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案
此篇文章《变形记》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变形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展开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本单元课文及其中的写作手法,练习使用那些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换位思考和以不同的视角感受世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每一篇的重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学生回忆。
2、《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呢?
设计意图: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二、明确习作目标。
1、读课本第12页的习作要求。
2、这次习作的可写内容。
板书:我是一只蚂蚁?我是一盏路灯?我是一只小鸟……
师: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自然现象,还可以是生活物品等,只要你敢想,任何事物都可以。
3、发挥想象,写出变形后的经历。
三、习作引导。
1、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
2、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
通过联想与想象,让事物会说话、会哭、会笑、会做事、会活动、会思考……可根据事物的特点来想象,然后构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可以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一种思想感情。写作的时候,要大胆地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尽量把这段变形经历描述得生动有趣。
3、想象自己变形后是怎样生活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可以写看到的、想象到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它们写下来。
(1)想象成动物:把自己想象成动物,写自己眼里的一个故事。
(2)想象成植物:让植物来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长过程。
(3)想象成一种小物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有趣。
(4)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可从形态、颜色、动态变化等方面展开想象,还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识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确定题目,增强写作的信心。
4、写法指导: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可直接点题,点明你想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事物。如我是一个小雨点、我是一片云等。
中间:具体描述变形后的世界。以物的眼光看世界,描述那个物可能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有趣的生活细节。)
结尾:注意呼应开头,也可抒发感情。
四、习作范文。
假如我变成一只小鸟
假如我变成一只小鸟,那么我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了!我有一双翅膀,有一个尖尖的嘴巴,全身都覆盖着羽毛,我的羽毛是黄绿色的。我非常开心,每天都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耍,有时候我们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有时候我们会在挺拔的树上大声歌唱,有时候我们会和小花小草一起跳舞……每一天都很幸福!
我是一只早睡早起的鸟儿。早晨,我会用优美的歌声唱歌,然后会去运动。所以有的时候人们以为我是一个叫人起床的闹钟——因为我爱叫又爱折腾。我还是一只爱旅游的小鸟,不过我不用像人们一样买车票,而是直接用一双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首先,我要去英国,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博物馆、大本钟和神探夏洛克。然后我再去广州的动物园飞上一圈,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和我一样有翅膀的鸟儿。我还要跟这些鸟儿做朋友,这样它们就不会寂寞孤单了。之后我还要飞到大象的头上,让各种害怕大象的动物也称我为王。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是一只小鸟,是一只会唱歌、会跳舞、爱旅游、勇敢飞的小鸟。
设计意图:
范文引导,明确文章是如何运用想象将文章写生动的。
五、小组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内容。
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
变形记
习作内容:我是一只蚂蚁?我是一盏路灯?我是一只小鸟……
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写你变形后的经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对照要求,检查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并认真修改。
3、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习作方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课文中使用过的联想的写法,然后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佳作欣赏。
1、教师读佳作,说说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2、学生可以从好词佳句、想象力是否丰富、开头结尾如何、构思是否巧妙等方面去评价。
三、修改欠佳的习作,讨论说说该从哪些方面修改。
四、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变形记》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猪变形记》是一本富有童趣,贴近幼儿生活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是人生的思想的飞跃,这个历程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主人公小猪可爱的样子和大胆的举动,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孩子,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羡慕别人想改变自己的时候,他们有时候就像像猪一样去盲目的模仿,而对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没有自我认识,总在失败中慢慢地开始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基于这一点我选择了《小猪变形记》这一绘本进行分享,引导孩子们讲故事中的经验迁移,明白做自己才最快乐的道理。
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懂得欣赏自己,理解“做自己才最快乐”的道理。
重点
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难点
懂得欣赏自己,理解“做自己才最快乐”的道理
准备
PPT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
1.引出小猪:谜语导入
师:今天我们这来了一只小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谁:耳朵像扇子,鼻子大又圆,身子肥又矮,吃饱只会睡(小猪)来和小猪打一下招呼
2.观察一下猜猜这只小猪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师:从哪里看出来小猪的心情的呢?(表情)
谜语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表情,为故事发展做铺垫
二、分段欣赏
1.变成长颈鹿(重点:长长的腿)
(1)小猪就跑出去找了,跑到树下,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呢?
(2)他做了什么好玩的事呀?
2.变成斑马(重点:黑白相间的条形花纹)
(1)小猪踩着高跷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又碰到了谁?
(2)他看到斑马在草地上奔跑,哇,他好羡慕斑马呀!它有什么主意了?(变斑马)
(3)你们觉得小猪它会怎么变斑马呀?有什么好主意呢?
3.变成大象(重点:长鼻子)
师:这时候小猪又想变小象的大鼻子了,我们看看小猪是怎么变大象的。
小结:小猪用水管做大象的鼻子,用树叶做大象的耳朵。瞧!小猪真的觉得自己变成了大象呢,它想:做大象真神气!
4.变袋鼠、变鹦鹉
分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完整的讲述故事情节。
鼓励幼儿自由猜测小猪接下来的经历,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三、回顾总结
1.来看看小猪一共变了几种动物呢?
师:原来小猪学了这么多动物,先是给自己做了一对高跷变成长劲鹿,紧接着被给自己涂上黑白色的颜料变身斑马,鼻子上系上塑料管,耳朵上挂上大树叶变成大象,又在脚上绑了两个弹簧变成袋鼠,接着又用贝壳和羽毛把自己变成了鹦鹉。
2.你们想知道小猪最后怎么样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局。
师:哇,原来可怜的小猪掉到泥塘里去了,小猪躺在泥塘里心里会想什么呢?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小猪说的吗?
小结:小猪他一心要改变自己的外形去模仿别人,想从中获得快乐,可是不管他再怎么模仿,别人都说不像,到最后他才发现做自己是最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地方,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希望小朋友们都最幸福的自己。
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让幼儿对故事更加升入的了解,并且让幼儿初步感知“做自己才最快乐”这一道理。
《变形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围绕提供的题目或自拟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详细的写下来。
2、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并能够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有怎么样的经历,选择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难点】
能把经历的事情写得具体、生动,情节完整。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的目光随着爬行的小虫,去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昆虫世界?
(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3、同学们想不想向《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一样去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二、出示习作要求
1、选择下列的题目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2、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
3、写完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先说后写,相互交流
1、确定主题: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大的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学生可以相互说一说,自己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明确内容: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过着怎样生活?或者你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1、审题指导:“变形记”要求我们发挥想象,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将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否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我们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变形世界的奇趣。
2、思路导航:
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写出奇趣来,就要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想象是被情感激起,又受情感支配的。情浓,想象的空间就越能令人心驰神往。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冲破事物的表象,写出其与“我”的心情相通的情味。
(1)变形的事物必须是自己熟知的,要根据已有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哦!注意要运用联想的手段: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
(2)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于变形的事物中,让变形的事物成为自己所看、所听、所闻、所感的生活体验的。宣泄口,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
3、技法点拨:
(1)运用联想的手段: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或者它的反面,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或本质特点,并进行推测想象,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这样才能展现奇特的想象。
(2)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确定的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更加的生动、具体。合理的想象是在现实基础上看开的想象,不是凭空的异想天开。要在变形的写作中,将自己融进去,感同身受,赋予变形对象以自己的情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变形对象。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要将自己的变形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无“感”则无“悟”,无“悟”则想象毫无价值,想象的价值,在于化“感”为“悟”,化情为理。
五、范文引路,掌握技法。
《变形记》教案 篇4
《变形记》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变形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变形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师生共同阅读,分角色读,讨论等方法阅读图书,在阅读中体会故事的精彩。
3、情感与价值: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绘本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猜动物
一、激趣导入
1、今天张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
谁想跟这只小猪打个招呼。“hi,小猪,你……”
今天张老师就把这只小猪变进了一本绘本故事书里——它的名字叫《小猪变形记》,我们来一起读读这本书的名字。(板书:小猪贴图)
二、认识封面、环衬
1、(出示ppt),读书呀,我们先要读它的封面,在封面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作者、审议、出版社等)
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什么变?怎么变?)
师:还有这么多孩子有问题,你们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一定都会告诉你们,那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本书吧。
2、(出示前环衬)打开封面出现的是环衬,环衬的作用是保护书本,有的环衬还能告诉我们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一猜,小猪都变成了哪些动物呢?
(板书:其它动物贴图)
三、了解故事情节
师:小猪为什么要变形呢?让我们去问问它吧!
(出示图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胖胖的(不愁吃)、生活舒适的小猪),表情可以反应出心情,我们来看一下小猪的心情怎么样?(点击放大)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达拉的。眉毛,往下弯的嘴巴)
师:这一天,小猪真的很无聊,(出示)它嘟囔着,真烦,烦、烦、烦、烦、烦!(谁也想来嘟囔一下)(最后一个感叹号,指导读好)
师:小猪想总该有点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就这样,小猪开始了它寻找快乐的旅程。
1、小猪变长颈鹿
(出示图2)没走几步,咦,它看到了谁?
他是怎么看长颈鹿的.?(瞪大眼睛仰着头)它在想什么?(出示?)
师:小猪可羡慕长颈鹿了,他想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点击)是什么呢?
(出示图3)快看,小猪真的长高了!聪明的小猪采用了什么办法变高的呀?
师:我们来看看,当小猪踩着高跷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眉开眼笑)
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猪啊?准备好,让我们踩着高跷一起散步去吧!(音乐)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
(出示图4)图中斑马和小猪正在说话呢!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你们来猜猜(作思考状)
(出示图5)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读)
师:小猪才不听他的呢,他踩着高跷到处跑,(出示图6)结果“砰!”的一下,小猪不小心摔倒了。(板书:砰)
师:我们一起来“砰”一下。你觉得这一跤摔得怎么样?(很重)是呀,好大声,看把草丛里的老鼠都吓出来了。再看看他那痛苦的表情,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要找到自己的外衣)
师:(点击)不过,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是什么呢?(变斑马)是呀,他心里想的是变斑马,所以看到的老鼠都是斑马纹的,多有趣呀!
《变形记》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小不同的圆形和线条表现小鸟的特征。
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大树背景的画纸人手一份。
2、各种颜色的画笔。
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
1、师:这是谁啊?这是一棵树妈妈,大树妈妈马上要过生日了,它希望收到很多很多的礼物。
2、这一天,大树妈妈收到了第一个礼物,猜猜这是什么礼物呢?(幼儿大胆猜测)
3、出示蛋宝宝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呀,它收到了一个圆圆的蛋宝宝礼物。
二、蛋宝宝变形:
1、师:这个蛋宝宝很喜欢大树妈妈,大树妈妈也很喜欢它,有一天啊,这个蛋宝宝不停地动啊动,它想变个魔术给大树妈妈看一看。它会变成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
2、师:蛋宝宝究竟变成什么了,睁大眼睛仔细看哦!
教师边念儿歌出同步出示ppt:
蛋宝宝,笃笃笃,长出尖尖小嘴巴。
蛋宝宝,眨眨眨,长出圆圆大眼晴。
蛋宝宝,扑扑扑,拍拍翅膀飞起来。
3、师:它变成什么了呀?(小鸟)蛋宝宝变成了小鸟,大树妈妈高兴极了,有小鸟陪她过生日了。
4、我们再来看一遍蛋宝宝是怎样变成小鸟的。
幼儿边看蛋宝宝变小鸟边说儿歌边空手画。
5、教师讲解蛋宝宝变小鸟的画法。
师:看,大树妈妈今天到我们班来了,老师先画一只小鸟陪大树妈妈过生日。
教师讲解边示范绘画,先长圆圆大身体,然后长尖尖小嘴巴,再长圆圆大眼睛,最后拍拍翅膀飞起来啦。
6、个别幼儿上台操作。
师:谁愿意来画一只小鸟陪大树妈妈过生日
教师小结:你看树爷爷多开心啊,现在有三只小鸟朋友陪他过生日,可大树爷爷还想邀请更多的小鸟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给蛋宝宝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2、蛋宝宝变形,尝试变出大小颜色不一样的小鸟。
四、作品展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