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变化过程,知道保护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初学了《特殊的葬礼》这一课,你知道这一次葬礼有什么特殊之处?
(地点特殊:巴拉那河上;主持人特殊:巴西总统;对象特殊:塞特凯达斯瀑布)(板书:瀑布)
二、感受瀑布昔日——雄伟壮观
过渡:葬礼一般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而巴西总统却亲自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看来,这真是一次特殊的葬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这条不同凡响的瀑布吧!
1、首先,请同学们闭目倾听,凝神思考: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条什么样的瀑布?
2、从同学们专注的神情当中,可以知道你们已经被塞特凯达斯瀑布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什么样的瀑布呢?请你用四字词语来表达。
其中,最具有概括性的词语是——雄伟壮观。(板书:雄伟壮观)
3、课文是怎样描写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4、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你能通过朗读把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读出来吗?试读——指读(抓住重点,读中感悟)——范读——齐读。
5、导读:“尤其是每年汛期,……,流连忘返。”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游客,看到这样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会在他面前做些什么呢?
出示:如果我是一个摄影家,我会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会 。如果我是一个歌唱家,我会 。……
三、感受瀑布如今——逐渐枯竭
过渡:大瀑布曾经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带来了许多快乐,然而几年过去后,所有的美丽都逐渐消逝,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存在。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今的瀑布是什么样的?(板书:如今)
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2、几年过去了,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板书:逐渐枯竭)
3、课文是怎样描写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此时,如果你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失望、难过……)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呢。指名读。
(3)“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怎样读好这个词语。指名读。
(4)主宰塞特凯达斯瀑布命运的是他自己吗?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4、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像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而昔日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就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吧。
四、寻找瀑布消失的原因
过渡:大瀑布逐渐枯竭,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过,但是我们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寻找一下大瀑布逐渐消失的根源。
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2、用“因为用水毫无节制,还因为乱砍乱伐森林,所以大瀑布逐渐枯竭了。”的句式回答。
3、小结:主宰大瀑布命运的正是——我们人类。由于人们盲目破坏环境,才使大瀑布逐渐枯竭,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4、同学们,如果大瀑布也会说话,它肯定有很多委屈要向人类诉说,它会说些什么呢?
五、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
1、引读第6自然段: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大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许多人感到十分……,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他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纷纷加入到……。(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2、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引发了这样感人的一幕。齐读7、8自然段。
(1)“葬礼”要埋葬什么?
(2)“葬礼”要唤醒什么?
3、假如你是巴西总统,在葬礼上,你会说些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先完成演讲稿,然后请你来发表演说。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如今的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 。
希望通过这次葬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像大瀑布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我们的结局也会一样。我们是地球上的小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最后,让我们在《热爱地球妈妈》的歌声中来结束今天这堂语文课吧。
七、课后作业
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附板书:
18、特殊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瀑布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如今:逐渐枯竭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18课,主要叙述了由于塞特凯达斯瀑布从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等人为瀑布举行葬礼的事,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此文语言生动,结构巧妙,情感深沉,是一篇环保教育的好文章。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个性化的朗读,语言的训练,在主题的提炼上也仅仅满足于环保教育。本课设计较好地突破了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学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内容,感受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
3.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想象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辞,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激发环保的感情,同时学会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解题质疑
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面对一个沉重的话题。你参加过葬礼吗?“葬礼”什么意思?随机释“葬”,板书示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特殊的葬礼》。板书“特殊的”,指导“殊”字写法。
3.指名读课题,读出凝重之感。
4.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加“?”[(1)为谁举行葬礼?(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的葬礼?]
(设计意图:这是解题、教学生字词、质疑的连贯过程。课题中有“殊”“葬”两个生字,随机都已得到解决。用一种沉重的语气读题,为体会全文的情感定下了基调。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由课题激疑的习惯,这样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分组学词
1.出示学习提示:
⑴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⑵标出小节号,画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⑶边读课文边试着解答自己的疑问。
2.读课文自学。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一组:减少下旬教授重演慕名而来滔滔不绝
⑴指名读,正音。
⑵讨论字形,如“滔”的笔顺“慕”心字底的左右点。
⑶能理解几个?还有暂时不理解的吗?由释“慕名而来”归纳拆词解词法。由释“重演”归纳联系上下文解词法。
⑷齐读两遍。
第二组:拉丁美洲巴西巴拉那河塞特凯达斯菲格雷特
⑴音译词语要读得慢,读对,再读流畅。自由读,指名读。
⑵你了解这些词语吗?能够将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⑶演示“洲”的笔画并书空。
⑷描红(书后练习2)。
(设计意图:将生词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第一组词语,主要解决汉语言词语的音形义,并相机归纳词语的理解方法;第二组词语主要解决外来音译词语的读法和意思,各有侧重。特别是第二组词语,没有必要深究其具体的意思,只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连起来说一说就可以了。)
三、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1.将生词放到课文里再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先前读课题时提出的三个问题。
2.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相机归纳“地方”、“人员”、“对象”、“方式”特殊,擦去“?”。
3.用一句话说明白这件特殊的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把起因加进这件事中,更完整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至此,学生已经读过两遍课文,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够解决了。围绕“特殊”进行课文内容的归纳也就水到渠成。)
四、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出示两组词语
咆哮而下逐渐枯竭
滔滔不绝生命垂危
一泻千里奄奄一息
指名读,找规律,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2.左边词语
⑴在文中哪里?用笔加着重号,读出相应的句子。
⑵放到段落中再读,这三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⑶播放词语和瀑布同步视频,相机说“这就是——”来直观地解词。然后读出词语气势。
⑷书中哪一个词能概括瀑布的气势?[板书:雄伟壮观]
⑸引读三个词语体会气势: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的瀑布,气势是那么——。一句话,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板书:昔日]气势是那么——”
⑹谁能读出这种雄伟壮观的气势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⑺说话:假如我是游客,我会说。假如我是画家,我会。
假如我是,我。
3.过渡:我相信,此时此刻,大瀑布的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是有谁会相信,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⑴[出示“奄奄一息”图]说说你的感受吧。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右边词语。
⑵带着这些复杂的心情,让我们自由地读第5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心里很难受?为什么?[板书:现在奄奄一息]
设计意图:这两组词语是生词,同时又描摹着瀑布今昔不同的面貌,很具代表性。将此列出,一、解决了词语学习的问题;二、清晰地抓住了今昔对比的脉络。此环节设计还突出了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在词语、段落的反复朗读之中,逐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而句子训练,也是为了提升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对比朗读,深入设疑
1.[出示今昔瀑布的对比图片]同学们,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人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现在,瀑布却是奄奄一息,人们无限惆怅,失望离去。来,看着课文,让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之中。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女生齐读第5自然段。
2.读到这儿,大家的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如今逐渐枯竭?人们举行这一特殊葬礼的目的是什么呢?下一课,我们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对比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失去瀑布往日气势的惋惜之情,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深入设疑做好了铺垫。)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借鉴“精致教育”的理念,力求体现“精致语文”的课堂教学特征,尝试构建“精致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精致教育是指为了学生又基于学生,通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精心开发和教育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不断生成精彩教育细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的教育。本课试图围绕课文教学主题,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补充相关阅读材料,并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重视在阅读、体验和感悟基础上的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合作与对话,创造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对重点词语在理解和诵读中逐步积累,并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灵活运用。
(二)过程方法目标
3。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朗读、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目标
4。充分认识到大自然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懂得避免悲剧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并由此深刻认识到爱护地球与人类生存的统一关系。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展开想象,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爱护地球与人类生存的统一关系。联系课文内容,写写菲格雷特饱含深情,动人心弦的演说辞。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略)
2、教师准备(略)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准备课上提出或先与同学讨论。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的字查查字典
葬礼 咆哮 无奈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不辞而别 奄奄一息 慕名而来
(3)通过电视新闻、报刊图书或电脑网络等途径,寻找一些关于自然环境遭受人类破坏的信息和图片;另外再找一些关于描写瀑布的诗句和词语。
(4)对教师下发的课外阅读材料《趵突泉的喜忧变迁》读一读。
2、教师准备
(1)本课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
(2)做好多媒体课件。
(3)课外阅读材料《趵突泉的喜忧变迁》(提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导入
1。教师板书“葬”,同时让学生说说“葬”字的写法,学生表达与教师书写同步。然后请同学读读这个字,平舌音要读准。
师:什么叫“葬”? “葬”是会意字,从字形上就可以领会“葬”字的意思,谁来说一说?(“葬”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在丛草中,从字形上看,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草的形状,中间是个死字)
2。教师板书“礼”,问:那么“葬礼”是什么意思?(掩埋死者遗体的仪式)
3。教师板书“特殊的”,问:老师在葬礼前再加上“特殊的”,此时,你产生那些问题呢?(是为谁举行葬礼?哪些人参加葬礼?为什么称特殊的葬礼?葬礼的经过是怎样的……)(教师随机在板书的课题下面打上几个大小不一的问号,问号的大小根据问题是否重点决定)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带着刚才的问题认真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通顺。碰到读不通读不好的地方自己回过去再读读,直到通顺为止。读完后再静静的想一想,刚才的问题是否都能够解决了,该怎样来回答。
2。组织学生交流,先请提问的同学来回答。教师随机点评,并将黑板上的问号逐一擦去。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读,已经将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不少。那么,通过刚才的认真朗读,你从课文的文字当中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有了那些新的认识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的收获,看看谁会读书。
4。组织学生交流,首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每个学生谈自己想解决的问题,然后四人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做好点评。(引导用“因为……所以……“来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5。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说说喜欢的原因。
6。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也说说喜欢的愿意。
7。小结
再读课题,说一说为什么这是一个特殊的葬礼?
8。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1)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2)描写瀑布的词语有哪些?
三、学习词语
1。黑板出示词语
特殊 葬礼 减少 下旬 重演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 不辞而别
毫无节制 乱砍乱伐 水土流失
慕名而来 流连忘返 饱含深情
拉丁美洲 巴拉那河 塞特凯达斯瀑布
菲格雷特 生态学 环境学 专家教授
2。指导朗读,对不懂的词语提出来讨论一下。
3。引导学生思考,对哪些词语进行了归类,说说理由。
4。再读一读这些词语,对于一些成语,要读出词语的意思来,读出语气来。
5。指导写字
滔:右下部首要写得匀称
慕:最后两笔是水平两点,不能写成垂直两点
四、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五、课外作业
1。朗读课文和课外补充材料
2。通过电视新闻、报刊图书或电脑网络等途径,寻找一些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有关信息和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准备下节课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朗读、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共同的家园——地球。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图片的形象揭示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领会爱护地球与人类生存的统一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情感基调
集体读课题,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这个葬礼特殊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举行葬礼的对象特殊,主持葬礼的人特殊,参加葬礼的人特殊等方面来加以说明,教师自然导入课题:所以说,这是一个——生:特殊的葬礼)
二、精读“瀑布今昔对照”部分,究其原因,激发感情
1。品读瀑布昔日的壮观景象
(1)师:同学们,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语言描述,来感受一下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的景象。
①指名朗读相关段落(第二自然断)
幻灯出示重点句子和相关图片: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②看看左边的图,读读右边的句子,说说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出示:这是一条 的瀑布。(读后交流并填空)
③师:结合图片品味品味其中的词语,你对哪个词语感受最深,就具体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深入品析)
“咆哮而下”,咆哮的本来意思指什么?读到这个词,你仿佛听到什么样的声音?(这个词写出了瀑布声音大,像发怒的野兽,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谁能读好这个词语。(如果朗读不到位,教师评价:瀑布不在咆哮)
第二个词是“滔滔不绝”,在这里,“绝”指什么(用完,没有)?读到“滔滔不绝”这个词语,你眼前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写出瀑布水量巨大,永远也流不完)——谁能读好这个词(根据朗读效果评价:水量不大、水量大一些、水量很大)
第三个词是“一泻千里”,这里的“泻”指什么?读到“一泻千里”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写出瀑布流速很快,流得很远。)你会自然想起古代哪位诗人写的什么诗句?——谁能读好这个词?(根据朗读效果评价:流得不够快、流得不够远、流得很快很远。)
④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师:这一句话,只用了三个词语,就写出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水声之响、水量之大、水速之快、水流之远”。现在我们将这三个词语放到句子中,想象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再将这句话读好。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评价(气势不大、有点气势、气势很大、气势雄伟等,反复多次)——教师范读——学生评价——集体朗读
(2)下面我们就通过录像观赏一下塞特凯达斯瀑布。
播放录像片段(两遍),在关键处定格——师:假如你是当时的游客,你就站在大瀑布的面前,你会如何赞美瀑布?(学生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随机板书:雄伟壮观)
2。品读瀑布现在的可悲模样
(1)师: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让游客留连忘返。但是,几年过去了,许多
慕名来而的游客,见到的又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教师出示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配上音乐,教师范读。)
(2)师:同学们,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变成了这样一副模样,着实令人惋惜。如果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可以用“雄伟壮观”来形容,那么此时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出示:这是一条 的瀑布。
(如果学生说出“逐渐枯竭”,教师引导:在你眼里,逐渐枯竭的瀑布是怎样的?如果学生说出“生命垂危”,教师引导:“生命垂危”本来是形容什么的?你为什么用来形容瀑布呢?如果学生说出“奄奄一息”教师引导:奄奄一息本来是形容什么的'?你为什么用来形容瀑布呢?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辨别,哪个词是直接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后两个词语是写人的,是间接写瀑布的。)
(板书:逐渐枯竭)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语言。
师:同学们,赛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有咆哮轰鸣、震耳欲聋的水声,现在有吗?它曾经有滔滔不绝、奔腾不息的河水,现在有吗?它曾经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急流和气势,现在有吗?它的周围曾经有葱茏茂密的森林,现在有吗?
在逐渐枯竭的瀑布面前,过去的一切都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了,现在能够看到的是细细的流水、是黑黑的悬崖,听到的是流水低低的叹息。这就是我们心中的逐渐枯竭的瀑布的模样了。
(4)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这条逐渐枯竭的瀑布的?
幻灯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①指名朗读——问:你朗读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听出来了吗?(反复多次,要抓住“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等关键词评价,看看意思是否读了出来)——集体朗读。
②师:同学们,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是“无奈”,请问什么叫无奈?(启发:塞特凯达斯瀑布愿意变成这副模样吗?但他有没有办法支配自己的命运?“无奈”的意思就是:不愿意变成这样,但没有办法,不得不变成了这样。同学们,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变得这样无奈呢?此时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向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的内容,替塞特凯达斯瀑布把心中的无奈说出来。)
③学生自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说——评价(反复多次)
教师评价语:
从你无奈的述说中,我听出了你对自己过去的眷恋,你是一条怀旧的瀑布。
从你无奈的述说中,我听出了人类给你造成的巨大伤害,你是一条理性的瀑布。
从你无奈的述说中,我听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无情践踏,你是一条忧伤的瀑布。
从你无奈的述说中,我听出了你对人类的控诉,你是一条愤怒的瀑布。
从你无奈的述说中,我听出了你人类的规劝和希望,你是一条关注人类命运的瀑布。
三、精读“举行葬礼”部分,试写总统演说辞,揭示主题
教师过渡:同学们,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逐步枯竭,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但塞特凯达斯瀑布再也无法改变自己走向消亡的命运,他流尽了最后一滴水,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流下的最后一滴绝望的眼泪,孤独地离我们远去。(出示人们举行葬礼的幻灯片,配上悲哀的音乐)
1。师:1986年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了葬礼。下面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这位总统在葬礼上表达了哪些意思。指名读——指名说(两层意思:一是对大瀑布的美好回忆;二是对人们的号召与动员)
2。师: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包含深情,动人心弦。下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一写这段演说辞。因为时间有限,只要简要地写上一段。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引用,但要自己组织语句来写,最好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语言文字。
教师出示格式: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昔日的瀑布……可是,如今的瀑布……希望通过这样的葬礼……
(教师事先下发草稿纸,半张按照格式以填空形式出现,半张可以不按照格式写,只要写出两层意思就可以了。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并物色发言人,酝酿点评)
3。指名上台演讲,进入角色,教师点评。
4。师:(指着板书)同学们,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在短短几年中逐步枯竭,最终走向消亡,这真是大瀑布的悲剧。(板书:大瀑布的悲剧)
四、补充图片资料,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其实,许多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着,下面请看一组图片(幻灯出示)
(1)出示“白色垃圾 污染水源”图片,问:这是什么的悲剧(水源的悲剧)
(2)出示“水质污染 鱼儿遭殃”图片,问:这是什么的悲剧(鱼儿的悲剧)
(3)出示“乱砍滥伐 群山荒芜”图片,师问:这是什么的悲剧?(群山的悲剧)
(4)出示“水土流失 田地干旱” 图片,问:这是什么的悲剧(田地的悲剧)
(5)出示“一潭浊水 维系生命” 图片,问:这是什么的悲剧(生命的悲剧,人类的悲剧)
2。师:同学们,《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给我讲述的是大瀑布的悲剧,但在我们的眼里,这仅仅是大瀑布的悲剧吗?(不是,这实质上是人类的悲剧)
板书:将“大瀑布”擦去,改成“人类”
3。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说出了心中的无奈,还替菲格雷特总统进行了演说。假如再进一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和课前搜集的资料,我相信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此时此刻,假如把我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教师小节:同学们,大自然是慷慨无私的,它已经向人类恩赐了许多许多,但我们人类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我们人类的悲剧不再重演。
板书:不再重演
五、课外作业
读读补充材料《趵突泉的喜忧变迁》,看看趵突泉原来的喜是什么?后来的忧是什么?最后的喜又是什么?看看它的喜忧是如何变迁的?看看我们如何使趵突泉曾经的悲剧不再重演了。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4
【目标预设】: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初读探究,了解课文大意。
2、读中感悟塞特凯达斯瀑布从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知道大瀑布变化的原因,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词句。
2、从塞特凯达斯瀑布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枯竭中,体会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与现在奄奄一息的瀑布的巨大反差,从而体会到环境破坏的严重危害。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专家张庆指出:“语文教学要回到原点”——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这就要求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去读、去思、去悟、去辨、去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达成三维发展目标。本着这样的原则,可设计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品读体验、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文本揣摩探究,领悟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
抓住关键词句,以读为主,体会瀑布今昔的.不同,深挖其中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到环境破坏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1、设疑激趣: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有一条著名的瀑布,它叫塞特凯达斯瀑布。(课件展示瀑布图片)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条美丽而又壮观的的瀑布,可是你们知道吗?就是在这条瀑布的脚下,曾经举行过一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从前,去观看一场“特殊的”葬礼。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葬礼”。启发质疑:特殊的葬礼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特殊的葬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做上记号留下你们思考的痕迹。
2、读后小组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教师相机指导读准瀑布的名称“塞特凯达斯瀑布”,尤其注意多音字“塞”在这里的读音。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名认读生字,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2、指名认读生词(课后习题3),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3、指名认读课文各自然段段,在学生认读困难之处,教者适当范读,领读。读后评议,表扬为主,激发学习热情。教者及时板书:易读错的多音字和组词;辨析形近字,强调不同的部件。例如:
瀑pù 哀 āi 悼dào 破pò 衰shuāi 掉diào
4、倾听录音。请打开课本,边默看课文,边倾听播音。要听清楚字音和停顿,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披文入情,研读感悟。
1、感受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
(1)过渡:能够让一个国家的总统亲自主持葬礼的瀑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风采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昔日瀑布的语句,划上波浪线。(生读划)
(2)交流并出示第4自然段(其中“汹涌”“咆哮而下”等重点词语为红色),朗读这些词语,并说说哪个词语概括地写出了昔日瀑布的景象?(雄伟壮观)
(3)师:你从哪儿体会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多名学生交流,随文理解“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震耳欲聋”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补充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相关资料。
(4)以自由读、示范读、比赛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昔日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5)创设情境,欣赏昔日瀑布的图片和录象:如果你是一名游客,站在大瀑布面前,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呢?深入体会游客的“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6)齐读第
4、5自然段,读出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出游客的流连忘返。
2、体会现在瀑布的奄奄一息。
(1)过渡: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同学们,我相
信此时此刻,大瀑布的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放哀伤的音乐)可有谁会相信,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了。他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一个永远的梦。
(2)播放现在的瀑布图片,学生谈看后感受。
(3)自由读第8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心里很难受?为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抓住 “枯竭”“无奈”“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等重点词语体会文本内涵。
(5)师:在这里,作者用他动情的笔调,把如今的瀑布当作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来写,你能通过你的感情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奄奄一息吗?指导朗读,师生互评。
(五)回扣课题,课外延伸。
1、带着学文后的感受再读课题,读出沉重之感。
2、播放一小段巴西总统在这个葬礼上作的深情的演说,之后提出要求:这节课我们先听到这里,至于总统后面的演说,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推测一下,将这篇演说辞补充完整,下节课咱们来和这位总统先生比一比,看看谁的演说更精彩!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好习字册中的字、词、句。
3、课外实践:寻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的水源。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地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视频:壮观的赛特凯达斯瀑布奄奄一息的赛特凯达斯瀑布。
2、巴西总统菲格雷主持葬礼的图片。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视频:壮观的赛特凯达斯瀑布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太壮观了!太漂亮了!)
视频:奄奄一息的赛特凯达斯瀑布看了短片你又有什么感想?
(这个瀑布没有刚才的瀑布雄伟壮观)
师:“其实这两个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条瀑布——赛特凯达斯瀑布”
出示:巴西总统菲格雷主持葬礼的图片
你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葬礼》这一课
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谁的葬礼?为什么特殊?等等)
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今昔对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二、激发兴趣,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三、自然感悟、交流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在文中勾画出最能震撼心灵的词、句或段落?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悟
(一)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今昔对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环境破坏的严重。
结合重点次与理解
昔日: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板书:雄伟壮观)
今日:逐渐枯竭、无奈的低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书:逐渐枯竭)
(二)赛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
人类毫无节制的用水
乱砍滥伐
(三)从参加葬礼的人的特殊性及广泛性中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受祭者的特殊性体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感受“特殊葬礼”的真正含义
提出中心问题让学生思考、感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感悟,提升情感。
四、扩展:
师:假如你是菲格雷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将对着巴西人民演讲,你会怎么说?
五、自学生字
调动学生动脑识字,逐步掌握识字方法。
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月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到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因此,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9/114号决议,确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这一日子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臭氧层对人类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臭氧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氯氟烃(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哈龙)等气体引起的。
氟里昂在自然界不会自己产生,而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扩散出来的。它用于制冷装置的冷冻剂、气溶胶、有机溶剂和泡沫发泡。哈龙用于作灭火剂。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龙等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
一位美国环境科学家曾预测: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xx年,全世界将有1.5亿人患皮肤癌,其中有300多万人死亡;将有1800多万人患白内障;农作物将减产7.5%;水产品将减产25%;材料损失将达47亿美元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率将增加30%。
由此而知,保护臭氧层的工作迫在眉睫。在认识到高空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的同时,还应了解近地低空气中的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低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还会直接引起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某些电器例如复印机,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臭氧。因此,在使用这些电器时,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畅。
《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6
《特殊的葬礼》一课围绕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葬礼仪式的特殊事件,回顾了这条瀑布由“雄伟壮观”到“奄奄一息”的变化过程,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不要使悲剧重演,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是一篇学生练习朗读、积累语言、感悟事理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2。联系课文,想象出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景象和枯竭后的样子及人们的心情。
3。学习15个生字,理解“咆哮而下”、“流连忘返”、“奄奄一息”、“不辞而别”等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借助课文语言,想象出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和枯竭后的样子。
2。通过塞特凯达斯瀑布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塞特凯达斯瀑布悲剧的原因以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渲染气氛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葬礼并不是给人举行的,而是给什么举行的?
2。虽然是给瀑布举行的,但葬礼却是非常庄严、肃穆,每个人的心情都显得特别的'沉重。
3。我们一齐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两小节。(播放背景音乐)
二、创设情境,引发互动
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巴西,来到了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参加这特殊的葬礼。葬礼上,我们的视线一下子就被葬礼的主持人吸引过去了,那是谁?
2。是总统菲格雷特。作为总统,今天来参加瀑布的葬礼,看出了什么?他穿着黑色的葬礼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葬礼上还有谁来了?从“汇集”看出了什么?
三、披文入境,品味语言
1。(播放音乐)那天,天阴沉沉的,大家手捧着鲜花,静静的,这时,菲格雷特总统缓缓地走到台上,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起塞特凯达斯瀑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
2。总统菲格雷特回忆到了什么?瀑布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欢乐和骄傲?
(一)领略昔日瀑布的壮观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昔日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雄伟壮观)
2。再读课文: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划好的同学先练习朗读。
3。出示句子: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①指名读: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②指导朗读。
4。补充资料,体会瀑布的壮观。
5。师读第三自然段,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领略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风采。
7。看着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你会怎么赞美它?通过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这雄伟壮观的瀑布面前吧!
8。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二)感受瀑布的枯竭
过渡:塞特凯达斯瀑布以它壮观的气势,曾多少次给人们带去欢乐和骄傲,而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却让我们为它感到惋惜和痛心。
1。现在的瀑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板书:枯竭)
2。默读课文,想象一下,枯竭的瀑布是什么样儿的?
3。是的,什么听不到了?(咆哮的声音),什么看不到了?(一泻千里的景象)
4。此时的瀑布在我们的眼前就像什么?
5。出示: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①轻声地读一读这句话,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难受?
②谁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指导读好“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③如果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能说话,他会对我们说什么?
④这是多么令人惋惜、令人痛心呀!配乐齐读第5小节。
6。塞特凯达斯瀑布以前是何等的壮观啊,请男同学读第3自然段,如今塞特凯达斯瀑布却是一幅枯竭的样子,请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
四、寻找原因,感悟提升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可是现在却逐渐枯竭,生命垂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
3。齐读第4自然段。
五、发出号召,升华情感
1。像塞特凯达斯这样的瀑布,世界上还有许多,它们也许正遭遇着同样的命运。
2。补充资料出示:
(1)一些受灾图片。
(2)一组数字。
人类已耗尽了2/3的世界资源,人类1个物种正在威胁着地球1000万其他物种的生存。
3。此时此刻,菲格雷特总统将会怎样去号召大家,号召什么?语气应该怎样?
同桌的同学互相练读。指名读。齐读。
4。面对现在逐渐恶化的环境,你想说什么?面对环保觉醒的地区取得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有关环保的资料;或者实地调查,写一份调查研究报告。
2。练笔:想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吗,让大家都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吗?请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