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此篇文章《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1
读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第一感觉是蚀骨的揪心和绝望,对陌生女子内心无望但深入肺腑的爱感到莫名的心碎。到底世间有没有这样不计代价,不计回报,只求纯粹爱情的人或者只是小说家臆想中的一种高贵圣洁的暗恋呢,对没有一丁点爱情经验的人来说实在难以回答。
只有当生命迎来终结时,才能以一封饱含爱慕,崇拜,羞愧,自责,哀怨,忧伤,情感如此丰富的匿名信送到至死不渝的暗恋对象之手,这是需要苦尝多少个寂寞的日夜,忍守多少个相思的时光才能用尽毕生的力量写就这样一封情书。
茨威格实在是了不起的作家。从头至尾只是通过一封信就将世间一个奇女子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从女孩的天真烂漫,不经世事,到少女的情窦初开,含苞待放,再到女人的风情万种,成熟韵味,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描绘的动人心魄,刻画的入木三分,以至于以为这样的女子竟然真的在你的生命某一阶段同你有过一段如此的经历。将你带入了情节之中,如梦似幻的使我们同男主人公一起回忆起过去的柔情往事。
这样的小说情节,在我看来在当时一定是引发社会热议的,因为实在过于超前,凌驾于现实的爱情观念,在一些过去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上流社会的浮生若梦,安淫享乐,一派歌舞升平,所谓名流之间的爱情无非是安逸生活的调味剂,唾手可得,召之即来挥之则去,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的地步。那么此时这样的一篇小说的横空出世势必像一枚小型核弹一样冲击了整个文学圈,并辐射至大众的视野内。当时造成的轰动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也暂且不去讨论。即使放到如今的时代,我仍旧认为它有着非常震撼人心的力量。虽然百年过去,但人类的情感状态始终不外如是,我们同样渴望去爱别人也渴望被别人所爱。遗憾的是,最基本的这个情感需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再一次x文学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或许会影响到某一群读者,但悲哀的是无法左右这个社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现代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一个接一个的欲望呼之欲出,而我们可能偏偏就高估了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把轻易能得到的就视为理所应当,忽视了身边的亲人朋友,拒绝那些陌生人善意的帮助,总以忙为理由搪塞潜在的情感交际,即使如我又何尝不是。虽对小说感同身受,向自己心中的那个人表露心迹,一吐一直以来的相思却得不到任何我希望的回应。我对真爱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岂不证实了我们内心的那纯洁的爱已经被玷污了吗?我们不太可能再有少年人的勇气和冲动去追求心目中的真爱了。所以我们会返回来再把小说翻了又翻,读上一遍又一边,去缅怀去祭奠那个虽然还跳动着但早已枯死干涸的心。
莫名的悲愤和凄凉,是啊,如茨威格这样的作家影响力尚且无法撼动那个时代,我们又凭什么去批判当下的婚恋观,唯一能做的是做自己希望的那种人,妥协但不会屈服,以生命的名义做一个殉道者又何尝不是对真爱的致敬呢。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2
无望的等候,并不是为了虚度光阴,也不是为了让他人感到羞愧,而是在痴痴等待一个不可能的答案。有谁,愿意用十八年的等候去换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的遗憾。
她住在一个充满阳光的街区,一切是多么美好与难忘,当然,除了一户整天吵架的邻里。直到那天,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那个小说家搬进了这个小街区,她只觉一种朦胧的感情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时而像一条滚滚奔流的大江,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又像一湾静谧的湖水,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她用各种方法去收藏小说家的存在,捡小说家的烟头,触摸小说家的门把手,甚至跟踪小说家,追逐他的影子。但是,她搬离了这个幸福的街区,再见到小说家的希望渺若晨星,她非常难过,心如刀割;为了小说家,她可以由淑女变为脾气暴躁的女子;为了小说家,她可以与朋友争执到恨之切骨,她甚至抱怨是上天不公。
时光荏苒,十八年的的等候悄然逝去,在茫茫人海之中,她的目光仿佛又触碰到了小说家的影子,依然是那么令她魂牵梦萦,楚楚动人。十八年的等候早已使她变得成熟,她以最好的微笑迎接他,像迎接朝阳,但是,他竟然没有认出她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像以前对待小说家一样对待孩子,宁愿职位低下也要让孩子上贵族学校。直至儿子病死前,写信前,她也在孜孜不倦的哺育孩子。
读到这,我才发现茨威格不只是歌颂女性在爱情中的牺牲和真挚,更加让我动容的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我们出生至长大成人,再到娶妻生子,父母对我们的爱从一而终,从未打过任何折扣,我们终其一生都还不了这份恩情。此刻,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唯有刻苦学习,提升自己,在有空闲的时候,放下手机,帮助父母干干家务,听听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帮爸妈做一顿晚饭,给他们写一封感恩的信。表达爱,永远不嫌早。
小说的最后,小说家坐在椅子上,桌上是一封零散的信件,他面朝即逝的夕阳,吐出一长串的烟圈,长叹了一口气,发呆——为这深情的错过。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3
看过这本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女主人公的执着。在靠近他的地方看着他也觉得很幸福,即使不被他知道,自己默默地爱着他,也心甘情愿。
很多感情说不出来,我只知道我很能理解她的感情,因为我的生命里也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不知道我喜欢他,我就默默地看着他,就连碰巧遇到也能让我开心一整天。喜欢他喜欢的颜色,喜欢他喜欢的所有东西。
后来毕业了,我们也就再也遇不到了。我以为我会忘了你,才发现思念没有随时间淡去,反而越来越浓。经常幻想在某个街角能够与你相遇,也经常偷偷看你微博,虽然你的微博从不更新。偷偷存着你的相片,心情好了,心情不好了,都拿出来看看。就这样想了你四年。
我和书中的女主人公不一样,我身边没有任何一个属于你的东西。而她有她爱的人的儿子。我还有自己的生活,开始告诉自己,一定要放弃你了。事情发展的很顺利,你不再占据我的脑海,但也不是太顺利,好像我也很难再让一个人那么疯狂地占据我,或许这跟年纪有关系吧,我也不再年轻了。
这部小说读地挺压抑的,估计直到死,那个男人都不知道她到底长什么样子吧。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4
为什么会接触到这部作品呢?源于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谈到了对作者影响很大的哲学作家以及他的作品。所以就去想办法找到这篇文章来读了。不过也是第一次接触茨威格这个作家的作品,在看他的作品之前去查找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影响了一大批的后来者,所以抱着浓厚的兴趣开始和他对话了。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而这个作家,就是在小女孩13岁时搬过来的邻居,少女的痴迷,作家的活力,让这个成绩不怎么好,站在人群中找不到的少女一步步为他改变,最后变成了一个容貌出众的少女。而正是这出众的相貌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们渡过了销魂荡魄的三夜,那浓情蜜意的缠绵和缱绻令她心醉神迷、终生不忘。但她却没有诉说对他的爱情,而是希望作家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心里能激荡起某个模糊而遥远的回忆,然而作家还是没有认出她这个当年的邻家女孩。
也正是这销魂荡魄的三夜,让少女变成了少妇,有了小孩儿,为了让小孩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为的是不受婚姻的牵绊,保持自由之身,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作家身边。正如少女在信中写到的那样“我身体给了他们,但我的心永远在你那里。我想你会理解的。”
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信,作家只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
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竟不知如何表达,少女到离世时对这个“负心”男人没有一丝丝的恨,有的都是爱,一种无条件的爱。强烈建议朋友们抽空看看这部短篇小说,篇幅不长,里面却又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尽管可能是无用的书,但还是推荐你读一遍。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5
忘记为什么突然冲动着想去看这本书了,但是确实是一口气读完了。
深深地被书中女主少女的高傲而又深沉热烈的爱震撼了。初次遇见时,作家矫健的步伐和年轻的脸庞一下子就触动了少女的心。自此,少女爱上了那个有两种分裂人格的作家。
知道自己要随母亲与继父去山东长住,女主心痛到晕厥,半夜爬起来去等在作家门口,亲吻他摸过的门环。甚至不顾自己只穿了薄衫,无法抵挡寒夜刺骨作家的冷。她默默的守候与等待。
成年后,再见面,作家还是那样迷人,亭亭玉立的她面对作家的邀请,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方便,都方便,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那份炽热的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我一直不理解,作家怎么会如此的荒唐?难道荒淫无度到如此的地步。但我可以说少女的爱是高贵的,她不是摇尾乞怜的向作家求爱。她有自己傲气。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6
凌晨一点才看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结尾的音乐还在耳边流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就席卷而来。爱情是的完全牺牲的爱情。一个女人终其一生只爱一个男人这种爱不求任何哪怕一点点回报痛着爱着十八年。
一个女人在生命以最美绽放的十八年去守侯一份仅仅是她所珍惜的爱情。看着深爱的人周旋在香肩软腰里次邂逅一次遗忘;再次邂逅再次遗忘心是怎样的痛?不是没有失望只是任失望一次次侵袭却控制不住自己继续爱着又或者她根本没想去控制。从年幼的她撞到他怀里那一刻开始爱是那许多年一直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世间再没有比置身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单独和你呆在一起。”不在他身边六年就是这样靠回忆不到一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度日。然后回到他的周围希翼着能到他的身边。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这是他离开前的。承诺一个男人是这样可以轻易的将承诺说出口却又完全不留任何痕迹的忘记。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要拥有后再失去那种空白的痛让人难以承受。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孤身远行了带着爱离开了。“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纪念那忘却的时刻。”然而他却不会想起如果没有这最终的一封信。
8年又是8年的时间她回来了她游弋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为了让他的孩子可以过和他同样的生活不沾染灰尘杂质的生活。她永远接受不了任何人在内心她只爱一个人一个将她遗忘的那样彻底的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尊放弃一切去爱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让他觉得低贱。又是一次离别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话语“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她灼灼的看着他希望他可以回忆起她曾经的幸福但是他没有终没有记起这个女人。她知道这又是一次永远不会实现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