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2025/11/23教案

此篇文章《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游春》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二、新授

1.你说得很具体!照你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当中哪一段最为重要?为什么?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第八自然段正是全文的核心语段。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一段?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看看这段话主要说了什么?

3.同学们,孔子论水的这一番话语蕴含哲理,水的这四个特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让我们齐声把这段话读一遍。

4.同学们,这段文字我特别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层。其实,文章许多地方都与水的这四个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种联系,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感受也一定会更全面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篇文章,细细地去探求,去挖掘,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及时地圈划、记录下来。

5.同学们刚才紧紧围绕水的四个特性于全文当中去找联系,大家静心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相信感受一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发言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大家你是把水的哪个特性和哪个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思考的,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A交流有德行一句

要点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这句话与第二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水的浇灌和滋润,泗水河畔的景色能这么美丽吗?大自然又怎能妙不可言,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都是水的功劳哇!

要点2.水的德行不仅仅是表现在它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还表现在它不求回报。

3.是啊,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润泽沿途中的万物但不求回报,它德高盖世。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要瞻前顾后,联系着去阅读思考。老师奖励你,请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书,一个先读“德行”句,然后另一个读第二自然段,好吗?

4.(面对读第二自然段的同学)你现在读第二自然段,和起初读时的感受一样吗?

5.老师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不过顺序调一下,一个先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另一个读“德行”句。你们再去细细地感受一番。

6.下面,我请男生读“德行”句,女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听边想象,脑海里要有画面。我想,此时画面的主体应当是那哺育众生、有如乳汁的水。

B交流有情义一句

要点1.我把水的有情义与第12和13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子路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颜回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这都说明他们是有情有义的人。

2.子路乐善好施,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颜回温文尔雅,谦逊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这不正是有情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吗?咱们班谁是急性子?谁又温文尔雅?(经推荐请了两位学生分别读子路和颜回的话。)

要点2.第十自然段写到孔子弹琴,弟子们围在他的身边跟着唱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融洽和谐啊!情谊是多么深厚啊!

3.说得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找找,文中还有一段也具体写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要点3.身为老师的'孔子没有正襟危坐,而是与弟子们同娱共乐,唱歌跳舞,讲求平等,使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所以课文的结尾才会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4.让我们齐声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去感受师生之间这种浓浓的情谊。

过渡:读得太好了。相信同学们都已弄明白了“有情义”的真正意思。下面让我们围绕“有志向”继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C交流有志向一句

要点1.从子路、颜回所说的话语当中,觉察出他俩已经明白师父论水的目的,立下了人生的志向。

要点2.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这句话实际是说水的志向始终如一,它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再累再苦也要往前奔流。

3.是的!立下了志向,就算明知山有虎,也得偏向虎山行啊!你真有悟性!这两段话让我想起了孔子在泗水观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同学们,你们由这句话想到了孔子心情不平静的原因了吗?

要点3.孔子觉得,人应该胸怀大志,但是人生短暂,应该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努力。

4.是啊!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光阴似箭,年华易逝。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更应该好好把握这宝贵的时光,立下壮志,勇往直前,去播种、耕耘,收获美好的理想。否则,就会追悔莫及。让我们齐声读读这两句话,好吗?

生:(齐读)

D交流善施教化一句

1.“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这句话和文章哪儿有着联系?

要求1.这句话和“意味深长”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思考的。“意味深长”的意思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那么,孔子论水的这段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谈水,而是借机教育弟子们,要他们学习水的品性,做“真君子”。孔子真是善施教化!

2.同学们,学到这,不知你们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两些课文?

3.是啊!苏格拉底巧借捡麦穗让弟子们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机遇,不要让眼前的机会白白丧失;而孔子以流水为喻,引导弟子们做“真君子”。他们都“善施教化”,不愧为大师!看看课文,“善施教化”句还和课文哪些地方有着联系?

要点2.文中第七、第九自然段有这样的两个词语,“遇水必观”和“司空见惯”。正因为孔子“遇水必观”,他才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于向身边的万物学习,从平平常常的现象当中悟出道理,这种做法本身就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我觉得这也能够算作是“善施教化”。

4.你很有灵性!同学们,孔子的这一发现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这不仅使他的弟子,也使我们得到了启发: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广博、深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雷雨都是无字之书,都是活的知识宝库。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需要我们去勤奋努力地阅读,仔细深入地思考,从中获得种种教益。你们说,是吗?

要点3.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带着学生外出游玩,实际上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用心感受,用智慧去发现,就能获得许多课文本得不到的知识。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了道理,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5.你说得一点没错!孔子没有把弟子们局限在课堂里学习,要知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啊!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对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产生了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赞水”的这一段落,牢记孔子的教诲,把握“真君子”的标准,学做“真君子”。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与孔子这位大圣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了他无上的智慧以及博大的思想。不知道同学们觉察到没有,这浓浓的春意已悄悄地荡漾开去,将我们紧紧包围……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2

一、揭题:

1、导入:在社会课上,我们学习过关于孔子的情况,谁说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酌情补充)

2、补充并揭题:孔子很会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常常抓住身边的一些寻常事物来教育弟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便是这么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游春

二、检查自学:

1、介绍:同学们已经按要求预习了课文,老师请同学们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听的同学要仔细,看有没有读准音、读顺句。(指名读)(结合正音)

2、投示生字词:“泗水飘逸……嘛”(泗、凿平舌音)(澜、茵前鼻音)每个读2遍。

3、抄写生字

4、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引导抓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点: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文字优美,写得特别精彩?或者能让你有所思,有所启发的地方呢?请速读课文,找找是哪几个自然段。

2、学生发言讨论,酌情引导学生概括一下所找的自然段的内容。

3、过渡导学:孔子听说泗水涨春潮,便带领弟子们到河边游玩,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春天。

4、投示:“阳光普照着大地……”

5、讨论学习:

⑴自由朗读,感受一下春之美

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认为作者是分几层意思写出春之美的?

⑶学生议论:第一层(1—2)第二层(3—4)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

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省略号什么意思?(还有许多美的景色)

⑷指导:在每个人心中,母亲是最慈爱,也最美丽,作者如此描写春天,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

⑸感情朗读,(指名齐读)

⑹试背。

四、学习文章第二部分:

1、过渡:

⑴面对如此美景,孔子内心极不平静,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⑵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可他看到的毕竟也是平常之水啊!弟子们理解孔子为什么如此沉思呢?哪个词可以看出?

⑶面对学生的疑惑,孔子说了什么?

2、投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真君子啊!”

3、讨论学习:

⑴自由读,想想每一句说了什么意思。问:你读明白了吗?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本节意思?

⑵指点:想一想,孔子说水是真君子,依据是什么?

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⑶指点:这些词通常用来写什么的?孔子这么议论水是把水当作了什么?这种描写的手法叫什么呢?(借物喻人)这里的物是什么?物怎么样了?你想想人应该是怎样的呢?人应该怎么说叫有德行、有情义、有……?

⑷小组讨论,并交流(随机请人补充)

⑸齐读

4、指点:孔子对学生这么说水,其实他的目的是什么?

这么平凡的水,经过孔子的一番议论,成了真君子,这真称得上是“宏论”了(解词)

弟子们有没有领悟老师的教诲呢?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司空见惯

五、激趣结束:

1、你认为这样的老师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2、指点:其实,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做好学生也不容易。课文后半部分我们将继续学习孔子与学生关于志向的讨论,侃侃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学善思、上进的学生。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1、2节。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3

一、研究目标

从学习的职能来说,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作讨论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跟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为了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所以组织本课中的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孔子论水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知道是什么歌吗?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装点着世间万物。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在诗歌中找到春天吗?

(二)体悟春情

1、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也有写春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哪打动了你的下心弦。

2、再次用心读,在你的眼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仿写

4、引读

(三)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25XX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快速浏览后面的文字,哪段文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研读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自由读,想一想,(1)孔子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3、(1)小组合作:1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2各组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交流,让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2)交流

4、你还能说出水的其他特点吗?

(四)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四说起了志向。

1、子路和颜四的志向各是什么?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2、孔子听后的反应呢?

3、看了孔子的反应,你觉得他偏心吗?(齐读第10自然段体会)

(五)总结

1、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尘中完美着、饯行着自己“君子”的心。他的言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1982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孔子2533年生辰纪念大会献词中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

2、齐读这段话。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4

(精品)《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孔子游春》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和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游玩,河边春景异常美丽,而孔子却一直在看水。他非常专注、投入,动情,从平常的水中悟出了深奥的道理,并把自己的感悟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去感悟做人的道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善于从大自然中去学习,孔子看水的过程其实就是他学习的过程,他遇水必观,专注于此,动心动情,才有所悟;他的教学方式也与众不同,善于和弟子们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获得,充分反映了孔子这个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善学善教。

设计理念:

当教师与文本对话中把握了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后,就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教材去探究发现、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心灵智慧的发展。因此,教学《孔子游春》一文,除了让学生理解及体会孔子关于“水”的见解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一起去经历孔子观水的过程,由孔子的“观水”和“悟水”,进而引发学生对孔子“如何学习”的感悟;由孔子与学生关于“水”的对话,引发学生对孔子“如何教学”的感悟,在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见识,历练学生的智慧。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再次穿越空间,来到两千年前的春天。

二、新授

1.出示音乐和相关的文字,老师领读,学生接着读

(1)学生读文字

学生在读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读。

(2)面对波澜起伏的泗水

2.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9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写了孔子对水的情谊?

(1)学生默读课文

(2)师生交流

(3)有没有写不直接写水,但是能看出孔子对水的情谊

哪个词语让你看到孔子对水的情谊。

(4)你们觉得哪一个小节最能表达出对水的情谊。

第八自然段

3.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1)学生说

(2)板书:真君子

(3)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请大家再读这段,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原因。

(4)学生自读课文

(5)师生交流

学生:我从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教师板书:(四个词语)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水被称为真君子是因为……(回顾板书)

4.一定让你想到了很多成语、古诗、课文……再读这段话,请大家在书上做出批注,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开始!

(1)学生再读、再写,教师巡视。

(2)师生交流

(4)还有哪句话让你有感受?

(5)还从哪些地方感受?

(6)最后一句谁来说说?

师生交流

谁来轻轻地读这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之)

这善施教化的水啊,是当之无愧的“真君子”

(7)同学们,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

师生交流

课文中没有写出来,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他补充完成、

出示:水清澈透明,一望而见底,它好像 。

水 ,它好像有毅力。

水 ,它好像 。

(学生说,教师点评)

5.同学们你们都是孔子的知音,他出生在泗水河边,短短的一段话,包含了他对水的什么样的感情啊?

6.水在孔子的眼中仅仅是水吗?

(1)师生交流

(2)孔子如此深情地凝望着泗水的碧波,如此动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齐声朗读出示的一段文字,有音乐

你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

7.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乐水”,说明孔子对水喜爱。

弟子们还听出了什么?

师生交流

(教育弟子,教育自己……)

8.他的弟子们有没有领悟到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三部分,从中寻找答案。

(1)师生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2)颜回的志向是什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3)同学们有一本书,叫做《论语》,有这样一段话,自己读读,读不懂的地方结合注释,想一想。(出示)

(4)学生读

(5)师生交流

9.据史书记载,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怎样的人呢?

(1)师生交流

(2)心怀天下、睿智、伟大(师生交流,随机点评)

10、作者为什么会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0.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过孔子,出示:……

他认为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孔子:“……”

鲁迅先生也说过:“……”

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极高的评价,……难怪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让我们再读孔子的名言,结束今天的穿越时空之旅吧

读孔子的名言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第12册第23课

[教材简析]

课文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游春,读

2、游春是什么意思?(春游)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故事。课文很长,同学们自己先放声朗读,熟悉课文。开始吧!

2.交流初读体会:

①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

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春、品水、论志

三、赏春

1.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方,你还记得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一起来看看吧(播片子)

2.那么课文中描写的泗水春景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段。

3、学词:

①广袤的大地:出词;问这里的广袤可以换什么词?或,还可以说怎样的大地?

②飘逸的长发:出词;这里还有一个生词,请全班女生一起来读;点评读得真美!

③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

出词: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组,全班读

师:这些词一般用来描写美丽的女子。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读看师生接力读

④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创作填空。

过渡:浪漫的春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是,孔子仅仅是带着弟子去泗水河边赏春吗?

四、品水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中发现:听说泗水涨潮是为了水去的

2.品水遇水必观的孔子,究竟对水有着怎样的心得呢?

3.指名读,表扬:这段不好读,你读得很不错!

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5.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

①聊天减轻压力:(不太懂)当然,孔子话里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②指导方法:不过老师相信大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懂。请大家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③生品读、批注。

6.交流点拨:

①有德行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②有情义理你见过方的水吗?但是把它装进长的瓶子里,它就变成?

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

水流进湖泊,就成了( );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 );

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 );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 )

师点: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

③有志向不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直接请该生/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吧!

④善施教化理还万物本真的面貌,让万物洁净、美丽

7.再次鼓励学生:同学们用心领悟,真会读书。了不起!

五、论君感受水与君子之间的联系

1.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为了让大家走进孔子的内心,老师准备了一段介绍孔子的录像看录像(录像可以配些关键字幕)

2.生结合录像汇报:能从孔子的身上看到如水一般的美德吗?

3.师:上善若水!

①智者乐水,在水中,孔子看到了君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德。让我们读出对水由衷的欣赏!

②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六、拓展赞水(生读时配乐)

你也来当回孔子,赞赞你心目中的水吧!

a、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 );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着( )。

你荡涤万物,是这样的( );

你清澈透明,是这样的( )。

b、你胸怀志向,( );

你浩浩荡荡,( )。

你( ),却也能穿岩凿壁;

你涓涓溪流,却也能( );

c、我们赞美水啊,你是( )的源泉;

我们赞美水啊,你有( )的情怀

总结: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他通过自己对水的感悟来启发学生怎样做一位真君子。那么他的弟子会从他的言行中受到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们在第二课时中继续来感悟吧!

课后反思:

1.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露的,而是隐蔽的;表达顺序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起伏的。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须循着作者思路进入情境细细体会。本篇课文,作者以孔子游春为线,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丰富、厚重,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

2.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文本线与点的艺术。首先我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整篇课文,为梳理整篇课文思路打下基础,然后从重点句、段揭示了与全文的联系,让学生在境中品味。让学生写批注,谈感受,体会水如君子,君子如水,最后通过学生作诗来赞水升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3.在教学孔子品水,让学生写批注谈感受的环节中,因对学生的发言预设不够充分,以至自己在理答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在指导学生动情朗读方面略显不足。

点评:

1.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全身心为学生的学服务,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妥善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追求二者的统一。

2.本节阅读教学课,执教老师能较好地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语言形式,通过语句训练,批注等手段,让学生感悟到水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通过引导学生识水到写水、品水,水的品性如甘泉流进师生的心田,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精神得到了升华。

3.教学品水片段中,执教老师能通过引读、学生写批注,谈感受、师生对话中,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情感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而不是把君子如水的品性强加于学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通过文本产生共鸣。教师给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课,正如同孔子带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附:

1.教师简介

陈山,女,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担任福建师大附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热忱参与语文课改,积极探索新教法。多次参加省市教学观摩活动、录像课比赛中获

一、二等奖;多篇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并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观摩获奖。

2.课文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只认不写的生字) s mo

泗袤

(会写的生字) y zo dūn

逸凿蹲

1、朗读课文,背诵第

2、8两个自然段。

2、用钢笔描红(逸凿蹲)

3、画出课文中的成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然后选择两个造句。

4、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

5、课文中有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志向的一段对话,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