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策划 > 正文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2025/04/22策划

此篇文章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促进科技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二、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对科技发明创造、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进行评审奖励和展示宣传。

四、参加对象

集团3―6年级学生

五、活动实施

1、由各班组织创新作品的初级选拔竞赛活动,推荐每个项目1―3件优秀作品参赛。

2、要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中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去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每个项目均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并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余姚市科技创新大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6月24日―20xx年7月4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xx年7月5日―20xx年9月5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9月6日―20xx年9月16日。

七、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和创作(可在父母或长辈指导下进行),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探索和设计、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要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要求做工精细。

(一)小发明

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

1、新颖。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不是仿制或重述已有的东西。作品是原创的或在原有作品上有较大的创新改进的实物。

2、科学。小发明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3、小巧。小发明是中小学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要体现小、巧、简、易的特点。

4、实用。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技论文和观察报告

1、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切合主题,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2、参赛论文和观察报告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科技实践课、课外科普知识、社会科技动态等为依据。可写观察动、植物的发现,可以写探索奇特自然现象,景观的奥秘,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研究小问题的过程。必须是自己亲手操作,亲自观察,亲笔记录及书写。内容可以自然活泼,清新易读。道理深入浅出,易懂有趣。

3、论文和观察报告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3000字。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4、参赛者所提交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为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作品提交要求

1、科技发明创新作品,每班需报送创新作品实物3件(在作品上附详细的创意说明)。

2、生物和环境论文,每篇文章需A4打印,每班报送3篇。

3、所有作品须在20xx年9月5日前上交,东风交朱吴波老师,东城交陆瑶嫣老师。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2

一、活动名称

“培养科学研究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科技英语演讲比赛

二、活动主题

“科技创新,"英"为有你”

三、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展示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全面推动全校学风建设,我校决定举办“XX年大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在此次科技节系列活动中,外国语学院决定在近期举办一场科技英语演讲比赛。

四、活动背景

在21世纪的今天,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科技英语变得十分重要;学好科技英语,掌握流畅的口语是顺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因此,外国语学院团委准备在近期举行一场“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科技演讲比赛。

五、活动范围及对象

活动对象是我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其中本学院大一大二每两个班至少派出一位参赛选手,其他同学亦可以以个人名义报名参加。

六、比赛具体流程

〈一〉初赛

初赛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由各学院老师和同学选出至少一名选手参加外国语学院的复赛。

初赛在8日前结束。

复赛

复赛以外国语学院为单位,评委由外院老师和学生会学习部成员共同组成。 经过初赛的选拔,我们会选出11名优秀选手参加全校决赛。

复赛时间暂定11月9号。

〈三〉决赛

复赛在50号楼503举行,评委由外院老师及外教组成。

复赛日期暂定11月12号。

评分标准:

1、内容要求: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结构清晰、中心突出,合理展开、阐释充分、证据相关、逻辑性强,内容生动、不枯燥,能吸引听众注意力。 (30分)

2、语言要求:使用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语言准确(发音清晰,音调、音高合适,用词准确、相关),语言流利(注意连读、词重音、句重音、语调和节奏等)。 (30分)

3、技巧要求:自信,有感情与气势;注意手势、眼神与身体语言;幽默感(不能是哑剧式的幽默或调侃);适当使用修辞手段(比喻、类比等)。 (30分)

4、时间控制:定题演讲在2分30秒时有工作人员提示,超过3分15秒,或不足2分45秒,扣1-5分。 (10分)

5、道具使用:定题演讲中允许使用实物、图片等辅助道具,但仅限使用一次道具,使用道具过多将被酌情扣分。

评奖与奖励:

决赛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八、活动前期准备:

1、10月28号通知各学院,请他们于11月8月号前选出至少一名参加复赛的同学。

2、提前申请好活动场地,申请展板摊位。

3、制作宣传海报两份,设计宣传单并复印若干份,提前宣传整个活动

4、做好活动所需材料的准备:把干事分为两组,宣传小组和设计小组,设计小组主要负责海报、传单、邀请函、奖状的设计和决赛当天现场布置方案、物资准备,而宣传小组主要负责初赛到决赛的宣传,并且负责邀请评委嘉宾。

5、联系好各部门的同学过来协助、帮忙

6、在新闻部调用同学准备负责拍摄,制作现场ppt等技术工作

九、宣传方案

通过各学院学生会进行宣传12

十、活动流程

复赛:

19:00主持人介绍评委及比赛相关规则

19:05---20:30选手比赛

20:30 主持人宣布进入决赛的选手,欢送评委,复赛结束

赛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

决赛:

下午6:00 工作人员入场准备活动前期工作

6:35观众入场

6:45嘉宾入场

7:00由活动主持人介绍出席嘉宾,并介绍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等事项

7:05活动正式开始

7:05---7:40上半场选手演讲比赛,每位选手演讲完后评委打分,主持人报分数,工作人员登记好分数

7:50----8:25下半场选手演讲比赛

8:30主持人宣布获奖选手名单,嘉宾向获奖选手颁奖,合影留念。比赛结束,由嘉宾做总结陈词。

赛后工作人员整理比赛现场。

十一、经费预算

海报2张10元

彩带等现场布置装饰品40块

奖状8张8块

水20元

笔10元

总计:88元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促进科技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二、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对科技发明创造、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进行评审奖励和展示宣传。

四、参加对象

集团3—6年级学生

五、活动实施

1、由各班组织创新作品的初级选拔竞赛活动,推荐每个项目1—3件优秀作品参赛。

2、要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中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去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每个项目均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并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余姚市科技创新大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6月24日—20XX年7月4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XX年7月5日—20XX年9月5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9月6日—20XX年9月16日。

七、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和创作(可在父母或长辈指导下进行),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探索和设计、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要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要求做工精细。

(一)小发明

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

1、新颖。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不是仿制或重述已有的东西。作品是原创的或在原有作品上有较大的创新改进的实物。

2、科学。小发明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3、小巧。小发明是中小学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要体现小、巧、简、易的特点。

4、实用。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技论文和观察报告

1、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切合主题,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2、参赛论文和观察报告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科技实践课、课外科普知识、社会科技动态等为依据。可写观察动、植物的发现,可以写探索奇特自然现象,景观的奥秘,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研究小问题的过程。必须是自己亲手操作,亲自观察,亲笔记录及书写。内容可以自然活泼,清新易读。道理深入浅出,易懂有趣。

3、论文和观察报告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3000字。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4、参赛者所提交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为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作品提交要求

1、科技发明创新作品,每班需报送创新作品实物3件(在作品上附详细的创意说明)。

2、生物和环境论文,每篇文章需A4打印,每班报送3篇。

3、所有作品须在20XX年9月5日前上交,东风交朱吴波老师,东城交陆瑶嫣老师。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4

一、活动名称

“培养科学研究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科技英语演讲比赛

二、活动主题

“科技创新,"英"为有你”

三、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展示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全面推动全校学风建设,我校决定举办“XX年大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在此次科技节系列活动中,外国语学院决定在近期举办一场科技英语演讲比赛。

四、活动背景

在21世纪的今天,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科技英语变得十分重要;学好科技英语,掌握流畅的口语是顺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因此,外国语学院团委准备在近期举行一场“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科技演讲比赛。

五、活动范围及对象

活动对象是我校全体在校大学生,其中本学院大一大二每两个班至少派出一位参赛选手,其他同学亦可以以个人名义报名参加。

六、比赛具体流程

〈一〉初赛

初赛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由各学院老师和同学选出至少一名选手参加外国语学院的复赛。

初赛在8日前结束。

复赛

复赛以外国语学院为单位,评委由外院老师和学生会学习部成员共同组成。 经过初赛的`选拔,我们会选出11名优秀选手参加全校决赛。

复赛时间暂定11月9号。

〈三〉决赛

复赛在50号楼503举行,评委由外院老师及外教组成。

复赛日期暂定11月12号。

评分标准:

1、内容要求: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结构清晰、中心突出,合理展开、阐释充分、证据相关、逻辑性强,内容生动、不枯燥,能吸引听众注意力。 (30分)

2、语言要求:使用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语言准确(发音清晰,音调、音高合适,用词准确、相关),语言流利(注意连读、词重音、句重音、语调和节奏等)。 (30分)

3、技巧要求:自信,有感情与气势;注意手势、眼神与身体语言;幽默感(不能是哑剧式的幽默或调侃);适当使用修辞手段(比喻、类比等)。 (30分)

4、时间控制:定题演讲在2分30秒时有工作人员提示,超过3分15秒,或不足2分45秒,扣1-5分。 (10分)

5、道具使用:定题演讲中允许使用实物、图片等辅助道具,但仅限使用一次道具,使用道具过多将被酌情扣分。

评奖与奖励:

决赛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八、活动前期准备:

1、10月28号通知各学院,请他们于11月8月号前选出至少一名参加复赛的同学。

2、提前申请好活动场地,申请展板摊位。

3、制作宣传海报两份,设计宣传单并复印若干份,提前宣传整个活动

4、做好活动所需材料的准备:把干事分为两组,宣传小组和设计小组,设计小组主要负责海报、传单、邀请函、奖状的设计和决赛当天现场布置方案、物资准备,而宣传小组主要负责初赛到决赛的宣传,并且负责邀请评委嘉宾。

5、联系好各部门的同学过来协助、帮忙

6、在新闻部调用同学准备负责拍摄,制作现场ppt等技术工作

九、宣传方案

通过各学院学生会进行宣传12

十、活动流程

复赛:

19:00主持人介绍评委及比赛相关规则

19:05---20:30选手比赛

20:30 主持人宣布进入决赛的选手,欢送评委,复赛结束

赛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

决赛:

下午6:00 工作人员入场准备活动前期工作

6:35观众入场

6:45嘉宾入场

7:00由活动主持人介绍出席嘉宾,并介绍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等事项

7:05活动正式开始

7:05---7:40上半场选手演讲比赛,每位选手演讲完后评委打分,主持人报分数,工作人员登记好分数

7:50----8:25下半场选手演讲比赛

8:30主持人宣布获奖选手名单,嘉宾向获奖选手颁奖,合影留念。比赛结束,由嘉宾做总结陈词。

赛后工作人员整理比赛现场。

十一、经费预算

海报2张10元

彩带等现场布置装饰品40块

奖状8张8块

水20元

笔10元

总计:88元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5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促进科技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二、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对科技发明创造、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研究论文和考察报告进行评审奖励和展示宣传。

四、参加对象

集团3―6年级学生

五、活动实施

1、由各班组织创新作品的初级选拔竞赛活动,推荐每个项目1―3件优秀作品参赛。

2、要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中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去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每个项目均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并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余姚市科技创新大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6月24日―20xx年7月4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xx年7月5日―20xx年9月5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9月6日―20xx年9月16日。

七、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和创作(可在父母或长辈指导下进行),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探索和设计、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要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要求做工精细。

(一)小发明

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

1、新颖。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不是仿制或重述已有的东西。作品是原创的或在原有作品上有较大的创新改进的实物。

2、科学。小发明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3、小巧。小发明是中小学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要体现小、巧、简、易的特点。

4、实用。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技论文和观察报告

1、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切合主题,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2、参赛论文和观察报告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科技实践课、课外科普知识、社会科技动态等为依据。可写观察动、植物的发现,可以写探索奇特自然现象,景观的奥秘,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研究小问题的过程。必须是自己亲手操作,亲自观察,亲笔记录及书写。内容可以自然活泼,清新易读。道理深入浅出,易懂有趣。

3、论文和观察报告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3000字。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4、参赛者所提交论文和观察报告必须为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作品提交要求

1、科技发明创新作品,每班需报送创新作品实物3件(在作品上附详细的创意说明)。

2、生物和环境论文,每篇文章需A4打印,每班报送3篇。

3、所有作品须在20xx年9月5日前上交,东风交朱吴波老师,东城交陆瑶嫣老师。

大学科技比赛策划书 篇6

一、指导思想

科技创新活动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挥学生专长、展现学生风采、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充分展示近两年来我院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引导当代大学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参赛对象

本着自愿原则,凡我院在校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3—5人)的形式参加比赛。

三、活动内容

(一)PPT制作大赛(个人/团队2—3人)

PPT制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决定举办PPT制作大赛。

主题为:大学的那些事。主要讲述为自己在大学中发生的一些小事,谈论自己的见解和对大学的看法。

比赛形式及规则:

1、根据比赛主题及举办方所提供的素材,制作切合主题的幻灯片(限二十张以内)。比赛共分初赛与决赛,在决赛中将增加5分钟的幻灯片的讲解。

2、参赛作品里应注明标题、参赛选手信息。

3、参赛作品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主题明确、内容丰厚、定位有独到之处,并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气味,感染力要强。

4、参赛作品由文本、图像、声音等信息组成,同时欢迎同学们在PPT中添加原创Flash、电子相册、拍摄的DV作品等。

5、参赛作品必须为各参赛团队(个人)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

(二)Flash动画制作比赛(个人/团队2—3人)

Flash动画制作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样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一些基本的Flash软件基本操作技能。比赛形式为参赛选手在网络上任选一首歌曲,运用flash软件自己做一个简短的MV。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一旦查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的电子作品要求提交源文件,须在提交截至日期前将作品以U盘形式提交到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备份。

3、参赛的FLASH作品(SWF格式,参赛者保留FLA格式源文件备核)。作品必须为swf文件,画幅比例为550×400px,风格及表现形式不限,作品时间长度限制在30秒至5分钟,作品成品文件容量小于10M。所有参赛作品不得含有任何跳转其它页面的功能,也不得含有任何具有危害用户和主办方的程序、代码。

4、不按照要求提交作品者,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三)Access数据库制作(个人/团队2—3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必须是条条理理的`,不然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是杂乱无章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数据库的踪影,图书馆需要图书馆管理系统,学校需要学生管理系统。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库。为此,我们决定举办Access数据库制作大赛。主题为:学生管理系统。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一旦查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创建的数据库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作品最后评审时要求参赛人员讲说作品的设计方案和理念。

(四)DV宿舍拍客(以寝室为单位)

来到大学,与我们自己相处最长时间的朋友要数寝室的同学了,自己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寝室。为此,我们特举行“DV宿舍拍客”活动!拿起我们手中的摄像机、手机来拍摄记录我们的寝室生活吧!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一旦查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时长要在3——5分钟之间。

3、作品可利用AE、PR等视频制作软件锦上添花。

4、比赛以寝室为单位。

(五)PhotoShop图片处理大赛(个人)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与此同时,PS也是电脑爱好者,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基础掌握的图像处理软件。因此,我们举行PhotoShop图片处理大赛。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大赛组委会会提供五张校园JPEG格式图片,要求参赛人员利用PS调出风格迥异的五张图片。

2、参赛人员必须提供PS源文件。

3、参赛人员参加决赛时需要解说自己调色的理念。

四、参赛相关要求及作品上交时间

(一)参赛相关要求

1、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者,获奖团队按照名字顺序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分,请团队成员根据各自工作量的多少进行姓名排名,作品上交后不得更改姓名顺序;

2、提交的作品需注明学号、专业、姓名、作品名称或作品含义、简短作品说明;以团队参赛者,须注明所有人员的相关信息;

3、个人或团队(2—3人)可以同时参加多个活动,作品说明中要注明团队成员中每人完成的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挂名,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二)作品上交时间

因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同时进行,作品上交采用同时上交、交与不同人员的方式,具体安排如下:

1、作品统一上交时间:20xx年x月x——x月x号;

2、各作品提交:

PPT制作交于网络部部长:XX

Flash动画交于科技创新部部长:XX

Access数据库交于网络部部长:XX

DV宿舍视频交于副主席:XX

PS图片交于副主席:XX

五、组织要求及顾问

开展我院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是提高我院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热情的有效载体,也是进一步丰富教育网络资源、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积极准备,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让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互联网应用之中,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与网络紧密联接到一起,在他们掌握网络、展现自己的同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宣传组织和辅导工作,确保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