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心得
此篇文章寒假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寒假心得 篇1
这个寒假,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了。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奶奶家,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一天,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不,我和爸爸已经准备就绪……可是,贴歪了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爸爸说:“爸爸,你在上面贴,我在下面看,如果贴高了,我就说,上升;如果贴低了,我就说,发财。这样不但能看贴没贴歪,还能讨个吉利呢!”爸爸听了,笑着说:“行呀!”我们开始贴第一副春联了。“上升……不,发财……上升,不,发财。”我忙得手忙脚乱,好不容易爸爸把一幅春联贴完了。我一看,文笔还不错:丰年飞瑞雪,好景舞春风。横批:吉祥如意。我们又开始贴了,“上升,发财”的`声音又在爸爸耳边回荡……
终于把所有的对联都贴上去了,奶奶家的小院立刻充满了祥和欢乐。望着我们爷俩儿的劳动成果,我满意地笑了。
寒假心得 篇2
在寒假的后几天,是表姑回门之喜,我们六点就起床了,爸爸开车带我去了三舅爷爷家。
我们来到了三舅爷爷家,刚一进门就抓了一大把喜糖,我进去一看,里面有很多人,有说话的,有磕瓜子的,还有收拾东西的。
九点整,我远远看见几辆宝马车缓缓驶进了院子。新郎下了车,我们几个早设了关卡,一道守在家门口,一道守在楼门口。新郎下了车,我们几个把楼门堵得严严实实的,都喊着:“拿红包来,没有红包不给让路。”新郎冲了几次也没冲进去。于是把红包撒了一地,这样新郎过了第一道关卡。当新郎跑到门口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于是门口的人说:“卖毛巾了,一块毛巾两个红包。”新郎拿出所有的'红包说:“让开就有红包。”这样新郎轻松地冲过了第二个关卡。
我拿出红包打开一看一红是三十元,我高兴极了。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参加了婚礼,看了热闹,还长了见识。
寒假心得 篇3
寒期社会实践,感觉很新鲜也很好奇。在我心目中,寒期社会实践是每个人踏上社会的一个必经之路,在社会实践中,我可以看到一些书本上所不能认识到的事情。就这样,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伴着毛毛的细雨,打着花伞,我开始了第一天的寒期实践小日子。
经历了今天这一天的'折腾,我感受匪浅,我认识到了出社会工作的困难一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然一一向上司询问之后,但是其中的一个细节没做好,导致“系统瘫痪”了一样,全部从头开始,让我也是心累。从小到大,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并没有真真正正的走向社会,而今天,我以寒期社会实践的名义,踏上了走向社会的路程,即便是刚刚出发,却看到了社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轻松。
希望通过本次的寒期社会实践,能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每天一点点收获,一点点成长,一点点锻炼,一点点喜悦或是悲伤,相信这些一点点,会积少成多,会让自己棒棒哒。
寒假心得 篇4
寒假是一个放松的假期。在寒假里同学们可以尽情的玩耍,把平时的苦闷都发泄出来。
寒假是一个紧张的假期。在寒假里同学们可不能只顾着玩,只顾着发泄。学习还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当然,在寒假里只顾着学习也是不好的,我们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学的更扎实,玩得更开心!这个寒假我不会感到忧虑。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所以没什么事情让我感到忧虑。而且,寒假本身就是让我们充满快乐的呀!我们都很快乐,犹如小鸟,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让我们都快乐起来吧,快乐的我们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让我们放下烦恼,在寒假里做一直快乐的小鸟!
在寒假,我复习了上学期的功课,我认为复习很有意义,起码我们学过的东西也不会忘记,再一次复习,印象越深刻。以前我不太喜欢复习功课,但现在我改变了以前的这种错误的看法,在复习中感受到快乐。
有付出就必有收获!不错的!在寒假里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很多。我喜欢寒假,因为它带给了我快乐。
寒假心得 篇5
浮生六记读后感傍晚来到房间,心有无倚之孤独感,站立在窗前遥望天边浮云,发呆了一会。点了一支烟,燃烧,不喜欢烟之苦涩,可是不抽,心中惶惶的,没有着落感。胡思乱想一会儿之后,用毛毯做枕,舒服地躺下来,拿起那本《浮生六记》小说,翻看起来。记得先是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看到《浮生六记》的介绍。
林语堂曾经说:“陈芸(游鱼注:该书作者沈复的妻子)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生活中,陈芸也是最令人喜爱。她生具慧才,性情洒脱,简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那时,我记住了陈芸这个名字。后来,我翻看《世界文学》,发现它将《浮生六记》列入传世藏书,不由心生阅读的渴望。
此后,在各个书店留意《浮生六记》,但是遍寻不着。最后,却在一家不起眼的书摊上看到,书都没有浏览一下,就买下了。买来之后,没有急着去读,在床头放了数日。我当然不是书痴,没有这样的雅趣——先闻闻书香,反复抚摸书面,吊足胃口,然后才煮茶燃香静读。
没有急着读,乃是因为近来心情不佳。现在,我终于翻阅本书,果然写得至真至情,让人感动,文笔尤其细腻。读了一会儿,看看前序后编,才知道这也是残本。前四卷是沈复写的,后两卷是曾国藩续写。
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一些好书总不是全本,例如《红楼梦》。大概后人无比喜欢原作,就大胆地写起续篇,有着修补完璧的美意。《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自传,细腻地写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还记载了浮生里种种悠闲的乐趣。何谓浮生六记?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
读《浮生六记》最大的`收获就是享受到幽闲之情趣。古人说过“人非有品不能闲”,而《浮生六记》更在闲情之中浸染了艳情。
写闲情,如月照苔石,写艳情,如雨落发梢。这本书恐怕是中国文人自足常乐悠闲自得的最佳写照,恐怕只有深得生活真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自传小说,也恐怕只有讲究情趣的闲人才会静下心读读本书。
在现代纷纷扰扰追名逐利的社会中,读这样的书,有点逃避有点抗争有点无奈。读罢,难免感叹——时光匆匆,浮生几何,何不给自己留下半日悠闲,抵它十年尘梦。总之,读《浮生六记》可以玩味,却不可羡慕,毕竟沈复的浮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学得,毕竟古人的悠闲,不是现代人可以模仿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