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2025/11/18心得

此篇文章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1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郭明义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随时关注谁在现实中受困、临危,并一再做出助人的小事。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爱心人皆有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也会出于爱心帮助身边某些人,但这种帮助往往是被动的。而在郭明义身上,我们惊奇地看见爱心,每时每刻都自然流淌。在这种流淌中,他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别人所需的帮助。他主动向每个人伸出援手,不管自己是否也身处困境。

为他人而活,这便是郭明义的人生态度。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显得有些另类,但郭明义不为所动的平常心,让他的爱数十年来长久自然流淌,他让许多人品尝了幸福,他也获得了至上的幸福。便如雷锋一样,郭明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他人服务的善行之中,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趋于完满。忘我行善的幸福完满,感动和影响着许多人。在郭明义的`爱心旅程中,追随他脚步的人越来越多。爱心互相激发,当每一个人都让爱自然流淌,以自己的善行来温暖周遭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也自然会越来越和谐。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2

20xx年5月14日,按照办党组要求,观看了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从不同侧面了解了郭明义同志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德。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精神在这里发扬广大,郭明义又是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代表,因此观看过程中更加感触深厚。郭明义同志是一个勤奋的人,在部队他是汽车理论和实际驾驶双料冠军,在单位他是第一个拿到统计员证书的人,在家里他坚持理论学习,自学完成专科、本科学历。郭明义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他创造了齐大山铁矿单车年产量最高纪录,他每天加班几个小时,10年干了15年的工作量。郭明义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坚持几十年每月献血,他把他能捐献的东西都捐献了,包括自己的身体。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雷锋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无私。

郭明义说:“我所做的`一切,如果在30年前,在全民学雷锋的时代,应该是极其平常的。我这样去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入党是为了多干点工作,多干点工作可不是为了入党。”,“我所做的是为党争光、为国分忧、为民牟利,一个共产党员做奉献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和30年前迥然不同,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利”字,背信弃义,损人利己,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乎将社会道德都已经淡忘了。而郭明义同志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无私奉献。单位多次分房他都婉言拒绝,在现在社会能面对房子不动声色的人绝对少之又少,可他就宁愿自己住在小房子里,把机会留给身边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其实他自己何尝不需要房子呢?这就是郭明义同志的奉献精神!“有人觉得存款多、房子大是财富。可我觉得物质财富,只供个人享受,不算真正的幸福;如果用来帮助困难群众,大家分享,就会带给更多人幸福。对我来说,这55本献血证、200多封感谢信,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这样的话语,虽然朴实,却很有力量,一字一句都敲在我们的心上。许多人在追求金钱与名利的途中,却遗失了快乐和幸福,而郭明义,却以他坚守的方式,以不被多数人理解的方式,寻到了心灵的快乐和安宁。

我们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学习他关爱他人,扶危济困的高尚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3

现代社会,需要向郭明义这样的活雷锋,向郭明义这样的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模范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学习郭明义同志一心为他人、一心为工作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

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每天都早来晚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他先后为特困家庭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先后资助180多特困生,发起多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

郭明义同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觉得自己被党组织所信任,被群众所信赖,感到很 充实,很快乐、很幸福。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用大爱谱写了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作为一名社区人员,一名新党员,我要学习郭明义同志爱岗敬业,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任劳任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积极主动勤勤恳恳,以扎实的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4

他——郭明义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路管理员,竟能在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省吃俭用的他竟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达12万元,而且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他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这是怎样的一颗无私的爱心啊!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喧嚣尘世中,他始终怀着一颗真心一腔热情,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尤如一泓清泉,荡涤了世俗的贪念,奏响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精神乐章!

记得电影中她女儿问他“爸爸,你怎么总能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的人呢?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只要用心就能发现。”是啊!生活中不缺少行善和奉献的机会,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和爱心。其实用心发现可以帮助他人的`机会俯拾皆是:在步履匆匆中,不妨暂停一下,帮正在上坡路艰难地拉着煤车的人推上几步,对他人也是一种帮助!刚吃完的零食袋子不要随手扔掉,想想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风会把果皮纸屑吹得到处都是,会让清洁工清扫起来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不妨多走几步扔进垃圾桶,这样的举手之劳也是一种善举。路上遇上水管坏了,在水流四溢中,请别踮着脚漠然地走过,请帮忙拨打自来水公司的电话,让检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别让自来水这样汩汩地流出白白地浪费掉!看见找不到大人在哭哭啼啼的孩子,不要只顾着围观和看热闹,想方设法问清楚他家在哪儿,送他回家,或者帮他拨打110,让警察去帮他找到家人......

“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无须惊天动地之举,也无须经天纬地之才,善小也可铸大爱。只要凭借一颗善心一双慧眼,就可在不断的行善中升华自己感动他人。正如不断发展壮大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一样,不断喷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掀起了一股股扶危济困的爱心洪流,就让我们手相牵、心相连,风雨同舟、患难同行,相信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5

20xx年4月16日,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后,我深有感触。

“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

他出身低微,但他又是那么的高贵;他虽然渺小,但他又那么的高大;他虽然贫穷,但他又是那么富有;他很平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伟大,他就是被评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

影片以郭明义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寻找配型为主线,围绕纠结其中的金钱、生命、家庭等种种矛盾,深刻展现了郭明义丰富而美善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真实地艺术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价值观、幸福观,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

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

他是一个被白血病患者称之为爸爸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却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眼里总能够找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在绝望与失落面前他总能挺身而出,拉住别人的双手给人信心的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为粮,累了找家街头小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己做好事不难,难得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郭明义可贵之处还有他对工作的不懈追求。

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山司机到党委干事,从国外专家的翻译到风雨无阻的公路管理员,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刻苦钻研业务,为厂里追回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赏,外方专家两次劝他跳槽,并承诺收入可高出他当时工资的7倍,他丝毫不为所动。半夜顶着雷雨、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大家到工地抢险,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危险,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鞍钢工人的身影。

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虽然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极大富裕,他的快乐是纯粹的,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在充满物质诱惑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时刻把党的宗旨记在心里,立足本职,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服务好社区,造福好居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

观看《郭明义》电影有感 篇6

前几天,单位组织我们职工观看了电影《郭明义》,郭明义是鞍钢的普通职工,捐资助学占工资总额的43%,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结婚二十多年来,他一家人始终居住在不足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不管社会怎么变,郭明义坚持自己的幸福观,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用他女儿的话说,“你总能找到比自己困难的人”。郭明义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几次落泪,当女儿整理东西时,无意间发现了父母的捐献遗体的协议,女儿说“等以后,我想尽尽孝心,到哪去找你们啊”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人,从不考虑自己,只想到那些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人,即使自己不在了,也要捐出自己的器官,他捐献过无数次血,捐过干细胞,让那些白血病人患者有了生存的可能,他不辞辛苦,利用医院提供的以前一位住院病人的.线索,并找到他为小男孩配型,把几近死亡的小男孩救活,完成了小男孩跳舞的梦想,并在新年为他跳了一支舞,这就是他想得到的,这就是他的快乐。

他几次把单位分给自己的房子让给别人,本来高考的女儿就应该有单独的房间学习,他偷偷的为女儿打了一张两层的床,并安抚了妻子和女儿,最终理解了他。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郭明义这样,但是我们要像他那样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有时我们所做的一件小事很可能会影响别人的一生。如果我们都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么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的和谐,人们也会生活的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