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2025/11/20心得

此篇文章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1

实践初体验 探访龙洞镇。实践的号角已奏响,三下乡实地调查正整装待发,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步一步绽放耀眼的光芒。为了使本次调查农机使用情况的实践征程旗开得胜,7月9日上午作为湖南科大机电学院实践团团长的我和一队友率先探访了实践基地—湘乡市龙洞镇,打开三下乡实践的蓝色大门。一天的探访,让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车程,我和实践团另外的一个成员黄武到达了位于湘乡市的龙洞镇。一路上,放眼望去的`是成片的农田,一块块的很整齐的水田,还有那已经渐黄的稻谷,脑海中不自觉地勾勒出农用机械在田野驰骋景象,让我们对这次实践更是充满了信心。

在龙洞镇政府,农机站的左站长接待了我们一行。他的热情让我们的稍有忐忑的心情一下便平复下来。我向左站长和农机合作社的沈理事长详细介绍了我们的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从实践的成型到我们将要进行的实践具体活动,他们听了整个活动过程,对我们的整个实践活动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决定尽全力给我们的这次实践活动以最大的支持。

与他们进行交流后,我们便去探访住宿点和龙腾农机合作社,了解具体情况,对实践的人员住宿安排及活动做出合理规划。出人意料的是,遇到了我们的老校友—龙洞镇的党委副书记,更是答应我们来访时安排我们到陈赓大将故居的免费走访活动!

本次实践的初步摸索,我学到了更多的是和走上了社会的人们的交流的方法,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同意。迎着骄阳,踏上阳光大道,我们三下乡实践活动正昂首前进。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看《感动中国》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善良无私的人或放弃优越的生活,或甘于一直呆在山区,在大山里支教,给孩子们教学,给孩子带来知识。每当看见这些故事,心都会被触动,不由自主的对这些人充满了敬意。高中的时候,就听说三下乡了,那时就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在大学的时候参加一次,因而,一听说三下乡,自己就报名参加了。大一暑假,“晨曦计划”给了我这么一次机会,与一群可爱的人,去一个可爱的地方,遇见另一群可爱的人。

身在调研宣传组,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很重的调研任务,4类问卷,一开始真的觉得挺大压力的。前期的准备工作繁杂却又重要,问卷方面幸好有科学的分工及大家的努力,所有问卷都完成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16号晨,细雨飘飘,我们踏着夏天的气息,迈着激动的脚步,向目的地——丰顺县潘田中心小学进发。

课的教学,当中有手语课与绘画学英语课,真是不当老师不知老师之艰,面对还处于活泼好动期的小朋友们,必须要大声讲话,扯着嗓子喊才能让声音响彻教室,才能镇住孩子们。很欣慰的是,虽然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两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但大部分都很认真地在学,课堂气氛都很不错。看着他们齐声地朗读,或者积极的回答问题,都会觉得很欣慰!那一两个调皮的学生,也并不是不认真学,只是觉得不喜欢这门课,不感兴趣,所以不愿学。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单纯的认为不喜欢就不干。面对这些孩子,我们能做的便是寓教于乐,同时要更加耐心和细心,课后要与之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教学过程中有奖励也要有惩罚,有温柔也要有严厉,刚柔并进,其实也不只是运用在武术上。其实,我觉得我们所教的东西,由于支教时间短的关系,大部分都是浅浅带过,不深入的,可能真正能被吸收的不多。不过,各种课程的开设,目的也是为了丰富与开拓小朋友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各方面的知识吧!看着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心里真的很开心,想当年自己都没那么大胆地去表现自己呢。每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会尽量把举手的人都叫上,每当看见一些不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举起了小手,都会给他们机会,为的是给他们肯定,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不重要,过程才是最精彩的。

4次的调研,学到的`是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通过解释让别人接受你的问卷调查,如何用平常的话语去阐述问卷中的内容,学会厚脸皮,学会面对拒绝,学会越挫越勇。走进街头村落,切实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入店入户,访问当地村民对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的了解与需求建议。调研当中,有人热情善谈,有人谨慎冷淡,状况挺多的,被拒与被误的也不少,不过任何难题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走近村民,与他们聊天,还真能谈到很多事情,要不是时间有限任务未完成,真的挺想一直与他们聊下去,听他们讲自己的经历故事。从谈话中,听出了许多欣慰与满足,也听出了一些失落与期望,他们的期望,以我们的能力或许做不了什么,而他们也深知路很长。每次想到这些就会觉得难过,真希望我们所做的东西,能带给他们一点点影响。改变是不容易的,但是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真心希望每个人都在努力一点点,然后一切都因每个人的努力而更美好。走进村中,挨家挨户派发南方农村报提供的报纸杂志,一路上欣赏美丽的乡村风光,感受村民的纯朴热情。谢谢那三位热情的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这么顺利。

2次做饭,20个人的伙食,真心不简单,一句“后勤的同志辛苦了!”道不完对你们的感谢!

党组织生活——亲子运动会,从写策划书到准备到开展,经历了很长时间,第一次策划与组织一次重要的活动,当时的压力挺大的,在队长的指导下,一次次完善活动策划。这次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多亏有大家的支持与努力,有家长的配合,成果还可以。而自己也在当中成长着。

成果汇演,看着小朋友们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排练,真心感动!成果汇演时,许多小朋友都哭了,要离开的时候,好多小朋友都来送我们。回家,是疲倦与激动,感觉我们的不舍,远不及那群孩子,只希望我们真带给他们收获、快乐与知识。

三下乡,有艰辛更有欢乐,有汗水更有收获。与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日子不会忘,相互扶持、相互帮忙、相互鼓励、相互体谅,是温馨,是家一般的感动!或许我们吃不饱也睡不好,但我们每天都有收获,每次看到小朋友们天真的笑容,一切困意与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那里的天空很美,人也很美。希望这一段经历能一直激励我们,勇敢向前,路一直都在。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3

今天为止,跟很多班的同学都上过课见过面也玩过了,基本上都能够知道每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了,相处起来也没有刚来的`时候的小心翼翼和胆怯,自我感觉还蛮良好的。

三年级的学生声音最大最吵闹,但也是最乖最听话最容易管的。音乐课上,因为平台出现了故障没有声音,原本打算用平台放歌的计划泡汤了,只能用正常但不动听的声音教他们唱歌,后来他们还是热情认真地学完了《不完美小孩》。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大家都有缺点,但是每个人同时也有优点,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这些话听起来有点无聊,但这些都是事实,小朋友们认真地聆听着这些所谓的道理,看起来有所感悟,也是欣慰了。

最后一节是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们办了一场最强歌者比赛,大家都非常兴奋积极地参与,原来大家都爱唱歌,而且唱的还很不错呢。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4

虽然这次三下乡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但其中的点点滴滴却将永驻心间。每当忆起那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一路挥洒的汗水都变得意义非凡。

大学生三下乡为的是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将来的社会生活铺平道路。我们都明白,只有真正的投入到其中,才能领略到当中的道理。20xx年7月1日早上7点,怀着丝丝期待,我踏上了暑假三下乡的征程。此次三下乡我们的目的地是吉安市弹前中学。伴着丝丝期待的是一点小小的紧张,又或者说一丝担忧,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缺少经验,前方有很多挑战在等我。

其实,所谓“三下乡”服务活动,就是去体验基层的工作生活。蹒跚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不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地生活相比,但汗流浃背,泥裹白鞋的亲身体验却也让我的心灵有了一丝震撼,突然感觉没有什么比脚下的黄土地更加的亲切;带着遍身的汗水,洗去城市的浮华,带着一颗朴实的心,我们热忱的参与到“三下乡”的服务活动中。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认真体验,不流于形式。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也应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以科学为第一生产力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拉近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这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却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确实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一方面我了解到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我的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起到重大作用,我坚信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同龄人们珍惜青春,用无限的.青春创造无限的美丽。

虽然天气炎热,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大家都付出了辛劳的汗水,我们的内心满溢着幸福。尤其是在举行捐赠仪式时,那些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对我们鞠的深深的一躬。从他们那真诚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荣耀。同时,为能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深感荣幸。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代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群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知识份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必经之路。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见识,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5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最多的感受是幸运和感动。很幸运我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也很感谢能遇到一群令我感动的人。虽然活动只有13天,但给我的却是一生美好的回忆,也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我们来到的是一个比较偏僻,贫困的乡镇,因此没有和大部队统一行动,他们住在阳曲一中,而我们在乡里的小学。我很庆幸能来到这个地方,这里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乡下的生活状况,与当地居民更亲近的相处。这十多天下来,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完成精准扶贫的一些工作,我和任嘉伟在一个组,负责神堂沟和范家沟两个行政村。我们跟随金委员等三人依次去每个村民家中询问,完善扶贫所需的各种资料。在此期间,我看到了很多村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范家沟的一户人家,他们有5口人,住在一个很陡的土坡上,房子是两间窑洞。窑洞很小,估计只有不到10平方米。我们去的那天刚好在下雨,站在里面,我还可以看到雨水说着墙壁留下来,而且墙上还零散的分部着许多裂痕!他们的孩子还小,所有的经济来源全部靠种植家里的几亩田地。他还告诉我们,这里缺乏水资源,农田的灌溉完全是靠老天爷,雨水充沛的时候还好,如果天公不作美,他们可能整整一年都要白忙活。还有一户人家让我记忆犹新,他是我们去神堂沟入户的第五户人家。去的时候家里只有他和他的哥哥,看到我们来了,脸上似乎有些不耐。当我们问到他家中有几口人时,他说只有自己,但是我们对照他的户口本发现他还有一个儿子。几经询问,这才知道,他确实是有儿子的,只是后来因为太穷,只好将儿子送出去。户口本上留下儿子的一页纸,也是为了纪念。

没有亲自去过村民的家里,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贫困,这次陪乡领导做入户工作,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和他们相比,我们有多么幸福。我们每天吃着面包,喝着牛奶,上着学。我们的国家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还有无数个像北小店一样的乡村,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努力学习,让自己强大起来,为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富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乡期间我们还去了村里的一个敬老院,去探望那些老人,那房子很旧,院子里也是破破烂烂的,像是年久失修的工厂。我去看了一个大爷,他今年59岁,一生未娶妻,自己一个人度过了大半生,如今没有儿女照顾,已经独自一人在这里生活了7年。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正躺在床上,看到我们来了,便想要坐起来,我发现他起的时候很困难,只用一只手撑着坐了起来,后来我们了解到,他是因为脑血栓,导致身体右半侧完全瘫痪,无法动弹,也就是说他只有一半的.身体可以活动!但是他很坚强,没有抱怨什么,仍然很乐观,坚强的生活着,我想这种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一定会一蹶不振,颓废下去。

他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懂得生活就是要坚持,不论遇到,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你还活着,这个世界就很美好,因为有多少人渴望再看一眼这个世界却没有机会了!好好的珍惜眼前的每一天,不怨天怨地,努力的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幸福!

我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和队友们互帮互学,学到了一切从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无论大小会议发言要抓重点,总结能力要强,考虑事情要细心谨慎,对问题要动脑筋有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跟别人交流敏感性话题的意见,微笑着面对人和事,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坦诚地对待他人等等。对于自身,我看到了自己对事情有些急躁,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缺乏自信,凝聚力还不够强等。相信我会努力完善自己的!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入到农村,体会到和大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在下乡的日子里面,我的收获不仅仅是调查到的资料,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

本次下乡的首个目的地是高州市香蕉大镇——曹江镇,那里盛产香蕉和淮山,是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城镇。在去那里的道路上,已经可以看到公路两旁那连绵的香蕉林,还有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到了目的地,接待我们的是镇政府的主任,本以为政府的主任应该是很严肃的,见面后出乎意料的亲切,亲力亲为的安顿了我们的住宿,介绍了一些情况,对于我们开展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活动也难以顺利开展。

本次下乡开展的活动包括了探访乡村、摆咨询点、派发新种子、开设见面会和为当地农民放农业技术的相关影片,通过这一个个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当地的文化,也给予我们机会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们。通过走访乡村,派发相关资料,我们真正的走进了农村,也了解了农村。

每个活动都让我有所感悟,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与农民的见面会。我负责见面会的演讲工作,为了把这件工作做好,事前也做了精心的准备,考虑到当地以种植香蕉为主,所以我所准备的资料也是以香蕉为主,辅以淮山和我校的三个水稻新品种的相关资料。那天下午,或许是通知方面出了点误会,预计有30位农民参加见面会的,结果只有6位,我也从坐在主席台上演讲变成了和农民们坐在一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数虽然比预计的少,不过坐到台下,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反正更深入的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情况。通过交谈,发现了农村经济的不少问题,特别是农产品收购价问题,还有有机肥和农药的虚假问题,,了解到这些,对于我们反馈给当地政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我也发现在栽培技术上的一些问题,有些简单的防病虫方法,事半功倍,但当地农民却认为有点麻烦而放弃使用,了解到这些后,我尽力的去介绍一些防治方法给他们,同时强调虽然有点麻烦,不过效果显著,希望他们可以接受。会后,有一位农民邀请我有时间去他家做客,听到这话,我知道我的.付出是有成果的。本次三下乡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在曹江,而后半部分是在高州市的大镇——根子镇。很多人都有一个体会,就是说到高州市里面的镇,一般都会认识根子镇,因为它确实是高州市里面的一个大镇,我们首先去到的是根子镇的车站,一下子就已经可以看到当地的繁荣,该镇盛产荔枝和龙眼,有荔枝之乡之称。或许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去了解当地的荔枝和龙眼的普遍程度,因为在街上荔枝树和龙眼树随处可见。

在根子镇开展的活动和在曹江镇的相差较大,在曹江镇,我们所负责的是农业调查和农业知识的宣传,而在根子镇,我们是负责一个国土资源保护意识的宣传,主要是通过走访乡村派发调查问卷、开设讲座和开展文艺汇演达到宣传的目的。

开展工作的某某天,走访农村调查,发现农民对于国土资源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甚至是缺乏,因为对于问卷的内容,有很多都是不知道,以前没有了解过,这无疑是一个消息传播不够快不够全面的问题了。

三下乡活动圆满的结束,我们从农村再度回归到大城市,看着大城市的繁华,农村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已经深深的留在我们每个队员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