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计划 > 正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2025/05/07计划

此篇文章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1

活动过程:

一、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

认识1—10各数,根据数找出相应的物体

第二单元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会根据相应的问题表示做上相关的记号。

第三单元1—5各数的认识

会写、会比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5以内加减法、0的认识,会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0—5各数。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会数图形的个数。

第五单元分类

根据图形分类、会打记号、会写编号。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看图写算式,一图四式、根据图意写算式。区分连等算式、开火车算式的不同做法。连加、连减、加减两步计算式题。进一步区分第几和几个,并会根据要求从左数起、从右数起。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会数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还要会有规律地数。分出单数、双数、顺数、倒数。根据数位写出有关的数、数的.组成、按要求为所给的数排队。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能自己看时间,写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写法表示)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理解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看懂分小数与分大数的表示法。会解答图形表示的应用题,会做表格应用题,根据有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再解答。

补充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复习计划

这个学期学习时间比较紧,复习时把几个相似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第一、三、六、七单元都有关2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排列等;第二、四、五、八单元,知识面比较散,相互间也可有所连系与区别;第九单元单独练习。这样先分散复习,然后再综合练习,最后做前几年大考检测卷来次模拟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2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

5、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数与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和列式、钟面的认识。

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把本学期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典型题为例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并出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上好每一节课。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3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学期的末尾,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理解、掌握一年级这学期的数学知识,在组织总复习时,我是这样考虑的: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如在复习方位与图形时,可以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学了哪些立体图形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除了适当地安排一些算式的计算练习外,也设计了一些小游戏的活动,像找朋友开火车等活动,都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3、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以往的复习课,基本上以单调的训练为主,在设计时我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以游戏贯穿全课,把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综合的活动中。如站队时的前后位置,图形的分类、口算等,学生一边玩,一边回顾,一边应用,增强了趣味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操作,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认识也会随之提高。

4、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理解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特别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如在复习计算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这种课堂分层次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4

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措施:

1. 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 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具体安排:

1、数的顺序 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2课时)(第18周)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课时)(第18周)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 球。

3、 分类 (2课时)(第19周)

4、 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第19周)

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5、20以内加法计算(3课时)(第20周)

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6、20以内加法计算及两者的关系(1课时)(第20周)

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

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7、图文题 (1课时)(第21周)

从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 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8、综合练习(第21周)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5

一、学习实际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每班有五、六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2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12月29日)

2、生活中的数(2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1月2~3日)

3、计算3课时(1月4~8日)

4、认识图形和钟表2课时(1月9~10日)

5、用数学1课时(1月11日)

6、测试。5课时(1月14~18日)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6

为了更好的作好期末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的复习,现将复习规划如下:

一、班级实际情况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还有5%左右的学生因学习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理解题目意思方面比较费劲,1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这几个孩子来说就更麻烦了。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这样的不够细心情况,而且做完题检查能力还比较弱。

二、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复习措施:

1、 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具体安排:

1、归类复习:

第一、二、四单元综合练习………………2课时

第三、五单元综合练习……………3课时

第六、八单元综合练习…………4课时

第七单元综合练习………………2课时

2、综合复习综合测试……………………………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