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1
【通用】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2
【知识技能】: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的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的启示。抄写文中描写美丽夜色语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我与父亲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理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和父亲在捕捞鲈鱼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钓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鱼,可就在此时,父亲却做了一个令我感到万分意外的决定,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幻灯片出示父亲的决定是什么?)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课文原句(幻灯出示人物对话)。
指导朗读读出父亲的坚持从中体会“得”的境界。
不容置疑,不容争辩,必须
盯:父亲喜欢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在经受道德的考验。
2、此时,父亲和我一样都喜欢这条漂亮的大鲈鱼,那为什么还要我把它放回湖里。(板书:放)。读课文从中找出答案。(离捕捞鲈鱼开放日还差两个小时)。
这两个小时意味着什么?
不能捕捞,如果捕捞,就是不守规则、不道德。没人看见,任何时候都要守规则、讲道德。
3、再次读文。这是怎样一位父亲?
读文、分角色读文人物对话。生:读“我”。师:读“父亲”。
严父,慈母。读两次、升华两次
4、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走进父亲的内心之后,老师想问大家这条鱼放吗?(板书放)。
二、悟道理。
1、从父亲不容争辩的语气中,我依依不舍的把大鲈鱼放回了湖中,俗话舍得舍得,我舍掉了大鲈鱼但得到的是什么呢?
2、幻灯片出示(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
3、边说边美化板书,是啊!,同学们,在34年前的那个夜晚,在父亲的教导下,我持平了道德的这把天平,使他终究没有被这条诱惑的鱼而压倒。
34年的人生旅途,作者不仅一次遇到了34年以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诱惑的鱼。想一想这些鱼都是什么呢。师自由说。
34年的漫漫人生路,我始终一如既往的将这把道德的天平是因为什么呢?
幻灯片出示:道德是个简单。
即使时间起来很难但在34年前的那个夜晚,我在父亲不容争辩的'严格要求下把那条漂亮的大鲈鱼放回了湖中的那刻起,我就已经获得了实践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诱惑的鱼,但只要每个人心上一把道德的尺子就会在生活这本书是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
最后送大家一个词,板书:德者得也。
读:想想课文内容以及父亲的告诫德者得也,让我轻轻的告诉别人:德者得也。
默默而坚定的告诉自己:德者得也。
板书:
放放!
德
德者得也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信、公德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妥帖。
3、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德的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孩子们不知道你对钓鱼了解多少?钓鱼的目的是什么?想钓到鱼容易吗?如果掉到了会是什么心情?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钓鱼的故事——《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梳脉络,抓梗概。
1、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不知道文中的这些生词你能否读准确?分组出示词语,认读。
组(1)读准字音
组(2)重点理解翕动
组(3)体会情绪变化
2、最后的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他们同时出现在了一句话中,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3、一件钓鱼的事让作者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绪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去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把你的感受标记在书中。
三、精读课文,品细节,抓言行。
(一)理解“兴高采烈”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具体找一找有什么值得作者“兴高采烈”呢?
(1)(钓的不容易、鲈鱼大)从哪些句子当中知道的鲈鱼很大?
指导朗读“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这条鱼很大,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是呀,从你们的话中有惊喜、有自豪。……)
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得到了盼望已久的芭比娃娃,读——
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用上了期待已久的电脑,读——
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终于考出的满分成绩,读——
(2)(钓的不容易)从哪些句子当中知道的钓的不容易?抓住“过了好长时间(联系上下文理解到底多久)、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慢慢地”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这对11岁的我来说可真是一份惊喜,我是多么兴高采烈呀。(板书兴高采烈)
(二)理解“无可奈何”与“沮丧至极”
1、(再次出示第十自然段过度),那“我”又为什么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是沮丧至极了呢?
2、父亲为什么要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他不喜欢鲈鱼吗?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父亲也喜欢这鱼,为什么他还要我放了它?
理由:“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3、是啊,正是出于对捕鱼时间的遵守,所以父亲才让儿子把鱼放回湖里。于是矛盾就这样产生了,谁来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也就是课文的'四至七自然段?(读后评价、指导朗读,同桌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4、虽然我哭了但此时的我还没死心,(课件出示下一句)我为什么还要向四周看一看?我的目的是什么?这乞求的目光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在对父亲说?
父亲听到了儿子的心声,却仍然沉着脸,这又是为什么?他似乎也在对儿子说?(课件出示)
5、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这条鱼就一定得放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生讨论:肯定大部分或全部都是说的应该放回去,关键是挖掘学生心中的诚实、良心、道德、诚信)
是的,要遵守规定,父亲更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遵守规定,这说明什么?(父亲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而且父亲是让我亲手放掉这条鱼,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为了让我明白即使没有人看见,也要遵守原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当时“我”理解吗?是的,我不理解,是父亲的坚决致使我变得那么无可奈何,(板书无可奈何)我只好慢慢地——。(引读第九段后面放鱼的部分)我看着那条我喜欢的,很大的鲈鱼又走了,此时我真是——沮丧至极。(板书沮丧至极)。
四、联系生活,悟哲理,修品行。
转眼间34年过去了,我已经是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引读“我再也没有……月光如水的夜晚。”
a.孩子们,这一句中“旅途”指什么?是呀,在“我”的34年生活中,(引用事例理解“诱惑人的鱼”。)事例1:记得一次深夜……,引读父亲的话。事例2:还有一次……,引读父亲的话。
b.孩子们,那无人的信号灯前,那购买设计图稿的巨款,不就是文中那加了引号的鱼吗?想想看这诱惑人的“鱼”还可能是什么?
c.正是因为34年前,父亲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原则要求我,所以我才能抵挡这些精神和物质上的诱惑,一次次地舍弃那些诱惑人的“鱼”,常言道“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那我又得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填空“作者舍弃的是( ),得到的( )。”(板书:高尚品德)
五、总结全篇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说过:“道德当身,不以物惑。”(课件出示)这句话是说人要以道德为行为准则,不为利益物质等所诱惑。这句话不正是这篇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吗?
老师希望你们记住这句话,今后
在学校,当老师给你的考卷多算了分数时,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面临抉择时,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板书:
兴高采烈
无可奈何 钓鱼的启示 道德抉择
沮丧至极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2、深入体会大鲈鱼的诱惑和放鱼时的人物心情。
3、初步感悟启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对启示的理解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钓鱼吗?钓上过怎样的鱼?对钓鱼有没有心得体会?
一、导入
一次普普通通的钓鱼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你们信不信?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詹姆斯.兰费蒂斯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由此他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你能说说对“启示”的理解吗?
过渡:是啊,启示就是对人有启发的有教育意义的道理。
二、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读课文。读准里边的生字新词,想一想钓鱼的启示在哪里告诉你了?用笔画下来。
三、找到了吗?
1、出示启示。
2、齐读。
3、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有什么问题想问?
5、老师:抓住父亲的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也就是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去看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四、老师先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鲈鱼大……)板书
2、鲈鱼之大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3、交流句子并朗读指导。
(读出感叹词,读出形容词)
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读出感叹)(出示鲈鱼的图片)
2)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读出形声之词)
3)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读出形容,解释或者给剧烈找个同义词)
4)对于我这个老手来讲,也是十分不容易钓到。
5)从我和父亲的得意之情反衬出。
4、想不想去看看这条大鲈鱼?(出示图片).想象:这条鲈鱼如果是你钓到的,它还可以给你带来些什么?
过渡:同学们,这样品尝美味的机会来到你身上了,这样赚钱的机会给你了,你愿意放弃吗?
是的,这么大的诱惑“我“怎么愿意放弃呀,(板书:诱惑)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请大家接着去读读课文的4——9节。
五、发生了什么事?
1、板书:我 父亲(放)
2、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如何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学生找读句子。
4、老师整体出示句子,能圈出心情变化的词语吗?
5、去试着读出我当时的心情。
6、老师想配上父亲的话,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7、出示:父亲划着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到处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
父亲不容争辩地沉默着。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
8、现在你特别能理解我的心情吗?可以选择一种来说说.
9、当说到乞求一句:出示图片这就是那个宁静的夜晚,你看到了什么?你只看到了什么?
这对我和父亲来讲意味着——可以把鱼偷偷地带回去,无人知道。
10、然而呢?——
11、难道他不受诱惑吗?
12、他为什么这样做?
1)读句子“离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读课题:钓鱼的启示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读词语:指名三人,分别读一行词,再全班齐读。
鲈鱼、鱼饵、操纵、鱼鳃、翕动、皎洁、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
2、选择以上词语简述课文内容。生自己思考,指名回答,再齐读这段话。
十一岁时的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到附近湖中小岛放好(鱼饵)钓鱼。我(操纵)鱼竿,钓上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鱼鳃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翕动)。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沮丧)地放掉鲈鱼。后来,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请你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指名说。
三、理解感悟
1、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我”和父亲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让我们回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默读,出示要求:
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依据,并标上序号。
“我”和父亲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用手势示意依据的数量,请找到最多的说依据。
点拨写法:抓住我的动作和钓鱼时鱼竿、水花的细节描写,突出了鲈鱼的大。
4、齐读第3节,指导读出鱼的大。
5、“我”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指名回答。
6、出示:
“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因为xx;其次是xx,因为xx;再次是xx,因为xx;最后是xx,因为xx。
指名说,学生齐读。
7、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作者心情的变化。出示文中四处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学生练习读。指名4人朗读,PK读,再齐读。
教师点拨:同学们刚才读得很好,读出了小作者的心情变化。从作者心情的变化你能读懂什么?指名回答。(放鱼的艰难)
8、父亲有过不舍吗?指名说。出示句子,齐读,读出不舍。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教师点拨:父亲的不舍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9、尽管不舍,尽管这么大的鱼放掉了,但是作者得到了终生启示,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0、生活中诱惑人的“鱼”还可能是什么?指名说句子:诱惑人的“鱼”是xx。
11、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诱惑人的“鱼”,我们是否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正因为那条鱼太诱人,抉择艰难,才给作者留下了终生的启示。
出示句子,齐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文中结尾写到那个夜晚月光如水,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写月光,前面还有三次写到月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月光的美丽。出示四句,齐读。
你觉得那夜的月光对于作者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指名说。(月光见证了“我”心灵的成长;月光是皎洁纯洁的,预示人的诚实坦荡、光明磊落)
再齐读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四、表达
师:这篇课文通过写生活中的事情钓鱼放鱼揭示了启示,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叫做哲理散文,文中细致描写鲈鱼的大,以及“我”和父亲心情的变化,想想这三项内容跟启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着力描写?
(揭示道德抉择的艰难,能突出表现哲理的内容要具体描写,这就是哲理散文的特点。)文中鱼的大、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情等几处细节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其实,这篇课文在选入课本时是删减过的,原文中有些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更能表现抉择的艰难,因为篇幅有限编入课本时缩写改短了,这两句就是缩写的。出示PPT,师:猜猜作家在原文中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名说。
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鱼有多大?看到鱼时“我”的心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2、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放鱼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放鱼时的连续动作。)
学生自由选择一处进行拓展写话,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读练笔。点评。
课件出示原文句子,齐读句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哲理散文《钓鱼的启示》,从放鱼的艰难感受到道德抉择的艰难,知道了能突出表现哲理的内容要写具体,叙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我们写生活中的启示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板书:
鱼大
钓鱼的启示我不舍难
父亲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黑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⑴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
板书:
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④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⑵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③分角色朗读。
⑶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⑷ 小结升华:
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2、再出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⑴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
(特殊的含义。)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
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⑵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⑶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板书】
钓鱼的启示
父亲我
钓鱼得意
放鱼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启示严格教育有道德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