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2025/11/16教案

此篇文章《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会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能力及自学能力。

3、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渗透集合思想,进行“对立统一”观点和爱国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做个拍手游戏好吗?

(1)先听老师拍手:“啪啪啪”,你们会按照这个节奏“依次不断的重复”拍下去吗?

提问:拍下去能拍完吗

(2)再听老师拍手:“啪,啪啪”,你们能接着拍吗?

提问;这样依次不断的拍下去,能拍完吗?再拍下去,还是出现什么节奏?

教师边板书便叙述:“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也就是“循环”出现、

(3)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循环”现象、

生1:;体育课上老师喊的:“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

生2:太阳的东升西落

生3:每个星期,星期日为每个星期的第一天,然后循环着日、一、二、三、四、五、六。

生4:一年之季在于春,每年都循环着春、夏、秋、冬

生5:火车滚动的声音,“咔嚓,咔嚓……

生6;人的血液流动

师叙:看来生活中这种循环现象还是很多的。其实,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知道吗?好,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索发现数学中的.循环现象。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循环小数

1、示例7、例8

例71÷3例858.6÷11

师:请左边两排同学完成例7,右边两排同学完成例8,看哪排同学完成的快又好。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

(1)从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计算1÷3时,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余数重复出现“1”

师追问:商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

生2:计算58.6÷11时,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27”,余数重复出现3和8

教师追问:商又为什么重复出现“27”呢?(因为余数重复出现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27”)

(2)这两个算式能除尽吗?再继续除下去会怎样?(商还是不断地重复出现“3”或“27”)

(3)1÷3的商重复出现“3”,表示商中有多少个“3”?(无数个)

那么1÷3的商应该怎样表示呢?(用省略号)

板书:1÷3=0.33……

(4)58.6÷11的商重复出现“27”,说明什么?(商中有无数个“27”)

那么,58.6÷11的商应该怎样表示呢?

板书:58.6÷11=5.32727……

2、归纳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

提问:

(1)谁能照样子说一个类似的小数

如:0.61555……2.558558……

(2)看上面的几个小数,,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在小数的那一部分了?

板书:小数部分

(4)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以上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看看它们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从小数部分的第几位起的?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什么?重复出现的数字各有几个?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0.33……从十分位起1个数字3

5.32727……从百分位起2个数字27

0.6155……从千分位起1个数字5

2.558558……从十分位起3个数字558

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从小数部分的第四位起、第五位起依次不断地重复一个或者几个数字呢?(有)

(5)那么,“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到底是从小数部分的哪一位起呢?谁能用三个字概括?(某一位)

板书: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

(6)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一个的,两个的,三个的,还有多个的,那么我们就概括成“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板书)

(7)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中的循环现象了,那么,数学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发生在什么数中呢?

板书:小数

(8)谁能根据以上小数的特征,给这些小数取个合适的名字呢?

板书:循环小数

(9)谁能把教师的板书连起来读一下?(教师边板书边补写“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定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像0.333……5.32727……等都是循环小数

3、理解概念

提问:

(!)你怎样理解“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2)你能再说一个循环小数吗?

(3)判断:下面哪个数是循环小数?那个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①10.979710.9797……

②8.567567……3.1415926……

③0.192921.5353……

④3.0878.4666……2.142857142857……

4、循环小数的简写

(1)师:如果每个循环小数都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吗?(想简写)

(2)介绍“循环节”

师: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问:0.333……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几?(3)

5.32727……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几?(27)

它们的循环节各是多少?(3或27)

(4)请同学们说出翻板上几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介绍简写方法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不循环的部分照写下来,循环的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的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如;0.333……写作

5.32727……写作

6.416416……写作

(6)练习,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

1.746746……0.105353……312.222……

四、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

(1)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9.4747是循环小数()

(3)是循环小数()

(4)2.07=()

(5)3.2456456……=()

(6)循环小数13.243243……可写作()

(7)>1.333()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原来数学王国中也有循环现象,那就是循环小数(齐读循环小数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设疑引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

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质疑探究

(一)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52、3、3、

学生评议。

三、质疑再探

(一)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还可以写作,7、还可以写作,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可能出现问题、52,师生共同辨析)

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

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

2、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叫做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四、运用拓展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课后反思:

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①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与探究小数的循环现象,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知道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概念应通过学生试算、观察、讨论、归纳得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拍节奏游戏:

师:(1)老师拍节奏,你们能拍出来吗?

(2)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

(3)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4)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5)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2.找规律,猜图形。

多媒体出示:依次出现两个圆圈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当逐个出现至第十个图形,即第四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呢?

你是怎样想出来呢?

出示第12个图形时,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三角形时,出现“......”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对的,也就是说,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形呢?

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是这样的?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每个星期有七天,每年有52个星期,开着的红绿灯,这些都是循环现象,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展示过程 探究新知

1、循环小数

①组织学生自由选择下面各题,用竖式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

330÷1100 2÷6 1.23÷3

②自学例2 7.3 ÷2.2 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停止。

自学提示:(1)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2)谁来猜一猜第6位小数是几?

(3)“等等”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能不能不用省略号?为什么?

③你能说说省略号表示什么?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2.4666…… 2.583583……

④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小数吗?

⑤概括并揭题。

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你们认为这句话里哪几个字比较重要?

⑥判断,请同学们判断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0.999…… 5.02727…… 6.416416……

3.5656565656 3.1415926…… 0.123321……

2、循环节

“0.333……”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在3.31818……数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个名称,请看书上第61页,什么叫循环节?请找出以上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①记法和读法。

记法:把循环节写出两遍或三遍,是一种记法。简便记法:只写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数字上各记一个圆点,这个点叫循环节。

读法:5.327…… 五点三二七,二七循环。

② 练习。

(1)写出3.333……的简便写法。

(2)写出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判断题.

(1)9.6666是循环小数。 ( )

(2)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3)循环小数57.575575……记作57.57 ( )

(4)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

2、把下面的循环小数圈起来。

4.3737 5.28383…… 5.314162…… 0.7563563……

3.小结:

如果用这是个什么样的循环小数?

循环节是什么?可以简写成什么?学生板演.

(四)课堂总结,鼓励质疑。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然后,教材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最后,介绍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都是选学内容。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说明当两个数相除不能除尽时,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小数的循环部分可以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还能够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也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思维发展目标: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循环小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小数概念的内涵从有限小数扩展到无限小数。其中对于循环小数概念的表述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能力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涉透集合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及抽象的表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初步感知

1、拍节奏游戏

课一开始,我给同学们拍出一下、二下、一下、二下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接下去继续拍。学生集体拍的节奏很整齐,因为他们也是按照先拍一下,再拍两下的节奏拍的。这时,老师问学生:如果你们这样不断的重复拍下去,不叫停止,能拍多少次?学生会说很多很多次,也有人会说无数次,这时老师及时问学生: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那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样设计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孩子们乐于参与,同时体会到生活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

2、猜一猜

按照小动物出现的规律,猜一猜下一个会出现什么小动物,再一下呢?

学生猜出后请学生说出理由

教师引导着学生继续猜下去,当猜到第十个图形时,出现了“…”

让学生来解释省略号的意义,学生又一次感知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限这些概念。

3、生活中不断重复的现象: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提供素材。(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采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认识新的概念,从学生共同参与的拍手游戏,到熟悉的有规律的排列,再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这些都无形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们再一次体验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也就是“循环”现象。]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第一次探究实践

出示教材P27例8,王鹏赛跑图

王鹏400米只用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讨论:

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写出结果?

[设计意图:第一次实践,学生会发现这道题“400÷75”除不尽(无限小数)。原因是余数25重复出现,商3也重复出现(这里是从十分位起一个数学重复出现)所以永远也除不完,商的最后只能用省略号表示。学生第一次真正体验了在小数除法中商出现“循环”的现象,初步形成“循环小数”的概念。]

2、第二次探究实践

用除法竖式计算:

28÷18=78.6÷11=

讨论:

实践后,你有什么发现?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第二次实践,学生会发现第一次实践的结论依然存在,同时发现余数依次重复出现,商也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板书一个数字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

3、概括总结

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4、提问

(1)认识了循环小数,看看描述它的这句话,你有不理解或不清楚的地方吗?

师生共同回顾循环小数的关键词语

(2)判断: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出理由

0.37570.417417…3.1616…3.2121213.1415926…

1.66…5.7234242…

(3)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也能判断循环小数,现在你能说出具有怎样特征的小数是循环小数吗?

(4)根据这些特征,你能否自己写两个循环小数?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两次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循环小数形成的过程,对概念的再次解读,判断实践、循环小数特征的表达与自编循环小数,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循环小数意义的深刻理解,突破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5、自学教材,扩展新知

(1)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①什么叫循环节?

②循环小数还可以怎么写?可举例说明改写的过程。

③这样写的优势在哪儿?

[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对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解决的知识,教师不妨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扶”中有“放”,让学生与教材对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用简便方法写出循环小数

出示上面提问中的循环小数,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表示:

0.417417…1.66…5.7234242…3.1616…1.1380413804…

交流,总结得出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的要点:确定数位,划出循环节,书写加点。如果循环节是多位数的,只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加上圆点。

(3)小组自主活动,每人任意写一个循环小数,组内交流互换,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循环节的概念后,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交流总结,进一步加深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理解。]

6、回归“循环小数”的本质,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计算:2.4÷3=28÷4=0.75÷2.5=

讨论:

(1)、计算所得的`商有什么特点?

(2)、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商会出现那些情况?

总结:两个数相除,商可能是整数,如果得不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板书整数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这两个概念,学生了解的小数范围随之扩大了,在有限小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三:优化练习,培养思维

1、下面哪些小数是有限小数,哪些小数是无限小数?指出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用简便方法表示。

3.1415926…61.6161…0.1010010001…

10.7037030.7373

2、讨论

下面的等式成立吗?说说你的理由:

这道题的设计会引起学生们的争论,数学问题越有争论才更能显示他的魅力,学生经历了思辨过程,才会真正发现这两个循环小数的内涵。

[设计意图:这里的两个练习,从学生实际出发,重在概念的辨析和认识的深化。其中第1题渗透了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第2题则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把用简便方法表示的循环小数进行还原,从而发现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循环小数其实是相等的。

四:回顾总结提升智慧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师生谈话的形式,让孩子们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和想法?最后激励孩子们关于无限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无限小数中除了循环小数还有不循环小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找一找这样的数。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3.27676…301415926…40.03666…100.7878

0.06262…3.203203…0.2142857142857…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有限小数

小数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第4、5题。

课后小记:

在今天的课上,我向学生说明了为什么所有除法算式的商不可能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所以任何除法算式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当除的次数比余数可能性的个数多时,必定出现与前面余数相同的现象。我用1除以7来举例说明,学生领悟得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初中所要学到的“无理数”。有学生(张子钊)问“我们学不学无理数呢?”,我简单介绍了六年级即将认识的小学阶段唯一一个无理数派。孩子们对无理数十分感兴趣,我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介绍了无理数产生的数学史。

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课后小记:

1、练习五第7题计算1234.5679*9,部分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八个数字,所以结果为11111.111,其实这题的积应该是四位小数,正确结果为11111.1111。遇到这种情况,可先作指导。请学生看题判断积是几位小数,然后再解释说明。

2、数学黑洞学生们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可再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这种有规律的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作业第9题第1小题的的每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2的积,再加0。1所得,这个规律难度比第2小题要大,许多学生较难发现,所以要适当引导。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归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