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分析报告
此篇文章实验分析报告(精选1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实验分析报告 篇1
一、方法原理
样品经王水分解后,在FeCl3存在条件下,使得猛以二氧化锰形式沉淀,用NH3·H2O、(NH4)2SO4、(NH4)2S2O8沉淀分离铁、铝、铅等元素,在pH=5.4~
5.9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以Na2S2O3、 KF掩蔽Cu、,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进行EDTA络合滴定。反应式如下:H2Y2-+Zn2+Zn2-+2H+铜、镍、钴、镉对测定有影响,但铜可用Na2S2O3掩蔽。本法适用于含1%以上锌矿样的分析。
二、试剂
1、5%FeCl3溶液。
2、0.2%二甲酚橙水溶液。
3、HAc-NaAc缓冲溶液:200g NaAc溶于1000mL水中,加冰醋酸10mL,混匀。
4、NH3·H2O-(NH4)2SO4-NH4Cl洗液:20g(NH4)2SO4溶于1000mL热水中,加20g NH4Cl、20mL NH3·H2O。
5、EDTA标准溶液(CEDTA=0.015mol/L):称取5.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250ml烧杯中,加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6、锌标准溶液:称取1.000g金属锌(99.99%)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7、EDTA溶液的标定:移取20.00ml锌标准溶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1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氨水中和至溶液由红变为黄色,用少许水冲洗瓶壁,加20mlNaAc-HAc缓冲溶液,加1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至亮黄色即为终点,做空白试验。CEDTA=CZnVZn/VEDTA。
三、分析手续
称样0.2g于150mL烧杯中,以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 HCl,低温加热分解5-6min,逐去H2S,再加入5mL HNO3,继续加热分解,蒸至小体积后,加入1mL FeCl3溶液,继续蒸发至湿盐状,取下,加入5g(NH4)2SO4(使Pb沉淀)、1g(NH4)Fe、Mn、Al)、1g NH4Cl,拌成砂粒状。加20mL NH3·H2O2S2O(沉淀分离8搅匀,在电热板上煮沸3min,取下用少量水吹洗杯壁,补加5mL NH3·H2O,趁热用定性滤纸过滤,用热的NH3·H2O-(NH4)2SO4-NH4Cl洗液洗涤烧杯和沉淀各7~8次,滤液用锥形瓶承接,将锥形瓶中的滤液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煮沸约10min,以赶去大部分的NH3(但勿使氢氧化锌白色沉淀析出),取下冷却至室温。加1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用1+1 HCl调节溶液由黄色至无色,加HAc-NaAc缓冲溶液15mL,分别加入Na2S2O3、KF各0.2g,摇动使其溶解,滴加2~3滴EDTA(计算滴加体积,主要消除残留Fe的影响),加入2~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液滴定至亮黄色为终点。WZn%=(65.38×CV×100)/(m1000)。
四、注意事项
1、含Cu高的样品先加Na2S2O3掩蔽Cu,使其颜色褪去;
2、含C高的样品称0.5g样于瓷坩埚中,于700℃马弗炉中烧3h(坩埚经王水处理后再烘干),取出,冷却后将样品用毛刷扫入150mL烧杯中,用王水冲洗坩埚,此后步骤同上;
3、加HNO3分解后,加入5mL 1+1 H2SO4蒸至湿盐状,若含C高时可在蒸至冒白烟时取下,放冷,加入1~2mL HClO4,继续蒸至湿盐状,后同。
4、二甲酚橙须在半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5、本方法是使锌呈锌氨络合离子同干扰元素分离,如氨的含量不足,锌不能完全形成锌氨络合离子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6、当试样中铅的含量大于40%时,应在用氨水中和大量酸后加入20ml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过量氨水。
滇管-9:7.80~8.20滇管-10:18.80~19.20空白值以0.00mL计。
铁、铜、锰、镁、锌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对不同物质中各种微量及常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其特点是:精确定量生物样品中的许多种微量元素,包括组织中存在的元素。易操作,对所测定的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且常用于单元素分析。因此,原子吸收是目前用来分析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原理
每种元素的原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而吸收的能量值与该光路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目成正比。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这些原子,测量该波长的光被吸收的量,与标准溶液制成的校正曲线对比,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2.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GB12396-90,铜:GB/T5009.13-96,锰:GB12396-90,镁:GB12396-90,锌:GB/T5009.14-96。
以上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及保健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其元素含量在1mg/kg浓度以上。
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
4.试剂
(1)硝酸(G.R),高氯酸(G.R),盐酸(G.R)。
(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
(3)0.5mol/L HNO3溶液:取33mL硝酸,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4)0.12mol/L HCl。
(5)去离子水:80(kΩ)以上。
(6)标准质控物:猪肝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质控物需室温干燥保存。
(7)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标准贮备液:铁标准溶液、铜标准溶液、锰标准溶液、锌标准溶液、镁标准溶液,以上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000μg/mL。
(8)标准中间液的配制:精确吸取上述标准贮备溶液各10mL(镁5mL),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稀释用溶液定容至100Ml[注意:铁、铜、锰、镁用0.5mol/L硝酸溶液稀释定容,锌用0.12mol/L盐酸稀释定容]。以上各溶液须放在聚乙烯瓶内,4℃冰箱保存。 5.操作步骤
(1)样品消化:实验操作需在无元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准确称取样品干样0.3~0.7g,湿样1.0g左右,饮料等其他液体样品1.0~2.0g,然后将其放入50mL消化管中,加混合酸15mL[注意:油样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可多加些酸],过夜。次日,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消化开始时可将温度调低(约130℃左右),然后逐步将温度调高(最终调至240℃左右)进行消化,一直消化到样品冒白烟,液体变成无色或黄绿色为止。若样品未消化好可再加几毫升混酸,直到消化完全。消化完后,待凉,加5mL去离子水,继续加热,直到消化管中的液体约剩2mL左右,取下,放凉,然后转移至10mL试管中,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消化管2~3次,并最终定容至10mL,此为试样溶液。样品进行消化时,应同时做样品空白消化。
(2)测定:将标准贮备液分别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以供上机使用(表6-3)。
表6-3不同浓度系列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实验条件及方法:测定铁、铜、锰、镁、锌元素的波长分别为248.3、324.8、279.5、285.2nm和213.9nm,仪器狭缝分别为0.2、0.5、0.2、0.5nm和1.0nm灯位置、灯电流等均按仪器使用说明调制至最佳状态,然后点火准备测定。首先,应以各标准系列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然后逐一测定空白及样品。
6.计算
根据仪器测定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式中X——样品中元素的含量,mg/100g;ρ——试样溶液中元素的浓度mg/L;ρ0——空白值;
V——样品定容体积,mL;
f——稀释倍数;
m——取样量,g(固体质量为g,液体为mL)。以上元素最低检出限分别为铁0.2μg/mL,锰0.1μg/mL,铜0.0016μg/mL,锌0.4μg/mL,镁0.05μg/mL。 7.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要防止污染,所用器皿均应使用塑料制品,使用的试管及器皿均应在使用前泡酸,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样品消化时,注意酸不要烧干,以免发生危险。
实验分析报告 篇2
实验目的:
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的模式、方法、技术、技巧。
实验内容:
1.系统初始化:在这个实验中首先我们进行了金蝶系统帐套的建立,创建了公司名称、成立时间等基本信息,以及对公司会计架构的设定。其次添加公司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权限,以便后期进行账务的处理。接下来是最重要的系统初始化程序,对财务系统帐套的设定,并录入所需要的初期数据资料,包括职员、部门、期初余额等。同时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帐套的恢复与备份。
2.账务处理:实验二中我们主要是进行凭证的编制和审核,同时还学习了如何查询总账和明细账。
3.出纳管理:这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与出纳相关的各类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以及支票的处理。现金模块主要有以下功能点:现金日记账、现金盘点单、现金对账和现金日报,我们主要学习了前三个内容。银行存款的学习集中在银行日记账的编制和银行对账单的填写与审核。最后学习了支票业务的相应知识。
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实物资产,所以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我们金蝶软件实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我们学习了固定资产的新增和减少处理,以及计提折旧和查看固定资产相关明细账的方法。
5.工资核算:这个模块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工资项目的新增,然后对需要计算的工资项目进行公式的设定,并在老师的要求下理解并记忆了比较重要的几个工资项目核算的公式。接下来就是录入员工的工资数据,并分配员工本月的工资生成本月工资表。
6.往来管理:在现实中公司会与其他公司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往来业务,所以在金蝶软件中往来业务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模块。这个模块中我们学习了往来业务的确认与核销,以及往来对账单的查询与输出。
7.报表处理:最后的实验阶段就是进行公司这个月报表的输出。我们先是学习了自定义报表的编制和输出,然后用系统中自带的模板进行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以及输出。
遇到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1.第一节课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直到进行到固定资产业务的处理时,结转相应的损益账户,许多同学都发现数目不对以及不能计提折旧。原因就在于先前初始化时固定资产的初期数据录入错误,并且初期数据录入完毕便不可更改了。针对这一困难,我们只能选择重新录入期初数据,然后开启帐套进行再一次的业务处理。
2.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总是会发生各种因为马虎造成的错误。比如编制凭证时对记账凭证“收付转”性质的选择,会计科目的选定以及相应数据的计算。对于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提高了编制记账凭证的仔细程度,另一方面在审核时让同桌同学处理,进行第二次的检查。若进行账务处理之后的项目时仍发现错误,可以进行反过账对错误的凭证进行修改。
3.在进行报表管理时,发现输出后仍有些项目与其他同学不尽相同,查明原因发现是在编制记账凭证时,没有将相应的支出记录到正确的费用类账户里。同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相对其他两个报表来说是相对复杂的,所以在听从老师的建议后,自己单独进行了第二次的报表编制,以加深记忆。
总结:
1.新建立账套的时候,就要在账套的属性里把会计期间的时间设置好。否则账套启用后,账套的启用时间将无法再修改
2.做好数据备份。每做完一次实验都要进行完全备份,并注明相关信息。这可以使你在后面的实验出现问题后得到最好的补救――把数据恢复到最近的一次正确的状态。
3.加强理论学习,打好基础知识。如果基础只是不过关,则直接关系到金蝶的操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课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4.经验交流,相互帮助成长。通过这次实验,是我真正体会到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当你卡在一个问题上动不了的时候,这时候同学的一个提点或知道是很有用的。
5.遇到难题要及时解决。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哪怕一个最小的问题都要及时的解决,否则可能它会直接影响到你后面的操作,以至于你停滞不前。
6.全方位地了解了企业会计的工作程序及会计体系将过去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对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把会计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联系到了一起也体会到了会计电脑化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便利。
实验分析报告 篇3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练习焊枪的使用。
3、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二、实验要求: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金属的冷作硬化
1)取80×20毫米铜片一块,放在焊接板上,用焊枪加热至彻底变黑。
2)用镊子夹起铜片放入冷水中,观察黑色氧化物慢慢脱落。
3)用镊子从水中夹起铜片放入稀酸中浸泡几分钟,再用镊子夹起铜片在清水中漂洗。
4)用手指弯曲铜片,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5)把铜片放在砧铁上,用圆头锤敲打整张金属片。
6)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硬。
2、金属的退火处理
1)硼砂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稀释。
2)用毛刷蘸取硼砂液,均匀涂抹于上述铜片的两面。
3)把铜片放在焊接板上,用柔和的蓝色大火从一端开始加热,直到颜色变红后上移火焰,使整片金属完成退火。
4)冷却到看不见红色,浸入水中,然后用稀酸浸泡几分钟,去除硼砂。
5)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软。
实验分析报告 篇4
一、方法原理
样品经王水分解后,在FeCl3存在条件下,使得猛以二氧化锰形式沉淀,用NH3·H2O、(NH4)2SO4、(NH4)2S2O8沉淀分离铁、铝、铅等元素,在pH=5.4~
5.9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以Na2S2O3、 KF掩蔽Cu、,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进行EDTA络合滴定。反应式如下:H2Y2-+Zn2+Zn2-+2H+铜、镍、钴、镉对测定有影响,但铜可用Na2S2O3掩蔽。本法适用于含1%以上锌矿样的分析。
二、试剂
1、5%FeCl3溶液。
2、0.2%二甲酚橙水溶液。
3、HAc-NaAc缓冲溶液:200g NaAc溶于1000mL水中,加冰醋酸10mL,混匀。
4、NH3·H2O-(NH4)2SO4-NH4Cl洗液:20g(NH4)2SO4溶于1000mL热水中,加20g NH4Cl、20mL NH3·H2O。
5、EDTA标准溶液(CEDTA=0.015mol/L):称取5.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250ml烧杯中,加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6、锌标准溶液:称取1.000g金属锌(99.99%)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7、EDTA溶液的标定:移取20.00ml锌标准溶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1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氨水中和至溶液由红变为黄色,用少许水冲洗瓶壁,加20mlNaAc-HAc缓冲溶液,加1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至亮黄色即为终点,做空白试验。CEDTA=CZnVZn/VEDTA。
三、分析手续
称样0.2g于150mL烧杯中,以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 HCl,低温加热分解5-6min,逐去H2S,再加入5mL HNO3,继续加热分解,蒸至小体积后,加入1mL FeCl3溶液,继续蒸发至湿盐状,取下,加入5g(NH4)2SO4(使Pb沉淀)、1g(NH4)Fe、Mn、Al)、1g NH4Cl,拌成砂粒状。加20mL NH3·H2O2S2O(沉淀分离8搅匀,在电热板上煮沸3min,取下用少量水吹洗杯壁,补加5mL NH3·H2O,趁热用定性滤纸过滤,用热的NH3·H2O-(NH4)2SO4-NH4Cl洗液洗涤烧杯和沉淀各7~8次,滤液用锥形瓶承接,将锥形瓶中的滤液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煮沸约10min,以赶去大部分的NH3(但勿使氢氧化锌白色沉淀析出),取下冷却至室温。加1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用1+1 HCl调节溶液由黄色至无色,加HAc-NaAc缓冲溶液15mL,分别加入Na2S2O3、KF各0.2g,摇动使其溶解,滴加2~3滴EDTA(计算滴加体积,主要消除残留Fe的影响),加入2~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液滴定至亮黄色为终点。WZn%=(65.38×CV×100)/(m1000)。
四、注意事项
1、含Cu高的样品先加Na2S2O3掩蔽Cu,使其颜色褪去;
2、含C高的样品称0.5g样于瓷坩埚中,于700℃马弗炉中烧3h(坩埚经王水处理后再烘干),取出,冷却后将样品用毛刷扫入150mL烧杯中,用王水冲洗坩埚,此后步骤同上;
3、加HNO3分解后,加入5mL 1+1 H2SO4蒸至湿盐状,若含C高时可在蒸至冒白烟时取下,放冷,加入1~2mL HClO4,继续蒸至湿盐状,后同。
4、二甲酚橙须在半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5、本方法是使锌呈锌氨络合离子同干扰元素分离,如氨的含量不足,锌不能完全形成锌氨络合离子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6、当试样中铅的含量大于40%时,应在用氨水中和大量酸后加入20ml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过量氨水。
滇管-9:7.80~8.20滇管-10:18.80~19.20空白值以0.00mL计。
铁、铜、锰、镁、锌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对不同物质中各种微量及常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其特点是:精确定量生物样品中的许多种微量元素,包括组织中存在的元素。易操作,对所测定的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且常用于单元素分析。因此,原子吸收是目前用来分析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原理
每种元素的原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而吸收的能量值与该光路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目成正比。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这些原子,测量该波长的光被吸收的量,与标准溶液制成的校正曲线对比,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2.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GB12396-90,铜:GB/T5009.13-96,锰:GB12396-90,镁:GB12396-90,锌:GB/T5009.14-96。
以上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及保健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其元素含量在1mg/kg浓度以上。
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
4.试剂
(1)硝酸(G.R),高氯酸(G.R),盐酸(G.R)。
(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
(3)0.5mol/L HNO3溶液:取33mL硝酸,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4)0.12mol/L HCl。
(5)去离子水:80(kΩ)以上。
(6)标准质控物:猪肝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质控物需室温干燥保存。
(7)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标准贮备液:铁标准溶液、铜标准溶液、锰标准溶液、锌标准溶液、镁标准溶液,以上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000μg/mL。
(8)标准中间液的配制:精确吸取上述标准贮备溶液各10mL(镁5mL),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稀释用溶液定容至100Ml[注意:铁、铜、锰、镁用0.5mol/L硝酸溶液稀释定容,锌用0.12mol/L盐酸稀释定容]。以上各溶液须放在聚乙烯瓶内,4℃冰箱保存。 5.操作步骤
(1)样品消化:实验操作需在无元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准确称取样品干样0.3~0.7g,湿样1.0g左右,饮料等其他液体样品1.0~2.0g,然后将其放入50mL消化管中,加混合酸15mL[注意:油样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可多加些酸],过夜。次日,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消化开始时可将温度调低(约130℃左右),然后逐步将温度调高(最终调至240℃左右)进行消化,一直消化到样品冒白烟,液体变成无色或黄绿色为止。若样品未消化好可再加几毫升混酸,直到消化完全。消化完后,待凉,加5mL去离子水,继续加热,直到消化管中的液体约剩2mL左右,取下,放凉,然后转移至10mL试管中,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消化管2~3次,并最终定容至10mL,此为试样溶液。样品进行消化时,应同时做样品空白消化。
(2)测定:将标准贮备液分别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以供上机使用(表6-3)。
表6-3不同浓度系列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实验条件及方法:测定铁、铜、锰、镁、锌元素的波长分别为248.3、324.8、279.5、285.2nm和213.9nm,仪器狭缝分别为0.2、0.5、0.2、0.5nm和1.0nm灯位置、灯电流等均按仪器使用说明调制至最佳状态,然后点火准备测定。首先,应以各标准系列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然后逐一测定空白及样品。
6.计算
根据仪器测定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式中X——样品中元素的含量,mg/100g;ρ——试样溶液中元素的浓度mg/L;ρ0——空白值;
V——样品定容体积,mL;
f——稀释倍数;
m——取样量,g(固体质量为g,液体为mL)。以上元素最低检出限分别为铁0.2μg/mL,锰0.1μg/mL,铜0.0016μg/mL,锌0.4μg/mL,镁0.05μg/mL。 7.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要防止污染,所用器皿均应使用塑料制品,使用的试管及器皿均应在使用前泡酸,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样品消化时,注意酸不要烧干,以免发生危险。
实验分析报告 篇5
一、试剂
1、氟化钠溶液:4%。
2 、二甲酚橙指示剂:0.1%,配制后两周内使用。
3 、六次甲基四胺:
4 、丁二酮污溶液:1%乙醇溶液。
5 、抗坏血酸—硫脲溶液:按每100毫升溶液含抗坏血酸2克,硫脲10克的比例配制,当天使用。
6、 EDTA溶液:0.02M,用基准试剂配制。
7、锌标准溶液:0.02M。
二试样的分解
1 、若试样中含有锡:称取试样0.2500克移入250毫升烧杯中,加入氢溴酸10毫升,溴1毫升。温热溶解后加入高氯酸10毫升,加热蒸发以除去多余的溴和氢溴酸,分解不溶性的溴化物,从而获得一澄清无色溶液。蒸至尽干后,加水20~30毫升水。
三分析方法
吸入一定量的试液,依次加入氟化钠溶液10毫升(掩蔽三价铁、四价锡和三价铝),抗坏血酸—硫脲(掩蔽二价铜和银)溶液5毫升,丁二酮污溶液5毫升。混匀后加入适量六次甲基四胺,调节试液的PH值为5.0~5.5(用精密PH试纸检查)。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1~2滴,用0.02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红色转为黄色。也可再多加滴定剂1~2毫升,用0.02M锌标准溶液返滴至试液由黄色转为红色为止(用锌标准溶液返滴则终点更为敏锐)。
注:
1 、在PH5.5的微酸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锌时消除锰和镍的干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镍含量高时可用丁二酮污可消除小于1毫克钴的干扰。二价镍在PH的条件下与丁二酮污形成沉淀,可立即干过滤后滴定锌。
2、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5%,使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共存的铅,也一起以硫酸铅沉淀析出,但当钡量超过铅量10倍以上时,铅即全部掺入到硫酸钡晶格中,形成硫酸铅钡混晶沉淀,这种沉淀在乙酸铵溶液中不溶解,证明它比硫酸铅沉淀稳定得多。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掩蔽铅。
实验分析报告 篇6
一、试剂
1、氟化钠溶液:4%。
2 、二甲酚橙指示剂:0.1%,配制后两周内使用。
3 、六次甲基四胺:
4 、丁二酮污溶液:1%乙醇溶液。
5 、抗坏血酸—硫脲溶液:按每100毫升溶液含抗坏血酸2克,硫脲10克的比例配制,当天使用。
6、 EDTA溶液:0.02M,用基准试剂配制。
7、锌标准溶液:0.02M。
二试样的分解
1 、若试样中含有锡:称取试样0.2500克移入250毫升烧杯中,加入氢溴酸10毫升,溴1毫升。温热溶解后加入高氯酸10毫升,加热蒸发以除去多余的溴和氢溴酸,分解不溶性的溴化物,从而获得一澄清无色溶液。蒸至尽干后,加水20~30毫升水。
三分析方法
吸入一定量的试液,依次加入氟化钠溶液10毫升(掩蔽三价铁、四价锡和三价铝),抗坏血酸—硫脲(掩蔽二价铜和银)溶液5毫升,丁二酮污溶液5毫升。混匀后加入适量六次甲基四胺,调节试液的PH值为5.0~5.5(用精密PH试纸检查)。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1~2滴,用0.02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红色转为黄色。也可再多加滴定剂1~2毫升,用0.02M锌标准溶液返滴至试液由黄色转为红色为止(用锌标准溶液返滴则终点更为敏锐)。
注:
1 、在PH5.5的微酸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锌时消除锰和镍的干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镍含量高时可用丁二酮污可消除小于1毫克钴的干扰。二价镍在PH的条件下与丁二酮污形成沉淀,可立即干过滤后滴定锌。
2、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5%,使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共存的铅,也一起以硫酸铅沉淀析出,但当钡量超过铅量10倍以上时,铅即全部掺入到硫酸钡晶格中,形成硫酸铅钡混晶沉淀,这种沉淀在乙酸铵溶液中不溶解,证明它比硫酸铅沉淀稳定得多。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掩蔽铅。
实验分析报告 篇7
实验名称: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上课类型:
平台课/专业课
日期:
__________
一、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包含要进行什么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用到的算法及其原理的简单介绍。
1.1实验
1.2实验
1.3实验
二、实验设计
若实验内容皆为指定内容,则此部分则可省略;若实验内容包括自主设计模型等内容,则需要在此部分写明设计思路、流程,并画出模型图并使用相应的文字进行描述。
三、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集
简单介绍实验环境和涉及的数据集
四、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包括在编写代码时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附代码片段进行说明;还应该包括在训练模型时进行的一些步骤、参数设置等内容。
4.1实验
4.2实验
4.3实验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包括程序运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尽量用图表展示实验结果,并且通过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
5.1结果
5.2结果
5.3结果
六、实验心得体会
这部分主要包含自己做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通过做实验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以及不足等等。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主要包含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参考资料或者借鉴别人的材料等,如果没有可以不写。
八、附录
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如无可略。
实验报告编写要求
1.正文要求小四号宋体,行间距1.5倍;
2.英文要求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在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三部分需要针对当次实验不同的实验内容分别填写(模版以实验一为例),实验设计中如有必要也可以分开填写;
4.实验报告配图的每幅图应有编号和标题,编号和标题应位于图下方处,居中,中文用五号宋体;
5.表格应为三线表,每个表格应有编号和标题,编号和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距正文段前0.5倍行距。表格中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编号与标题中的中文用五号宋体;
6.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1、表2、公式(5)等。
实验分析报告 篇8
一周的C语言实训,虽然时间略显仓促,但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实际运用的技能!
一、心得与感想
首先,在实训中的第一步是编写功能较为单一的小程序,虽然是小程序,但所用的知识却都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让我们把这些知识复习了一遍,强化了知识!
其次,这次作中所碰到的题目,在实训中已经接触过,所我们都比较深知这些题目的要求和算法,因次在编写小程序时比较快,而且算法也是比较简化,运算准确。鉴次我明白很多编程题要经过多次编写修改与调试,才会得到最简略的算法。
再次,平时我们学C语言视乎都是为了考试或者做一些比较常规的题目,而这次实训却给我们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人更有激情,这就是编写软件的在雏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编写软件程序的乐趣。但是不仅仅是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记住这些知识,并能够广泛的运用!
虽然我这次是编写一个菜单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么留心的话,我们身边有许多电子设备都是内置有程序的,我们也可以在此次专题实训过后,自行确定其他的专题进行编写程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知识更加深化丰富!
这次实训似乎是对我巨大的考验,程序在不慌不忙的进行着,按照我自身的进度,提前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客观条件让我不得不在最后的时间里才上交的作业。每当我把程序写完以后,却由于每一台电脑的识别格式不一样而导致我所写的文件一次次的被损坏,尽管这样,我仍然没有放弃,最后还赶在截止时间到来之前上交了我的作业!
这一次编写大作业的程序又让我感受到学程序可以锻炼缜密的思维了。因为平时练习的都是小程序,所以句段比较少,一些错误都很容易被检查出来,但是这次实训却是上百段的语句,难以检查,似乎也没有经验去怎么检查,那一刹那感觉到很急,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又不轻易的向老师询问,因为好像蛮简单,相信自己能够检查出来,所以我一般都是独立思考的完成的,只有少部分是在老师和与同学讨论下完成的。
在编写程序中,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因为不管程序的语句是多是少,但是只要有一条语句或语法不正确,就不能使程序得到所需要的结果。没能够使自己编写出来的程序等到想要的结果,意味着这是一个不理想的程序,对于本次编写来说则是失败的。
实验分析报告 篇9
一、方法原理
样品经王水分解后,在FeCl3存在条件下,使得猛以二氧化锰形式沉淀,用NH3·H2O、(NH4)2SO4、(NH4)2S2O8沉淀分离铁、铝、铅等元素,在pH=5.4~
5.9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以Na2S2O3、 KF掩蔽Cu、,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进行EDTA络合滴定。反应式如下:H2Y2-+Zn2+Zn2-+2H+铜、镍、钴、镉对测定有影响,但铜可用Na2S2O3掩蔽。本法适用于含1%以上锌矿样的分析。
二、试剂
1、5%FeCl3溶液。
2、0.2%二甲酚橙水溶液。
3、HAc-NaAc缓冲溶液:200g NaAc溶于1000mL水中,加冰醋酸10mL,混匀。
4、NH3·H2O-(NH4)2SO4-NH4Cl洗液:20g(NH4)2SO4溶于1000mL热水中,加20g NH4Cl、20mL NH3·H2O。
5、EDTA标准溶液(CEDTA=0.015mol/L):称取5.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250ml烧杯中,加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6、锌标准溶液:称取1.000g金属锌(99.99%)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7、EDTA溶液的标定:移取20.00ml锌标准溶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1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氨水中和至溶液由红变为黄色,用少许水冲洗瓶壁,加20mlNaAc-HAc缓冲溶液,加1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至亮黄色即为终点,做空白试验。CEDTA=CZnVZn/VEDTA。
三、分析手续
称样0.2g于150mL烧杯中,以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 HCl,低温加热分解5-6min,逐去H2S,再加入5mL HNO3,继续加热分解,蒸至小体积后,加入1mL FeCl3溶液,继续蒸发至湿盐状,取下,加入5g(NH4)2SO4(使Pb沉淀)、1g(NH4)Fe、Mn、Al)、1g NH4Cl,拌成砂粒状。加20mL NH3·H2O2S2O(沉淀分离8搅匀,在电热板上煮沸3min,取下用少量水吹洗杯壁,补加5mL NH3·H2O,趁热用定性滤纸过滤,用热的NH3·H2O-(NH4)2SO4-NH4Cl洗液洗涤烧杯和沉淀各7~8次,滤液用锥形瓶承接,将锥形瓶中的滤液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煮沸约10min,以赶去大部分的NH3(但勿使氢氧化锌白色沉淀析出),取下冷却至室温。加1滴对硝基苯酚指示剂,用1+1 HCl调节溶液由黄色至无色,加HAc-NaAc缓冲溶液15mL,分别加入Na2S2O3、KF各0.2g,摇动使其溶解,滴加2~3滴EDTA(计算滴加体积,主要消除残留Fe的影响),加入2~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液滴定至亮黄色为终点。WZn%=(65.38×CV×100)/(m1000)。
四、注意事项
1、含Cu高的样品先加Na2S2O3掩蔽Cu,使其颜色褪去;
2、含C高的样品称0.5g样于瓷坩埚中,于700℃马弗炉中烧3h(坩埚经王水处理后再烘干),取出,冷却后将样品用毛刷扫入150mL烧杯中,用王水冲洗坩埚,此后步骤同上;
3、加HNO3分解后,加入5mL 1+1 H2SO4蒸至湿盐状,若含C高时可在蒸至冒白烟时取下,放冷,加入1~2mL HClO4,继续蒸至湿盐状,后同。
4、二甲酚橙须在半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5、本方法是使锌呈锌氨络合离子同干扰元素分离,如氨的含量不足,锌不能完全形成锌氨络合离子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6、当试样中铅的含量大于40%时,应在用氨水中和大量酸后加入20ml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过量氨水。
滇管-9:7.80~8.20滇管-10:18.80~19.20空白值以0.00mL计。
铁、铜、锰、镁、锌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化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对不同物质中各种微量及常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其特点是:精确定量生物样品中的许多种微量元素,包括组织中存在的元素。易操作,对所测定的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且常用于单元素分析。因此,原子吸收是目前用来分析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原理
每种元素的原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而吸收的能量值与该光路中该元素的原子数目成正比。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这些原子,测量该波长的光被吸收的量,与标准溶液制成的校正曲线对比,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2.适用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GB12396-90,铜:GB/T5009.13-96,锰:GB12396-90,镁:GB12396-90,锌:GB/T5009.14-96。
以上方法适用于所有食品及保健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其元素含量在1mg/kg浓度以上。
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
4.试剂
(1)硝酸(G.R),高氯酸(G.R),盐酸(G.R)。
(2)混合酸消化液:硝酸+高氯酸按4+1混合。
(3)0.5mol/L HNO3溶液:取33mL硝酸,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4)0.12mol/L HCl。
(5)去离子水:80(kΩ)以上。
(6)标准质控物:猪肝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质控物需室温干燥保存。
(7)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标准贮备液:铁标准溶液、铜标准溶液、锰标准溶液、锌标准溶液、镁标准溶液,以上标准溶液浓度均为1000μg/mL。
(8)标准中间液的配制:精确吸取上述标准贮备溶液各10mL(镁5mL),分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稀释用溶液定容至100Ml[注意:铁、铜、锰、镁用0.5mol/L硝酸溶液稀释定容,锌用0.12mol/L盐酸稀释定容]。以上各溶液须放在聚乙烯瓶内,4℃冰箱保存。 5.操作步骤
(1)样品消化:实验操作需在无元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准确称取样品干样0.3~0.7g,湿样1.0g左右,饮料等其他液体样品1.0~2.0g,然后将其放入50mL消化管中,加混合酸15mL[注意:油样或含糖量高的食品可多加些酸],过夜。次日,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消化开始时可将温度调低(约130℃左右),然后逐步将温度调高(最终调至240℃左右)进行消化,一直消化到样品冒白烟,液体变成无色或黄绿色为止。若样品未消化好可再加几毫升混酸,直到消化完全。消化完后,待凉,加5mL去离子水,继续加热,直到消化管中的液体约剩2mL左右,取下,放凉,然后转移至10mL试管中,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消化管2~3次,并最终定容至10mL,此为试样溶液。样品进行消化时,应同时做样品空白消化。
(2)测定:将标准贮备液分别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以供上机使用(表6-3)。
表6-3不同浓度系列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实验条件及方法:测定铁、铜、锰、镁、锌元素的波长分别为248.3、324.8、279.5、285.2nm和213.9nm,仪器狭缝分别为0.2、0.5、0.2、0.5nm和1.0nm灯位置、灯电流等均按仪器使用说明调制至最佳状态,然后点火准备测定。首先,应以各标准系列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然后逐一测定空白及样品。
6.计算
根据仪器测定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式中X——样品中元素的含量,mg/100g;ρ——试样溶液中元素的浓度mg/L;ρ0——空白值;
V——样品定容体积,mL;
f——稀释倍数;
m——取样量,g(固体质量为g,液体为mL)。以上元素最低检出限分别为铁0.2μg/mL,锰0.1μg/mL,铜0.0016μg/mL,锌0.4μg/mL,镁0.05μg/mL。 7.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要防止污染,所用器皿均应使用塑料制品,使用的试管及器皿均应在使用前泡酸,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样品消化时,注意酸不要烧干,以免发生危险。
实验分析报告 篇10
一周的C语言实训,虽然时间略显仓促,但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实际运用的`技能!
一、心得与感想
首先,在实训中的第一步是编写功能较为单一的小程序,虽然是小程序,但所用的知识却都是我们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让我们把这些知识复习了一遍,强化了知识!
其次,这次作中所碰到的题目,在实训中已经接触过,所我们都比较深知这些题目的要求和算法,因次在编写小程序时比较快,而且算法也是比较简化,运算准确。鉴次我明白很多编程题要经过多次编写修改与调试,才会得到最简略的算法。
再次,平时我们学C语言视乎都是为了考试或者做一些比较常规的题目,而这次实训却给我们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人更有激情,这就是编写软件的在雏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编写软件程序的乐趣。但是不仅仅是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记住这些知识,并能够广泛的运用!
虽然我这次是编写一个菜单的程序,但是如果我么留心的话,我们身边有许多电子设备都是内置有程序的,我们也可以在此次专题实训过后,自行确定其他的专题进行编写程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知识更加深化丰富!
这次实训似乎是对我巨大的考验,程序在不慌不忙的进行着,按照我自身的进度,提前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客观条件让我不得不在最后的时间里才上交的作业。每当我把程序写完以后,却由于每一台电脑的识别格式不一样而导致我所写的文件一次次的被损坏,尽管这样,我仍然没有放弃,最后还赶在截止时间到来之前上交了我的作业!
这一次编写大作业的程序又让我感受到学程序可以锻炼缜密的思维了。因为平时练习的都是小程序,所以句段比较少,一些错误都很容易被检查出来,但是这次实训却是上百段的语句,难以检查,似乎也没有经验去怎么检查,那一刹那感觉到很急,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又不轻易的向老师询问,因为好像蛮简单,相信自己能够检查出来,所以我一般都是独立思考的完成的,只有少部分是在老师和与同学讨论下完成的。
在编写程序中,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因为不管程序的语句是多是少,但是只要有一条语句或语法不正确,就不能使程序得到所需要的结果。没能够使自己编写出来的程序等到想要的结果,意味着这是一个不理想的程序,对于本次编写来说则是失败的。
实验分析报告 篇11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分析报告 篇12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
题目紧扣教材,重视“双基”,能较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检测学生的能力。对平时的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科
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全校各年级语文平均分达到及格以上。七年语文课内阅读较好,存在学生问题不清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八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低于肤浅的理解,知识缺乏积累,缺乏生活实践知识。书写能力不高,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
(二)数学科
七年数学、八年数学平均分在80分以上,优秀率在40%以上。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数学概念理解应用有待加强,理解题中数量关系能力较差,胡乱应用。七年学生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出现错误,代数问题运用不灵活。八年数学试题难度适中,试题灵活,个别学生缺乏规范性。部分观察题、操做题失分高,缺乏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须在今后教学中通过理解、比较、反复练习中获得提高。
(三)英语科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还需提升,特别是阅读理解题,七年英语单词掌握不好,多数学生因此不理解题意,大多数学生丢三落四,有的无法形成完整的句子和文章。
(四)物理科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比较扎实,物理作图不规范。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加强。
(五)思想品德科
学生单选题得分率较高。七、八年级问题在辨析题第二题,简答一、二题。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好,缺乏应变能力,综合能力。七年答题缺乏规范性。学生结合实际的题能力欠佳。材料题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学生理解和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需要加强。
(六)历史与社会科
选择题学生得分率高。判断题出现的情况不太乐观。反映学生对某些概念掌握不清。八年级填图题,答题不理想,应得分的题,学生没答。选择题80%的学生答得不错。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于一些活题学生分析能力还不够。七年读图题反映的问题较大,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七)自然地理科
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注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学生对这学科还够重视。读图能力较差。
(八)生物科
简答题和连线题得分率较高,识图题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也较好,错字现象普遍,造成丢分。选择题的丢分集中在对某些知识不清晰,没有记忆牢固。
二、考试后的反思:
(一)、学校管理方面:
(1)、进一步完善教学考核制度,确实落实教育质量责任。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下降。
(2)、深化课改,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杜绝费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3)、全面落实市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向管理要质量,定期或随机检查教师的常规工作,杜绝无教案上课,无故拖延作业、试卷的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4)、发挥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个人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准确把握目的、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落实“双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学堂堂清,克服惰性和随意性。作业设置要符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多种题形结合出现,及时批改反馈矫正、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
(2)、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件乐事,让激励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让提高学业成绩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3)、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决定课堂的教学效益,也最大限度地决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请进来、走出去”,在比较交流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借岗位大练兵的东风前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保护与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养成适宜高效的学习习惯。在全校推行五步学习法;
(5)、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阅读、调查、课外活动、综实活动、文体竞赛,提高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增进亲校近师的情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总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通过期中考试端正意识,查清不足,明确责任,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实验分析报告 篇13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6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进入该公司网页首先出现醒目的“娃哈哈”三个字,背景是传统的鮮紅色,配以简单的关键词和动态的产品图片介紹。通过浏览其网站后我觉得应该选用“饮料业”“饮用水”“乳品”作用核心关键词进行研究分析。
一,在GOOGLE搜索。
1,以“饮料业”作爲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网页有210000的查询結果,直到第八十一项出現“娃哈哈”字样,排名最前的竞争對手是关于露露,排名第九,标題是萬向錢潮借道露露进軍饮料业。直到八十三项才出現有关娃哈哈集团的,标題是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饮料业财富企业排行榜-福布斯排名商业奥运。
2,以“饮用水”作爲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网页有1960000项的查询結果。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娃哈哈的网站。
3,以“乳品”作爲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1250000项的查询結果。直到二十一项是娃哈哈的网站,排名较前的都是一些不出名的乳品公司。
4,又以“AD钙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31900项相关的网页,其中第一,第二都 是关于娃哈哈的,第一位标题是“娃哈哈第二代AD钙奶”。
二,在百度上搜索。
1,以“饮料业”作爲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网页有116000项,前二十页都没有关于娃哈哈的网页,到第九十一项出現主要竞争对手露露集团的网页,标題是萬向錢潮借道露露进軍饮料业资讯。
2,以“饮用水”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2410000篇相关网页的查询结果。但直到二十六页也没有出现关于“娃哈哈”的任何消息或网站。排名较靠前的是一个上海不出名的公司,叫上海生生饮用水有限公司,排在第七位。不少品牌的企业出现也很少。
3,以“乳品”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的网页有114000篇,但前二十五页都没有搜索到有关“娃哈哈”,排在第一位的是湖南太子奶集团的网站。
4,又以“AD钙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娃哈哈的消息,标题是“娃哈哈AD钙奶真的恨好吃”。
三,分析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被调查网站娃哈哈集团网站,无论以行业还是以主要产品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娃哈哈的排名并不靠前,特别是在百度里前二百项都没出现。可见娃哈哈不太重视以行品或一些产品的关键词应用,特别在百度这样以竞价排名的网站。而以具体主要产品的搜索结果可以得出网民以直接搜索具体产品的相当多,固排名靠前。
四,对网站的分析
1,友好性:进入网站出现打开主页很慢但设置了“跳过”链接,方便快速进入,减少等待时间。有相关的关健词,内容丰富,有关的信息都可以找得到,而且图文并茂,增加了美观效果又相互联系。
2,不友好性:但是图片太多太复杂而使网页打开速度太慢,这往往使顾客无法忍受而中途放弃。在娃哈哈广告中下载速度也太慢,难以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另外又没有对其他相关网提供链接以进行比较,所以应较少被其他已经搜索引擎收录的网站提供的链接。
五,结论
要搜索引擎的优化,就是针对各种搜索引擎的检索特点,让网页设计适合搜索引擎的检索原则,从而获得搜索引擎 收录并在排名中靠 前的各种行为。如对基于META标签检索的搜索引擎应设置有效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增加关键词的密度,或专门搜索引擎设计一个便于检索的页面。一个搜索引擎友好的网站,是方便搜索引擎检索信息,并且返回的检索信息让用户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这样才能达到搜索引擎营销的目的。
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功能是让用户发现需要的信息,并通过点击进去网站/网页进一步了解他所需要的信息。可是由于很多的原因,搜索到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无用的,这一点似乎不太人性化,所以我认为,搜索引擎应该提供更加明细的`搜索。同时搜索引擎营销是为了促进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的扩大画,所以在这一方面,网站应该使自己在搜索引擎中排明靠前一点。还应该注意相关公司和产品相关信息的发布,增加自身的知名以及搜索范围。
另外网站设计方面必须下功夫。特别是产品以及公司展示,这是网络营销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通过使用GOOGLE和百度对娃哈哈进行有好性的测试,总体表现中上。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关键词不同搜索结果也不尽相同,企业在进行网页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最大程度的使自己的网站更容易被搜到,至于百度的竞价排名,对于一些有利于企业网站宣传的关键词要舍得花钱竞价。网上商机无限,透过精心设计的网站,定期优化企业网站的HTML语言,使企业的网站更容易被搜索引擎发现,并靠前排名,对提高企业销售,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非常的促进作用。
如果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没有体现网站优化和搜索引擎优化的基本思想,在网络营销水平普遍提高的网络营销环境中是很难获得竞争优势的,或者说,网络营销导向的网站建设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经营策略的必然要求,搜索引擎优化的思想必须融入到网站建设(网站优化改造)之中。
实验分析报告 篇14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