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堂·吉诃德》有感

2025/04/17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堂·吉诃德》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1

在寒假这短短的一个月内,我读完了一部世界经典名著——《堂吉诃德》。它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堂米盖尔·塞万提斯,而《堂吉诃德》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堂吉诃德》一书讲述了一位住在西班牙拉·曼却地区的穷乡绅被骑士小说迷了心窍,突发奇想去当骑士,还带上一位邻村的农夫桑丘·潘沙做侍从。他觉得作为骑士没有意中人不行,便编造出了一位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他把客店当成堡垒,把店主人当成堡垒的'长官,让他封自己为骑士。他还把风车当成巨人,把两大群绵羊当成两支军队,把红酒袋当称巨人的脑袋,不分青红皂白地乱砍乱劈,弄得满屋子都是酒,甚至把理发师的铜盆当成曼布利诺头盔……他干的疯事简直数不胜数、不可计数。

初看本书,我认为它只是一部供人消遣的庸俗之作。有句话说得好:“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果然,我仔细一想,堂吉诃德放弃村子里和平安宁的生活,出来历尽艰险、饱经风霜地做游侠骑士,真的只是因为疯吗?不!他做游侠骑士有许多难能可贵或荒唐透顶的原因,其中包括了:为家乡和心上人增光,让侍从当上海岛总督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他要复兴衰亡已久的骑士道,锄强扶弱、尊老爱幼、保护妇女……这些都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

堂吉诃德代表了正义与光明,而他想象出来的坏魔法师啊、坏巨人啊以及种种恶势力则象征着邪恶与黑暗。它是以一人之力,抗衡万般邪恶呀!他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依然无怨无悔,维护的是正义啊!许多人都认为他又疯又傻,十分可笑,竟把这样一位伟大的骑士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殊不知,真正可笑的,正是他们自己、乃至整个被利益驱使的社会!他们之所以觉得堂吉诃德可笑,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正义,没有爱!

哭丧着脸的骑士啊,你疯得既荒唐透顶,却又高尚无比。愿你的灵魂能在天堂之内、上帝身边,得到永远的安息……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2

20xx年3月份,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唐吉柯德》的小说。回到家,我一有空就看了起来。终于在今天7月6日,被我看完了。

这一本书讲了唐吉柯德因为非常喜欢看骑士小说,渐渐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最后,他相信书上的全是真的,于是打算自己做个骑士。经历了长时间的冒险,直到他年逾古稀,将要入土为安的'时候,才醒悟过来的事。

唐吉柯德,他那种不符合实际的想法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他在冒险时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我看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他引发出的笑话。比如说,有一次,他准备和敌人作战斗。敌人还没有来,他却把山坡上的羊当作敌人不断冲杀。伙伴桑丘看见了,对他说:“快回来吧,唐吉柯德大人!您攻击的只是一些羊!您这是发的什么疯啊!”唐吉柯德毫不理会,举着长矛在羊群中乱冲乱杀。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看的时候,几乎都在笑。

但是,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唐吉柯德看骑士小说能到走火入魔的境界呢?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3

我认为作者所描述桑丘这一人物形象十分成功,唯一不足便是桑丘以媲美福尔摩斯的智慧取得总督的职位,这一点颠覆了他原先呆傻蠢笨的性格,与前文显得格格不入,十分突兀。

书中有一段描述堂吉诃德和桑丘为尊严请村长为他们出具声明的桥段“…堂吉诃德和桑丘非常高兴,觉得这个声明对于他们很重要,似乎他们的言行还不足以证明两个堂吉诃德和两个桑丘之间的差别似的。”虽然他们的言行与常人相比,有着一定的距离,但他们却懂得捍卫自己的尊严,当今社会,“干爹”“男宠”“公关”等特色职业屡见不鲜,为爱情摒弃尊严的也比比皆是,为生计,更有人卖“祖”求荣(这里的卖“祖”求荣可以理解为背叛等一类毫无骨气的意思,切莫望文生义。),试问各位看官,也试问下自己,真的比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桑丘强么?

风车之战,显现出他坚定的毅力,狮子骑士,又冠以他极高的勇气,公爵极具盛情的邀请(虽然他充满了羞辱)给了他自认为不可一世的荣誉。阿尔东萨?洛伦孛,亦可称“托波孛的杜尔西内娅”,一位普通的农家农妇,一段假意中的.爱情,虽然这段“爱情”充满了骑士道的味道,但也表现了堂吉诃德无限的忠诚,每打败一位对手,都要对方承认曼恰的杜尔西内娅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FIR乐团有一首同名歌曲《唐?吉诃德》,歌词中对堂吉诃德的这份感情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不可悲,像堂吉诃德浪漫还有谁?”关于爱情,我不想谈太多,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所谓爱情》,我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废话太多。

在随堂吉诃德追逐梦想的途中,堂吉诃德答应让桑丘当一座岛屿的总督,尽管笑料百出,尽管困难重重,但桑丘还是当上了他梦想的总督。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他踏上过自己的梦想,可能凌驾于某种境遇都会有思想上的升华,桑丘在临走时道出了两段极具内涵的言论。

书中出现的神甫、理发师、参孙?卡拉斯科学士等好心人,然而,正是这些好心人,让曼恰的堂吉诃德郁郁而终,正是这些好心人,毁了一位英雄的梦想,堂吉诃德应该战死沙场,这样才会更显得有尊严,更有男子气概!这段话的意思我也就不说明了,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自知,说多了,伤人伤己。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4

成功的边缘也是失败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

——题记

堂·吉诃德屹立在所有临界之上。

幻想与现实

他是个幻想当骑士的乡绅。整日整日地捧着骑士小说不放,痴迷于其间的情节,他下定决心:恢复古代的骑士道。他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这就是骑士道精神。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擦拭他祖传的盔甲,一次又一次地折腾他骨瘦如柴的“骏”马,取名“驽骏难得”。

他也是个真正的骑士。待一切万全,他踏上征程,准备漫游世界,去克服一切的困难和险阻,消灭一切邪恶的,残暴的力量,锄强扶弱,见义勇为,名留千古。所以离开家门的第一天,他就将客栈当作堡垒,把老板当作骑士,把其中女子当作名门,他硬是要受封,就像个真正的骑士,其实他也就是个真正的骑士。至少精神上是。

幻想的边缘也是现实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迂腐者也是理想家。

滑稽与轰动

不得不说,他是个异想天开滑稽的人。把风车当成巨人,硬要一决高下,却被揍得动弹不得;把修女看作劫持公主的抢匪,硬是锄强扶弱,把女仆看作钟情于他的堡垒长官的女人,却讨来一顿毒打,他同情服役犯人的遭遇,放了他们,却遍体鳞伤。他对桑丘说:坏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

但同时从另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个轰动的人。他敢于挑战被当成巨人的风车,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敢,他不畏惧更强大的事物;他敢于击溃被当作抢匪的修女,这是一种何等的力量,他不姑息任何坏人;他敢于释放服苦役的犯人,这是一种何等的善良,他不忘却任何弱者。总说年少轻狂,他不年少,也轻狂。

滑稽的边缘也是轰动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滑稽演员也是人生赢家。

愚昧与聪明

他是个愚昧的人。走进深山,看见卡迪纽因爱人陆莘达被花花公子堂费南铎夺走,悲观失望,躲进深山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堂吉诃德受了启发,决定自己也要为意中人受苦,在深山过过修炼的生活。他打发桑丘回家去。却又中了桑丘等人的计谋,他被骗出山。他总嘟囔着,我要为多若泰报仇,我要为多若泰报仇。却被关在了木笼里押送回家。

他也是个聪明人。他对别人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想法,总会将别人的遭遇和方法在自己身上折现,他看着卡迪纽的失恋而入山,自己也入山深造,因为他也有个心中的人——杜尔西内娅。他对自己的朋友深信不疑,尽管谎言。他也许早已看穿这本不应该存在的事情,本是把事实的一切看作是骑士小说,现则成为事实,料谁总会诧异,但这是朋友说的,不会是假的。他这么对自己说。

愚昧的边缘也是聪明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傻子也是智者。

疯狂与理智

他是个疯狂至极的人。他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一路上,他披荆斩棘,与给皇上的狮子搏斗,“赢”得狮子骑士的名号;解脱了“伯爵夫人”的苦难,桑丘又要到海岛去管辖,却不知只是被戏耍。

他却也是个理智的人,桑丘挨三千三百下鞭打,他没有抱怨,因为抱怨并没有用;任海岛管辖时伯爵夫人要他“上应天意,下顺人情”,在任职内尽量实行“宽恕”,因为“仁爱比公正更光荣伟大”。交代他生活上要勤俭、朴素、清洁、不要贪睡。他没有阻止刁难,因为尽管刁难仍然是他的梦想;在驴鸣镇要发生械斗时,他好言劝阻。他临危不惧,是个冷静的人。

疯狂的边缘也是理智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疯子也是理性人。

失败与成功

比武会逼近,堂吉诃德主仆辞别公爵动身。半路杀出个“白月骑士”,放言要和堂吉诃德决斗,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白月骑士”把堂吉诃德撞下马来,把他斗败了。“白月骑士”罚他回家,一年之内不准外出。这个“白月骑士”是邻居加尔拉斯果化妆的。堂吉诃德不知就里,只好遵从约定,郁郁寡欢地回家。哪知他一回家便发了高烧,六天六夜奄奄一息,一病不起,最终告别了这个骑士世界,告别了自己的骑士生涯,临死前他说:我以前成天整夜读那些骑士小说,读得神魂颠倒;现在觉得心里豁然开朗,明白清楚了。现在知道那些书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太迟。他叮嘱他的外甥女说:嫁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

看着他这可怜的死法,再回首看看堂吉诃德这可笑而悲催的一生,他其实是个成功的人。生死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功绩,就像商鞅死得悲惨,他的变法仍是成功的,他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堂吉诃德也是。他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不是词典里写的东西,而是生活,不屈地生活,追求理想和命运的生活;他用他的结局诠释了骑士小说和骑士社会的黑暗和害人之深,他不希望还有人重蹈他的覆辙,而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的骑士道精神更是可笑的。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他最后想要赎罪,为自己的曾经赎罪,他说:我曾经是台曼拉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纳。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每个人都会记着他,一个滑稽的却有一个饱含深情的梦想的老者,一个没来得及赢得大家尊重的成功的骑士。

曾经没有人比他更爱骑士小说,如今没有人比他更恨骑士小说。

爱的边缘也是恨的边缘,在爱与恨的的临界徘徊的是最痛苦的人。

成功的边缘也是失败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5

成功的边缘也是失败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

——题记

堂·吉诃德屹立在所有临界之上。

幻想与现实

他是个幻想当骑士的乡绅。整日整日地捧着骑士小说不放,痴迷于其间的情节,他下定决心:恢复古代的骑士道。他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这就是骑士道精神。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擦拭他祖传的盔甲,一次又一次地折腾他骨瘦如柴的“骏”马,取名“驽骏难得”。

他也是个真正的骑士。待一切万全,他踏上征程,准备漫游世界,去克服一切的困难和险阻,消灭一切邪恶的,残暴的力量,锄强扶弱,见义勇为,名留千古。所以离开家门的第一天,他就将客栈当作堡垒,把老板当作骑士,把其中女子当作名门,他硬是要受封,就像个真正的骑士,其实他也就是个真正的骑士。至少精神上是。

幻想的边缘也是现实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迂腐者也是理想家。

滑稽与轰动

不得不说,他是个异想天开滑稽的人。把风车当成巨人,硬要一决高下,却被揍得动弹不得;把修女看作劫持公主的抢匪,硬是锄强扶弱,把女仆看作钟情于他的堡垒长官的女人,却讨来一顿毒打,他同情服役犯人的遭遇,放了他们,却遍体鳞伤。他对桑丘说:坏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

但同时从另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个轰动的人。他敢于挑战被当成巨人的风车,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敢,他不畏惧更强大的事物;他敢于击溃被当作抢匪的修女,这是一种何等的力量,他不姑息任何坏人;他敢于释放服苦役的犯人,这是一种何等的善良,他不忘却任何弱者。总说年少轻狂,他不年少,也轻狂。

滑稽的边缘也是轰动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滑稽演员也是人生赢家。

愚昧与聪明

他是个愚昧的人。走进深山,看见卡迪纽因爱人陆莘达被花花公子堂费南铎夺走,悲观失望,躲进深山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堂吉诃德受了启发,决定自己也要为意中人受苦,在深山过过修炼的生活。他打发桑丘回家去。却又中了桑丘等人的计谋,他被骗出山。他总嘟囔着,我要为多若泰报仇,我要为多若泰报仇。却被关在了木笼里押送回家。

他也是个聪明人。他对别人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想法,总会将别人的遭遇和方法在自己身上折现,他看着卡迪纽的失恋而入山,自己也入山深造,因为他也有个心中的人——杜尔西内娅。他对自己的朋友深信不疑,尽管谎言。他也许早已看穿这本不应该存在的事情,本是把事实的一切看作是骑士小说,现则成为事实,料谁总会诧异,但这是朋友说的,不会是假的。他这么对自己说。

愚昧的边缘也是聪明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傻子也是智者。

疯狂与理智

他是个疯狂至极的人。他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一路上,他披荆斩棘,与给皇上的狮子搏斗,“赢”得狮子骑士的名号;解脱了“伯爵夫人”的苦难,桑丘又要到海岛去管辖,却不知只是被戏耍。

他却也是个理智的人,桑丘挨三千三百下鞭打,他没有抱怨,因为抱怨并没有用;任海岛管辖时伯爵夫人要他“上应天意,下顺人情”,在任职内尽量实行“宽恕”,因为“仁爱比公正更光荣伟大”。交代他生活上要勤俭、朴素、清洁、不要贪睡。他没有阻止刁难,因为尽管刁难仍然是他的梦想;在驴鸣镇要发生械斗时,他好言劝阻。他临危不惧,是个冷静的人。

疯狂的边缘也是理智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疯子也是理性人。

失败与成功

比武会逼近,堂吉诃德主仆辞别公爵动身。半路杀出个“白月骑士”,放言要和堂吉诃德决斗,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结果“白月骑士”把堂吉诃德撞下马来,把他斗败了。“白月骑士”罚他回家,一年之内不准外出。这个“白月骑士”是邻居加尔拉斯果化妆的。堂吉诃德不知就里,只好遵从约定,郁郁寡欢地回家。哪知他一回家便发了高烧,六天六夜奄奄一息,一病不起,最终告别了这个骑士世界,告别了自己的骑士生涯,临死前他说:我以前成天整夜读那些骑士小说,读得神魂颠倒;现在觉得心里豁然开朗,明白清楚了。现在知道那些书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太迟。他叮嘱他的外甥女说:嫁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

看着他这可怜的死法,再回首看看堂吉诃德这可笑而悲催的一生,他其实是个成功的人。生死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功绩,就像商鞅死得悲惨,他的变法仍是成功的,他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堂吉诃德也是。他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不是词典里写的东西,而是生活,不屈地生活,追求理想和命运的生活;他用他的结局诠释了骑士小说和骑士社会的黑暗和害人之深,他不希望还有人重蹈他的覆辙,而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的骑士道精神更是可笑的。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他最后想要赎罪,为自己的曾经赎罪,他说:我曾经是台曼拉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纳。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每个人都会记着他,一个滑稽的却有一个饱含深情的梦想的老者,一个没来得及赢得大家尊重的成功的骑士。

曾经没有人比他更爱骑士小说,如今没有人比他更恨骑士小说。

爱的边缘也是恨的边缘,在爱与恨的的临界徘徊的是最痛苦的人。

成功的边缘也是失败的边缘。在这临界徘徊的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

读《堂·吉诃德》有感 篇6

读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让我重温了美好的童年。童年之所以美好,因为它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老人不爱折腾,因为他没有了好奇心,没有了求知欲,还有什么比好奇心更吸引人的呢?

那时的农村孩子都喜欢串门,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不想在家呆着,有时吃饭还端着碗在屋山头与邻居汇合呢。两家孩子一共五六个,每人端着碗,找一块砖头或者树根坐上去,边吃边聊,有时还有一两只小狗小猫蹲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我们,随时做好抢哪个孩子丢下的残羹冷炙。我们一般喜欢到大人不在家的人家串门,如果这家有老人,我们都不喜欢去,因为老人会不许我们弄这弄那,我们一帮孩子没有大人的约束,想干嘛就干嘛。记得我们最喜欢到村中间的庆圆家,因为他家父母双亡,就姐弟二人相依为命。我们在他家打牌,人声鼎沸,个个兴奋得脸红脖子粗,直到听到家人喊吃饭的.声音。我们还喜欢到小英家,他家父母下地干活,爷爷奶奶不跟他们过,他们姐妹三个都在家,我们就很容易在一起做游戏,学马戏团里的弯腰衔硬币,找一个小板凳,人站上去,头往后向下仰,板凳一头放一枚硬币,谁能衔到谁就是最厉害的,腰最软了,一般成功的很少,因为我们没有童子功。

我们最兴奋的是哪家有红白喜事。张家儿子结婚了,我们提前一天去吃喜酒,因为我们的妈妈们都在他家帮忙,有斩肉圆的,有烧水的,有切菜的,我妈妈是煮鱼的,她要把几十桌的鱼事先煎好,所以我们都吃得理直气壮。最热闹的是闹洞房,看新娘穿得花枝招展,头上盖着红布,稳稳得坐在新娘床的中央,村里的小伙子最喜欢让新娘给他们点烟,故意点不着让新娘多点几次。我们就在那等新娘发喜糖,顺便把新娘房的东西看个底朝天,新被子新床单新家具新画子,什么都是新的。

我们更热衷参加村里的葬礼,尤其是第二天出棺材的时候。那是亲人最悲痛的时刻,因为死去的亲人就要被抬到地里埋葬了,以后再也看不见了。当领事的喊一声:“出棺!”所有的女眷开始号啕大哭,拽着棺材不给走,邻居们开始拉并一同掉泪。我奶奶最喜欢干这事,每次她都会哭得眼圈红红的。我们小孩子还跟着抬棺材的一直走到坟地,看棺材慢慢地下地,看新挖的泥土渐渐的把棺材埋起来,最后一座新坟立起,四周围上花圈,新坟一开始没有坟头,要等到三天以后才加上去。

作者对葬礼中哭丧描写的很仔细,还总结了步骤和内容,我们当地没有这个风俗,但是出棺材时会陪着这家女眷哭。

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写自己的童年往事,而这部作品是最好的范本,我会推荐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