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小伙伴》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小伙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8课的教学内容。
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方面表示了关心,但哪种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就会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这个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文字浅显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在读中强化对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置身于故事中。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动去关心别人。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小伙伴的帮助。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28课。(齐读课题)
二、巩固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读课题的声音真洪亮,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让大家做心形的生字卡片,做了的同学拿出来,先同桌之间读一读。
2、请大家往前面看,老师也有13张生字卡片,漂亮吗?下面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举起一个生字,你们读,怎么读呢?光动嘴不出声,我看见你们的嘴形我就知道是什么字,你们相信吗?”师先猜3个生字并组词,还有几个字大家一起读给我听。读字-组词—谁还能组其他的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可真好!下面让我们把自己的朗读水平展示出来,大声的认真读课文。(听的最认真的是: 坐的最端正的是:)应该怎样读呢?听陈老师提读书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语句读通顺,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小伙伴,读完后用笔圈起来。
2、学生说小伙伴们的名字。[师板书名字]
3、训练说话:他们之间谁是谁的小伙伴。(指两个学生说,把句子说完整)
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感悟。
(一)弄清事情的起因
1、 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餐,玛莎为什么不吃午餐呢?同学们见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2、出示句子:玛莎说:“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包和矿泉水……”
指名读(谁能用“因为 所以 ”来说一句话)因为玛莎的背包丢了所以他伤心的站在一旁。
3、呀,原来是背包丢了,背包里装的是什么呢?背包里只有面包和矿泉水吗?想一想,还会有些什么呢?(生接说)师:所以课文就用了一个省略号。
4、丢了背包,就意味着所有东西全丢了呀,玛莎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指名答)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玛莎的伤心难过。
大家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自由——指名)
5、此时玛莎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吃的]
(二)分析三个小伙伴是怎样帮助玛莎的。
维加和安娜的做法:
导语:这时她的小伙伴维加和安娜看见了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7自然段把维加说的话用横线画下来,把安娜的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维加的话有两句:“你怎么不吃呀?”“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安娜的话也有两句:“你把背包丢在哪儿了?真粗心!”“你大概是丢在公共汽车上,忘记拿了。以后可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维加的做法)
1. 让我们先来仔细听听维加在说什么。谁来读读维加说的话,你们估计维加是什么语气来说的呢?请你带着这种语气来读。
2. 维加在说这句话时他是怎样做的? 你读的真好谁能带着动作来读一读。 小黑板出示句子: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 “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3. 师:“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小黑板出示:( )这可真糟糕啊!)
4. 此时维加对玛莎的关心请男生来读。第四自然段:“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从你们的读中让我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间的帮助是 。)
5、全班读四自然段:师:“在你们的身上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想想自己当时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读出了唯加对玛莎的关心与担心,你们觉得这种言语上的关心能真正地帮到玛莎吗?(生:不能)
(安娜的做法 )
1、导: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段安娜说的话,让我们看看安娜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安娜说:“你把背包丢在哪儿了?真粗心!”
2、指名读:谁来读读安娜对玛莎关心的句子。
师评:做为玛莎的小伙伴他的背包丢了,你也在为她着急呀。
师:听了安娜的话,玛莎小声地说:( 生 “我也不知道。”)
3、小组读六段:“玛莎小声的说:“我也不知道”说着底下了头。
师:你们为什么读得声音这么小,还低下了头?
生:玛莎感到很[惭愧]自己居然想不起来背包丢在哪里了,于是玛莎小声地说:“(我也不知道。)说着低下了头。
4、过渡:看到玛莎惭愧地低下了头,安娜又来安慰,她是怎样安慰的,大家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5、指1生读安娜的话。(师:你们看安娜多关心玛莎啊,不仅提示了背包可能丢失的地方,还提示了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6、小组齐读7段
7、玛莎此时你最想得到什么呀?
可是小伙伴安娜也没有给他,玛莎继续站在那里。
(三)唯加和安娜的做法和玛莎心情的变化
下面我们四人一组再来读读2-7自然段,一人读叙述性语言,一人当维加,一人当安娜,一人当马莎。边想象人物的语气边有有感情朗读,同时感受玛莎心情的变化。小组——指一组。
过渡:玛莎丢了背包,她最需要的.是吃的,可是小伙伴维加和安娜都没能给最需要的东西。
安东的做法
师:就在这时,小伙伴安东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快来自由的读读第8自然段。
1、指名说安东是怎样做的?把安东动作的词用横线划下来(走 掰 放)
2、如果你是安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学生结合维加和安娜的做法及玛莎的处境说)
3、是玛莎手拿着面包,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什么也没说 大一点儿 赶快)[高兴、感动,让我感受到了小伙伴给我的帮助是一缕温暖的阳光。]
4、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5、师:了解玛莎这时心情的只有安东,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玛莎真正地帮助小伙伴解决了难题。
6、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7、总结:是啊,有这样一个小伙伴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用实际行动给予你最需要的帮助。是多么地令人高兴,令人感动啊。
五、指导写字:伙 伴。
1、师:要想写好字先要观察字。(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2、描一次,写一次
3、看师范写
4、生自己写
六、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现在我们全班就是玛莎的小伙伴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去做呢?(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总结: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或被别人帮助时我们都会很高兴。正如一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板书设计:28 小伙伴
维加 关心 帮助他人
安娜 提示 玛莎 需要帮助
快乐自己
安东 实际行动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对语文阅读教学最关键的是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达到正确、通顺、流利,如果能读出感情,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认字学词,积累语言也是其中的重要任务。此外,也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小伙伴》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讲了三个小伙伴关心玛莎的事。让学生明白:要乐于助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非常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一、自读课文
1、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2、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3、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4、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6、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合作交流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
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3、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
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4、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5、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
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
偏旁都是"单人旁"。)
6、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7、学生书写。
[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
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8、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2)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品读领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
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
2、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 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可是越仔细琢磨却越觉得不好把握。首先,很容易把课文的重点放到教育孩子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上,上成思想品德课。其次,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准。我们组的七位语文老师一起分析,维加和安娜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询问、担心,但是也是对玛莎的关心。如果简单地褒贬,对于他们来说不公平。同时,在生活中,这样的关心也是存在的,必要的。
并且从题目上看,“小伙伴”是指的这四个人物,指的是一个群体,不能突出一部分,淡化一部分。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觉得在教学课文时首先要确定这是一堂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要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味就要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的识字教学虽然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导致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在教学中还是要关注语言文字,通过读、思、品、议去感悟语言文字,去提高语文素养。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读字组词。
2、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的有个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回答问题:
1、这些小朋友要去干什么?
2、你知道各位小朋友各叫什么名字吗?
3、说一说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4、师: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也可称为小伙伴。
板书课题:《小伙伴》
同学们读课文,看看课文怎样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叙述完整。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1、自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1)、全文共计几个自然段?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指生读。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组词读字。
﹙5﹚用词说话,重点抓住“丢、记、保”三字组词说。
三、再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体会说话人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3、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朗读。
﹙1﹚指生读出不同人物说的话,读后讨论说话人的态度。
“维加”————询问 责怪 怎样读?
“安东”————恳切 怎样读?
﹙2﹚进入角色比赛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议一议
玛沙没有午饭吃,三个小伙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谁做的对?为什么?
2、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生交流,师总结。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1﹚要读出小伙伴的 “询问”、“责怪”“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
﹙2﹚玛莎丢了东西没吃的,心里一定很难过。读她说的`话声音要小。
二、学写生字
1、自读“我会写”的生字。
2、交流:
﹙1﹚指生组词读字。
﹙2﹚自己会写哪几个字?怎样学会的?
﹙3﹚师重点“汽 记 粗”三个字。
﹙4﹚生写字,评议。
三、再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词语。
1、交流词语。
2、用喜欢的词语写话。
四、小结: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2、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⑴ 教师出示生字,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⑵ 同桌同学互读。
⑶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⑷ 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⑴ 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⑵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1、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2、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3、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六、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仍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而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又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或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自己圈出来的词语和生字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助正音。最后用老师考考小朋友的方法,来集体交流,巩固字音。这个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自主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课文的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 交流 表演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讲一个关于三个小伙伴的故事。
2、板书课题:三个小伙伴
3、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4、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你们经常一起干什么?
5、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 课文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
三 指导写字
1、指名读:同拉么把巴没有要
2、根据笔顺集体书空。
3、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4、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练写。
5、作业:熟读课文。
四 齐读
五 小组合作学习
四人为一个小组,先读读3-5自然段,互相说说:“是谁解决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困难的?用了什么方法解决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约5分钟)
《小伙伴》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培养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和角色朗读,朗读感悟文中的不同心情。
三、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说说你对“小伙伴”是怎么理解的?(让生自由说)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28小伙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①找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作上记号,多读几遍。②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读准字音。③同桌互相指认生字。
2、请几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课文,大家评价。(重点评价:读音准确)
3、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生字卡片。(集体正音)
4、去掉拼音让学生识记,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读词——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早餐 铜矿 糟糕 蛋糕 粗细 丢三落四
大概 共同 日记 保安 管理
6、写字——指导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问、间”是包围结构的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伙、伴”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新课前玩“猜猜看”的游戏。)
丢失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自由说)
2、让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几个小伙伴说的`话分别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呆会儿把你读得最满意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读后,师与学生共同评价,适当指导朗读)(可让学生自己推荐别人读,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
2、结合看插图指导朗读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学生读到最后一段话时就可出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动脑筋:安东看到玛莎丢了吃的,又听了伙伴们的话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玛莎吃,当时他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3、读书活动:(读最后一段话)读一读这段话,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引导发现安东话说得少,动作多。)让孩子加上动作读一读、演一演。
4、分角色朗读:①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给小伙伴提一提建议。朗读熟练后,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表情表演。②全班分角色读一读。
5、议一议: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得最好?能把你的理由告诉大家吗?其他小朋友就不关心玛莎吗?
6、让学生在维加、安娜、安东、玛莎之间用上“小伙伴”这个词说话。
7、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的表现后,它们又会是怎么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小伙伴
玛莎
维加 安娜 安东
三、指导练写
共 汽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写时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可能会设计类似这样作业)
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朋友听。
2、聪明屋给你提供两个故事:《蓝树叶》、《好朋友》。
3、做摘苹果游戏。
4、玩猜猜看游戏。
5、分角色表演。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