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开天辟地》读后感

2025/04/27读后感

此篇文章《开天辟地》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开天辟地》。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像一个巨大的蛋,一个叫盘古的大胎儿在蛋里成长着。经过了1.9万年以后,盘古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巨人。他站起来伸伸手脚一下子就把蛋撑破了。于是,清而透明的气体往上升,成了天;重而混浊的东西往下沉,成了地。盘古用手撑着天,用脚踩着地,不让天地合拢,从此就形成了苍茫辽阔的天空和雄伟宽广的大地。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然很好听,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妈妈告诉我:经科学家们研究,由于宇宙大爆炸形成了无数个星球,这些星球星罗棋布地分布于浩瀚的宇宙之中。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其中一个。“天”并非实体,行星与太阳等分布在茫茫宇宙之中,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天”。

原来是这样的呀!神奇浩瀚的宇宙使我产生了要探索它奥秘的欲望。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了做一名宇航员能够飞上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2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讲述了在很久以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像一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人,已经在宇宙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盘古眼睛一睁,到处都是黑色一团,翻身坐了起来,听见鸡蛋“咔嚓”一声,天和地裂开了,之后盘古把天和地分开了,然后盘古用身体来撑着天和地,一直到八千年以后,盘古变成了大巨人,天升的极高,地变的很厚,盘古想天地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临死前他的身体变成万物。

其中印象最深的句子,盘古把天地分开之后,过了几万年他才倒下,身体变成万物。

书上有开天辟地这个成语,我想多了解关于这个成语,我从网上找到了这个成语。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以前,天地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是分开的,没有天和地的差别,世界就像一个蛋,有一个叫做盘古的人,他睡在这个大蛋里面,一睡就睡了一万八千年。

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周围一片漆黑。他觉得自己太酸痛了。于是他伸展四肢,一用力啊,就把那个蛋给打破了,原本黑暗的环境,一下子明亮了起来,慢慢的分开了。

天和地出现了,为了怕天地还会合起来,盘古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用自已巨大的身躯撑起天与地,这样过了许多年……。哇!盘古真的'好伟大,他使整个大地花草繁茂,欣欣向荣。盘古打开了天地,让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光明和生机,我们要好好的爱护环境,善待这个地球。

我的感受:盘古多么的伟大,把天地分开,之后又把身体的部分献给我们。口中呼吸变成风和雨,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

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3

星期天,我闲着无聊,便看起了《亲近母语》,一翻开,我便被《盘古开天辟地》这篇文章吸引住了。我心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在辟地后盘古又怎么样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地看了起来。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文中讲述了天和地还凤有分开,像个大鸡蛋,盘古就睡在里面。他醒来后,看到这种黑暗混沌的景象,十分生气。就顺手拿了一把大斧子,用力一砍,就把天和地分开了。接着,他就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几十万年过去了,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了,盘古也倒了下去。临死前,他把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化成了世间万物,换来了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盘古为人类竭尽全力,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在学习上并没有竭尽全力,连做一点一作业都不竭尽全力。每次做作业时就想快点完成,一点儿都没有顾及到字的漂亮和正确性,所以每次我交上去了的作业都有百分之三十是有错误的,而别人都是十拿九稳的.,因此,我感到非常难为情。

虽然我有时没有竭尽全力,但我有时也是毫不松懈的。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把20课抄一遍,可我刚抄了半小时,手就酸了起来,但是,我毫不松懈,又埋头抄了起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我终于抄完了,此时虽然我手都麻了,但我仍然非常开心。

盘古对人类无私奉献,而我对父母、班级没有什么大贡献,有时只帮妈妈扫扫地,帮爸爸捶捶背,把自己的图书献给班级,为班级出黑板报……虽然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算是为他人作出一点贡献吧!

我下定决心,以后做一定会竭尽全力,为父母、为班级作出贡献,做一个好孩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父母开心,让老师同学开心……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4

我国的神话故事很多,比如:神农百草、女娲造人、八仙过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今天,我带大家到盘古开天这个故事里瞧瞧。

《盘古开天》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宇宙就象一个硕大的鸡蛋。盘古就生活在这个浑浊的鸡蛋里,他整天睡觉,一日不醒,一共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终于醒来,在他的身边有一把斧头,盘古举起斧头,向黑暗中砍去,这个硕大的鸡蛋就这样被劈成了两半,这里轻的东西徐徐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了地,这时盘古累倒在地,安息了。大神死了?大神死了!宇宙间第一大神死了。

盘古死后,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藏。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用光辉照耀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洒清辉;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晚;而他的身躯变成了三山五岳;鲜血变成了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了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了花草树木,供人们欣赏。

牙齿变成了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汗水变成了雨露,滋润禾苗;就连呼出的空气也变成了轻风和白云。所以就有了造人补天的女娲和创造八卦的伏羲;所以就有了品尝百草的炎帝和创造指南车的黄帝;所以就有了贤臣大禹和创造九州的英雄后羿;所以就有了土地爷、灶王爷、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各路神仙。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5

电影开天辟地,讲的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故事一向很感兴趣,所以看得十分入神,看完之后也感触良多。

通过这部电影,对那段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了当时整个国家处在一个怎样的生死存亡时刻,也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热血青年甘愿牺牲生命去换取哪怕一点点国家振兴的期望。是啊!以往有着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沦落到人见人欺的悲惨境地,但凡有点血性的年轻人都会无法忍受,正是这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给处于黑暗之中的国家带来了曙光。一九一九年,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的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受到老牌帝国主义的侮辱后,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部电影除了详细描述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之外,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也作了深入刻画,比如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以及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中夏等青年共产党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崇高职责感,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心,对中国未来的清醒认识,等等,无不让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汗颜,联想到此刻很多八零后乃至九零后,缺乏梦想,对社会、对国家毫无职责感,要么金钱至上,要么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的程度令人发指,这些人真应当好好看一看:我们的先辈是怎样做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们的党成立已近九十个年头,九十年来,它带领我们不懈探索,努力奋斗,虽然也曾走过弯路、有过挫折,但最终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经济腾飞,让以往衰弱的中国重新崛起,这份成就放眼世界、回顾历史,绝对是独一无二,任谁也无法否认的,套用电影的名字“开天辟地”来形如也绝不为过。

《开天辟地》读后感 篇6

1840年至1905年整整65年间,中国人民一直笼罩在列强侵华战争的硝烟之中不见天日。众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又通过一个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脚踏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无尽深渊中。直至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萎靡的中国人民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影片《开天辟地》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放在近现代史的宏大背景中,展现了共产党在历史上的深刻底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是个黑暗又混沌的世界,在这个世上,一股新的力量呱呱坠地,这股力量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们用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开辟出的一片崭新天地,是使之后千万人为之浴血奋斗的精神支柱,这股力量即是中国共产党!

1920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共产党代表,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路程。普通的游船上载着的不只是共产党代表,还有背在他们身上的沉重使命——拯救中国。

风起云涌的时代作文,青年人热的血遇上冷的铁,他们正在谱写的是青春与热血的诗。拯救中国是他们全部的梦想与渴望,这梦想就像仲夏夜荒原上的野草,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连了天;这渴望如鲸向海,似鸟归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学课本中,更存在于老一辈人的拼搏中。影片真实的画面中,无数烈士一次次的跌倒之后又一次次地爬起,一回回的失败之后又一回回地重来。无数的党员倒下了,接踵而来的是更多党员的加入。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而奋斗着,这种信念俨然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血,根深蒂固。这是多么的感人肺腑啊,却又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

回忆祖国经历的岁岁年年,回忆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怎样为中国的劳苦大众谋利益的,今天政权的得来是怎样的不容易。

我们要热爱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美好未来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