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1
谈到学生的改变时,刘秀祥开心得“手舞足蹈” 唐瑞清摄“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候。”刘秀祥说,在8年“助学走乡村”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教育扶贫的大力开展,“真正因为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很少了,”他坦言,“更多是思想上的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用,特别是对女孩来说。”刘秀祥深刻地意识到,扶贫亟需扶智,思想的转变是关键,这正是刘秀祥把工作重心放到德育上的原因。
刘秀祥的公益励志演讲开展了1000多场,有上百万听众。他的能量也通过这一场场演讲传递给了无数的孩子,在他们心间撒下了点点星火。
刘文星的改变就始于刘秀祥2015年的一场演讲。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故事,努力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在读初中的刘文星。“从那以后刘老师就成了刘文星最敬佩的人,他转学去了刘老师的班上。”母亲罗儒红说。她感叹道:“孩子变化太大了。”在刘秀祥的影响下,原本不爱学习,有些让人“不省心”的儿子渐渐变得自觉懂事,变得会关心父母,变得富有同情心。
刘文星的父亲刘春旺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学画画时,刘秀祥经常通过微信关心他的情绪和学习。刘秀祥去北京时,刘文星特别激动,要去看望老师,刘秀祥请他吃了饭,又因为担心他晚上回去的安全问题,掏出200块让刘文星打车回住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刘老师的细心让我们十分感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时时为学生考虑。”刘春旺动容地说。
在北京学画画半年没上文化课,刘文星在2019年返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刘秀祥帮他制定学习计划,激励他不要放弃。2020年高考,经过努力,刘文星以超过艺考线50多分的成绩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录取。“祥哥你放心,我在大学也会像在高中一样努力的!”刘文星说。
刘文星 唐瑞清摄在孩子们的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副校长,他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孩子们亲切地唤他“祥哥”。“祥哥是个很温暖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水果,(买)香蕉、芒果给我们解馋。我们住校不常回家,逢年过节他还会叫我们去他家搓一顿改善伙食。”刘文星说道,“今年端午节,刘老师和师母凌晨4点就起来给我们包粽子,全班56个同学,还有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
采访当天下午,正值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三班的思政课,刘秀祥给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你不努力,谁替你努力》的演讲。课上,刘秀祥声音激昂:“面对困难不放弃,努力会让你看到希望,不要用现状去评判未来!”他的目光明亮有神,仿佛盛着希望。
课后,高三三班学生廖国份告诉记者:“刘老师的演讲总是充满力量,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觉得离自己很近,是刘老师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廖国份说,自己以后想当一个设计师,修建优质的建筑来帮助更多的人。
刘秀祥每个月都在学校举办沙龙、论坛,给孩子们上不同主题的思政课,以此来跟孩子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状态,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树立自信,坚定目标,与他们一同发掘撬动人生的支点。
刘秀祥不只影响了学生,在同事杨名胥的眼中,刘秀祥是老师们的榜样。“对刘校长来说,学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平均一周有4天以上都住在学校,而且睡得越晚,起得越早,精神越好。”杨名胥告诉记者,在刘秀祥的带领下,老师们都卯足了劲整学风、抓学习,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严重的迟到现象也基本杜绝。杨名胥说:“刘校长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家有多远,他都一定会去家访。他常常说‘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去努力改变望谟教育的现状。”
刘秀祥给学生上思政课 唐瑞清摄刘秀祥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教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学生、家长、同事们眼中,他是“伟大”的人,“真正的好老师”,“强大的榜样”……刘秀祥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做了作为一个人该做的事。”对于荣誉,他看得很淡,只对它们能让自己的公益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改变更多的人而感到欣慰。
刘秀祥基于亲身经历的励志演讲是一阵有力的春风,唤醒了无数孩子内心对读书、对奋斗的坚持,梦想开始发芽;而刘秀祥,是光,他对教育和公益的坚守,是一汪不竭的清泉,持续地滋养这些梦想;最终,一棵棵树茁壮成荫,或撒下一方清凉,或散发一阵芬芳,带去更深更远的改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2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那个先到来,生活总是会给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有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本来幸福的日子被意外所打破了,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家里变得更加困难,母亲也因此疯了,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也再也没有回来,最小的儿子一人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责任,到哪里上学就把自己的母亲背到哪里,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位孝子最终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这位千里背娘去上学的孝子叫刘秀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是即使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的,然而现实却无情的将这些打破了,刘秀祥的父亲突然离世了,家庭的劳动力丧失了,刘秀祥的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很快就打垮了她,因为工作的压力和心情郁结,刘秀祥的母亲“疯了”,换而言之就是换了精神病。
父亲的离世再加上母亲患病无疑是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之后刘秀祥的哥哥姐姐也出去寻找工作,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再也没有回过家,年纪最小的刘秀祥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日子过的非常艰辛,但刘秀祥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机会,依旧认真刻苦的学习,在学习之外,刘秀祥还要去地里挖菜以贴补家用。
后来刘秀祥考上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高中,但是他却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支撑自己去上重点高中,最后选择了一所普通高中,到县城上学之后,刘秀祥也把母亲接了过去,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人可以照顾母亲了,上了高中之后,刘秀祥经常去兼职赚钱,经常是学校和工作的地方两头跑,时间一久,刘秀祥终于病倒了,因为生病也影响了高考的发挥,因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病好之后的刘秀祥决定不向命运屈服,他决定重新学习去考取大学,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刘秀祥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如愿的考上了山东一所大学,于是刘秀祥就带着母亲一起去了山东,之后学校了解到了刘秀祥的困难,学校就为刘秀祥和他的母亲安排了住的地方,而面对学校捐款刘秀祥拒绝了。
在拒绝了学校的捐款之后,刘秀祥就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绝不会去向他人伸手拿,这样的坚强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学毕业之后刘秀祥并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带着母亲回到家乡去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他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去教育更多的人,希望那些和他一样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3
《感动中国》让大家感动,官兵们的心灵也同样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动和泪水之后便是平静与思索。虽然我们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普通一员,也许做不出让国人感动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做到让周围的战友、亲人感动。我们可以帮生病的战友打份病号饭,可以在训练中帮助落后的战友一把,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帮助驻地周边的老乡干一些农活......我们活着除了为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小家乃至中国这个大家。
感动中国,情系人间温暖。感动的背后,他们也留给了我们无限多的生活启示。一家四口,义渡百年的万家人、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马旭;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这十位2018感动中国人物就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在向他们学习的同时更要化感动为力量带领身边的战友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甘于奉献,乐守祖国南疆,做一名称职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雷神”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作为军人应有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在遇到危险时那句“你退后,让我来”承载了多少的责任与担当。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4
“感动中国”的力量是风的力量,轻轻荡涤着人的心灵,温暖而隽永。尽管获选的十大感动人物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震撼人心的真、善、美。正是这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清新正能量。
他,日夜潜心于科学研究,废寝忘食;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书写量子通信的科学新篇章;他,悉心于自己的学生后辈,培养可造之才;他,为国锻造通信领域的超级科技。他就是东阳人——潘建伟。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还有奋不顾身,冲入火海的王峰,扎身山区的教师支月英等等,让我深受感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向这些模范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深入扎实开展课改,努力探讨三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做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5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70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70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干部应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信念坚定,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心得体会 篇6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是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精神给我的感悟。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有这种精神带领群众致富,现在我们村面临的情况,往往不是没有事情干,没有好的`创业项目,而是你愿不愿意干得问题,部分村组的党员干部敢不敢带领群众干得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分享内容十分贴合实际,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的这种不屈的精神,他们都是些敢干敢做,最后成功的人。
作为一个村的支部书记,要当好这个当家人,就要有这种精神,要不村组的乡村振兴怎么实现,还谈什么发展呢!各位党员干部首先要有的敢干的精神,各个小组都要好好考虑一下,小组怎么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不要怕失败,要行动起来;其次,我们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想想怎样能带领他们致富,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丢,我们要在脱贫攻坚成果上,让群众在向前进一步;最后,我们大家要团结一致,努力向前,让我们的乡村变得更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