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2025/11/13教案

此篇文章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科幻画的构思、构图与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从科学意识出发,欣赏为了世界的科学奇迹与文明生活;

② 从审美角度出发,欣赏与表现科幻画表达的美好愿望与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与同学分享构思资源,有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努力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未来世界”科幻画创作的构思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渗透科技意识和具体刻画细节。

兴趣点:

①未来世界的科学故事;

②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选择一种表现方法.描绘自己来到25世纪的科学幻想画:

2.较高要求:

画面借助有趣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

3.个性探究:

描绘的形象生动有趣,与别人的不一样;画面表现手法丰富: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图片和影视作品,了解学生喜欢的科幻动画故事。

2、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教学。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梦见来到25世纪,我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老,因为我吃了长生不老的药,我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教师例举出一些怪异的现象:例如天上重新出现9个太阳,我们喝的水可以变成燃料,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太空人,我们住的房子可以自由活动……其实,那个时候还有更多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

3、播放一个科幻片片段……

4、要求学生将科幻片片段的情景描述出来。

三、课堂发展,讨论交流。

1、引导学生构思在25世纪的某天,全班开班会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25世纪的情景:

交通工具、植物、水果、房屋、空气、太阳、行星、动物……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象25世纪的情景并写出简单的文字提纲。

四、故事编创,绘画实践:

1、提出创作要求。

(1) 怎样表现主题?或描绘故事的哪个情节?

(2)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认为、动物或景物?有什么交通工具……

(3) 画面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4) 主要的人或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怎样?次要的怎样安排?

(5) 还需要配上什么东西呢?

(6) 表现技法提示:简单反系以前学过的绘画技法、绘画元素:点线面、大小粗细对比、构图……

2、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编故事、一边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材分析

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难点: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具:图片欣赏、纸、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欣赏与比较活动:

①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你还知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2、探讨现代现代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①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②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3、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造型色彩功能

绘图或图片

②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

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

讨论: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画一画: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4、评价

①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②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4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分析:

按照以“人物”进行教学比赛的主题,我通过对中学教材的分析,同时围绕“两纲”目标,选择了“稻草人”为教学内容。《稻草人》教学内容新颖,设计制作,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稻草人》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稻草人的制作,但涉及到人物造型、服装剪裁等,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学环节设计“交流、展示引新→探索、了解稻草人的特征和方法→尝试设计稻草人形象→作品展示评议→总结”五个环节。在教学目标实施上主要让学生了解稻草人的艺术特征,学会用捆、扎、编等方法创作制作稻草人,体会稻草人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材料准备过程中,我就思考选择既要价廉又环保易寻到的材料。如支架搭建所需的材料选用竹竿、稻草人的头部外包装的材料选用丝袜、头部内充物用皱纸等,简单易做,又不缺乏艺术感。

二、教法学法:

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一直是我教学的.理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也积极与学生增加互动,让学生减少课堂学习的紧张感。通过学生鼓励学生对稻草人赋予性格,让稻草人富有生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命教育。稻草人的制作方法讲解,我采用分解拆卸的演示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在分组制作中,整个学习氛围较好,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制作,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当然也参在一些不足,首先对学生的前期动手能力估计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制作时间紧张,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作品的评价交流还缺乏深度。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