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打电话》教学设计

2025/11/19教案

此篇文章《打电话》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说话要做到简洁、明快的重要性。

2、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发: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戏剧等)

好,那你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今天来学习另外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相声,简洁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引出本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疏通生字词:呃、啰嗦、耗子等。

2、读相声,想想相声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说话有什么特点?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正像同学们说的,这个打电话的人说话非常啰嗦、废话连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到你的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师生探讨:(这样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甲: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 喂,你的电话是 4 局5678 吗? 我这是 1 局 2345。喂,你贵姓呀? 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甲: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

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甲: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电话来了,好哇。前些日子消灭

四害你没敢出来吧?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 猜不着使劲猜。呃,

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说话和主题无关——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

不学习呀。开会吗?······ 不开会。

甲:讨论吗?······不讨论。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

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

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

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甲:什么戏呀? 你猜猜?

甲:嗯,京戏? 不——对。嗯,评戏?不——对。

越剧?哎!

甲:不——对。

(说事语言不精练——啰唆)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说话啰嗦者说话啰嗦、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嗦,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甲这样打电话,听电话的小王会是什么感觉?

(无奈、烦躁)

5. 如果你此时站在甲的旁边,正等着打电话,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这人说话真啰嗦,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四、播放视频《打电话》,了解特点。

1、播放视频,学生观赏。

2、相声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3、启发:要有时间观念及公共道德,打电话与人交流要简明扼要。

五、板书设计

打电话

啰嗦

害人害己更误事

六、作业布置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相声《打电话》。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第四课《我会打电话》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体验或再现打电话的乐趣与麻烦,养成良好打电话的文明行为习惯,从小学做“文明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电话确实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教学准备:

1、课件

2、玩具电话机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有这么多位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们感到高兴吗?赵老师也感到特别高兴。还特地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谜语。(出示谜语)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

没鼻子,没眼睛。( 打一家用电器)电话机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呢?(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行。)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各自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题)

二、辨一辨。

师: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打电话,他们打的怎么样呢?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观察、最会发

现其中的问题?(课件出示打电话画面)

看了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没礼貌)

师:你从哪里看出没礼貌?应该怎么说?(没有说清楚爸爸叫什么名字、浪费电话费、) 师:对呀。打电话时,要有礼貌,电话找人要说清楚找的人的姓名,聊的时间不要太长,事情说清楚了就可以挂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圆圆和盼盼是怎样打电话的。(课件出示)

师:打得怎样?(很有礼貌)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有礼貌呢?(请问、您好、)

那我们小朋友平时打电话时,可能还会用到哪些礼貌用语?

(再见、稍等、对不起、谢谢等等)

师:确实,打电话时,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会让我们小朋友变得更文明、更有礼貌。

反思:通过辨一辨后,使学生初步懂得打电话时首先向对方问好:“您好”,挂电话时说“再 见”等礼貌用语。电话找人时要说清楚你找谁、有什么事,并且做到电话用语尽量简洁别罗 嗦,事情说清楚就可以挂机。这样的设计便于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从小要学做一个文明人。

三、分析难题,即兴表演。

师:当你在接电话时,遇到这些情况。你会解决吗?

出示:1、单位的李叔叔打电话找爸爸,可爸爸又不在家……

2,当自己正在集中注意力做作业的时候,突然电话铃响了,却是对方拨错了号……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表演?

(师:您好。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在家吗?生:(不在)请问您是谁?师:我是您爸爸的同事。生:找我爸爸有什么事?师:有点急事。生:请您打我爸爸的手机。师:麻烦一下,你能告诉我你爸爸的手机号码吗?生:好。师:谢谢,再见!)

(师:您好,请问是王怡同学家吗?生:不是,您打错了。师:对不起。生:没关系。师:谢谢,再见!)

1、师生表演。

2、赵老师和这位小朋友演得怎样,谁来评评看?(生:演的非常好)

师:这位小朋友确实演得很有礼貌。

3、第二个情景我想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跟赵老师一起来表演。

师:我们演得不错吧!

反思:通过师与生模拟打电话的表演,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 气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打电话。

师:想演吗?(想)好,考考大家。

出示:一天下午,当你做完了作业,想约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课件)

这个电话该怎样打呢?

(1)同桌试试

(2)谁愿意和同桌一起上来表演

(3)演得怎样?(演得真棒、真不错、给他们来个掌声)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表演,别急,大家都有机会。老师这儿还有三个题目(出示题目)

五、自主打电话。

1、星期天,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和你一起去书城看书。

2、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

3、有一天,我生病了。不能到校上课,向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请假。

师:这里有三个情景,你可以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和好朋友一起演一演。

(1)、找伙伴,模拟表演。(2)、哪组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演一演。(3)评价、

反思: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设计成不同层次的情景,并通过与好朋友演一演(用模拟表演的形式),这样更能使孩子们真正地融入到打电话的情景体验中,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打电话的技巧和常识,真切地感受到电话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这样的教学,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不再只是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而是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向课程目标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会独具魅力。

六、认识特殊的号码。

师:小朋友们已经学会打电话,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师:哦,突然想起来了,赵老师把一个信封忘在办公室桌子上。可赵老师现在急着要用,该

怎么办呢?(去拿)

师:可以。想想看,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打个电话

师:这个注意倒不错。如果要你来打这个电话,该怎样打?(请学生模拟打)打得怎样?(不

错)

那就请你替赵老师给办公室的孟老师打个电话。

(学生打电话给孟老师)

师: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孟老师。

(孟老师:刚才是哪位小朋友给我打电话?打得真有礼貌,咱们握握手。)来到现场。 小朋友,你们知道信封里是什么吗?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特殊号码。

出示(120)谁知道这是什么号码?(急救电话)

110这个号码呢?(报警电话)119是什么号码呢?(火警电话)114呢?(电话查询)121呢?(天气预报)

120 110 119114 121

小朋友,这些号码叫做专用号码。我们应该把它们牢牢记住,但千万不能乱拨,不然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反思:通过“真实再现”打电话这一情景,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性,而且使他们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号码。通过实践再次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创设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

师: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出示儿歌)我们边打拍子,边来念。

我会打电话

打电话,有学问,

您好您好,有礼貌,

话儿简单,别罗嗦,

人不在,记姓名,

打错了,对不起,

说声“再见”再挂机。

师:读的真好。

八、采摘智慧果

师: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智慧树)这并不是一棵普通的果树,而是一棵智慧的果树。树上还结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果子呢!(出示苹果)看看,你能摘到几个智慧果?能用手势告诉我吗?(好)。考考大家,你到底能摘到几个?

(附:1、渗透区域号码 我们城市所在的电话区号范围(绍兴地区)0575,若拨打杭州的电话,应在电话号码前先拨区号0571,若拨打手机应在前面加一个0;2、渗透“三八”节日的思想教育 小朋友,今天是三月几号?(三月八日)对呀,三月八日快给婆婆、奶奶、妈妈或老师打个电话,祝她们节日快乐)

反思:

“打电话”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其中蕴涵着许多德育因素。只有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孩子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感悟,直入心灵的体验,才能使道德教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使品德学科成为最有魅力的学科。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玩具电话机多部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指生猜)

2(出示电话玩具),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怎样打电话?

3指生上台表演打电话。

过渡: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想念远方的朋友可以打电话,有事请人帮忙可以打电话,听,现在就有人打电话给王老师。

(预先安排两名学生与老师表演打电话情境)

情境一: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甲:王老师,我生病了,明天不能到校上课,向你请个假。(说完马上挂掉电话)

师:请问你是...

...喂,喂...

...(自言自语:到底是谁呀?怎么冒冒失失的)

情境二: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乙:您好!请问是王老师家吗?

师:是的,我就是。

乙:我是张小明,我想到你家里请教一道题,好吗?

师:好的`,我在家等你

乙:我一会儿就过来,王老师,再见!

师:再见!

2提问:同学们看了两位同学和老师打电话的情境表演,你们觉得谁打电话比较正确?为什么?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师生及时评议

5小结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要把话说清楚。

(3)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至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模型等数学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探求打电话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最终发现规律,形成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

师:播放小视频,棋盘上的米粒,思考国的米够吗?

生:听故事,发表自己的想法。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情境导入

师:城北学校决定让四、五、六年级的.511名学生周六去娄山关开展“红色拓展活动”,由于天气原因活动延期,李老师要通知511名同学,你们认为李老师用哪种方式通知既方便快捷并保证能通知到这些孩子呢?

生:打电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打电话)

设计意图

在具体情景中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探究提供依据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师:假定李老师给一名学生打电话需要1分钟,给两名学生打要2分钟,给3名学生打要?李老师要给511名学生打电话需要多少时间?

生:要511分钟

师:我们算一下吧,60分钟是1小时,511分钟大约是几小时呢?

生:大约是9小时

师:哇,时间太长了,想想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呢?(板书:用时最少)

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511这个数研究起来感觉好大呀!在数学里有一个办法帮助了们研究,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生:把数据转化成较小的数据来研究

师:这个办法叫化繁为简(板书:化繁为简)

师:课件出示题目:李老师接到通知,李老师接到学校通知,周六去娄山关开展“红色拓展活动”,由于天气原因活动延期,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要通知3人,崔老师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请一个学生读题)

师:题目中有什么要求?

生:一共要通知3人,打一个电话要1分钟,通知到最后一名学生要多少时间,用时最少。

师:请同学们李崔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请为李老师设计几种不同的打电话方案

2.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

4.从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学生活动,在学习单上设计方案(师: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组织学生展示汇报

1.逐个打,用时3分钟

2.同时打,用时2分钟的情况。

提问:为什么会节约时间呢?

生:老师学生在同时打,不空闲

3.如果要通知7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用图示法探究通知7位同学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说清是怎么打电话的。

师:引导学生说清每一分钟新通知的人和知道消息的总人数。

师:课件出示图示法,体会倍增现象

4、课件出示表格

生:填表格

时间(分钟)

1、知道通知新增人数

2、知道通知总人数

3、通知学生人数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几分钟就是几个3相乘

5.思考第4分钟能通知多少学生?

时间(分钟)

1、知道通知新增人数

2、知道通知总人数

3、通知学生人数

4、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课件演示)

发现1:每增加一分钟,知道消息的学生和老师的总数等于上一分钟的2倍。

发现2: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就是几个2相乘。

那么第n分钟时知道通知的总人数怎么列式?x个2相乘

那么用x分钟,老师一共可以通知几个人?(x个2相乘-1)为什么要减1?

6、解决开课的问题,做到首尾呼应,体会数学的魅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计算等活动, 自主发现最优方案中存在的规律,从而较好地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应用规律、巩固加深

1.基础练习题:

金帆管乐团共有54人,寒假期间有一个紧急的演出,韩老师需要尽快通知每一个人。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 一个人,至少要多少分钟通知道全部的人?

2.解决开课时两种薪酬方案,二选一的问题

A、一个月给你3万元,每天给你1000元

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1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

第30天:5368709.12元

30天合计:10737418.23元

3.解决世界第八大奇迹——市场倍增学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倍增现象的了解

1.浮萍的生长现象

2.细胞分裂题

六、儿歌记忆法

电话问题怎么解,关键是把2来数,几分钟,几个2,相乘得积是总数,要通知人数把1减。

七、拓展练习,作业布置

用图示法设计通知本五(3)班人数的打电话方案,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能通知到全部学生。

八、结束语:

孩子们!现在老师想用爱迪生的一句话送给你们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九、板书设计

打电话

逐个通知 化繁为简

同时通知 老师 同学 不空闲

用时最少 最优方案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揭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教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阅读课文内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打电话》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练习,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明,口齿清楚。

3、学会打电话并懂得打电话中的礼貌用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难点:打电话内容集中,语气简洁。

三、教学过程:

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三(1)班王小红同学因为学校组织看电影,要迟点回家,又怕妈妈在家等她。你们能帮她想个办法,怎样让***妈在家里知道这个事儿?(引导学生明白打电话比较快、方便)

2、读一读。

(1)读1—2自然段,想想打电话首先要做什么?

(2)你知道怎么样拨号码吗?

(3)怎样知道号码已经拨通了?

3、听示范电话,思考问题。

(1)听录音——电话对话。

(2)思考讨论:

A、录音是谁与谁的电话对话?

B、王小红想告诉妈妈什么?

C、改:你觉得打电话中应注意什么?

(3)师小结:A、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

B、通知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4、试一试(分角色)

同桌之间——学生上台表演——师检查(选2名中下生演)

5、练一练。

(1)阅读课文第3部分,思考:

A、王林要打电话给谁?怎样称呼?

B、告诉王林妈妈什么事?

C、这个电话你该怎么打?

(2)检查

(3)在说C的基础上,各自设计对话。

(4)自愿上台表演,共同评议。

(5)师小结。

(6)同桌练习。

6、作业(选择一题)

(1)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

(3)给本地少年宫打个电话,问问有关事项。

板书:

打电话

先: 拿耳机,拨号码 接通电话

接着: 向对方问好 问清单位

再: 请对方找通话人 作自我介绍

然后: 开始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