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5/11/16心得

此篇文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0天以来,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福州西湖畔,专心聆听教授专家的谆谆教诲,虚心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敞开胸怀与同伴广泛交流,放下烦忧投入榕城环抱。在培训中我们收获着知识、收获着智慧、收获着友谊。现在,就这些天来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林藩老师以凝练的语言语重心长地诉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找到心安的感觉,要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他人和事业负责,要把使命当成终身伴侣。同时他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一个全新的视觉——片段教学。他告诉我们片段教学的内容是节选完整一堂课的片段内容或部分内容,形式是面对评委或老师没有学生,过程是节选内容的完整环节而不是部分环节。相信对我们以后的岗位练兵、教学技能竞赛、职称竞聘乃至专业化发展会起到重要的的指导作用。

鲍道宏老师以默的语言和生动的互动的形式引导我们了解了“多元解读”与“教学引导的关系,让我们认识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灵活地处理好“放”与“收,做到“个性解读”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尊重文本,超越文本,在多种对话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听了鲍老师的讲座,给我深深的感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极夯实文化底蕴,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班主任王少莹老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广阔而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们欲摆不能。王老师的`讲座唤醒了我们的童话意识,不,应该说唤醒了我们的童心,引领我们小心的守护儿童世界同时,坚守住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一个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人。

程灵老师所作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心态调适》的讲座,这是个较难讲好的话题,但程老师以大量诙谐有趣、发人深省的事例,使讲座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我们陶醉其中。她教我们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教会我们调适心态的具体的有效的方法。她把教师分成六个层次,并独特地理解学生的含义。相信经过程老师这场讲座的调适与洗礼,我们一定能坚定以前确定的正确的目标或重新设定目标,以积极发展的心态,使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过上阳光般灿烂的新生活。

林莘老师的讲座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只有优美生动的姿态;没有理论阐述的乏味,只有大量鲜活的资料洋溢的趣味;展示的不仅仅是一场讲座的内容,而是林老师立体的、精彩的、幸福的教育人生。林老师告诉我们要唱好语文教学的“九字经”、练好习作的“六项功”、抓牢“四项训练”,让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渗透深深的人文性,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施丽菜老师的讲座给我们这样的启发:“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不简单了!”李滨老师为我们演绎了汉字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灿烂的汉字文化;“课堂教学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张依希老师的话针砭时弊、叫人警醒;林世凤老师以人为本,探索和形成了发展型作文教学的理论让我们受益匪浅;陈宝铝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引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回家,不要把阅读教学当做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

正如古朴迷人的三坊七巷已留下了我们的脚印,风景宜人的福州西湖已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一样,相信这次培训播下的知识的种子、智慧的种子、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种子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并渴望张成参天大树!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七月流火,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20xx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由青岛通济实验中学承担的初中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治学精神。

此次培训,专家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

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 座,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极大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期七天的集中培训我获得了很大的收益。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争做课改的实践者。

通 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并能在教育工作实践运用。埋头苦干固然必要,举目往前更是必须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出现,教学中不时出现疑惑迷茫,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

这次培 训对我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不能再闭门造车,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专家型的方向努力。张金豹的《阳光引领前行》提出的阳光教育理念,让全

体学生在充满温暖与活力的阳光下全面发展。主旨就是:以人文本。探索建立阳光课堂“一二四”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特别是《让课堂闪现生命的活力》的课例回顾,提出的安全课堂的理念,允许胡思乱想,允许沉默不语,允许犯上作乱,允许技不如人??教师要带着微笑和激情走进教室,要原谅学生的态度不良??我听的目瞪口呆,原来课还可以如此上,老师还可以如此当啊!我知道了怎样更好 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我明白了,自己必须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做一个课改的积 极实施者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能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教育教学知识得到了更新,争做知识更新的主动者。

通 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 变。教师是一个永新的职业。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必备条件。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始终站在时代文化的前沿,把握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 博,传承知识与文化。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 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

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一次新的补充。

陈玉婷博士带来的大港五中的《多元互动 , 健康课堂》的教学案例,睿智的指出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五种缺失,强调了作文教学的“偷作文状态”下的互动情境导学。生活作文的来源——成文之前的生活触发——激发表达的欲望——作文干预生活——参与讨论等。并着重指出,他们的`作文课分为命题作文活动课,写作方法指导课。作文讲评课分为:佳作欣赏课,潜力提升课,班级作文PK课,网络作文交流课。我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感叹,作文可以这样上啊,作文可以这样讲啊,回去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上试试。他们作文课的形式,讲评课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料可写,无法来写,无兴趣来写的几大难题,对当下普遍迷茫的作文教学是一股清新之风。

案例《语文:如何拓宽语文学习渠道》也让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拓宽语文学习 的渠道,我也曾尝试过。给学生补充课外的文章,推荐名著,课堂上挤出时间给学生读名家名篇,将语文教学和电影结合起来,可是效果不是很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个案例讲的就是把语文课与电影艺术整合,促进学生对教材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他们是怎样做的呢?第一步,看电影。分为讲解的看和裸看。我比较倾向于裸看。可以让学生不受干扰的形成自己的看法。第二步,初探思考。就是让学生写出最原始的读后感。这一步我也做过。第三步,课堂交流,回放精彩片段,以竞赛的方式讨论主题,

感悟。第四步,课后拓展,再写观后感!原来,差别在这啊!是啊,这最后一遍观后感是前三步的总结和提升环节,少了它效果当然就大大折扣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王俊老师带来的《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就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 法,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是啊,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争做知识更新的主动者,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观摩了专家名师风采,开阔了眼界,加速自身的成长。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聆听了专家的解读,而且近距离地学习了名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班级管理艺术。静海一中的《化学实验科学探究模板》,《体悟式语文教学》,胡丹的《看电影,学语文》,特别是北京11学校的《我们的一天》,真是让人震惊!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教,孩

子们原来可以这样上学。眼界的开阔,名师专家的风采都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此次培训,很多专家与同仁重点谈了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让我深受启发。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 会。我时时处处学习,努力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有目 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虽然夏日炎炎,但7天的培训还是转瞬即逝,在这7天里,我认真听,仔细记。全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教法的更新,有了很大的收获。在教育思想和教 学理念上有了极大收获。观摩了专家名师风采,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争取做一个课改的实践者,知识更新的主动者,不断努力探索,为教育教学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且丰富的学习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大责任和复杂性。我们作为骨干教师的角色,不仅是要教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幼儿。我学习了一些教学技巧,例如如何使用游戏和互动方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何使用鼓励和积极肯定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以及如何创设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学习环境。

此外,我也听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和心理学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这让我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有更多的视角来理解和处理幼儿的行为和情感问题。

最后,我意识到,作为骨干教师,我们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榜样的力量。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到孩子们,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以成为他们最好的榜样。

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非常感谢这次的培训,并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这次的常熟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带给了优越的学习条件。经过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在培训中,我认真学习,用心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联自己的课堂教学,用心领悟专家讲述的各种理论观点。下面是我此次培训的点滴体会:

在这些专家讲座中,有刘琬老师的《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的“大磁场”》,张玉明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吴海霞老师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章志生的《让不同的乐器一起奏响教育的合音》,还有钱友军的《学习活动精细化背景下学生活动设计的思考》,还有时鹏寿的《名师永远在路上》。

培训感悟一:多阅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魅力

网上流行一句话“我不读书已多年”,对照自己,发觉虽我也读了几本书,但实在少的可怜。在《名师永远在路上》讲座中,时老师说名师发展的路径有三条,第一条就是阅读。阅读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还有益于写作。教师必须要懂得教育工作的方法、原理、规律……,而且要不断探索、发现、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从教育经典中吸取营养;同时教师应该是有底蕴的,如果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能企望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成为绿洲吗?贫瘠的阅读,只能让教师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缺少语言美,教师魅力就减分,课堂教学就难精彩。时老师的阅读本领我难以望其项背,在工作之余,我就遵循朱光潜老先生的话,做一个少读而彻底的人,平时背包里要有一本书,抽出点滴时间来做一个读书人。

培训感悟二:多实践活动,做好一个生物老师

刘琬老师的讲座《开放性实践活动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中,我看到了刘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学生家庭实验的尝试和收获,将家庭实验和课堂物理教学有机融合,家庭实验提高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凝聚力,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初中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既是生物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刘老师启迪了我开展家庭实验的想法,我打算将培训的成果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回去要研究初中生物教材,开发一些可行的.学生家庭实验,通过QQ或微信建立生物实验活动群,将家庭实验的过程和成果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师生和生生的交流。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家庭实验活动中,学生和老师将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培训感悟三:多开课,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在《名师永远在路上》讲座中,时老师说名师发展的路径有三条,第三条就是开课。古人说“磨剑十年,只为挥剑一次”,教师要能站好讲台,平时必须要多磨练,这就是上公开课。对于什么是一节好课,怎么上好公开课,上好一节常态课,我一直很困扰,很迷惑。时老师说,平时的常态化教学要注重,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时要说课架,说课脉,说课感,说课核。课架就是课堂的整体设计,课脉是课堂的设计逻辑,课感就是课堂的推进节奏,课核就是课堂的呈现亮点。听了时老师的教诲,我也豁然开朗,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我想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一节好课了,也知道以后怎么去准备一节好课。

培训已经结束,但我知道有更重要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等着我,思想在我的头脑中,工作是要靠行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阻虽难,行则将至。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教师终身学习。我反思要当一名现代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使心灵的塑造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并体现。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两首歌、跳两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及创造美,而这些才能构成一个重要不可分割的体系。

作为一名中学普通的音乐老师,有幸同其他区县的老师参加培训,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这种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特别是让我们教师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因此,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结束了,回味这些天的培训,感触甚深。这次的培训带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成长经历。

这次培训,我找到了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以节奏为核心要素。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创编新颖的游戏,这些方式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学生当然会感兴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成人之前要成才,音乐教育尤其重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启蒙,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我深知自己身上的压力,知道除了加强自我的学习,不是单单的在音乐方面的提升,而是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加强。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中完善自我。

学会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注意自身的学习,多听老师们的课,吸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法。

2、虚心学习,自我反思,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进行教研活动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它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话”。参加教研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各方面的信息,和其他老师经验共享,从而也能提高自我。

3、爱字当头,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学生的朋友。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发现在中原爱心学校老师们对孩子们的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份无私的真爱,努力的爱每一位学生。因为,爱心教育是成功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