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2025/11/14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交换玩具”是幼儿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幼儿具备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玩具交换?”、“交换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次活动以交换玩具为切入点,将礼貌、协商、请求、推荐、守信等交往技能巧妙地融入其中,通过组织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向同伴介绍、与朋友分享,为幼儿搭建实践的平台,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玩具交换活动,掌握礼貌、协商、请求、推荐、守信等交往技能。

2.能用恰当的语言推荐自己的.玩具,大胆运用绘画、符号与同伴共同制作《玩具交换协议书》。

3.体验成功交换的乐趣,初步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用来交换的玩具,总结该玩具的特点、功能。

2.《玩具交换协议书》,记号笔,投影仪(黑板、磁铁),“幼儿学习材料”《我长大了),轻柔舒缓的音乐。

【活动建议】

1.布置“玩具展”,引发幼儿参与“玩具交换会”的兴趣。

2.引导幼儿运用礼貌、协商、请求、推荐、守信等交往技能进行玩具交换,帮助幼儿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不成功的原因。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 27 页,学习介绍玩具、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协商等技能。

(2)请幼儿自由交流,进行玩具交换。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听到音乐后,找到想与其交换玩具的伙伴,自由交流,进行玩具交换;音乐结束后,交换成功的伙伴坐到一起

(3)引导幼儿分享交换感受,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引导幼儿结合自身感受说说交换成功的方法和不成功的原因。提问:谁交换成功了?你们是怎样交换成功的?谁没有成功?为什么?与幼儿交流、互动,帮助幼儿总结、提升有助于交换成功的交往技能,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3.组织幼儿讨论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想出解决办法。

(1)提问:你们的玩具想交换多长时间?你需要同伴怎样爱护你的玩具?这些要求怎么才能让双方都记住并遵守?

(2)引导幼儿讨论、理解《玩具交换协议书》的内容。

4.引导幼儿正式交换玩具并尝试签订《玩具交换协议书》,帮助幼儿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

(1)幼儿讨论、签订协议书,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交流、分享《玩具交换协议书》并承诺遵守约定。

5.交换活动结東,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交换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标志、颜色以及功能。

2.能根据已学会的知识,尝试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

3.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愿意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重点:认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标志、颜色以及功能。

难点:能根据已学会的知识,尝试对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生活垃圾。

材料准备:平板、白板课件、分类垃圾桶、各种各样的垃圾、手套、口罩

活动过程:

一、情境故事导入

师:马路上,有一个被人丢弃的小纸团,正躺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哭?那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二、认识寻找家的路线

(一)介绍其他垃圾桶

师:这时天空中吹起了一阵风,小纸团被吹到了一个垃圾桶面前。你们看,这个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灰色)猜一猜它是什么垃圾桶?那你觉得什么垃圾应该交给它呢?

小结:灰色垃圾桶名字叫做其他垃圾桶,是专门放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像烟头、坏碗、用过的尿不湿、饭盒、动物粪便等等都可以放进去。

(二)认识厨余垃圾桶

师:那其他垃圾桶是小纸团的家吗?这时,又吹起了一阵风,小纸团滚啊滚,滚到了另一个垃圾桶的面前。这个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猜一猜它是什么垃圾桶?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

小结:绿色垃圾桶名字叫做厨余垃圾桶,像吃不完的剩菜剩饭、烂掉的蔬菜水果、食物残渣等等都可以放进去。

(三)对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巩固知识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哪两个垃圾桶?现在地上有一些垃圾找不到家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家吗?(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移动垃圾放入到合适的垃圾桶中)

(四)认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师:小纸团的'找家之路并没有结束,又一阵风吹来,小纸团滚到了哪个垃圾桶前?(有害垃圾)

师:又是一阵风,小纸团这次被送到了哪里?这个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这是它的家吗?

三、垃圾分类小测试

师:在送小纸团回家的过程中,我们一共遇到了哪些垃圾桶?真厉害,老师想邀请大家成为浦东幼儿园垃圾分类小卫士,保护幼儿园环境的干净卫生,你们愿意参加吗?成为小卫士之前呢,还需要经过最后一道测试。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完成了测试,恭喜你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垃圾分类小卫士。

四、清理街道

师:呜呜呜,咦哪里传来的哭声。原来是街道上的垃圾都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请幼儿将垃圾移动到相应垃圾桶里)

五、游戏操场垃圾大分类

师:铃铃铃,有电话响了。原来幼儿园的操场上突然出现了许多找不到家的垃圾,严重影响了大家的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愿意给我一起去帮垃圾找到自己的家吗?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活动设计源自吉林省省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的“盖房子”主题,本主题由“收集房子资料”“房子的结构”“尝试盖房子”“房子里的秘密”和“房子的用途”5个二级主题构成。在前几个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对建筑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小朋友的家里都在计划盖新房或装修房屋。家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一环境。幼儿对未来的家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有表现欲望及创造兴趣。他们天天都在家中生活,但这座房子里有什么,物品怎样放置的,幼儿不太留心,也不主动去关心,对家的感受也不是十分到位。因此,在二级主题“房子里的秘密”中生成三级主题“我的家”,让幼儿在对爱的感受中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感受家的温暖,同时在活动中渗透对幼儿的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知道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2.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建造一个未来的家。

3.通过活动,适当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和安全教育,并注意对幼儿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省编主题课程《幼儿操作材料》,课前做好的各种微型家居物品,剪刀、橡皮泥、胶水等。

经验准备:幼儿对房子的结构已有初步的了解,有初步的设计经验。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布置展墙。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收集来的幼儿家的室内外照片粘贴在墙上,形成一面展墙。

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幼儿的民主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效果非常好。

(2)幼儿欣赏图片,从中找出自己的家,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

分析: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孩子的兴趣非常高,争先恐后地发言,活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3)教师谈话:小朋友们,听到你们的介绍,老师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可爱的家,我们每天在家里学习、休息、娱乐,开心极了。刚才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家要盖新房子了,还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家就要装修房子了,那么,如果要你来设计一个自己未来的家,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

(问题提出后,个别幼儿没有认真思考就急着发言,教师提示他们仔细想想)

(4)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设计构想。

李昊然:我未来的家的外形是汽车形状的,有两个轮子,冬天可以开到温暖的南方,夏季再回到北方的家乡。

张洋:我未来的家是两层小楼,外表与现在的楼房没什么区别,但是我要把它安放在月亮上。

李双:我未来的家有两间漂亮的小屋,一间爸爸妈妈住,一间我住,这两间小屋都是飞碟形状,能飞向世界不同的地方。

马帅:我未来的家建在大树上,有像滑梯那样的梯子可以上下,把现在的土地腾出来种粮食,让家里有更大的收获……

分析:幼儿在这一环节兴趣依旧很高,展开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部分幼儿表达得十分精彩。

(5)小朋友们的愿望太美了,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一个与我们一样大的小朋友的愿望吧。

2.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要求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倾听,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幼儿的倾听习惯很好,都能认真听)

(2)这首诗好吗?好,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播放课件),幼儿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温馨的气氛。(观察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陶醉在课件音画设计的情境和氛围中)

(3)请幼儿说出诗中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这个愿望是送给谁的?建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踊跃,可谓争先恐后)

(4)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朗诵诗歌,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乐于表现自己,自主创编动作,并能有感情地诵读。

(5)小朋友们,诗中小朋友的新家漂亮吗?(漂亮)你的新家会更漂亮的,如果你的新家建好了,你想在里面放些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老师?

(6)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设想,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现在咱们讨论一下,谁的想法好,好在哪里?谁的想法有不合适的地方,哪里不合适?

分析:,幼儿参与态度比较积极,部分幼儿评价很到位,能切入问题要害。

(7)教师表扬环保、安全、创新的设计想法。

好,现在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动手构建自己未来的家,送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分析:活动出现第二次高潮,幼儿的创作欲望强烈。

3.动手操作

(1)播放音乐,幼儿打开省编《幼儿操作材料》中的“盖房子”。

(2)剪下纸条做围墙粘在虚线上。

(3)再按自己的设计想法把家具等放在房子里。(对操作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同时注意提醒幼儿收拾用完的物品,注意保持卫生与安全等)

(4)作品展示。

①把作品放在操作台上,播放音乐《可爱的家》,幼儿间互相欣赏。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听觉和视觉上都感受着家的温暖,情感体验深刻。

②教师适当评价,鼓励幼儿的创新设计。

(5)畅谈感受:小朋友们,家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由于有了上面的体验,幼儿很轻松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活动总结

(1)播放音乐《可爱的家》,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我的家》。

(2)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灵的驿站,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为自已有温暖的家感到幸福和骄傲,我们也会用自己的双手把它建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家的感受吧。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5.活动延伸

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家”拿给爸爸妈妈看,同时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在课下不断完善自己的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朋友的陪伴,学会交友能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朋友的欣赏和肯定,看到别人的优点,赞美别人也是与朋友相处的策略和方法。以“小故事大启示”为特色的台湾绘本《椅子树》集中体现了这个精神,故事中的椅子树原来孤独寂寞,一句赞美的话使它拥有了友谊,懂得了为朋友做事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个唯美的故事对孩子们的成长、群体间的交往有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个绘本的学习,帮助孩子们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与人分享,无形中也会增进友谊,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知道“椅子树”交朋友的过程,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

2、找出好朋友的优点,并能大胆赞美。

3、体验交朋友的快乐,乐意为朋友做事。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椅子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引入,引发兴趣

(白板操作,露出一点树干)

提问:猜猜看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什么新朋友?(幼儿猜测)

2.呈现椅子树

(请幼儿上前操作,点破气球,露出椅子树)

提问:这是什么?你觉得他长得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教师:这是花园里的一棵树,它长得太奇怪了,小鸟飞过它身边说:真奇怪,怎么只有几片树叶啊,我不能在这儿做窝了!蝴蝶蜜蜂飞过它身边,说:哎!连一朵花都没有,怎么采蜜呀!(白板操作:小鸟、蝴蝶、蜜蜂飞出)

提问:这棵树长得太奇怪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它交朋友,它心里会觉得怎么样?(请3-4个孩子回答)

2.主人公艾特出场

教师:这棵树太孤单了,真想有一个朋友啊!有一天,艾特来到花园里散步,他发现了这棵树,大声地对它说:“啊!多特别的一颗树啊,形状像椅子一样,我就叫你椅子树吧!椅子树,你能借我坐一会儿吗?”

提问:巨人长的那么高,那么重,椅子树会同意让他坐吗?为什么?

(请2-3个孩子回答)

3.学学赞美的话

教师:椅子树太需要朋友,太想交朋友了,它点点头同意了。艾特坐在椅子树上,他开心地赞美椅子树说:“嗯,你是我坐过的最舒服的椅子!”

引导幼儿学一学艾特赞美椅子树

提问:椅子树听到艾特这么赞美它,心里觉得怎么样?

从此,艾特每天来花园里来坐一坐,陪椅子树说话、聊天、浇水、施肥,他们成了好朋友。

4.教师小结

教师:艾特发现了椅子树的优点,并赞美了它,一句小小的赞美的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提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赞美吗?我们一起来来看看花园里的朋友们是怎样相互赞美好朋友的。

5.播放白板课件

艾特听见小鸟的歌声,会怎么来赞美?赞美道:啊,美丽的小鸟,你的歌声真动听呀!小鸟听到赞美唱得更欢了。

艾特看见了小蜜蜂,会怎么来赞美?他大声赞美说:哦,真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你们酿的花蜜如此甜美,感谢你们啦!小蜜蜂听到赞美忙得更高兴了。

小姑娘的帽子被风吹到了树上,艾特取下帽子,提问:小姑娘会说什么呢?(幼儿回答)小姑娘对艾特赞美地说:谢谢你,艾特,你的本领真大!艾特听到赞美,更热心地帮助花园里的朋友。

提问: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赞美了吗?

小结:赞美就是发自内心的,用好听的话把好朋友的优点说出来。

教师:你们都有好朋友吧,你知道好朋友的优点吗?

6.分享赞美朋友的快乐

教师:好朋友有这么多的优点呀!赶快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手拉着手,相互来赞美一下吧。(幼儿走出座位交流)(播放欢快音乐)

教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和好朋友之间赞美的话。(请2、3对交流)

教师:除了小朋友,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也来试着赞美一下你的老师吧!

教师小结:原来赞美会让心里暖暖的、甜甜的`、美滋滋的,赞美会让好朋友更开心,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都是一件快乐的事!赞美可以交到好朋友,除了赞美,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朋友?

7.感知朋友多,快乐也更多

教师讲述故事:花园里的朋友们怎样了呢?一起再来看一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夏天来到了,艾特来到花园里,甩着身上的汗说:天好热呀!要是有一片树荫那该多好呀!

提问:听了艾特的话,椅子树会怎么想?

讲述故事:椅子树真想为好朋友做点事啊,他会怎么做呢?(请幼儿上前在白板上擦一擦,擦出了树叶。)原来它使劲地伸长了胳膊,

拼命地长呀长。不久就长出了一大片绿绿的树叶,艾特站在树下赞美地说:“好凉快的树阴啊!谢谢你了,好朋友!”小鸟看见了也飞来了,赞美地说:“多漂亮的绿叶呀!我要来做窝了”。椅子树呵呵呵地笑了,它更拼命地长呀长,不久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白板淡入)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椅子树笑的更甜了,它更使劲的长呀长呀,结果子啦!(白板淡入)孩子们都跑来了,椅子树的朋友越来越多,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提问:你愿意和现在的椅子树交朋友吗?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教师:瞧!椅子树今天来到了我们大1班,刚才我们找到了它那么多的优点,现在让我们每人说一句赞美的话送给它吧,让我们坐在椅子树身上,看着它绿绿的树叶,红红的果子,把我们好听的赞美的话说给它听吧。

教师:今天椅子树又和我们大1班的小朋友交上了朋友,它太高兴了,来,现在让我们带着新朋友回教室把他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进一步知道派出所的功能结构,了解警察的工作情况。

2、画一画自己对派出所向往的工作。

3、激发对警察的尊重之情。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记录单

3、警察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回忆我们的参观过程。

1、前几天我们一直讨论着,商量着去奔牛派出所参观,周三我们终于去参观了奔牛派出所,说说你们参观时的心情吧。

2、我们怀着向往来到了派出所门口,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派出所的大门,看看,上面有什么?(字、标志)

3、派出所工作多的人员我们把他们叫做什么?警察。那警察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呢?

4、我们参观了派出所,派出所有几个部门?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工作人员是怎样在各个部分工作的?你们都在回来后做了记录。我们拿出记录单,把你记录的内容说给同伴听听。

5、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进了派出所的大门,首先到哪里参观了?分别是治安监控室、停车场、关押室、警察办公室、警察宿舍、办证大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警察是怎样工作的这几个方面来讲述。治安监控室、停车场、关押室这三个地方重点讨论。突出警察工作认真,辛苦,维护地方安全的特点。

6、上次我们在派出所看到的警察多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精彩的警察片段。播视频。这里面的警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警察不仅抓坏人,抓小偷,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立刻帮助有困难的人。

二、表达我们的向往。

1、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如果你将来是派出所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你想在哪个部门工作,怎样来工作。

2、讲述自己画得什么?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

三、延生活动。

在区角玩派出所的游戏。

活动反思:

为了让大班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熟悉小学的.环境,及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们组织大班幼儿进行了一次参观小学的活动。在参观前我们年级组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参观的时间、路线、内容等,让幼儿从了解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做操、上课、小学的校舍布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学的升旗仪式,我们大班组的四个班级在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学。先是在操场参观了升旗仪式,接着带领小朋友参观了教学楼、食堂等,绕着小学走了一圈,紧接着小学生做操的活动开始了,我们鼓励大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做小学生的操,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最后,各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小学一年级的班级参观了教室,让他们看到了穿着小学校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还有教室里的课桌椅、课本、作业本等等。边参观,我一边给他们进行简单的讲解,好让幼儿能对小学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有的班级还进入了一年级教室听了五分钟的课,听小学老师领读课文,看小学生认真写作业等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做到。

2、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准备手偶小兔、兔妈妈、小狗各1个。

准备学习包内容。

指导要点:

1、观看学习包中的图片,听故事,理解“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做到”。

(1)完整听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利用木偶演示,分别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分析小兔明明不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感受,明明妈妈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观看、欣赏故事前半部分,提问:明明答应了乐乐什么事?他做到了吗?小狗乐乐为什么很难过?讨论:什么是守信用?

观看、欣赏故事后半部分,提问:明明妈妈答应了什么事?她做到了吗?明明和乐乐玩到了明明妈妈做的玩具降落伞,有什么感受?

2、教师举例,让幼儿判断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1)红红答应妈妈上街不乱买东西,可是一到商店,红红看见了漂亮的布娃娃,非要妈妈买,不买就大哭大闹。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花花答应丽丽带《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给丽丽看,第二天,花花就把书带来给丽丽看了。她做得好吗?为什么?

(3)谁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3、交流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平时守信用的事。

4、小结:以后都应做守信用的`好孩子,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活动反思:

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木偶表演、讨论猜想、绘画等形式。整个活动以木偶表演的形式贯穿故事始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讨论,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