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2025/11/14教案

此篇文章《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读一读古代名言,背下来。

2.读懂短文内容,正确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阅读”“评议作文选”、“作文”均为教学重点。

2.“读一读”“背一背”内容的理解、学生评议作文选是难点。

教具准备

“读一读、背一背”内容投影片,阅读提示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自读自悟,理解词、句意思。

2.指读古文名言。讨论,交流,师生共议句意。

3.背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阅读

1.出示阅读要求(投影片)

a.自读短文,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思考文后思考题,准备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

a.指读短文。(本文讲小仲马不依靠父亲的威望去发表作品,他坚持自己的长做,想拥有真实的高度)

b.“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的理解。(小仲马是要以真实的'水平征得编辑的认可,而不是依靠父亲的名望取悦对方。)

c.读了短文后想说什么?(学生说,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本学期,我们都自编了作文选。我们现在来展览一下,以求得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二、小组观摩

评出组内最优秀的准备班上展览。

三、全班观摩

展出各组优秀作文选,评议:各有什么特点?

四、交流

这次编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说一说如何把编作文选的工作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总结:编作文选时对我们提高作文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读背背”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读熟后背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进行课堂辨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以“啊!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教学重点

重点: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难点: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进行写作训练。

三、课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73)

一、教学内容

1.理解并背诵成语。

2.进行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教学过程

出示成语,请同学们自由读,查查成语手册,理解成语的意思。

集体交流成语的意思。

大公无私:指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

承前启后:承受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弄假成真:原指用假的充真的,后转指本是假意做作,后来竟成了真事。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去找远处的。

化难为易:把困难的化为容易的。

扬长避短:发扬优点、长处,预防缺点、短处。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若明若暗:像是明朗,又像阴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模糊。

善始善终: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

优胜劣汰:优秀的取胜,不好的被淘汰。

弃旧图新:抛弃旧的东西,做新的努力。

反复朗读成语,试着把它们背下来。

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短文的内容是讲下了一场大雪以后,本是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机会,但大人们怕这怕那,不让孩子出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家长这种培养温室之花的作法,充满了不满与担忧,对独生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表示同情。)

3.再读短文,边读边想:读了短文,你最想说些什么?试着写在书旁。

4.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引导学生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孩子自身的体会谈。)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把体会的感情读出来。

作业设计

写出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74)

一.教学内容

举行课堂辩论会,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

提出学习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课堂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大家的口语交际能力。(请一位同学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明确辩论方法,进行小组辩论.

1.教师提要求:有时候,对一个问题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就要通过辩论来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比如“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等问题,你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题目,或另外商定一个题目进行辩论。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不同的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

举行班级辩论会。

l,以班极为单位,选出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当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者可以各抒己见。

2。请听的同学评议,推选出胜方和负方。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提高大家共同的认识。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日记。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4

课时备课

1.积累背诵描写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16个成语故事或成语,感受人间爱的情感。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理解成语故事,受到启发。

教师准备

写有“读读背背”中16个词语的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讲授故事,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现在讲一个三国故事。(教师简要的'讲述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然后启发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情谊?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词语。

2.出示词语,学生朗读。

(1)出示小黑板。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部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教

惜老怜贫

不期而然

心心相应

无微不至

问寒问暖

心地善良

亲密无间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处

天涯比邻

(2)自由朗读一遍。

(3)教师指名读一读。

(4)学生齐读。

(5)教师打乱词语顺序,指名读。

(6)学生开火车读。

(7)学生再自由读。

3.开展竞赛,看谁背得快。

二、完成阅读。

1.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大家背诵了一些成语,以前我们也学过成语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学生自愿讲说故事。讲完后,师生可以给予评议。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自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为什么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1)默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用画出答案。

(2)教师组织学生订正答案。

4.浏览故事,找出与题目对应的短语。

5.再读短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先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点播。

6.拓展练习。

班内交流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部分内容。

二、学习“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1、谈话,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以来我们所积累的关于讲学习的格言或成语吗?背一背。

(2)这些格言告诉我们什么?

2、揭示本课学习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格言。

3、自学格言,了解格言所包含的意义和道理。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格言展开讨论,弄清意思和包含的道理。

(2)汇报交流评点。

4、联系实际,说说这几条中你做到了哪几条?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打算怎么做?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做学问的格言,背出来大家听听。

6、指导读、背文中格言。

三、完成“阅读”部分内容。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请大家仔细看图,准备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板书:梅雨潭)

2、出示图,指导看图,初步感受梅雨潭的美。

3、汇报观看所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瀑布和潭的美。(注意有一定顺序)

4、图文对照,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1)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2)全班齐读,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读后联系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

(3)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课文介绍了哪两处景物?重点介绍哪一处?

B、画出你认为写得美丽语句读一读,准备感情朗读给大家听。

(4)汇报自学情况。

(5)指导感情读句,读文。

(6)选择喜爱的语句起立读。

四、小结

体会景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五、作业

1、摘抄短文中的优美词、句。

2、背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口语交际”部分内容。

二、板题:评画

三、读题第二段,明确评画的依据

可以从以下评:

1、谁画得好,内容新,题目取得好。(可三者兼而有之,也可只有一项长处)

2、让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四、根据要求展开评比

1、十人为一小组,先由每个成员介绍自己的画的取材、画的经过。

2、从每一小组中选出3~5幅较好的参加全班评比。

3、全班评比,从刚才的评比的画中评出10~15幅较好的画。要说出评选的依据。

五、请画得好的同学上前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六、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得到哪些收获。

七、作业

依据别人画画的经验画出更好的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本次作文是写景作文。

2、要求写你喜欢的景物。

3、仔细观察。

4、模仿《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三、练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1、总写景物特点。

2、按地点变化来写景物各部分特点。

3、总结:人们将把西沙群岛建设得更美。

四、出示看图,引导看图,确定写作对象。

1、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指导按一定顺序看图。

2、从这几幅图中或你喜爱的其他景点中选一处来展开描写。

五、指导写作

1、列出小提纲(师指导):

(1)总写你最喜欢的景物是哪儿?你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特点。

(2)按地点变化抓住其中二~三处展开写,要将景物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写出来。并做到语句通顺、优美。

(3)结尾歌颂景物的美丽,或写出看了景物后的感受。

2、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简介本单元学生作文完成情况

1、评好的地方。如

(1)文章结构如何。

(2)地点变换顺序的过渡自然吗?

(3)有没有较优美的语言词汇。

2、评不足之处。如:

(1)结构有欠缺:头尾部分和中间的地点变化不连贯。

(2)语句不够优美,有病句、错别字。

二、欣赏好的习作

1、投影好习作,读后评评作品好在哪。

2、从自己的习作中,找出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个语句。读出来供大家欣赏。

三、指导修改习作

1、投影中、差习作,自由读。

2、找出文中不足之处和有毛病之处,并谈谈怎么修改。

3、再读读改好的习作。

4、模仿刚才的修改办法批改同桌习作,训练学生互批能力。

5、能在同桌的意见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修改习作。

四、作业

继续修改并抄正习作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的7个训练,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参与竞赛等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难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谁的普通话说得好

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出示两道朗读题,每个组读一题。要求:人人参与,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⒉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翘音zh、ch、sh,后鼻音ang、eng和复韵母ei、ui的读音;注意指导学生区分f-h和鼻音n-l。

⒊两大组交换学习内容,比一比哪个组学得快,音读得准,普通话流利。

教学这两道题时,也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学习拼音的情况,先对重点的.拼音进行复习,然后再提出要求分组朗读。

二、播放录音,做拍手游戏

⒈播放课前制作的《拍手歌》,教师边读边拍手,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⒉告诉学生想做这个游戏,得先熟读儿歌,借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熟读儿歌。

⒊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协作,边拍手边诵读儿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更要参与,要注意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民主、参与的良好氛围(也可借此题的学习组织学生课间休息,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

三、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⒈分别出示“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的内容,告诉学生比赛内容。

⒉找自己的好伙伴,将这两题分别读给他听,并请他给你评一评,你认识多少字、多少个词。在不认识的字、词下面作上符号,请你的伙伴教教你。

⒊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待学生学习结束后,分别抽好、中、差三个学生读一读,激励优秀的争取更优秀,后进赶先进。

四、写一写你想写的词语

教师不要作过多要求和限制,让学生选择自已想写的词语写一写、读一读即可。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关注一两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在课内解决困难,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五、 同桌互读《问答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