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1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到博物馆去参观。我们在路上行走了二十分钟,便到达了地。
站在博物馆前,发现博物馆的样子像一顶帽子,又似一个粮仓。随着队伍我走进了博物馆,我先看到地底下有许多小人、船、房子……它们个个栩栩如生,让我跨越时间的长河,回到了古代听解员的一番讲解我才知到太仓原本是皇家的粮仓,在古代打仗是来储存食。
令我印象最深的在其它几楼,第一楼我们是站在一条船上参观了全景,里面讲了在当时我们太仓的粮食要运到北京,为了当时的海运竟然选了两名海盗来管理。我想肯定是因为在当时没有什么海路的人才,而他们对海路又很熟悉只好选他们来管。之后我们又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到了第三层。突然,解说员要选四名学生,我看了旁边才知道原来是选他们去按三D影片的按钮,虽然我刚才也举了,但还是没被选中。看完这个影片后,我知道了在那个时候人们没有打谷机,都用一个木盒子在一个面是空没有的,用手抓了一把稻谷用力的在那个盒子上甩,谷子就掉在木盒子里了,之后还要经过晒麦等好多工程,才能为粮食可想而知,一粒粮食得来是多么地不容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接着我们看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线图,才明白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他们都一一克服了。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对太仓的历史又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自豪感,我要为太仓明天的美丽而学习。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2
在这个假期我如愿到了云南省博物馆做一名志愿者,通过快两个月的志愿者工作实习,自己学到很多也收获很多,在此想谈谈这次经历之后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与志愿者结缘
还记得曾经都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博物馆参观,每次也总是走马观花的欣赏各个展馆的文物,总觉得来感受一下博物馆具有文化底蕴的氛围就可以从中或多或少的学到很多知识。后来我如愿考取了自己向往的大学,心想刚好自己能遇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可遗憾的是奥运志愿者在我还上高中时正式报名就截止了。这次大一暑假是自己上大学后第一个比较长的假期,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把自己的假期利用好,让生活更加充实。在北京参观了许多博物馆,觉得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能把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加之爸爸一直比较喜欢收藏,也逐渐培养了我对字画、玉器等收藏品的兴趣,所以自己决定放假后到博物馆做一名志愿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来博物馆参观的人能有所收获。
其次,我认为作为一个从小在云南长大的人,如果连自己生长的地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了解的话,那么又怎么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呢?利用这个假期来博物馆学习体验,对于我来说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也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在我学了一年的印地语后,通过在博物馆的学习能帮助我更全面的了解佛教文化,对我今后把语言和印度佛教文化联系起来起了很大作用,给我以启发,当我重新审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时能有更独特的见解。
二、学习、积累、沉淀、收获
快两个月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很快就一晃而过了,从一开始对博物馆各个展厅都不熟知,到现在通过学习青铜器、佛教文化以及金玉满堂等各展厅的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获益匪浅,从而更加热爱上了志愿者工作。其实,通过学习自己才发现不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每一种工作都必须通过学习、积累、实践才能胜任。志愿者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奉献,也许有时志愿者工作看起来毫不起眼,也许有时志愿者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但正因为有这些时候,我们才学会了把浮躁的心沉静,也让我更加明白积累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外表的风光也是用人后的艰辛换来的,通过在博物馆学习,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学会了如何倾听,学会了从观赏文物中积淀自己的内涵,学会了思考??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不足,只有学习不同的知识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三、收获知识、播种梦想
作为一名志愿者,必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可能把志愿者工作做好。而我认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理由,所以志愿者工作也是最美的。通过做志愿者工作不仅增长了我的学识,收获了友谊还增强了我的意识。让我明白应该有意识的抓住一切机会充实强大自己,成长源于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摸索,拥有坚韧的性格才能为厚积薄发奠定基础。既然我选择了就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我一直想方设法的学习、尝试、积累,因为我清楚厚积薄发的含义,只不过在这之前应该耐得住寂寞,把握住寂寞,生活太需要努力,没有寂寞中汲取营养的时刻,也就没有蛰伏后的振翅翱翔。通过做一名志愿者我才发现我们现在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宽容和坚韧,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对具体情况的理性分析。它还教会了我对我经历过的事情,还有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现在我还没有能力去很好的把握一些事,对事情的认识、分析、分寸感还没有想好,正因为如此,我才需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让自己羽翼渐丰。做一名志愿者只是一个开始,站在这个起点上,我会用更好的姿态来迎接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切。
四、感言
在此我想表达我的谢意。首先,感谢云南省博物馆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个假期如愿作为一名志愿者到博物馆实习。其次,我还要感谢云南省博物馆社教部的王黔凌老师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同时还要感谢自己在博物馆学习时去过的其他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谢谢你们对我的正确引导。这篇不算太长的文字仅仅谈了我这段时间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体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却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还望老师们能够谅解,感谢你们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阅读。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虽然只是我假期生活的一部分,但从中自己收获颇多,我相信当以后回首这段假期时光时,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经历一定是这期间最美好的回忆。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3
五月的天气是燥热的,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比这炙热的天气更来得热情。我们18年第一批积极分子一起到平原博物馆参观,心情就像是澎湃的海浪无比的激动。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平原博物馆。平原博物馆是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地上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24米。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公用房。博物院总体规划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设计思想,突出政府广场庄重、大气、包容的性格特征。采用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依据以市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中心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成功地构建出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出博物馆强烈的场所感。同时,在中轴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各单体建筑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种差异中的对话,体现了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创造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城市空间。
平原博物馆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历史年轮”——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年轮”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年轮”,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年轮”,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太行山势”——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对青铜器、瓷器、字画、拓片等进行专题陈列。大部分文物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
其中,镇馆之宝有祖辛卣、妇好方尊、牛面纹卣等一批珍贵青铜器,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此外有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而是站在远处看。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我的心情如潮水般大起大落。最后趋于平静。走出博物馆大门。我还在回味着那平原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对老祖先的敬畏。一切都随风儿去了,我的思绪也融入了滚滚的历史长河,激荡起一滴小小的浪花,而水面又平静了。历史的洋流又再次拍打舵船,缓缓前行。我们的时代又将继续。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再次奋发。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知晓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促进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培养锻炼自己的才干的良好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与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提高素质。总而言之,这次积极分子社会实践,使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4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5
今天是三下乡实践队的第二天,匠心之初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持。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桥梁博物馆。
桥梁博物馆,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碇内,这是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我国第一座桥梁博物馆。它的造型设计、内容丰富、科技手段先进,展示了高科技水平,为海沧大桥增添不少景色。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和海沧大桥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我们欣赏了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以历史为经纬,以桥梁科技为线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古代与当代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介绍桥梁科技知识和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桥梁,以及规划中的21世纪的宏伟桥梁工程。
在我国古代桥梁中有保存完好的赵州桥、宋代的泉州洛阳桥,还有1937年建的钱塘江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等;在当代桥梁中有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西陵峡长江大桥等,其中汕头海湾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大桥种类繁多,老师悉心的讲解,让我们对此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我们还参观了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从大桥设计、施工、科研、投融资、监理、景观等多角度完整地展示了大桥的建设过程。
展馆充分运用了现仪展示手段和大量实物模型,并设计了多处可供游人参与的大型场景式展示。实物模型十分逼真,仿佛身临其境。
厦门桥梁博物馆,这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博物馆,让我们收获颇多,感受到我国建桥的高科技水平。
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 篇6
XX年冬天,我积极参加了学校面向全校学生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活动,经历了两轮严格的“面试”;最终,我有幸顺利地通过,并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陕历博志愿者队”中的一员。对此,我真的感到无上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那就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非常喜欢参观博物馆,也去过很多的博物馆,有综合类的大型博物馆,如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有地方专题类的博物馆,如耀州窑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还有私人投资建的知名博物馆,如马未都先生创建的观复博物馆。发现,真的很少有能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相媲美的!首先,从藏品的丰富程度来讲,西安(古称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遗存极为丰富,从历代陶俑到青铜器,从唐代的金银器到唐墓壁画,鲜有能与陕历博相匹的;其次,从藏品的文物价值及数量来讲,陕历博共收藏文物37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一级品多达829件;再次,就陕历博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的地位来讲,它是我们国家建国后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此外,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陕历博在馆藏文物的布展方式上独具一格——所有的文物,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布展;正因为这一特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如同走过中国逾千年的历史,历史文化脉络非常清楚,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就打开一扇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最方便之门。
我非常热爱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也看过很多书,自觉地学习和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也为了能够讲好历博,讲的精彩、讲的到位。我是这要定位自己的讲解风格:首先,必须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国宝级、一级文物,要有非常清晰明了的认识,不光熟悉文物本身的`特点和价值,还要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力图讲解的丰满生动;其次,不光会熟练地讲解文物,更要通过文物,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尽全力让前来参观历博的人,能够重新审视和感悟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之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感到来陕历博参观真的是很值!
我真的是把在陕历博做好志愿讲解,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我也从中切实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我非常感恩学校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给了我这个机会;给了我这个绝好的平台,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平台!对此,我会万般的珍惜,做好志愿讲解!最后,我也想借此发表感言的机会,真诚地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提出申请,申请毕业以后能够在这里继续做一名志愿者!因为,我今年已经是研三了,马上就要脱离学校;按照博物馆对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必须是学校集体组织,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做志愿讲解活动。可是,我真的无比热爱这项工作,愿意一直做下去;而且,我保证讲解次数和时间。恳请博物馆管理人员,能够破例接受我的请求!谢谢!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