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2025/05/20心得

此篇文章教师展示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1

上个周末我们学校八人有幸到炼油厂参加了全国特级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这次活动我们学校轮流去的,我在会上呆了两天,聆听了八位全国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和课后讲评,这次的收获和感受都非常大非常深刻。

一、敬佩

第一个让我敬佩的是邱学华老师,他是全国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这位老人已经74岁高龄了,站在讲台上,尽管有点老态龙钟,可是老人敬业的精神感动了我,他讲了一节计算教学课,这节课他以教材为蓝本,让孩子小组合作,让孩子当小老师,这节课尽管感觉教法比较老,可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点就是这节课孩子们计算题目达到30道左右,可以说练习的数量很大,应该说教学的课堂效果是不错的。但是里面的创新不是很多,不能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兴趣,感觉比较枯燥。可是老人这么大年纪,仍然站在讲台上,正如他所说小学数学界站到讲台上上课的他是年纪最大的,这也是一种魄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也是让我们所敬佩的。

第二个让我敬佩的是吴正宪老师,每次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从她的课上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能让孩子品尝喜悦,正如孩子们在课后所反映的:老师我觉得我们还很有能力啊;老师我们越来越喜欢数学了;老师数学很有趣;数学很简单......这些话语让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她上的是一节复习课,数学老师们都知道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概念比较多,而且易混淆。上课伊始吴老师把一大堆概念放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让老师帮大家整理呢还是同学们自己整理呢?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探索,老师及时引导方法,你们小组认为有关联的把它放到一起,孩子们开始小组交流讨论,孩子们刚开始的整理有一定的混乱,在老师们不经意的指点中孩子们豁然开朗,逐步整理的有条有理。在这节课上还有个小插曲,有一组概念整理完毕,另一个小组也用到了这个概念,这时候需要连线,老师引导前一个组怎么办呢?孩子们说让一让它,把线从另一个方向连过来,这时老师很巧妙的一句话,你看这个孩子多好啊,退一步,孩子们都接着说海阔天空,老师接着说是啊生活中何尝不是呢!很简单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悟到的不仅仅是点滴的知识,更让孩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第三个让我敬佩的老师是上海特级教师潘晓明老师,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节解决问题,在这节课上,随着潘老师的引导,课堂上的孩子们,包括我们下面听课的老师都在认真的思考着,探索着,当在潘老师引导之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时,孩子们惊呼,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在惊叹,这节课我们大家都入神了,当下课铃声想起来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之中,潘老师的'功底不得不让我们折服。

还有其他的老师让我也敬佩不已。从他们每个人的课例中,每个人的课例反思中,我无不为他们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

二、反思

我一直在想这些名家的教案拿过来我们为什么上不出味道,不仅上不出味道,有时还会变味儿,甚至出现很多问题,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问题的答案。记得黄爱华老师说他的这节课,课堂上生成的东西那么多,就是三个游戏贯穿了整个一堂课,可是让我们拿过来根本把握不了,为什么,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会怎样我们无法预设,可是黄老师说这节课a4纸他整整备了6页,对于孩子们出现的各种情况他都作了精心预设,孩子们怎么出现状况,黄老师了如指掌,所以一节课感觉是那么轻松,孩子们学的是那么有兴趣,可是老师是真的很累,他下课后就说自己是最累的,中间的串词引导是多么的到位。从这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正想孩子所想,为孩子服务。华应龙老师在课后为我们展示了为这一节课他在课前做实验,就是为了真正去探索可能性,它展示的实验次数我无法记清楚,只记得他说他扔啤酒瓶盖累了,他老婆继续,他的学生继续,就是为了追求知识的精确度,用事实说话,这种求实的精神也让我反思自我。总觉得人家名家的一节课那么好,可是人家背后付出的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我想如果我们一学期真正的去研究一节课,这样日积月累,我们也会收获多多。我还记得马刚老师说过他负责小学数学教研,很多老师准备出课,首先说的是这节课我准备怎么上,准备哪几个环节,至于对这节课你准备达到什么目标,你对这节课的理解是什么,很多老师都不是很明白,从这一点上我也有所反思。所以我们老师备教材备学生不能仅仅是一句话,而要真正的落实是很难的。但是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真正的学到了很多。

总之通过两天的学习,感受多多,收获多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自己的所学充分运用起来,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2

4月26、27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3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研学习活动,期间,听取了几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每一位教师的课都非常的精彩,亮点纷呈,处处体现出了“读懂教材,读透学生”的课改精神,看似相同其实又风格各异,使我感触颇多。

每一次活动,我都把听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听吕艳坤老师的课,再次体会到吕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简练,课堂教学细致,使每一位学生都会听、会说,会做;董丹兵老师的课,激情洋溢,类型新颖,不仅仅对于学生,作为听众的我也是到最后才明白董老师的意图,可谓环环相扣,悬念纷呈,听完直呼痛快;黄芳欣老师的课趣味十足,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循序渐进,虽然没有接触过低年级的`学生,但是能深深的感受到黄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课堂教学的细心;罗梅莉主任的课更是打破常规,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机应变,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教学目标及其明确,让我深感佩服之余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谭慧校长的课虽然是最后一节,但是却把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不但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还在课件上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力求每一个环节都清楚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会学、爱学、乐学,最后的一段的课件图形展示配上轻快的音乐,给是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确实需要在课后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还有几位老师的课由于课程冲突,我没有能够参与其中,虽然感觉到很可惜,但是在评课中,听着各位前辈们的精辟点评后,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彩之处,希望自己能好好的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

为期两天的教研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在本次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与课老师的认真细致的准备、付出;看到了每一位与课老师背后的协作团队(做课件、做调查);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鹅山路小学数学组”在不断的磨练中慢慢的进步;听到了中青年教师们对我们的建议与祝福;听到了领导们对我们青年教师寄予的深深厚望;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书声和响亮回答!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三尺讲台勾勒出的却是无穷的天地。

晨光中的鹅山路小学,我必将全力以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新时代教师,与您共勉!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3

4月26、27日,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3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研学习活动,期间,听取了几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每一位教师的课都非常的精彩,亮点纷呈,处处体现出了“读懂教材,读透学生”的课改精神,看似相同其实又风格各异,使我感触颇多。

每一次活动,我都把听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听吕艳坤老师的课,再次体会到吕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简练,课堂教学细致,使每一位学生都会听、会说,会做;董丹兵老师的课,激情洋溢,类型新颖,不仅仅对于学生,作为听众的我也是到最后才明白董老师的意图,可谓环环相扣,悬念纷呈,听完直呼痛快;黄芳欣老师的课趣味十足,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循序渐进,虽然没有接触过低年级的学生,但是能深深的感受到黄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课堂教学的细心;罗梅莉主任的课更是打破常规,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机应变,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教学目标及其明确,让我深感佩服之余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谭慧校长的课虽然是最后一节,但是却把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不但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还在课件上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力求每一个环节都清楚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会学、爱学、乐学,最后的一段的课件图形展示配上轻快的音乐,给是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确实需要在课后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还有几位老师的课由于课程冲突,我没有能够参与其中,虽然感觉到很可惜,但是在评课中,听着各位前辈们的'精辟点评后,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彩之处,希望自己能好好的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

为期两天的教研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在本次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与课老师的认真细致的准备、付出;看到了每一位与课老师背后的协作团队(做课件、做调查);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鹅山路小学数学组”在不断的磨练中慢慢的进步;听到了中青年教师们对我们的建议与祝福;听到了领导们对我们青年教师寄予的深深厚望;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书声和响亮回答!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三尺讲台勾勒出的却是无穷的天地。

晨光中的鹅山路小学,我必将全力以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新时代教师,与您共勉!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4

部编本教材确定的语文知识体系,重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每个单元单元提示的第二个自然段,都有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现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王海昆老师讲的《野望》和《钱塘湖春行》很好的落实了单元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上课伊始,王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把学生带到诗的王国。由题目入手,分析题目,问野望在哪里望的?望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画面。学生根据诗句描写的内容,在脑海中再现画面,然后用语言进行描述。这里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画面,不是简单的诗句翻译,在这里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教师适时引导,有了“东皋”“ 薄暮”“ 欲何依”的理解,就有了丰富的画面描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教师疏通词义后问学生:这里的“秋色”,写的仅仅是秋天的颜色吗?,接着让学生诵读、想象,从这个“秋”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耳边又似乎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描述,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对这句诗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秋”字写尽了秋色,却写不尽诗人的愁思。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补足了诗的内容,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彷徨、迷茫。教师的问题设计恰到好处,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生动的描绘中学到了知识。教师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学《钱塘湖春行》,大声朗读诗句,想象每句诗的画面,小组交流。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将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和画面进行“再现”,并把诗词蕴含的画面描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王老师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单元目标的落实。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初读感知到描述画面,再到品读赏析,每个环节都交由学生去探究去展示,特别是用个性的语言描述画面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整个教学过程弥漫着诗情画意,无论是深情的吟诵,还是生动的描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5

部编本教材确定的语文知识体系,重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每个单元单元提示的第二个自然段,都有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现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王海昆老师讲的《野望》和《钱塘湖春行》很好的落实了单元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上课伊始,王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把学生带到诗的王国。由题目入手,分析题目,问野望在哪里望的?望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画面。学生根据诗句描写的内容,在脑海中再现画面,然后用语言进行描述。这里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画面,不是简单的诗句翻译,在这里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教师适时引导,有了“东皋”“ 薄暮”“ 欲何依”的理解,就有了丰富的画面描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教师疏通词义后问学生:这里的“秋色”,写的仅仅是秋天的颜色吗?,接着让学生诵读、想象,从这个“秋”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耳边又似乎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描述,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对这句诗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秋”字写尽了秋色,却写不尽诗人的.愁思。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补足了诗的内容,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彷徨、迷茫。教师的问题设计恰到好处,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生动的描绘中学到了知识。教师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学《钱塘湖春行》,大声朗读诗句,想象每句诗的画面,小组交流。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将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和画面进行“再现”,并把诗词蕴含的画面描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王老师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单元目标的落实。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初读感知到描述画面,再到品读赏析,每个环节都交由学生去探究去展示,特别是用个性的语言描述画面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整个教学过程弥漫着诗情画意,无论是深情的吟诵,还是生动的描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 篇6

家访中很多学生都是高兴地很早就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到来,然后热情的端茶倒水,礼貌相送。家长更是理解支持,当我问到:看咱家长对我们代课老师有啥意见时,家长们都说:“没有没有,咱班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感激还来不及呢!”因为周末事多,所以在周五尽量想加班加点多走访几家,但每到一家,总是比预期的时间要长好多,家长们的热情亲切,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晚上,当我们从最后一个家访学生田童(化名)家返回时,已是晚上9点半左右。开着导航,行驶在陌生的乡村小道上,陡峭的下坡路以及让人猝不及防的转弯着实让我们有些害怕。没有想到的是:刚一到小区门口,就接到了田艺童妈妈的电话:“成老师,你们到家了没有?我们村口的.路不好走,我不放心!”一瞬间,一股暖流溢上心头。

我深信,只有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的背景,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段时间的家访虽然辛苦劳累,但通过这几天的家访,我深入了解到了这些特殊家庭的情况,也收获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此后我再也不会抱怨他们为什么不管孩子卫生?为什么不管孩子的学习?他们有的确实是有心无力!家访让我少了份怨气,多了份同情和理解,这些孩子所缺失的正需要我们这些老师来弥补。我们要用爱育人,用心教书,尊重孩子,尊重家长,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健康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