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此篇文章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1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万宁县卫生局关于《万宁县20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校20xx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健全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技能培训
按照我校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校的疟疾防治工作任务,首先我校成立了我校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细化。其次我校领导组织人员及各班班主任人认真学习了疟疾防治知识、会后对培训效果做出了测试。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总结。
二、动员我班学生配合学校预防疟疾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学生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我班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将发热病人转诊至卫生院,卫生院门诊负责专册登记、化验室负责血检登记并将血检样品送卫生院防保科、由防保科负责每月25日以前将样品送县CDC。
1、血检工作任务34人份。在1个教室(任务分配见附表)
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
3、时间要求:20xx年9月22日至20xx年1月31日前。
三、“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
疟疾防治,关键在于宣传疟疾防治的知识要点,让我班学生掌握疟疾的防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班皆兵的格局,争取达到消除疟疾,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时间:20xx年9月30日
2、宣传地点:我班教室所在地开展日宣传活动。
3、宣传的内容:疟疾防治知识
4、宣传的方式:发宣传单或展板、宣传画、设立咨询台等。
5、整理宣传总结并上报总结和图片。
四、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加强对我班学生的监测,流行季节严密注视疟情,对疟疾病人及可能有疟疾病的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病家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并按“八日疗法”服药)。对疫点进行消杀,所有居民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镜检或者快速诊断,对疟原虫阳性者,给予规范治疗;在出现本地感染/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自然村和居民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灭蚊措施;向居民发放疟疾宣传资料等方法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五、切实做好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疟疾疫情及血检开展情况每月汇总并按时样品,其它资料要县CDC的要求及时上报。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2
根据省、市疾控中心关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保障房县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目标指标
1、依法管理盐业市场,严厉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净化盐业市场,确保全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以上。
2、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工作。
3、改造、维修改水降氟工作设施,确保氟区人民饮用安全水。
4、做好地氟病监测点的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和重点氟病区现状调查工作。
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6、完成居民用户碘盐监测288份,合格率在96%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地方病报告制度,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掌握我县地方病基本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加大盐业市场监管力度,与盐业部门配合,依法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县防疫站定期对居民用户的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抽样监测。各乡镇卫生院要密切注意辖区内碘盐销售情况,发现非碘盐、伪劣盐,立即上报。
3、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监测评估,实行科学防治,今年要在城区和部分乡镇开展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针对性补碘治疗。
4、健康教育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我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编印各种宣传资料,以“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为契机,带动其它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主要中小学校要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课,有专职老师负责。并以学校为阵地,辐射周围群众,增强病区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5、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在高氟区继续推广改水降氟工程。
6、搞好地方病疾病监测工作。每年随机抽选4所中小学开展1—2次碘缺乏病、地氟病监测工作,掌握、评估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工作进度安排
1、碘盐监测:2、5、8、11月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选3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碘盐,监测、评估合格碘盐食用率。
2、健康教育宣传:5月15—19日各乡镇要以“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各种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对重点地区开展碘盐稽查。
3、疾病监测:8月随机抽取4所中、小学校开展碘缺乏病监测,10月抽选1—2个高氟区小学对8—12岁儿童进行地氟病监测。
4、11月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总结上报。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3
根据省、市疾控中心关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保障房县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目标指标
1、依法管理盐业市场,严厉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净化盐业市场,确保全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6%以上。
2、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工作。
3、改造、维修改水降氟工作设施,确保氟区人民饮用安全水。
4、做好地氟病监测点的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和重点氟病区现状调查工作。
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6、完成居民用户碘盐监测288份,合格率在96%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地方病报告制度,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掌握我县地方病基本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加大盐业市场监管力度,与盐业部门配合,依法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县防疫站定期对居民用户的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抽样监测。各乡镇卫生院要密切注意辖区内碘盐销售情况,发现非碘盐、伪劣盐,立即上报。
3、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
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监测评估,实行科学防治,今年要在城区和部分乡镇开展新生儿脐带血tsh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针对性补碘治疗。
4、健康教育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我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编印各种宣传资料,以“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为契机,带动其它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主要中小学校要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课,有专职老师负责。并以学校为阵地,辐射周围群众,增强病区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5、多方争取,筹集资金,在高氟区继续推广改水降氟工程。
6、搞好地方病疾病监测工作。每年随机抽选4所中小学开展1—2次碘缺乏病、地氟病监测工作,掌握、评估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工作进度安排
1、碘盐监测:2、5、8、11月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选3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碘盐,监测、评估合格碘盐食用率。
2、健康教育宣传:5月15—19日各乡镇要以“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主的各种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对重点地区开展碘盐稽查。
3、疾病监测:8月随机抽取4所中、小学校开展碘缺乏病监测,10月抽选1—2个高氟区小学对8—12岁儿童进行地氟病监测。
4、11月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总结上报。
检查评估根据各乡镇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地方病防治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进行全面考核。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4
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我区为三类疟疾流行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区未发现本地病例,但输入性病例却逐年增加。根据《福建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xx—20xx)》及《20xx福州市疟疾防治工作计划》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疟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当前我区实际情况,制订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消除疟疾工作
20xx年将是实施该行动计划很重要的一年,重点要开展医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各级卫生机构的疟原虫检测能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20xx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
2、疟疾病例管理
鼓楼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一旦发现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应当在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我中心将对本辖区居民疟疾病例的管理、病人的随访等工作,确保疟疾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加强输入病例疟疾监测,对网络直报疟疾病例100%进行实验室诊断。
3、发热病人血检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将三种发热病人(即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镜检疟原虫列为常规化验。20xx年我区将完成2‰人口的“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1200例),并做好登记工作。
4、疟疾日宣传
4月26日为“全国疟疾日”,我区将在宣传日前后,结合其他宣传活动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工作。
5、督导检查
区疾控中心每季度对辖区内各定点医疗卫生单位“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负责对所有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人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
二、进度安排
(一)疟疾爆发点的调查处理,传染源监测,个案调查,流动人口管理,根据疟疾疫情及时进行。
(二)血检工作:
1、7月份开展鼓楼区疟疾血检技术培训班。
2、7月份制定20xx年“三热“病人血检工作计划,将具体任务下发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0xx年底我中心将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次终末督导检查评估。
4、年底对各医疗单位进行疫情漏报调查,发现疟疾漏报及时处理。
三、结果评估
按进度要求,根据各项目标的数量、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检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热病人血检情况,疟疾疫情漏报情况、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管理。并积极做好市级年终考核迎检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5
今年我镇地方病工作要进一步加大血、地防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防治氛围,继续全面实施跨区域联合查螺和无障碍灭螺举措,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推进各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工作目标
(一)努力确保我镇血防“三无”,即无阳性钉螺,无内源性急血病人、无新感染病人发生。
(二)查全查实应查环境,螺点漏查率不超过10%,查漏率不超过5%;近三年有螺环境100%开展巩固性灭螺并保持无螺;当年查出的可灭螺点覆盖率达100%;完成监测查病任务。
(三)加大地方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二.工作任务
(—)血吸虫病防治。
1.组织管理
各村要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本村5—10年农村建设规划计划中,及时调整本村血防专业队伍。保持一支素质较好、人员稳定的队伍。要求6-10人,并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春秋两季查螺前的培训。镇中心卫生院应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实施工作,并保证地防医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血防工作。
2.螺情监测。
(1)查螺:根据《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监测巩固技术方案》中钉螺监测的要求,全镇必查村12个(合并村),其中3年内查出的行政村6个,3—9年未查出的村5个,10年以上未查出的村1个,春季查螺时间为3月初至4月底,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10年内有螺村框距5米,10年以上为10米,环境抽查2框。秋季(9—10)月查螺重点为春季漏查和查螺不全的环境、村庄周围等复杂环境。
(2)螺情复查:镇在各村自查结束后,必要时请县地病办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螺情复查。
(3)联防查螺:xx年常山县为赣浙两省四县(市)血防联防值班县,我镇作为联防乡镇,将按常政地病办制定的<>开展查螺工作。
3.灭螺和巩固性灭螺。
(1)目标:本着“控制源头,强攻难点,清理一片,巩固一片”要求,全镇拟订当年清理巩固螺区,健全责任制列入镇对村的年度目标考核。遏止钉螺面积的上升,力争有螺面积、有螺村有所下降。
(2)灭螺方法:纳入承包灭螺的环境,继续实施灭螺承包责任制,具体做法按<<常山县灭螺承包责任制工作方案(合同)>>和承包合同书约定的内容进行。另外能土埋的尽量土埋,结合环境改造,一般春季3次药物喷杀,秋季再复灭2次,以达到巩固性灭螺。
4.传染源的管理。
(1)外来传染源监测:包括:流动人口,从外地返回的或是嫁入的流动人口居民监测查病100人。
(2)有螺村居民监测以及各小学在校学生6至14岁监测查病要求400人,各联防村要求100人。
(3)具体要求:卫生院6月30日完成监测任务的40%,10月30日前完成60%,并送疾控中心监测。
5.痢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1)监测对象:流动人口及“三热”病人(诊断痢疾、疑似痢及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
(2)监测时间:5至11月份,监测人数80人,5至6月完成40%。7至10月完成60%。希望各村做好宣传工作,有疑似病人及时送卫生院验血检查、诊断。
6.其它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控制与监测。
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开展碘盐监测及土源性肠道线虫病监测工作,控制碘缺乏病,并对小学1-3年级学生或幼儿园抽样检查,阳性率达30%以上要进行集体服药预防,监测人数60人。
7.健康教育
各村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血吸虫病防治为主的宣传教育,采用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形式,对来自或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份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居民血防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村、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血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抓住社会新农村建设及公共卫生投入的有利时机,下决心克服困难,深入推进血防工作。各村和相关部门领导要带头参加查螺,并有活动记录,要及时调整村级血防查螺队伍,及镇专业队伍负责辖区范围内螺情复查、清理工作。
(二)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各村要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治理螺情严重的环境,切实控制钉螺面积和降低钉螺的再现率。
(三)加强督导,提高质量
提高灭螺质量和工效是保证钉螺面积得到有效压缩的有利手段。各村要加强对灭螺过程的监管,确保灭螺工作按技术要求落实到位,灭螺前承包人或地防医师要事先通知养殖户,注意水系流动,防范药物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灭螺顺利完成。
(四)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保障
乡镇和村级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血防经费的投入,保证当地查灭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流动人口查病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依法防治,严格责任追究制。
镇村级要克服畏难厌战和麻痹松懈情绪,明确职责,严格依照《血吸虫防治条列》开展防治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疏忽造成螺情回升的,要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篇6
一、加强领导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健康已成为当前居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把健康工作列入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我校成立了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全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各班根据学生实际和年龄特点,制定了教学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同时也抓住宣传这个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宣传设施,对健康教育特别是地方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
二、主要措施
1、将碘缺乏病列入教学内容。要求卫生与健康教师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卫生课,每周用一课时向学生讲解宣传地方病知识,重点是碘缺乏病和地方。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识,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2、在学校开展专题性活动。向家长、学生宣传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学校在其最醒目的场所刷一条永久性关于地方病的标语。如: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等等,让地方病防治的意识渗入学生脑海;每月办一期地方病防治专栏,向教师、学生形象、生动的介绍如何防治碘缺乏病和地氟病知识;搞一次实践性活动,如做半定量测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鉴别非碘盐与合格碘盐的区别,提高保健意识。
3、召开家长会,让专门教师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止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治疗,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4、通过卫生部门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了解地方病在学生中发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院补救。
5、对学生定期进行有关地方病防治的常用知识检测,了解学生知晓情况,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篇有关地方病防治的作文,不断提高保健意识。
6、加强班级管理,将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级管理内容,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继而让家长形成健康的做饭方式。
7、加强领导定期考核。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考核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的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案、学生材料等进行检察,督促学校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健康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
三、实施目标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教育局及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力争地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使我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四至六年级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晓率达80%以上,对地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