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项目策划书
此篇文章开展项目策划书(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1
一、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xx有限公司民用建设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核工业第七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招标要求质量标准:合格。
招标要求开工时间:为20xx年x月x日,竣工时间为20xx年x月x日,总工期365日历天。
二、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总施工进度计划:
a、主体结构:砼墙体放线→绑扎墙体钢筋→安装墙体大模板→墙体砼浇注→安装顶板大模板→绑扎顶板钢筋→顶板砼浇注→转为下层施工。
b、屋面工程: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c、室内装修:抄平放线→二次结构→门窗框安装→室内墙面抹灰、找平→楼地面→门窗扇安装→水电设备安装。
d、外装修施工顺序: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外墙抹灰,粉刷外墙涂料。
三、工程施工策划
1、项目管理模式。
2、工程分包及劳务组织。
劳动组织准备:
1)组建项目经理部,落实各岗位人员,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能,责任到人。
2)组织劳力分批进场,做好劳力的进场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3、主要材料设备供应。
根据预算(土建工程主要建筑材料数量表,主要水暖设备材料表,电气工程主要材料表),提出物资设备供应计划;根据施工安排,编制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汇总上报《工程件名物资设备申请计划》到工程科。落实主要物资设备、半成品进场时间计划。
组织采购前资源调查及对供方选择评价、价格确定,按照物资设备采购文件,组织进行物资设备招(邀)标采购、租赁工作。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2
项目名称: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主持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实施单位:于田镇人民政府
技术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1800亩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
实施期限:20xx年10—20xx年10月
一、指导思想
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
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双季稻主产区于田地镇,示范面积1800亩。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优质稻示范推广、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一)、优质稻示范推广
示范区宜选择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建议以国审组合丰源优272为主。该组合去年在我县种植5000多亩,表现为株高9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16天左右,米质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受到好评。
(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
水稻免耕抛秧是将水稻免耕(或少耕)技术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轻型省工、节支省本的效果。
1、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要点
①把好播种关。亩用434孔的软盘60块,选用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公斤拌种。
②把好育秧关。严格控制好秧苗高度,以水控为主,要防止烧芽烧苗。
③把好抛秧关。抛秧叶龄控制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不要超过四叶。
④把好施肥关。每亩大田撒施25%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抛秧后7—10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拔节后7—10天看苗亩施尿素公斤、氯化钾公斤,始穗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公斤。
⑤把好灌溉关。前期实行薄露灌溉,后期做到干湿壮籽,严防串灌、漫灌和后期断水过早。
2、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技术要点
①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在早稻收获后的当天进行。亩用克无踪或百草枯250毫升,或免深耕、省耕宝、对草荒(选其中一种)200毫升,加氯化钾、碳铵各2—3公斤,兑水50—60公斤左右喷雾,喷药前田间应放干水,喷药24—36小时后,保持灌水淹没杂草和禾茬4—5天(此时可结合施基肥)。
②第二次施用除草剂:在抛秧后7天左右结合追肥,再亩施丁苄类除草剂1包。施除草剂后保持田间浅水层3—5天。
(三)、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培训地点与方式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培训以示范区中的行政村为单位,分别举办技术培训班,即有3个培训点。其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项目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适时举办。参加培训的对象重点为项目区农民。培训人次要求达到500人次以上。
2、培训时间在年10月至20xx年10月内完成。
3、培训内容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讲课。重点讲授内容为二晚免耕(或少耕)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其次讲授:
①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技术。
②多用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技术。
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④超级稻和优质稻的基本知识。
四、项目物资与经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方便他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操作,以便达到项目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专项经费中列支用于购买项目必备物资、技术培训费用。
①项目物资: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项目区供应的物资为塑料软盘,每亩60块。
②技术培训费用:主要用于技术资料打印费和专家讲课费。
五、项目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
为了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科技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各小组的组成成员及岗位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
2、技术指导小组:
3项目实施小组:于田镇要成立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乡村干部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民实施,分发有关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开好现场会,搞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六、项目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了解情况;项目实施单位要随时作好上级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时整理数据和资料,写好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县农业开发办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服务工作,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协助财政局整理报账资料。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3
项目名称: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主持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实施单位:于田镇人民政府
技术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1800亩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
实施期限:20xx年10—20xx年10月
一、指导思想
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
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双季稻主产区于田地镇,示范面积1800亩。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优质稻示范推广、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一)、优质稻示范推广
示范区宜选择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建议以国审组合丰源优272为主。该组合去年在我县种植5000多亩,表现为株高9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16天左右,米质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受到好评。
(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
水稻免耕抛秧是将水稻免耕(或少耕)技术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轻型省工、节支省本的效果。
1、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要点①把好播种关。亩用434孔的软盘60块,选用抗病高产优质品种1.5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0.3-0.4公斤拌种。②把好育秧关。严格控制好秧苗高度,以水控为主,要防止烧芽烧苗。③把好抛秧关。抛秧叶龄控制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不要超过四叶。④把好施肥关。每亩大田撒施25%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抛秧后7-10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拔节后7-10天看苗亩施尿素5-7.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始穗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公斤。⑤把好灌溉关。前期实行薄露灌溉,后期做到干湿壮籽,严防串灌、漫灌和后期断水过早。
2、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技术要点①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在早稻收获后的当天进行。亩用克无踪或百草枯250毫升,或免深耕、省耕宝、对草荒(选其中一种)200毫升,加氯化钾、碳铵各2-3公斤,兑水50-60公斤左右喷雾,喷药前田间应放干水,喷药24-36小时后,保持灌水淹没杂草和禾茬4-5天(此时可结合施基肥)。②第二次施用除草剂:在抛秧后7天左右结合追肥,再亩施丁苄类除草剂1包。施除草剂后保持田间浅水层3-5天。
(三)、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培训地点与方式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培训以示范区中的行政村为单位,分别举办技术培训班,即有3个培训点。其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项目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适时举办。参加培训的对象重点为项目区农民。培训人次要求达到500人次以上。
2、培训时间在年10月至20xx年10月内完成。
3、培训内容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讲课。重点讲授内容为二晚免耕(或少耕)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其次讲授:①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技术。②多用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技术。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⑤超级稻和优质稻的基本知识。
四、项目物资与经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方便他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操作,以便达到项目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专项经费中列支用于购买项目必备物资、技术培训费用。①项目物资: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项目区供应的物资为塑料软盘,每亩60块。②技术培训费用:主要用于技术资料打印费和专家讲课费。
五、项目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
为了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科技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各小组的组成成员及岗位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
2、技术指导小组:
3项目实施小组:于田镇要成立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乡村干部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民实施,分发有关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开好现场会,搞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六、项目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了解情况;项目实施单位要随时作好上级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时整理数据和资料,写好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县农业开发办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服务工作,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协助财政局整理报账资料。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4
一、工程概况
xx国际中心项目位于xx市xx区xx路以南、xx路以西、xx路以东、xx路以北,总建筑面积为2624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1976平方米(一幢29层144米高度的门型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10779平方米及一组3~4层的商业建筑面积为31197平方米),地下四层建筑面积为120500平方米(地下一二层为商业功能及时设备用房,地下三四层为车库用途。
传统的施工方式是按照图纸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就拆除重新施工,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人工、材料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工期的延后。xx国际中心项目机电部分由xx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面对传统施工存在的费工、费料、费时的问题,xx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与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性地引用了BIM技术,希望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控水平,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施工。
二、xx项目BIM工作流程
BIM建筑信息模型,被誉为21世纪建筑业生产力革命性技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信息包括三维几何形状信息,以及大量的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重量、价格和进度等等)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冷冻机房利用xx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
机电安装项目中,数设备间最为复杂,施工难度也。本项目中,冷冻机房是项目施工难点,也是体现工程质量好坏、体现安装公司施工水平的关键部位,因此也备受施工方和业主的关心。
xx项目冷冻机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位于B4层,层高7米,贯通B3层。面积大,系统多且繁杂,管道多且空间狭小,给安装造成很大困扰。传统工作方式下,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把握完全取决于项目经理及老法师的经验,但在复杂的冷冻机房,再资深的经验也会出错,就经常出现返工的情况,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成本与工期损失。金虹桥项目通过xxBIM技术的应用,给冷冻机房的安装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1)建立模型
为了确保冷冻机房的顺利施工,施工单位聘请设计院对图纸进行了深化。xxBIM实施团队在深化图的基础纸进行BIM模型的建立。土建模型依据实际测量的标高建模,并将机电各个专业的模型与土建模型整合到一起,这样方便查看机电工程的具体位置。1000m2冷冻机房,结构建模1人,用时30分钟,机电安装模型包含消防、电气、暖通、给排水专业等4个专业,1人,用时6.5小时。
2)确定施工方案初稿
xx安装的技术施工人员通过xxBIM技术,不断虚拟优化冷冻机房管道施工方案,初步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初稿交给施工技术总工查看后,总工马上从三维模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消防管紧贴梁底敷设,在最上层,风管在消防管下;而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强弱电桥架与水管并排布置。冷冻水管管径较大,管径750mm,而将冷冻水管放在最下层就给支架的安装造成了难度。总工认为有必要重新设计施工方案。
第一轮修改:
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案的修改,技术总工都是利用图纸与深化设计人员交流,由于大家理解不一致,沟通较困难,经常出现设计组成员没有理解要求的情况。如今有了BIM模型,技术总工直接利用三维模型向深化设计人员表达了修改要求,提高了协同效率。按技术总工的要求,深化设计人员重新调整了方案,将冷冻和冷却水管调整到第二层,在消防管道下敷设,风管调整至最下方敷设,方便安装吊架。
根据新的方案,xxBIM实施团队的技术人员在原有的BIM模型只花1小时就完成修改调整工作。技术总工在审核BIM模型的演示后,觉得施工难度大大降低,但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有必要对施工方案再进行调整。
第二轮修改:
按照技术总工的要求,本着节约材料、施工方便、排布美观等原则,深化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进一步的修改,随后鲁班BIM实施团队的技术人员利用3个小时的时间,在原有BIM模型中完成了修改调整工作。技术人员将最终的模型演示给总工看后,终于达到总工要求。
通过运用xxBIM技术,将图纸转变成三维图形,在模型中对冷冻机房的施工方案提前确定。根据图纸的调整,快速调整BIM模型,在虚拟中将方案确定到满意为止,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施工程序,达到省工、省料、省时的目的。
3)碰撞检查
确定后BIM模型,通过xx云碰撞检查系统(BIMWorks),共检查出12需要调整的碰撞点。
4)协调沟通
针对云碰撞系统检查出的碰撞点,施工员及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在符合设计和施工双重要求的前提下,将碰撞点进行调整,以充分满足施工的要求,最终确定方案。
5)业主展示
xxBIM实施的技术人员将冷冻机房确定后的施工方案通过xxBIM浏览器,在向业主演示冷冻机房的施工模型,充分发挥了BIM的三维可视化特点,使业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快地认同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6)三维技术交底
xx项目技术总工,将业主方认可的施工方案,运用BIM的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向机电各个专业的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让他们在三维状态下查看各自专业内管线的排布和标高位置,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各自施工内容有了深刻印象。
7)实际指导施工
将完成后的三维模型打印出来,指导现场施工,这样,实际施工完全按照三维模型完成。
四、认可与评价
施工方案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返工。传统工作流程下,技术总工与深化设计成员、施工人员、业主等进行沟通时都是图纸,但受限于每个人的专业与经验的不同,每个人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偏差。但通过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BIM模型代替图纸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交流工具,也大大提升了施工方案优化的质量与效率。
应用BIM技术,让上海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施工人员尝到了甜头,因此项目部领导要求,施工前一定要先建立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班组进行三维虚拟交底;而且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也一定是利用碰撞检查调整后的模型中进行工程量测算的数据结果。xx项目中,xxBIM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的施工流程中,成为施工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中只例举了应用BIM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在实际工程中,xx国际中心利用BIM技术有效地实现成本管控、提升协同效率;而且xx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BIM技术,使得安装公司总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可以及时、准确的下达指令,减少了沟通的成本,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成就了企业与项目部的双赢。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5
一、工程概况
xx国际中心项目位于xx市xx区xx路以南、xx路以西、xx路以东、xx路以北,总建筑面积为2624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1976平方米(一幢29层144米高度的门型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10779平方米及一组3~4层的商业建筑面积为31197平方米),地下四层建筑面积为120500平方米(地下一二层为商业功能及时设备用房,地下三四层为车库用途。
传统的施工方式是按照图纸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就拆除重新施工,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人工、材料的浪费,甚至会影响到工期的延后。xx国际中心项目机电部分由xx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面对传统施工存在的费工、费料、费时的问题,xx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与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性地引用了BIM技术,希望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控水平,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施工。
二、xx项目BIM工作流程
BIM建筑信息模型,被誉为21世纪建筑业生产力革命性技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信息包括三维几何形状信息,以及大量的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重量、价格和进度等等)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冷冻机房利用xx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
机电安装项目中,数设备间最为复杂,施工难度也。本项目中,冷冻机房是项目施工难点,也是体现工程质量好坏、体现安装公司施工水平的关键部位,因此也备受施工方和业主的关心。
xx项目冷冻机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位于B4层,层高7米,贯通B3层。面积大,系统多且繁杂,管道多且空间狭小,给安装造成很大困扰。传统工作方式下,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把握完全取决于项目经理及老法师的经验,但在复杂的冷冻机房,再资深的经验也会出错,就经常出现返工的情况,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成本与工期损失。金虹桥项目通过xxBIM技术的应用,给冷冻机房的安装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1)建立模型
为了确保冷冻机房的顺利施工,施工单位聘请设计院对图纸进行了深化。xxBIM实施团队在深化图的基础纸进行BIM模型的建立。土建模型依据实际测量的标高建模,并将机电各个专业的模型与土建模型整合到一起,这样方便查看机电工程的具体位置。1000m2冷冻机房,结构建模1人,用时30分钟,机电安装模型包含消防、电气、暖通、给排水专业等4个专业,1人,用时6.5小时。
2)确定施工方案初稿
xx安装的技术施工人员通过xxBIM技术,不断虚拟优化冷冻机房管道施工方案,初步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初稿交给施工技术总工查看后,总工马上从三维模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消防管紧贴梁底敷设,在最上层,风管在消防管下;而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强弱电桥架与水管并排布置。冷冻水管管径较大,管径750mm,而将冷冻水管放在最下层就给支架的安装造成了难度。总工认为有必要重新设计施工方案。
第一轮修改:
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案的修改,技术总工都是利用图纸与深化设计人员交流,由于大家理解不一致,沟通较困难,经常出现设计组成员没有理解要求的情况。如今有了BIM模型,技术总工直接利用三维模型向深化设计人员表达了修改要求,提高了协同效率。按技术总工的要求,深化设计人员重新调整了方案,将冷冻和冷却水管调整到第二层,在消防管道下敷设,风管调整至最下方敷设,方便安装吊架。
根据新的.方案,xxBIM实施团队的技术人员在原有的BIM模型只花1小时就完成修改调整工作。技术总工在审核BIM模型的演示后,觉得施工难度大大降低,但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有必要对施工方案再进行调整。
第二轮修改:
按照技术总工的要求,本着节约材料、施工方便、排布美观等原则,深化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进一步的修改,随后鲁班BIM实施团队的技术人员利用3个小时的时间,在原有BIM模型中完成了修改调整工作。技术人员将最终的模型演示给总工看后,终于达到总工要求。
通过运用xxBIM技术,将图纸转变成三维图形,在模型中对冷冻机房的施工方案提前确定。根据图纸的调整,快速调整BIM模型,在虚拟中将方案确定到满意为止,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施工程序,达到省工、省料、省时的目的。
3)碰撞检查
确定后BIM模型,通过xx云碰撞检查系统(BIMWorks),共检查出12需要调整的碰撞点。
4)协调沟通
针对云碰撞系统检查出的碰撞点,施工员及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在符合设计和施工双重要求的前提下,将碰撞点进行调整,以充分满足施工的要求,最终确定方案。
5)业主展示
xxBIM实施的技术人员将冷冻机房确定后的施工方案通过xxBIM浏览器,在向业主演示冷冻机房的施工模型,充分发挥了BIM的三维可视化特点,使业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快地认同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6)三维技术交底
xx项目技术总工,将业主方认可的施工方案,运用BIM的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向机电各个专业的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让他们在三维状态下查看各自专业内管线的排布和标高位置,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各自施工内容有了深刻印象。
7)实际指导施工
将完成后的三维模型打印出来,指导现场施工,这样,实际施工完全按照三维模型完成。
四、认可与评价
施工方案的优化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返工。传统工作流程下,技术总工与深化设计成员、施工人员、业主等进行沟通时都是图纸,但受限于每个人的专业与经验的不同,每个人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偏差。但通过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BIM模型代替图纸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交流工具,也大大提升了施工方案优化的质量与效率。
应用BIM技术,让上海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施工人员尝到了甜头,因此项目部领导要求,施工前一定要先建立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班组进行三维虚拟交底;而且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也一定是利用碰撞检查调整后的模型中进行工程量测算的数据结果。xx项目中,xxBIM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的施工流程中,成为施工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中只例举了应用BIM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在实际工程中,xx国际中心利用BIM技术有效地实现成本管控、提升协同效率;而且xx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BIM技术,使得安装公司总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可以及时、准确的下达指令,减少了沟通的成本,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成就了企业与项目部的双赢。
开展项目策划书 篇6
项目名称: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主持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实施单位:于田镇人民政府
技术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1800亩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人次以上。
实施期限:20xx年10—20xx年10月
一、指导思想
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
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双季稻主产区于田地镇,示范面积1800亩。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优质稻示范推广、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一)、优质稻示范推广
示范区宜选择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建议以国审组合丰源优272为主。该组合去年在我县种植5000多亩,表现为株高9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16天左右,米质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受到好评。
(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
水稻免耕抛秧是将水稻免耕(或少耕)技术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轻型省工、节支省本的效果。
1、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要点①把好播种关。亩用434孔的软盘60块,选用抗病高产优质品种1.5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0.3-0.4公斤拌种。②把好育秧关。严格控制好秧苗高度,以水控为主,要防止烧芽烧苗。③把好抛秧关。抛秧叶龄控制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不要超过四叶。④把好施肥关。每亩大田撒施25%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抛秧后7-10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拔节后7-10天看苗亩施尿素5-7.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始穗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公斤。⑤把好灌溉关。前期实行薄露灌溉,后期做到干湿壮籽,严防串灌、漫灌和后期断水过早。
2、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技术要点①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在早稻收获后的当天进行。亩用克无踪或百草枯250毫升,或免深耕、省耕宝、对草荒(选其中一种)200毫升,加氯化钾、碳铵各2-3公斤,兑水50-60公斤左右喷雾,喷药前田间应放干水,喷药24-36小时后,保持灌水淹没杂草和禾茬4-5天(此时可结合施基肥)。②第二次施用除草剂:在抛秧后7天左右结合追肥,再亩施丁苄类除草剂1包。施除草剂后保持田间浅水层3-5天。
(三)、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培训地点与方式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培训以示范区中的行政村为单位,分别举办技术培训班,即有3个培训点。其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在项目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适时举办。参加培训的对象重点为项目区农民。培训人次要求达到500人次以上。
2、培训时间在年10月至20xx年10月内完成。
3、培训内容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讲课。重点讲授内容为二晚免耕(或少耕)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其次讲授:①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技术。②多用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技术。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⑤超级稻和优质稻的基本知识。
四、项目物资与经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方便他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操作,以便达到项目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专项经费中列支用于购买项目必备物资、技术培训费用。①项目物资: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项目区供应的物资为塑料软盘,每亩60块。②技术培训费用:主要用于技术资料打印费和专家讲课费。
五、项目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
为了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科技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各小组的组成成员及岗位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
2、技术指导小组:
3项目实施小组:于田镇要成立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乡村干部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民实施,分发有关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开好现场会,搞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六、项目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了解情况;项目实施单位要随时作好上级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时整理数据和资料,写好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县农业开发办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服务工作,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协助财政局整理报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