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2025/11/13心得

此篇文章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篇1

在9月1日到9月18日期间,我们接受了张教授的安排,进行了学习、实训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观摩。我们主要学习了安全管理、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建筑施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安全检查表中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主要项目和关键的内容必须列入检查表中,因为安全第一。安全教育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掌握一般的安全技能和应知应会。

因此,我们要重点检查安全教育这一项。如果新员工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员工换工种时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员工不了解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范,都需要进行检查考核扣分。对于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也需要重视。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令人震惊,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只是提出了一般常用的检查内容和实施方法,随着建筑施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在钢筋工程方面,钢筋腐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国内外已经对受腐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需要重点加强研究的方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来看,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和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较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接近,还具有良好的化学胶合力、机械咬合力和销栓力,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只考虑混凝土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对于装饰工程,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内外墙面砖的镶贴。在镶贴内墙釉面砖之前,应在水泥砂浆基层上弹线分格,确定水平和垂直控制线。在同一墙面上的横向和纵向排列中,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安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在镶贴釉面砖的基层上,可以用废面砖按照镶贴厚度上下左右做灰饼,并使用托线板进行垂直校正,使用线绳进行水平拉平,按照1500mm的间距补充灰饼。阳角处的灰饼应保持正面和侧边的垂直,即所谓的双面挂垂直。使用聚合物水泥浆不仅可以提高粘结强度,还可以使水泥浆缓慢凝固,有利于镶贴时的压平和调整操作。

在镶贴过程中,应随时使用靠尺以灰饼为准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果发现砖面高于标准,应立即压挤砖面;如果低于标准,应揭下重新贴。严禁从砖侧边挤塞砂浆。接缝的宽度应控制在1~1.5mm范围内,并保持一致。镶贴完毕后,应及时用棉纱净水擦净表面多余的浆料,并使用薄皮刮缝,然后使用同色水泥浆填充缝隙。在镶贴釉面砖的基层表面遇到突出的管线、灯具、卫生设备的支承等情况时,应使用整块砖进行割接,而不应使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同时,在墙裙、浴盆、水池的上口和阳、阴角处应使用配件砖,以便过渡圆滑、美观,同时不易损坏。在外墙面砖镶贴方面,外墙底部和中层灰抹完后,经过1~2天的养护即可进行镶贴施工。在镶贴之前,应在基层上弹出基准线,方法是在外墙阳角处使用线锤垂直线,并经过经纬仪校核,使用花蓝螺丝将钢丝绷紧作为基准线。根据基准线,先弹出顶面的水平线,然后每隔约1000mm弹一条垂线。在每层高度范围内,根据预定的尺寸和砖块数,弹出水平分缝和分层线。一般要求外墙面砖的水平缝与窗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阳角到窗口都使用整块砖。外墙面砖一般采用离缝镶贴的方式,通过调整分格缝的尺寸来保证不出现非整砖的情况(一个墙面的分格缝尺寸应统一)。

在镶贴面砖之前,应做好标志块灰饼,并在墙面上洒水湿润。镶贴外墙面砖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分层进行,每层仍然从上到下进行镶贴,先贴墙柱、腰线等突出物,然后再贴大片的外墙面砖。竖缝的宽度和垂直度除了要依靠弹出的垂线进行校正外,还应经常使用靠尺检查或目测控制,并随时使用垂直线进行检查。一行贴完后,将砖面挤出的浆料刮净,并将第二根分缝条靠在第一行的下口作为第二行面砖的镶贴基准,然后依次镶贴。分缝条还起到了防止上行面砖下滑的作用。分缝条可以在当天或次日拆除,并可以重复使用。

对于模板工程,为了提高模板的利用率,避免施工过程中大模板在地面和施工楼层之间上下升降,大模板的施工应该划分成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使得拆卸后的大模板清理后可以立即安装到下一段的施工墙体上。以内外墙全现浇体系为例,大模板混凝土施工按照以下工序进行:抄平放线→敷设钢筋→固定门窗框→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修整混凝土墙面→养护混凝土。抄平放线应在每栋房屋的四个大角和流水段分段处设置标准轴线和控制桩。使用经纬仪测量出各层的控制轴线,至少要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控制轴线。根据各层的控制轴线,使用钢尺放出墙位线和模板的边线。每层房屋应设置水准标点,在底层墙上确定控制水平线,并使用钢尺测量出各层的水平标高。在墙身线的外侧使用水准仪测量出模板底部标高,然后在墙身线的外侧抹上两道与模板底部标高一致的水泥砂浆带,作为支放模板的底垫。敷设钢筋墙体时,优先采用点焊网片。

钢筋的搭接部分应该调整直,并且绑扎牢固。搭接部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双排钢筋之间应该设置S钩,以确保两排之间的间距。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该设置砂浆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和保护层的厚度,垫块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1m。流水段划分处的竖向接缝应按照设计要求留出连接钢筋,并进行牢固的绑扎,以备下一段的连接。当外墙使用预制板时,安装外墙板之前应将两侧伸出的钢筋套环调整直。在外墙板就位后,两块外墙板的套环应与内墙的套环重叠,并插入竖向钢筋。对于每块外墙板和内墙,竖筋插入的套环数不应少于3个。

竖筋和钢筋套环应该绑扎牢固。大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时,应先拆除连接附件,然后旋转底部的调整螺栓,使模板后倾与墙体分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经过检查后,可以起吊模板。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篇2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参加了建筑施工管理实训课程。通过近一个月的实践,我深刻领悟到了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我将从筹备阶段、实施阶段、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和团队合作五个方面,总结我的实训心得体会。

首先是筹备阶段。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工程项目的背景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施工方案。在实训中,我明白了规划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实施方案和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工作。此外,我还发现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实训中,我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职责,还需要做好与同学的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些筹备阶段的工作给了我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其次是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整个实训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我最大的收获。在实际操作中,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的技能和实用的方法。比如,我们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和定位,并进行准确的施工。在施工中,我们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现场施工的安排。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建筑构件的`连接原理和具体施工步骤。此外,在实施阶段中,团队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是质量控制。建筑施工管理中,质量是关键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效果。在实训中,我们需要学会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比如,我们需要进行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和监控。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工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实践,我了解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困难性,也提升了自己的质量意识和控制能力。

第四是安全保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实训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规范和安全操作要点。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筑施工的危险性和高风险性。比如,高处作业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施工设备的使用也需要谨慎操作。通过实训,我学到了如何预防事故的方法和应急处理的措施,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最后是团队合作。在实训课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团队合作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强调的能力。通过与同学的协作和交流,我更好地理解了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在实训中,我和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通过这次建筑施工管理实训课程,我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明白了筹备阶段的规划与协调、实施阶段的技术与团队合作、质量控制环节的监测与防范以及安全环保环节的安排与预防的重要性。这次实训不仅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这些实训心得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竞争的焦点也由“数量”转变为“质量”。质量的定义是指“一组具备满足要求特性的程度”。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对于质量一无所知,也不了解质量的重要性。然而,在最近的一次质量培训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深刻体会到了质量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工作中,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产品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企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产品的质量需要经过仔细的检验和合格的测量,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市场调查研究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从而确保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质量管理通常简称为QC,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我们需要与QC相一致,这意味着别人看了我们所写的QC,就能了解我们班组所做的工作。在学习QC培训时,我了解到了如何编写QC的步骤,按照QC活动程序进行QC小组活动。我们需要遵循PDCA循环,其中P表示计划,即选择课题、设定目标、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以及制定对策。D表示执行,即按照对策实施。C表示检验,即检查效果。A表示处理,即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在PDCA中,有两个特点:一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二是大环套小环。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作图方法来表示数据,在进行作图时,需要在工作中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各种数据,以达到QC的.效果。

这些都是我在学习中所领悟到的知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质量控制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它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开展QC工作,管理好班组的质量,使班组的发展更加美好。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篇4

第一天,作为第二批次实训者进入了实训基地。今天要进行的是模板工程的简单操作。我们分配的任务是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拼接一块梁模板。现在,定型组合钢模板取代木模板在建筑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模板安装功效比木模高,组装灵活,通用性强,拆装方便,周转次数多,每套钢模可以重复使用50~100次以上。加工精度高,浇筑砼质量高,成型砼尺寸准确表面光滑,可以节省装修费用。我们取来二块宽三十厘米,长一百二十厘米的钢模。

放倒在地,在其内侧用“u”型卡连接固定。我们相继连接好了两块钢模,接下来就用角钢把这两块板垂直连接。水平使用“u”型卡还是很方便的,垂直使用角钢就很麻烦了。不过我们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智慧最终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以前学习的关于模板工程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用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建筑工人的辛苦。

第二天准时来到了实训基地。今天的内容是建筑工程里的重点——钢筋工程。我们每个人要完成一个箍筋的制作和焊接。而且制作的箍筋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这才是难点。箍筋的形式是简单的一个长方形外加两个135°弯勾。这两个弯勾和她的延长部分的长度是最难制作和控制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我们的精确计算,仔细操作,凭借着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一个近乎完美的箍筋诞生在我们手上。手捧血汗的结晶,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完成箍筋后我们还要把箍筋的两个弯勾处焊接。现在工地上的焊接主要有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我们采用的是电弧焊。焊接是一门需要心灵手巧的技术活。如果不着要领,无论如何也是点不着的,掌握了要领就变得简单易行了。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和辛劳付出,我们圆满完成了实训内容。

最后一天的实训内容是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围绕在建筑物外围的在建筑过程起保护作用的结构。今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明白脚手架的构造和简单的搭建方法。老师已经在地面搭好脚手架的基础部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上面的部分完成。我们的任务是搭建一个长六米宽三米,约一层楼高的架子。每间距1、8米就要竖一根长三米的钢管。再在距离地面0、3米处用卡子固定住钢管。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第一层钢管的铺设。在距离地面1、8米处架设第二层钢管。也是很快就完成了。之后是架设六米长的斜钢管,就是俗称剪刀撑的了。然后站在第二层钢管上接着往上铺设,这是后话了。工作进行的太顺利就不对劲了,由于一味的追赶工程进度,不合规范的操作出现了,于是我们建成的脚手架成了一个东倒西歪的艺术品。本着工程人的执著和认真我们从新再来还是完美的完成了任务。知识后为了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就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建筑实训。

为期三天的实训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我很骄傲能做一个工程人。

在第一天的实训中,我们进入了实训基地并开始进行模板工程的操作。我们的任务是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拼接一块梁模板。在建筑业中,定型组合钢模板已经取代了木模板,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模板具有高安装效率、灵活组装、强大的通用性、便捷的拆装以及较高的周转次数等优点。每套钢模可以重复使用50~100次以上,加工精度高,浇筑砼质量高,成型砼尺寸准确表面光滑,还可以节省装修费用。我们使用了两块宽三十厘米,长一百二十厘米的钢模进行操作。

我们将钢模放倒在地上,并使用“u”型卡将其内侧连接固定。接着,我们相继连接好了两块钢模,并使用角钢将它们垂直连接。水平方向使用“u”型卡是很方便的,但垂直方向使用角钢就比较麻烦了。然而,凭借着我们的毅力和智慧,我们最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之前学习的模板工程知识,并且也更加明白了建筑工人的辛苦。

第二天,我们按时来到了实训基地,进行了建筑工程中重点的钢筋工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个箍筋的制作和焊接任务,并且这些箍筋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这是最困难的部分。箍筋的形式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两个135°的弯勾,其中这两个弯勾和延长部分的长度最难控制。然而,我们相信只要有心人就无难事。通过精确的计算、细致的操作,以及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近乎完美的箍筋。手捧着这份血汗的结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完成箍筋后,我们还需要将箍筋的两个弯勾处进行焊接。目前,工地上的焊接方法主要有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电弧焊和气压焊。我们选择使用电弧焊进行焊接。焊接是一门需要灵巧技巧的技术活,如果没有掌握要领,无论怎样都无法成功。但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变得简单易行了。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和辛勤付出,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实训内容。

最后一天的实训内容是关于脚手架工程的。脚手架是围绕在建筑物外围,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今天,我们要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脚手架的构造和简单的搭建方法。老师已经在地面上搭好了脚手架的基础部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完成上面的部分。我们的任务是搭建一个长六米、宽三米,约一层楼高的架子。每隔1、8米就需要竖立一根长三米的钢管,并在距离地面0、3米处用卡子固定住钢管。我们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第一层钢管的铺设。接着,在距离地面1、8米处架设第二层钢管,也很快就完成了。然后,我们架设了六米长的斜钢管,也就是俗称的剪刀撑。接着站在第二层钢管上,继续向上铺设,但这部分就是后话了。然而,工作进行得太顺利了,有些不对劲,由于我们一味地追赶工程进度,导致了不符合规范的操作,结果我们建成的脚手架成了一个东倒西歪的艺术品。但是,作为工程人,我们执着而认真地重新来过,最终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建筑实训。

为期三天的实训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我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工程人而感到骄傲。

建筑施工实训心得体会 篇5

本次生产实习有幸来到建设项目部工地现场,不同于往常,因为大三结束了,我们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的,尤其是像《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设计》等,书中的内容经过课堂学习后,到工地能看到实物更加的形象和印象深刻,所以这次实习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到工地认知实习所学到和感受到的东西更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总结:

一、专业学习认知

1、学会看懂各种图纸、了解规范

看懂图纸是建筑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大三课程里的钢筋图都很简单,所以刚到工地时,看到实际工程里的有些钢筋图等看起来有很大难度。后来我在指导老师曹国华的指导下先从设计总说明入手,然后看建施图,再到结构图。结构图分四块来看,即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各基础剖面图,柱的配筋图,梁的配筋图和板的配筋图。比较费力的'是梁平法施工图。

老师就让我先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规范,我花了一周的时间仔细看了这本平法施工图,看完后再看梁的配筋图,感觉顺手多了。同时在看图过程中对于看不懂的地方,我都真诚地老师请教,老师和师傅也很耐心地为我解答。

2、实地了解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流程及技术

一直看标准和图纸是没用的,就好像是纸上谈兵,只有到工地现场多看看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工程梁、板、柱的施工过程等的理解。于是接下来的三周我基本上是整天都呆在工地上,每次到工地后,通过现场拿图纸一一对照,察看工人施工,咨询相关工人和师傅,他们都仔细教我如何看图施工,如何对细节部位(如柱与梁的交接处)进行处理。这样,我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有了一定的了解。

3、了解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工地的办公室里都贴这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每当我有空的时候我总是浏览一下。有事空闲的时候,指导老师也会带着我到各个部门如:商务部、计划部、综合部、测量部、质检部等部门“串门”(我在工程部实习),让我具体了解各个部门日常所做的事情。通过这样我更加了解以后我的岗位职责,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发展自己,毕业后会很清楚自己适合到哪个部门,但是每个本科毕业生刚到工地时都会到质检部或者工程部实习一年左右,因为这两个部门经常跑工地,只有熟悉工地了才可以进一步进入其他部门工作。

二、做人做事

在工地实习期间,我积极向各位师傅们学习,赢得了他们的好感,我经常试着和各种职位的人聊天,一来可以让大家在短暂的一个月里能认识自己;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这是进入社会所必学的一门课。我在工地还结识了8位成都理工大学的大四毕业实习生,他们性格也比较开朗,我们在一起交流也很开心,向他们请教接下来的两年该如何规划,如何学好像《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等课程。从另一方面来讲,做我们土木建筑这一行的,认识的人越多,自己以后的路也许会越好走。实习期间,我始终以施工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准时上下班,每天的任务我都能按时按量完成。当然,经过一个月实习锻炼,自己也被晒黑了不少!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很快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接触了有关建筑及其施工的知识,了解了建筑施工的工序和方法,知道了建筑及其施工的大体分类,学到了一些施工技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在施工技术上,实际操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但又比理论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积极思考,灵活应用,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这次实习机会接触社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明确了在剩余的一年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需要锻炼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积极面对每一次挑战。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习是将我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地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接触了好多有用的新名词、新术语,也为我接下来的大四学习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