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策划 > 正文

冬至的策划书

2025/05/10策划

此篇文章冬至的策划书(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冬至的策划书 篇1

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说到冬至节,不是每个孩子小时候就都知道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也因此本园通过开展此活动,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习俗。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学习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结束语: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传统节日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在如今大多数人还在过冬至,也期待孩子们能够更多地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收获更多知识和精彩。

冬至的策划书 篇2

一、活的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开展民俗节庆教育,是新一代青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研究民俗节庆教育的内涵,加深青少年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武进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俗传统精髓的情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究的内容:

搜集“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冬至的历史流转”“冬至节的由来”等资料,了解当地冬至习俗,开展“冬至节俗漫谈”、“冬至谚语看台”“冬至诗词欣赏”“冬至祝福集锦”等交流会,通过上网、调查等形式了解冬季人体的健康需求、本地冬季饮食特点。

三、活动时间:

12月28日星期五下午

四、活动地点:

教师餐厅

五、参加人员:

六年级部分学生及综合实践课教师

六、活动安排:

1、六年级三个班各选10名学生参加活动,分别组成饺子组、馄饨组、汤圆组。

2、现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包饺子、馄饨、汤圆实践活动。

3、搜集各地冬至节的习俗来历,现场讲述。

4、搜集与冬至有关的谚语、诗词、祝福语,现场展示

七、材料准备:

1、饺子馅、馄饨馅、馄饨皮、湿面团、汤圆馅、糯米粉若干。

2、擀面杖、搓汤圆器具、盛饺子、馄饨器具。

3、围裙、厨师帽。

4、摄影、照相师各一名。

5、小记者一名现场采访。

冬至的策划书 篇3

一、活的目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开展民俗节庆教育,是新一代青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研究民俗节庆教育的内涵,加深青少年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武进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俗传统精髓的情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究的内容:

搜集“冬至节的内涵及意义”、“冬至的历史流转”“冬至节的由来”等资料,了解当地冬至习俗,开展“冬至节俗漫谈”、“冬至谚语看台”“冬至诗词欣赏”“冬至祝福集锦”等交流会,通过上网、调查等形式了解冬季人体的健康需求、本地冬季饮食特点。

三、活动时间:

12月28日星期五下午

四、活动地点:

教师餐厅

五、参加人员:

六年级部分学生及综合实践课教师

六、活动安排:

1、六年级三个班各选10名学生参加活动,分别组成饺子组、馄饨组、汤圆组。2、现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包饺子、馄饨、汤圆实践活动。

3、搜集各地冬至节的习俗来历,现场讲述。

4、搜集与冬至有关的谚语、诗词、祝福语,现场展示

七、材料准备:

1、饺子馅、馄饨馅、馄饨皮、湿面团、汤圆馅、糯米粉若干。

2、擀面杖、搓汤圆器具、盛饺子、馄饨器具。

3、围裙、厨师帽。

4、摄影、照相师各一名。

5、小记者一名现场采访。

冬至的策划书 篇4

一、冬至节简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的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祝冬至节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包饺子,吃混沌等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有吃汤圆,冬至长面线的习惯。

二、活动背景:

冬至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也是我们这些离家的同学最希望能够有人一起过的一个节日,而且在广东地区也很重视这个节日。冬至将至正是举办这个节日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借机丰富校园的饮食文化生活,增进思想交流,扩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也可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活动目的:

1、冬至节在院同学在一起共度佳节,增进大家的感情,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祝福,让离家的同学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同学们自己亲手包汤圆、煮汤圆,让全院同学更能直观的了解冬至节的传统内涵和汤圆制作的工艺,体味其中的乐趣。

3、感受节日的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的习俗。

四、活动地点和时间、主办方:

地点:学院第二食堂

时间:20XX年12月20日19:00-21:30

办方:学生会外联部

协助方:学生会全体成员

五、活动内容:包汤圆及吃汤圆、中间互动小游戏

六、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一)宣传:海报宣传、广播站宣传、到班级宣传

1、海报宣传:有宣传部制作两张冬至节相关海报并借机宣传二号饭堂,张贴在学校公布栏上。

2、广播站宣传:由新闻部撰写四篇宣传冬至晚会的宣传稿,由广播站在广播期间播报。

3、班级宣传:由学生会各部门承担

(二)参加方式及人员:在校师生

1、材料由二号饭堂提供,请参加人员19:00到饭堂亲自包汤圆。

2、期间进行互动小游戏(需两名主持人待定),参加人员共品汤圆。

(三)活动流程:

1、20号16:00由外联部布置会场,将材料摆放好。

2、19:00邀请学生会全体人员、在校同学参加入场。

3、邀请老师(主席、二号饭堂老板)致辞讲话,宣布开幕。

4、19:20各部门进行汤圆的制作(过程中主持人互动小游戏)

5、20:30参加全体人员共庆佳节,一同吃汤圆。

6、主持人说明寄语许愿墙的相关事宜。

(在冬至活动过程中,外联部为大家提供一个许愿墙,在墙上同学们可以留下温馨的关怀和问候,也可以写下自己心底的愿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活动主办方宣布闭幕。

七、活动后续工作

1、拍照留恋:参加活动全体人员。

2、由学生会各部门成员留下打扫卫生。

3、对活动的照片进行展示。

八、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场,到规定的地点就绪,不得打闹玩耍。

2、活动时,做好维持秩序工作,专门安排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防止场面失控,过于喧闹、注意同学安全。

4、安排好嘉宾的相关事宜,维护学生会利益。

九、活动经费预算:

总经费:50+20+32+180+30+45+18=375元

冬至的策划书 篇5

一、活动背景:

每年的12月22号是“冬至”,这一天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黄经270°。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黑夜最长。之后,太阳位置逐渐北移,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所谓“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说的就是白昼见长的意思。“冬至”这一天,北方有吃饺子,吃混沌的习俗,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俗。每年农历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言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二、活动目的:

1、冬至时节“吃饺子”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习俗。在冬至当天举办活动,通过策划包饺子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缓解思乡之情,并借此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

2、借此机会,促进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增进记者站各个部门成员之间的友谊,增加记者站部门人员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的协作精神。

3、我们记者站永远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三、活动时间:

XX年12月18日——XX年12月22日 XX年12月18日确定参加活动人数。

XX年12月19日——XX年12月20日去菜市场调查蔬菜价格。

XX年12月21日下午买到所需材料。

XX年12月22日上午8:30开始。预计4-5个小时完成。

四、活动地点:

河南新华电脑学校记者站。

五、活动内容及流程:

1、活动内容:包饺子比赛

①擀饺子皮比赛 ②包饺子比赛 ③其他周边活动:趣味游戏

猜谜语得惊喜等各种趣味游戏,可临场发挥穿插在主活动中进行(各活动时间根据活动进程而定)。

2、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工作:

①由张昆仑派人去菜市场调查蔬菜价格。

②由张乐乐派人去买活动所需物品。

③确定参加活动的人数。

④事先准备好香皂,供成员们洗手,提醒成员们取下戒指首饰等物品,准备相关奖品。

⑤准备包饺子材料及用品(碗,餐盘,筷子,蒜泥,醋,锅具,饺子馅,面粉。)

⑥说明活动评比规则以及奖品发放规则。

(2)包饺子:

①人员分工:拌馅,和面,擀面皮,包馅等。

②包饺子比赛开始,齐心协力,共拿大奖。

③由张昆仑和张乐乐参与活动各组作业及视察情况。

④组织编辑部随机采访照相。

(3)猜谜语等周边活动展开(可以和活动同时进行):

①大学,小学(谜底是一成语) 谜底:知高知低

②有国才有家(谜底是一成语) 谜底:没大没小

③有花无果(谜底是一成语) 谜底:华而不实

④集体活大家干(谜底为一成语) 谜底:公事公办

(4)评分:

①“包饺子能手”(包的又快又好)

②评出最“标致饺子”(包的好看又再下锅的时候不烂的)和“最有勇气的饺子”(包的不像饺子,下锅容易烂的。)并与作者合影。

③把准备的奖品发给“包饺子能手”。

(5)组织互动:

组织人员在活动期间玩互动游戏(传话比赛,吃饺子比赛等等)。

六、活动结束:

13:00钟活动结束,各部门打扫卫生。

冬至的策划书 篇6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1、在今年冬至来临之际,让所有xx学院学生会的同学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通过亲自动手包饺子,让各部门同学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饺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3、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二、活动形式

属于xx学院学生会的内部活动,于冬至之日借包饺子这一传统项目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同时通过游戏等项目增加活动乐趣。

三、活动时间

12月20日星期五下午3:30~5: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一食堂内

五、活动主办单位

xx学院学生会生活部

六、活动流程

1、传统沿袭项目项目:包饺子比赛

比赛规定:将学生会各个部门逐个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饺子皮进行包饺子比赛。

比赛结果判定标准:饺子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饺子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

2、游戏环节:(在煮饺子的过程中开展游戏)

①圈中圈

游戏规则:每个部门各出七个人,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并在其中一位成员手中套入一个呼啦圈,将呼啦圈穿过每一个人的身体并回到原点即可完成任务(注意:过程中成员之前不可松手,不可用手指去勾呼啦圈,只能用头部和身体协助),按照时间长短定胜负,前三名各加三分两分一分。

②大风吹

游戏规则:在白纸上用荧光笔写上与荧光笔颜色不同的表示颜色的字(如用红色的笔写蓝色)

各部门出两个人围成一圈,每人拿一张纸,选出一人站在中间说大风吹,吹写#字的人(如吹写蓝字的人),持有蓝字的人向后退一步,做正确的人加2分,错误的人淘汰,接着游戏中所有人随机交换纸,重新游戏。

③孤岛求生

游戏规则:

1、每个小组分到一张报纸,请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2、接着开始“正话反说”比赛,主持人说一个成语,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将成语倒过来说,反应最慢的小组将报纸对折后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各组若有成员被挤出报纸外,则该组淘汰不能进入下一回合。

3、上述进行至淘汰到最后一组时结束。

计分细则:

前三名的小组记分其余组则不记分

第一名五分、第二名三分、第三名一分

若有并列则以高分计算

④谁是卧底

游戏规则:游戏有卧底和平民2种身份。卧底1人,普通玩家5人,或卧底2人,平民7人

游戏根据在场人数大部分玩家拿到同一词语,其余玩家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词语。

每人每轮用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既不能让卧底察觉,也要给同伴以暗示,暗示自己不是卧底,同时也在根据其他玩家的描述判断自己是不是卧底(所以描述不能太明显),如果判断出自己是卧底,则要尽力向非卧底的描述靠拢,以免被发现。

每轮描述完毕,所有在场的人投票选出怀疑谁是卧底,得票最多的人出局。

若卧底全部出局,则游戏结束。若卧底未全部出局,游戏继续。并反复此流程。

若卧底撑到最后一轮,即普通玩家和卧底人数相同时,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平民胜利。

卧底胜利得10分

平民胜利得5分

七、活动道具

饺子馅,饺子皮,呼啦圈,报纸,白纸

八、活动人员安排

主持人:

裁判:

计分:

九、活动预算

①游戏道具准备:50元左右

②赢家物质奖励:100元左右

十、活动细节

1、裁判,记分员,主持人分工明确,尽量维持活动场地的秩序;

2、可利用表格,方便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