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2025/11/21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1

活动准备:

1、教具:大象5只、香蕉5根、小狗4只,骨头4根,小猫3只,小鱼3条,青蛙5只,荷花5朵,标记图一张。

2、学具:幼儿用书33、34页。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依样接放,交替排序。

出示标记图和4只交替排序的大象和小狗,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小狗的排列规律,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出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引导幼儿帮它们排队,请个别幼儿来操作,边排边说:一只大象排在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大象的后面……最后,从前往后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2)对应匹配食物。

出示香蕉和骨头图片,让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有什么?谁来把它们送给大象和小狗,边送边说:××,我送你一根什么,…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2、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

排序匹配活动。

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依样接着摆放动物,再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

(2)、第四、五、六组。

依样排序。

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你依样排列。

观察实物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数量。

3、活动评价。

4、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他市怎样排卡片的,体验有规律的序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瓢虫(3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数学)

一、活动目标能把大小(颜色)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并能表达分类标准。

二、重点与难点能大胆表达分类标准。即分类后能说出是按颜色或大小分类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积木、雪花片、木珠,几何图形等。

四、设计思路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让幼儿表达分类标准是小班幼儿开展分类活动的重点难点。这是一因为幼儿的概括能力比较差,同时语文表达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语给幼儿适当的提示,还可以采用放标记的方法让幼儿先把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再学习用语言说明分类标准。

五、活动流程操作经验——讨论归纳——复习巩固操作体验在活动区中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积累有关物体的颜色,大小等特征的感性经验。

(1)分雪花片。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种颜色的雪花片4——5片。指导语:请你把颜色相同的雪花片放在一起。

(2)分积木材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圆柱体积木各不相同4—5块,每种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指导语: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材料:四种形状不同的木珠,每种4—5个,颜色不同。指导语:请你把形状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请你把颜色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

(4)分玩具材料:积木、木珠、雪花片。指导语:请你把颜色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

2、讨论归纳经过分组讨论帮助幼儿提出和转换分类标准。

(1)给每个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每种都有大和小两种。指导语:请你们把这些图形放在两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要放入一样的图形。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证明为什么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或者可以请其他幼儿猜猜他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2)给幼儿再次分类指导语:刚才你们是按图形的颜色(大小)分的,现在你们再用别的方法分一次。

(3)给幼儿两盒雪花片,每盒里都有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四个空盒子。请幼儿给两盒雪花片分别进行分类,两次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完后用标记(大)、(小)表示。然后再让幼儿证明分类标准。说明标记应在课前先让幼儿认识。

4、复习巩固在活动中投资其他材料,并增加每种材料的数量,继续让幼儿操作,学习分类。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2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动物手偶

活动目标

通过看和听,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乐于和家长一起参与游戏,萌发数数的兴趣。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学小司机开一开好吗?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开开小汽车。

二、看一看

师:马路上的车子好多哦,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车呀?数一数有几辆?

如:出示图片小猫。"有几辆警车?"(3辆)"那三辆警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小结:数数的时候要从左到右数,有几辆车就用数字几表示。

三、听一听

师:小动物要坐车,你们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呀?我们一起来听听它叫了几声?它叫了几下就表示它要坐几号车?

如:教师出示小狗图片同时播放小狗的叫声,"小朋友谁注意听了,刚才小狗叫了几声?"(3声)。"那我们再一起仔细听听刚才小狗到底叫几声?" (播放小狗的'叫声),(4)"我们可以用数字及表示呢?"(4)(同时屏幕上出现数字4)。(依次出现小动物图片听声音说出数量,让幼儿感知6以内的数量)。

小结:除了眼睛看能数数,用耳朵听也可以数数。

四、游戏

师:小汽车开了那么就要停到停车场去休息一下了,但是请小司机请注意,可不能随便停车哦,请你仔细听。

(小汽车滴滴滴,开到东,开到西。快点开进停车场,3辆小车在一起。)

师: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 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地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拍手点头》歌曲音频,《跟着老师走走》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拍手点头》,请幼儿专心聆听音乐,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动作。

二、播放歌曲《跟着老师走走》,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1.播放歌曲,请幼儿认真聆听并跟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

——刚才这首歌是让你们跟着老师做什么?

2.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听一听,并模仿教师用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地交替做走、下蹲等动作。

3.播放歌曲伴奏,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站立,围成圈,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

1.让幼儿站起,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教师播放慢速度伴奏边唱边带领幼儿练习已学的动作。

2.改变演唱歌词,提醒幼儿认真听,并根据教师所唱歌词和动作来变化自己的动作。(侧重让幼儿聆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来走动;熟悉后,可变换歌词和对应的动作来进行游戏,如“跟着老师跑跑”“看谁最先蹲下”“转个圆圈停下”等。)

3.教师边唱边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来做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喜欢用手尝试不同质感的物体。

2.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

活动准备:

海绵垫、地板、石头、海绵、白纸、砂纸、玩具(毛绒类、刺刺球、硬贝壳类)、凉水、热水(不要太烫)若干、红色、黄色、篮色的口袋若干、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蜗牛寻宝的情景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爬过“地板路”和“海绵路”并提问:爬过的小路有什么感觉?怎么感觉出来的?

小结:手和膝盖都能感觉物体的硬和软,当看见一个东西不知道它是硬还是软时,可以用身体的很多部位感觉出来,但是最方便的是用手摸一摸。

二、进行蜗牛寻宝游戏,引导幼儿在触摸中感知物体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一)播放红色宝袋录音,进行第一次寻宝游戏。提问:红色宝袋里是什么宝贝?摸起来什么感觉?

小结:按不动,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石头),能捏动并可以拧几个圈的是软的(海绵)。

(二)播放蓝色宝袋录音,进行第二次寻宝游戏提问:篮色宝袋的宝贝摸起来什么感觉?

小结:A4纸摸起来滑滑得,可以说“光滑”;砂纸纸摸起来不太舒服,可以说很“粗糙”。

(三)播放黄色宝袋录音,进行第三次寻宝游戏提问:篮色宝袋的宝贝摸起来什么感觉?。

小结: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粗糙的、光滑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东西,小手真能干。

三、自主选择玩具,分享表达触摸玩具的感受,并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1.提问:谁来分享你的玩具摸起来的感觉?

2.提问:所有的物品都能用手去摸吗?什么东西不可以?

小结: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火、锋利的刀子等不可以用手去摸,要学会保护自己。

结束部分:蜗牛宝宝们寻到了这么多的宝贝,一起把宝筐带回去和伙伴们分享找到的宝贝吧!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 篇6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