前交流。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出示温度计近期的平均最高气温)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最高气温,你能看出近期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2、教学例1

(1)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把话题从秋季过渡到冬季后出示例1。

(2)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3)上海和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一样么?为什么不同?

(4)从温度计上看,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3、练一练

(1)出示香港、哈尔滨、西宁三个城市在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温度计。你能用刚才的表示方法表示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么?

比较-11℃和-7℃那个更低。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感知正数和负数。

1、出示例2

(1)介绍吐鲁番盆地的气候特点

谈话: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温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问: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里么?

(2)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看图中这条红线表示海平面,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155米)

2、练习

完成第6页练习一1、2两题。

3、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三、归纳正数和负数

1、分类

(1)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4、-4、40、-11、-17、+8844、-155你能把它们分类?

(2)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类。

(3)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0和正数、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数轴),认识到:0是正数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3、完成第3页练一练1、2题

四、巩固练习,拓展负数的的外延。

1.基本练习。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你知道么?

(1)在正常状态下,水沸腾的温度是(?)℃,水结冰的温度是(?)℃

(2)国务院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公共场所夏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低于()℃,冬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高于()℃

(3)地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

谈话:-88.3也是负数,是负小数,还有负分数。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4.应用练习。

(1)“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

(2)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4.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作好记录,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开支建议。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第1-3页上的例1、例2,书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3、通过实列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负数,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正数、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没有0刻度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1、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列各数:

(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育明小学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人,转出5人。

(3)、李叔叔做生意,10月份赢利1800元,11月份亏损500元。

师:出现在信息中的两个量都是怎样的两个量?

生:是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独立思考怎样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把想法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为简练的记录方法。引出:+(正号)、-(负号)。

小结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意义相反的`情况存在我们都要用到正负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借助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用温度计显示四个城市的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

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读一读温度计上的温度,并用数表示各城市的温度情况,

2、学生动手拨一拨,感知0与正负数的关系。

质疑:0是正数还是负数?

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在温度计上0摄氏度是0上温度和0下温度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出示存折上的存入与支出数

让学生说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并得出结论:存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4、介绍正负数的读写

师:正数前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00可以写作500;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呢?

生:不可以,那样正数和负数就分不清了。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1、快速抢读并判断(书上做一做第一题)

2、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记为(),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为()。

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秒。如果风速为+0.4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相对而跑。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

师:你对负数还想了解什么呢?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

(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

(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

(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夲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

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负数,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请举例。

5生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关板书,并根据板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

1.教学例1

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

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关键要找准谁的位置?

零摄氏度也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什么?

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呢?那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2.教学例2

(1)出示第3页例2请说说对存折上各项的意思?(指名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有关意义。

(3)同桌互说有关正负数的意义。

(4)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 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2.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1)21℃(2)100℃ (3)-100℃

3.产品说明上的负数:食品包装袋上有这样的标记“500+2g”,质检人员拿出5袋后称重后和标准重量比较记录为: +0.1g 、-1g、0g、+0.5g、-3g。 +0.1g 、-1g、0g、+0.5g、-3g是什么意思?500+2g是什么意思?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指名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是鲜活存在的,所以本课教学思路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使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回顾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联系生活学负数。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引入负数概念时,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继而通过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生活信息,使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感知负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特点。

二、让学生的体验更有价值。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本课教学时为了教师补充了:取走全部余额,该如何表示,使学生对0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为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87—9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截然相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王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五月上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朗玛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米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负数

玩游戏:

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输赢结果。

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生汇报:我赢2次,输2次板书(2 2)

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

生:不能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下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3、展示学生记录材料

生1:笑脸2哭脸2

生2:箭头向上2箭头向下2

生3:赢2输2

生4:+2 —2

4、师生共同交流比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十、一)

5、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师板书:负数正数

—2 +2

6、快速抢答,说说下面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100、+15、—15、36、0

讨论:(1)36是正数还是负数?(认识正数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正数去掉+,我们熟悉吗?负数去掉—行不行?

(2)0呢设置悬念

7、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1、出示某日气象预报数据: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这几个温度哪些是负数温度?谁能用负数的读法读一读?

2、生活中用什么测量温度?(出示温度计模型)

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4、小组讨论:

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讲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1)-5℃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5℃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

(2)出示5℃图,这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

(3)-5℃和5℃有什么不同?

(4)-5℃和—15℃哪个温度更冷?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写数:王叔叔从5楼乘电梯,电梯显示()层;到地下1层去取车,电梯显示()层。

2、(黄山、吐鲁番海拔与海平面对比示意图)

3、解释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含义。

出示存折

4、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数轴)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向西行3米,表示为

(2)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7米,说明他向()行()米

(3)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8米,说明他向()行()米

四、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中,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对气温数据的理解,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