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争吵》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2、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3、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的结果怎样?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学生接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第四自然段)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师:争吵之后,我时时会想起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呢?找出文中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出示三句话)
① 在我和克莱谛争吵这件事上,我有没有做到知错认错?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知错)a.我觉得多好!(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不认错)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
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第6自然段)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想和我重归于好)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读父亲说的第二句话)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我以为克莱谛要打我,我准备防御)
⑤ 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理解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二、升华理解
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教《争吵》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本课,我除了采用指导朗读,感悟人物美好品质的方式,还重点就两人主动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课文《争吵》刚讲完,班内就发生了争吵。
站在办公桌前,我正为下节课作着准备,杨杰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用手捂着耳朵,委屈地说:老师,韩旭用石头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没有?我连忙转过身,拿开她的手,仔细一看,只见她的耳窝边上擦破了一层皮。他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问问去?我一手拿着参考资料一手扶着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杨杰什么也没说。
来到教室门前,我把韩旭叫出来,还未开口,他就直视着杨杰争辩道:你也用石头打我来。我没有!你和丁宇在一起扬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着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伸着脖子互不相让的样子,我平静地对韩旭说:咱们刚学完了《争吵》,你俩就争吵起来了,很及时吗。课堂上咱们认真地讨论过,遇到发生双方争吵时,应该怎样做呢?想对方的可爱。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主动向对方道歉。韩旭对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进一步和颜悦色地问,用石头打了别人的耳朵就应该向人家主动道歉。我错了,老师。韩旭立刻醒悟过来,接着把头转向杨杰,真诚地说,对不起!没关系。两个孩子脸上马上没有了怒容。
走进教室,我立刻改变了这节课原打算让孩子们做《基础训练》的计划,平静地对同学们说:刚才,韩旭表现的不错!学了《争吵》一课,虽然刚才与杨杰发生了争吵,但老师一提醒,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杨杰认了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能这样做。这节课,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写一件你以前与同学发生争吵的事情,仔细回想一下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同学们听了,有的低头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笔和纸,认真地写了起来......学以致用,将语文教学与具体实践结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果不遇到类似事情,即使同学们课堂上朗读的再好,理解课文再透彻,也可能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孩子学习暂告结束。然而,正是班内的突发事件,激发了我的灵感。因此,依据新课标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应该是我们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争吵》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1、2。
三、导学达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⑴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⑵ 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⑵ “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2、3。
三、导学达标
1、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⑵ 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⑶ 学生自读1~4自然段。
⑷ 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 理解“嫉妒”一词。
③ 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⑸ 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 “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 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 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 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⑹ 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 分角色朗读。
⑺ 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⑻ 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2、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 ) 争辩( ) 聚精会神( )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 西沙群岛( )风景秀丽,( )物产丰富。
⑵ ( )他们笨,(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 ( )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讲 兄弟俩争论不休
问 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 赞许
【参考资料】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争吵》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是从亚米契斯小说《爱的教育》中选出的。夏丏尊先生在译者序言中写到:“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便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想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对待,怎么化解日常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让孩子们从《争吵》中获得一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感悟人格的高善,严已宽人,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真。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平时和同学争吵过吗?为了什么事情而吵?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2、是啊,生活中难免有些小矛盾,重要的是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
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两个外国小朋友他们在争吵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基本读通顺:
⑴ 自学生字新词,可以在不理解的字词边打上“?”
⑵ 自读后,再挑选几节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读一小节,大家边听边正音。
⑵ 能说说课文大概的意思吗?(我和“可莱蒂“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情而争吵了,后来又和好的事情)
三、精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再去认真读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想:
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让你们感到了意外?)
(引导学生抓住“骂了他一句”后的“微笑”、与“我在外面等你”相联系的“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举起尺子”是,克莱谛“微笑、温和地说……”后来,父亲的训斥。)
2、抓住可莱蒂让人感到意外的言行进行分析:
要是你此时会怎么做?他此时在想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认识克莱谛的美好品质)
3、我和可莱蒂和好了,讨论:如果你是安利柯的父亲或者老师,你知道后会怎么说呢?
(给孩子们一点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说一说)
4、指读课文中父亲的表现,并思考:
为什么父亲在我们和好后还是训斥了我呢?
⑴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⑵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⑶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引导学生感悟(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
⑷ 讨论后得出:父亲的训斥是应该说是深刻的,也是及时的。
⑸ 孩子们,当我们长大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放上这个问题,不要求能够说出长篇大论,只是稍微让孩子感悟到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四、抓住重点,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感情
1、想一想:课文中的那些地方是你受到了感动?用笔勾画出来。
2、四个人一组,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3、班上选代表分角色朗读表演。
五、课堂总结
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化解冲突?孩子,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不怀恶意,诚恳的去对待你的亲人朋友,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关爱。
六、作业
小练笔《当我和xx吵架后……》
要求写出自己当时的心里想法,以及现在学了课文后心里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争吵》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课文大概内容。
师:上节课我知道了,这是谁与谁之间的争吵?
板书:安柯利克莱谛
为什么而引发争吵呢?板书:本子弄脏--报复
那么结果呢?板书:生气争吵--和好
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发生的始终。
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还出现了哪个人物?他在文中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安柯利的父亲。
师:那么,大家找一找,这位父亲说了怎样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一读三句话。
三、找出争吵原因,分析安柯利心理
安柯利错在哪里?
理由1、他先骂了克莱谛
2、他报复了克莱谛
3、知道自己错了,但没有及时认错。
安柯利的心理变化,指导朗读第1到5自然段。
要读出争吵中两个人不同的心理。
克莱谛
“我不是故意的”很友好
“你这是故意的”生气
“我在外边等你。”伤心失落的语气。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同学们说一说。
9、小练笔。写一写关于你和同学之前的一件小事。
课后反思:
本堂课难点重点都在于父亲的那句话,大家能体会到父亲说的自己错先认错的道理,但是不能深入理解关于“戒尺”。这把“戒尺”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说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有的说是对朋友不理解,等等。父亲的话有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
《争吵》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 既然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谁与谁争吵?
他们为何争吵?
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5、各自抄写:
⑴ 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⑵ 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⑴ 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⑵ 他们为什么争吵?
⑶ “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
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
《争吵》教学设计 篇6
《争吵》教学设计 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吵》教学设计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