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读后感
此篇文章流金岁月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1
近几年青春怀旧片一度成为热门,热到现在已经渐渐冷淡下去,对青春的怀念和回忆总能够引发人的感慨和共鸣,但与电影剧情相比,大多数人的青春并不狗血,没有轰轰烈烈、也并非刻骨铭心,有的只是后来回忆时的浅浅笑容和些许失落。
在大学时第一次读《流金岁月》这本书,花了几个小时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篇幅不算很长,但时间线跨度挺大,书中讲的是朱锁锁和蒋南孙这两个女孩从初中相识到各自成家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书中有一段话印象很深:南孙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总有原因。”锁锁问“照你这样说,只要有人对我好,不必祥究原因?”南孙答“当然,否则你就要求过高,太想不开。”细想起来,十分有道理。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性的,对另外一个人好,总有原因,也许是有所图,也许只是单纯的欣赏,但人长大之后,世情渐渐复杂,有人对自己好已属不易,倘若去深究原因,未免太苛责了些,正所谓“人至察则无徒”,看的太开、认得太真,快乐可能会少很多。
那么朱锁锁对蒋南孙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蒋南孙对朱锁锁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她们想对这个人好,是因为打心底里认可这个人。愿意付出,不求回报。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像亲人之间以血脉为连结,而是两个陌生人之间建立的信任与依靠,就像另外一个自己。她们对这份友谊的珍视是一样的,南孙曾说“管它是什么,只要不影响我们的友谊。”锁锁希望“她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日子,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年龄不重要,至要紧她俩心意不变。”她们也是以实际行动去维护这份友谊的,失去一件东西什么都不需做,而得到一件东西却要付出很多。
成长是不断自愈,那么友谊就是互相慰藉。书中提到“原来小时候受过内伤,终身不能痊愈。可是太阳一出来,她又忘了这些,去忙别的。”在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她们的心中也有各自的遗憾,就像每个人一样。在锁锁想回报舅舅一家的恩情时,却再也找不到他们,许多年后生病时梦中呓语的是仍是寄宿舅舅家时窗外的面包香。南孙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她和奶奶相依为命。人生中有的遗憾能弥补,有的遗憾也许就永远存在了,所幸她们彼此之间的陪伴一直都在,我们总是贪恋新奇的东西又不舍过去的情谊,所以遗憾随年岁增长。当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时,还有那么一个人记得你的青春时光、成长故事,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人生有无数种选择,也仅仅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我们选定的那个。关于选择,书中说:“无论什么都要付出代价,一个人,只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他最好的选择,或对或错,毋须对任何人剖白解释。”选择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人生实在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可人生的很多选择又哪能简单的去用对错来判定呢?既然做出了选择,便认真地去对待,也许这才是应该持有的`态度。
“你说得对,锁锁,我们都不一样了。”
“南孙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鱼肚白的天空,简直不相信十多年已经悄悄溜走。”
是的,我们都不一样了。“永远不变的是变”这句话,我虽然赞同但是并不喜欢,生活经历的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哪是简单一个“变”字能代替的。“变”是结果,而导致变的因素有千千万万种。我们都不一样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最终都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认真对待当下,未来才能少留遗憾。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2
读完亦舒的《流金岁月》,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你很想去靠近,可是却怎么也不能靠近;而有的人你能很轻易地靠近,还能与他有剪不断的情(亲情、友情、爱情)。这可能就是缘分所致!无缘,你与他无法靠近;有缘,陌路也能相识也能让你与他成为朋友、恋人或亲人。
正如书中的蒋南孙与朱锁锁一样——任何的风雨,不能把她们分开。她们两个读书时相遇,然后再成为朋友。原本能够成为朋友就是一种缘分,就已经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了,更不要说是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有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展现的永远是最纯洁的心灵;不管自己的人生之路遇到了怎样的坎坷,老朋友永远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出现在你的面前陪伴着你,成为你最坚强的后盾。恰如朱锁锁的婚姻不幸,与丈夫离婚后既要挣钱养家又要带小孩,实在是身心疲惫时,蒋南孙二话没说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家中养着。这就是朋友。
《流金岁月》把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岁月虽然悄悄地遛走了,可是朋友之间这真正的友情却随时间的流逝倍加坚固,任凭风吹,任凭雨打,犹如一座大山巍然屹立。这就是朋友。
我十分喜欢书中的蒋南孙,她虽是个女孩,身上却展现出了男人的仗义与侠气。她做事十分踏实。我觉得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事真好,这样可以让日子过得踏实。如果整日就去想一些云里雾里的东西,整日就想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么生活也会充满着危机。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成为流浪汉,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浮云,不属于自己的迟早都要被别人夺走。只有是自己踏踏实实地通过劳动所得,才会真正地属于自己,自己心中才踏实,别人想抢也抢不走。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无味才是真的有味,平平淡淡才是真呀!
岁月流逝了,南孙的祖母也老了,但是南孙对祖母的亲情犹在。祖母在南孙小的时候就很讨厌南孙,因为南孙是个女孩。可是如今祖母却由南孙供养着,并且祖母也越来越喜欢南孙了。真是一切又一切的变化都会出乎人的意料,只要心怀希望,世间的任何事都会否极泰来的。这仿佛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
过日子讲究的就是一个踏实,蒋南孙和朱锁锁在生活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蒋南孙一步一个脚印经营着她的爱情,最终收获了甜美的爱情果实,以结婚换来了更踏实的婚姻。朱锁锁先前是一个拜金女,为了丰厚的物质生活践踏了自己的婚姻。峰回路转,当初自己选择的高富帅,转眼间就变成了个穷光蛋,一无所有。这时的她不知是怎么想的,也许她是想向我们阐释爱情的真谛吧——最终选择回到丈夫身边和丈夫一起共同面对难关。岁月在流逝,带走了该带走东西,同时也带走了不该带走的东西。最后只剩下那一份情来温暖人们心中那颗冰凉的心。
一阵凉风轻轻地向我拂来,我突然才意识到原来秋天已经到来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想着想着心中的那种酸楚似乎马上就涌了上来。秋天来了,离家的时间就快要到了,等到快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家里当他的小跟屁虫是那般的幸福。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珍惜该珍惜的!只因为时间会飞梭,岁月会悄然流逝,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有人间的真情。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3
读完亦舒的《流金岁月》,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你很想去靠近,可是却怎么也不能靠近;而有的人你能很轻易地靠近,还能与他有剪不断的情(亲情、友情、爱情)。这可能就是缘分所致!无缘,你与他无法靠近;有缘,陌路也能相识也能让你与他成为朋友、恋人或亲人。
正如书中的蒋南孙与朱锁锁一样——任何的风雨,不能把她们分开。她们两个读书时相遇,然后再成为朋友。原本能够成为朋友就是一种缘分,就已经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了,更不要说是成为一辈子的朋友。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有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展现的永远是最纯洁的心灵;不管自己的人生之路遇到了怎样的坎坷,老朋友永远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出现在你的面前陪伴着你,成为你最坚强的后盾。恰如朱锁锁的婚姻不幸,与丈夫离婚后既要挣钱养家又要带小孩,实在是身心疲惫时,蒋南孙二话没说就把孩子接到自己的家中养着。这就是朋友。
《流金岁月》把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岁月虽然悄悄地遛走了,可是朋友之间这真正的友情却随时间的流逝倍加坚固,任凭风吹,任凭雨打,犹如一座大山巍然屹立。这就是朋友。
我十分喜欢书中的蒋南孙,她虽是个女孩,身上却展现出了男人的仗义与侠气。她做事十分踏实。我觉得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事真好,这样可以让日子过得踏实。如果整日就去想一些云里雾里的东西,整日就想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么生活也会充满着危机。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成为流浪汉,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浮云,不属于自己的迟早都要被别人夺走。只有是自己踏踏实实地通过劳动所得,才会真正地属于自己,自己心中才踏实,别人想抢也抢不走。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无味才是真的有味,平平淡淡才是真呀!
岁月流逝了,南孙的祖母也老了,但是南孙对祖母的亲情犹在。祖母在南孙小的时候就很讨厌南孙,因为南孙是个女孩。可是如今祖母却由南孙供养着,并且祖母也越来越喜欢南孙了。真是一切又一切的变化都会出乎人的意料,只要心怀希望,世间的任何事都会否极泰来的。这仿佛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
过日子讲究的就是一个踏实,蒋南孙和朱锁锁在生活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蒋南孙一步一个脚印经营着她的'爱情,最终收获了甜美的爱情果实,以结婚换来了更踏实的婚姻。朱锁锁先前是一个拜金女,为了丰厚的物质生活践踏了自己的婚姻。峰回路转,当初自己选择的高富帅,转眼间就变成了个穷光蛋,一无所有。这时的她不知是怎么想的,也许她是想向我们阐释爱情的真谛吧——最终选择回到丈夫身边和丈夫一起共同面对难关。岁月在流逝,带走了该带走东西,同时也带走了不该带走的东西。最后只剩下那一份情来温暖人们心中那颗冰凉的心。
一阵凉风轻轻地向我拂来,我突然才意识到原来秋天已经到来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想着想着心中的那种酸楚似乎马上就涌了上来。秋天来了,离家的时间就快要到了,等到快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家里当他的小跟屁虫是那般的幸福。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珍惜该珍惜的!只因为时间会飞梭,岁月会悄然流逝,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有人间的真情。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4
这几天抽空看完了亦舒的《流金岁月》,这本书记载了关于两个女人爱情故事,很想要拿出来说说。每次看完一本书,总想要用自己的语言梳理一下故事中的情节,分析一下故事里的人物性格,不然心里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点不踏实。
醒得太早没了睡意,一个人躺在床上开始翻书,不知怎么就挑了这本《流金岁月》,单纯的从封面设计上来说,这本书很美,红色和黄色交汇渲染成一朵盛开这的花,可从形状上很难判断出这是什么花儿。纯白色的封面上印着简单的书名和作者,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和设计,有令人怦然心动的而美丽却毫不张扬。
毫无目的选书的时候,封面是最重要的参考要素,一本好书,没有好看的包装和设计,基本上是很难打动人的。我喜欢的书,似乎有统一的标准,封面清新自然、简单干净。没有过度的宣传和点缀,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却可以一见钟情。现在做图书,总会有自己的一些主观意识在里面,不管是插画风格还是封面设计,有时候总按照自己钟情的风格来不见得是好事,但还是喜欢自己喜欢的书有着自己喜欢的风格,比如亦舒的这本《流金岁月》。
故事里两个最初并没有什么差别的女孩朱锁锁和蒋南孙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一起穿耳洞,一起跳舞,一起温习功课,到后来锁锁搬出舅舅家在南孙家住了好几个月,这份友情逐渐变得枝繁叶茂,她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段时间变得根深蒂固。后来,锁锁投入社会,依靠自己的才智和相貌过着奢华而鲜艳的生活,南孙的家庭发生大变故,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去了英国,只剩下南孙和从小看她各种不顺眼的祖母一起生活。祖母是典型的旧社会封建思想,因为南孙是女孩,一直没给过他们家什么好脸色,南孙的父亲又是靠老人家的钱财才得以维持家用,外人看起来是风光无限,各种心酸滋味,只有南孙心里最清楚。
在生活的压迫和爱情的离散面前,南孙变得逐渐强大,这时候的锁锁更是给了她最大的帮助,因为锁锁的照顾,她们过的也不至于太差。男友在南孙面前抱怨南孙的父亲欠债之后找他们家借钱,南孙突然觉得原来自己根本不了解这个相爱了五六年的男人,他们就这样分手了。在那样的社会中,总有人很多人巴结权利富贵,没从没有人挽留贫穷。这段感情对南孙的伤害,并没有太多的文字描述,只是在南孙去英国陪伴阿姨散心时碰到了一位出色的男子时,很直接的对阿姨说自己配不上她。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是自负而骄傲的,在美好的爱情面前,南孙竟然自惭形秽主动放弃相识的机会,可见初恋对她的伤害之深。
锁锁突然结婚了,爱她的人多不胜数,因为李先生不可能给她名分,她选择了嫁给对她痴迷的另一个谢家男子。这个男人自以为为了爱她什么都可以做到,所以不顾家里反对和锁锁有了自己的家庭。可是父亲即将去世,家里人始终无法接受锁锁,丰厚的家产继承和锁锁二者同时摆在了他面前,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尽管这个时候锁锁已经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爱玛琴。为了家族事业,谢开始结交名门望族的淑女,并且开始了和锁锁长时间的分居生活。终于,他有了新的对象,这个女人可以祝他在事业上一臂之力,他急切的想要离婚。在他各种威逼利诱之下,锁锁都不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她心知肚明自己的丈夫早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就差没有公开的身份。后来经济萧条,投资失利,谢家突然衰败,身边的女人毫不留情的弃他而去,所有跟谢家有关系的人都退避三舍。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劝锁锁趁早和谢划清界限,可是锁锁拿出了所有积蓄帮谢家渡过危机,就在事情有了好转的时候,锁锁又不顾谢的.苦苦挽留,执意离婚。后来,离开谢家的锁锁带着女儿寄住在家境已经好转的南孙家,她变得一无所有,可是她一点儿不后悔。至少,女儿还是自己的。就像她说的,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现在不过是重新变成了自己,没什么好遗憾的。
锁锁这样的女子,被外界很多人所不齿,认为她依靠美色骗取想要的一切,破坏了太多家庭,连南孙的老板知道她有锁锁这样的好朋友时,也不忘告诫她和锁锁保持距离。但南孙和锁锁的感情,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拨,甚至她们之间从来没有闹过矛盾。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有一种很深的念头,锁锁不过是另一个南孙,她做着所有南孙不敢做的事情,过着南孙从来没有想过的生活,所以她们才能这么亲密无间。
南孙的爱情,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终止,后来重遇英国的那个帅哥,这位帅哥亦是对南孙一见钟情,通过各种途径都没有找到南孙的联系方式,后来竟在同一家公司相遇。从此认定这个不化妆、不打扮的女人是他这辈子注定要找的人。在各种追求和祖母的支持之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南孙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尽管中间夹杂了很多事情,但她实实在在看到了帅哥的诚意,在前男友恶意中伤南孙时他的睿智和大度,在看到爱玛琴误以为南孙有了女儿时的包容和尊重,南孙能遇到这样的人,真是她的幸福。以为会一辈子陪着祖母慢慢变老的南孙,在快接近三十岁并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之后,还是答应了求婚。其实,并没有哪个女人真的想要一个人孤独终老,只是发现身边那些都是不适合自己的人时,才会以此作为借口,如果哪天遇见那么一个真心舒服的人,会心甘情愿的放下一切,守护爱情。或者说,是生活。
这时候的锁锁为了移民到国外好给女儿一个身份,答应了新的追求者的求婚。南孙和锁锁在相距甚远的地方安排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们无法参加对方的婚礼,只能深深为彼此祝福。这一对一起长大、一起经历世事变化无常之后依然比亲人还要亲的闺蜜终于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尽管南孙知道,锁锁也已经不会再爱任何人了,但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了。又会有那么一个人,把她当成心肝宝贝那么疼着、爱着,爱与不爱,没有那么重要。受过太多歧视,遭遇太多心酸的锁锁,也许唯一念念不忘的,只有曾经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表哥了。她说过,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一个人想表哥那样爱着她、成全她。她对舅妈家的亏欠和内疚,再也找不到机会回报了。
女人要想在那样特定的社会里活得风生水起,毫不避讳别人的眼光是不可能的。锁锁清楚的知道自己牺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尽管她从骨子里就是不安分的,可在经历了那么多是是非非之后,也归于平淡。而南孙,生活波澜不惊,但她的心里还是有着不安分的因素,她很聪明的知道女人只有靠自己,曾经企图依靠读书来摆脱家庭对女孩的歧视,却在家庭变故之后尽心尽责的工作养家、无微不至的照顾祖母。终于,看到祖母那么喜欢爱玛琴,还会因一起祷告的姐妹抱怨家里生了个丫头而不是儿子生闷气时尽力开导,拿自己的遭遇劝说生女儿没什么不好。南孙给祖母送茶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祖母告诉姐妹自己还剩最后一点儿家当,是留给孙女的嫁妆,她突然潸然泪下。祖母终于认可了南孙的身份,看到了她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南孙从小就没有得到关爱和重视的心,就在这一刻落地了。
这个故事里,虽然会有很多社会背景,但两个性格迥然不同却好的似一个人的一对姐妹,终于在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遭遇之后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说锁锁是风情万种,那南孙无疑是坚强、独立。我喜欢锁锁的聪明和真诚,不管面对怎样的环境和诱惑,都依然如最初那般至情至性;而南孙,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认定这辈子绝不嫁人转变成工作狂,内心确实足够强大。她懂得的很显然比锁锁要多,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波澜不惊的。但她性子里的绝强、好胜,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着太大的关系,看似坚硬的外壳之下,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南孙是令人想要真心对待的女子,锁锁是第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女子。做一个这样女子,不管是朱锁锁还是蒋南孙,都是幸福的。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5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文/流金岁月几年前就读过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此书篇幅很长,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教育的不同问题,《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文/流金岁月。吴非老师的确是一代大家,把近三百页的内容浓缩为一段话启迪我们,使我感触颇深: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是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这本书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暑假前,校长不惜重金购买了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百余本,每人发了一本,让暑假阅读。
当拿到书看到书名时,我想:自己工作十七年了,不算是刚上班的老师了?《致青年教师》这书是给刚上班的老师看的。然而,边读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却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与吴非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尚远。读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书中拉家常式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触膝相谈一样亲切。读起来竟然爱不释手!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读后感《《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文/流金岁月》。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
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对我的触动很大。联想到现在许多老师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先生说的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
流金岁月读后感 篇6
亦舒的书,到现在才拿来读,着实有些晚了,真心觉得她的书对于17、18岁刚刚开始建立和强化自我意识的女孩子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很多场景过于理想化,但不得不承认最重要的大方向无疑是给了女孩子们坚定的力量的。若要等到真正领略了人生坎坷的个中滋味,再读,总觉得欠了些火候。
她教给女孩子们自爱,沉稳,而后爱人。教给她们完善自我,尊重他人,有被爱和爱人的能力。懂得要事业先得搞好学问,先修养智慧才能办得了大事。懂得谈恋爱全情投入,又拿得起放得下。以及无论做什么姿态都要大方得体,切勿似小老鼠偷到油,唯唯诺诺,失了分寸丢了尊严。
这样,即使在之后的人生经历中发现现实的残酷露骨,领略生命的卑微不堪,但她永远会记得一个人所能并永远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一双手。才能永远不失蔑视命运的底气,永远拥有卷土重来的勇气。
张爱玲曾经说过“成名要趁早”,亦舒,就是那个年少成名的人。亦舒的哥哥倪匡,是“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作者,但若论小时候,还是亦舒更有天分。她年仅十四岁就往《西点》杂志投稿,从此名声大噪。年少的亦舒,身体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感情,也使她的所经历的三段婚姻坎坷与柔情并存,这些经历或许正是她灵感的缪斯,也使她笔下的人物经历起伏之后变得更加通透明朗,成为越挫越勇的亦舒女郎们。
《流金岁月》这本书,围绕着蒋南孙和朱锁锁这一对闺蜜各自的原生家庭、爱情、事业以及两人之间的情感,两人相貌出众、聪慧过人,或风情或知性,半生叱咤情场和职场,最为人称道的是极具女性魅力的.独立精神。虽然我们都应承认天赐的外貌与才情可遇不可求,但是我们更应该明晰即使她们天资过人,但仍旧躲不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支撑她们步步为营的,是她们自身拥有的种种品质,而这些精神是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努力达成的。
把她们当大人,没有比这个更令小女孩感动的了。
我们住的地方太起劲了,天天朝气勃勃,欠缺一分老练的气质,难成大器。
觉得好友似一支曼陀罗,至于她自己,已立定主意要做一棵树。
她没有同锁锁说起这些,也许她爱听,也许她不爱,谁知道,她决定不冒这个险。
对于两个高中的女孩子,能有这样的想法和格局,我着实是佩服的。她们期待他人给予尊重,给予信任,给予成长的空间,给予扎根的土壤。
对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她们深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再亲再深,也必须有尊重和适度”的道理。两人亲如姐妹,人生路却千差万别。她们从容潇洒,不问来路,不问去程,但彼此心照不宣,默默为对方抵挡一切,视如己出。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总是有原因的。
快乐是要去找的,很少有天生幸福的人。
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人们希冀的事,从来不会发生,命运往往另有安排。
对于人生,我想她们是天生悲观的,她们知道一切来之不易,一切需要代价来换,拥有为自己而活的豁达通透,也就再没有能够困住她们的什么事了。
对于爱情,足够坦诚,有相互满足对方需求的能力,有共同目标维系,不纠缠对错,懂得自律。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对方的自由,又以珍惜之心不滥用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不思进取身无所长只想索取毫不付出,最后把感情失败都归咎于男人和小三。
朱锁锁在背叛自己的前夫遭遇破产、无人可望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头,念及往日深情,不惜牺牲自己所有代价,扶持他渡过难关。但一切安然之后又转身离开的选择让她的形象又传奇了一些。
结尾蒋南孙因为大半辈子重男轻女的祖母终于改变了想法,趁一个人的时候痛痛快快哭起来,曾经初入职场的她主动担起了一个家,为此她放弃风花雪月、放弃烂漫繁花,一个劲地付出、一个劲的奔跑,像丝毫没有受过伤似的。
应该并不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吧,也许真的只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吧。
她哭,是因为她终于真正拥有了自己,祖母的肯定,算得上是给她新生的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