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此篇文章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1
不知不觉中,陪伴阅读已成为了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尤其是看到宝宝在无形中成长。
亲子共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天两天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好处。但当有一天,突然发现宝宝懂得了分享、学会了坚持、拥有了爱心,开始用读过的书本知识“教育”大人,言语中不断冒出“成语”及英语,我便知道,读过的书总会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印记。也是因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宝宝去哪都会带上几本书
亲子共读是一段磨人的历程。四岁的宝宝总是看什么都新奇,她会拿出一本字典让我讲,她会拿张宣传单让我读,她更会拿本故事书让我讲了一遍又一遍,我困惑过,不解过,苦恼过,但对于这些要求,我尽量满足,而后百度“为什么小孩总喜欢听同一个故事?”,当我知道这是促进小孩认知、提升小孩自信心的方式时,我庆幸自己没有对她那些看似无理的'要求而失去耐心。这让我明白不能轻易否定小孩的想法及要求。
亲子共读是一场用心的考验。平常白天工作,晚上有时累了想早点睡觉,偏偏宝宝又要听故事,为了哄她快点睡觉,阅读并没用心,读完一本书其实也不知大概。有时也会觉得反正她没认真听,便随意忽悠下。有一天,我实在累了,讲了一点就不想讲了,便说:“我忘了。”她竟不断地提示我,还批评我:“你怎么总是记不住”,不觉中竟把故事完整地讲完了。我便突然有点惭愧了,毕竟我的“忽悠”与“不用心”并未影响她的认真与用心。但陪伴不允许“忽悠”,所以,我开始反思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在以后的陪伴中尽量做到用心。
我觉得,亲子共读是拉进亲子关系好的方式之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成长了。以上便是我在陪伴阅读的过程中激发的些许感想。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2
通过这一个月的每天阅读打卡活动,孩子基本上每天都坚持读书打卡录制视频,这个活动特别好,可以有效的让孩子形成一种坚持。因为平时也都会经常阅读,但还没有做到每天都读。
近期时间孩子主要读了《写给孩子的历史故事》。读史明鉴,从小培养读历史,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大局观。去年夏天的时候,有一天我俩在院里散步聊天,他就给我讲张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现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学基础,在聊天的时候他就能自然而然的比喻出来。
从8年前怀孕时候就开始基本上每天给他读书了,那时候每天读书、看书法讲座,听古典名曲解读。后来出生后还是给他晚上读绘本故事睡觉。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家里会给他读绘本,在学校也是有小图书馆阅读区,可以借书读,那时候每周都去借更换。
每天读书的习惯养成,即使不用每天再录制读书视频打卡,也照样可以做到每天读书30分钟,如果时间多更好。日积月累,一年就是180个小时,可以读不少书。当然,读书是一生的习惯。九紫离火运文化大运之际,多读书,书香文化,家风家训家书书香飘洒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美好的人世间。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3
今天,一看到书香家庭申报表,我的心里特别高兴,渴望能成为学校书香家庭的一分子,给我的孩子营造一份更加浓厚的书香氛围。
说起亲子阅读经验,作为家长的还挺业余的,大概女儿小班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小家伙时不时的拿着书坐在板凳上一本正经的看起来,那时的她还根本看不懂什么字,只是看些图片,于是,我就抓住机会买了几本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过段时间,就和她一起指着书里面的字一个一个的认识,有时会把字卡片贴在房间各个地方,让她认字,等到女儿中班时,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她讲故事,一起看故事书,听听故事磁带,到了大班时,不知不觉她就能阅读简单的故事书,在发现不认识的字时,就会推我问“妈妈,这个是什么字啊?”,经过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她不怎么推我了,就这样识字量越来越大了,晚上,我们大人看书,看报,女儿不仅会看自己喜欢的书,而且会看报纸,去年上一年级时、仅一年时间,已经能自己阅读200—300页没有注音的书籍约40本,作为家长心里还是挺开心的,我现在会买一些儿童百科全书给她看,我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求知行为,所以我基本上不会去约束和控制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
平时在家里,晚上女儿写完作业,先练习她的柳琴,然后就是一家人看书的时间,作为家长应该多多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好榜样,周未有时间,会带她去图书馆,让她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拓宽视野,这对孩子的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确实,阅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都非常有益,另外,好的读物能丰富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偶尔,我会让女儿读一些她认为精彩的片段,我的要求是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感情,声情并茂的阅读,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久面久之,每次她在读语文课本和其他故事时,都会比较有声有色。
总之,阅读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不断的遨游在书的世界里,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就会引领我们的孩子走过语言的关键时刻,我愿意和学校、和其他家庭互相交流经验,去塑造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人格。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4
不知不觉,陪伴孩子亲子阅读已经一个月了,孩子由刚开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拼读,到现在的朗朗上口。孩子付出了,也得到了收获。阅读不仅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增长知识,还教会孩子什么是坚持。
通过学校举办的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活动,我和孩子的亲密度大大加强。亲子共读了一本《和家长一起读》古诗等等。《和家长一起读》这本书里每篇文章都很短小,但却很有意义。
通过读这本书,孩子学会了理解,不和弟弟抢玩具,也学会了换位思考。
日常背诵古诗也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阅读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认知世界。读书途中,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享受书中得到的乐趣,陶醉在书的海洋里,充实并丰富了自己,从亲子阅读中体会到教育孩子的快乐、责任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提升。
总之,亲子阅读不是形式,确实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实践,孩子的潜力需要家长用心去引导,相信每一次的用心参与,都会感受到孩子身上不断的`在增加闪光点,这就是亲子阅读的魅力。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家长的考验。我们应该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久而久之,孩子爱上了阅读,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通过亲子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乐趣,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树立一个阅读学习的好榜样。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5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追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同时在学习的时候更学会如何做人,发展成为德智体美都具备的身心健康的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就十分注重这一点,原因是我就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获益不少,感受颇深。我的母亲非常注重阅读,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但在经济情况有限的情况下仍旧坚持让我尽可能多的读各种书籍,同时也会跟我一起读书,这让我跟同龄孩子比起来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以及写作能力更加出众。工作后,语言表达能力、沟通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更是帮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了很多工作上的难题。切身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及带给我的益处并不止这些,所以更加让我坚定了我“以后要让孩子喜欢阅读”的想法。
一、读书先行,给孩子树一面镜子。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淘汰,只能“学到老,活到老”。自从孩子出生后,一是为了学会怎样更好的照顾孩子,二是为了掌握更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教育方法,三是为了做好孩子的榜样,在孩子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带着他看书、读书。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打不骂巧教妙养》等到《童话故事》、《儿歌50首》等,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就带着他看各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并告诉他爱护书籍。庆幸的是孩子很喜欢书籍,从来没有过故意破坏书籍的行为。
二、培养习惯,从会读到会说、会想。
俗话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读书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是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孩子会说话后,每天晚上陪着他看书,睡前给他讲故事。于是,“读书乐”的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不但坚持带他读书,更鼓励他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后也要给妈妈讲故事,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上小学后,我们“开发”了一款“睡前小游戏”。游戏规则是给对方一个词语,对方根据词语说一句话或者自己编一个小故事,游戏时间5-10分钟。这种“饥饿”游戏模式让孩子很着迷。孩子父亲很支持我的`做法,经常为我们创造读书条件,并且自己也会绘声绘色的给孩子讲历史、地理知识,不厌其烦的解答孩子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一起在书上“寻找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也日趋成熟,经常在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极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萌芽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将会在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留下许多未知的隐患。而解决这个问题好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亲子共读,书香伴我成长。
现在,我们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况是各人自捧一册,沉浸其中,自娱自乐。看书读报已成为我们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书本成了我们家宝贵的财产。我和丈夫现在的读书,更多的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也有应对职场需求的必修之课。我们拿起书本的时候,孩子也会拿起自己的图书,亲子共读已经成为我们家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进步。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是形成书香家庭的重要措施。要和孩子亲自共读,言传身教,.作为家长我自己也要多学习多看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作一个学习的榜样。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书籍也在引导孩子日后的诵读,引导他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愿这一路的书香伴随着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家长篇 篇6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亲子阅读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愉快的享受和情感的交流。亲子阅读时注意:顺应孩子的心理,精心挑选图书;提供自由阅读环境,创造轻松学习氛围;观察阅读爱好,学习事半功倍;提倡亲子共读,关爱孩子心灵。下面具体谈一谈,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如何培养是件技巧的事。在阅读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看来,花花绿绿的.昆虫、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尽量给孩子挑选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
二、提供自由阅读环境,创造轻松学习氛围。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表现为孩子总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那本。在上小学前,对此不要太在意。通常,在学前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