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2025/05/25读后感

此篇文章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耐利的保护者,”里面讲的有一个小男孩叫耐利,他是个好孩子,成绩也很好,可是他的身体却很弱小,就连呼吸似乎都很困难,别的同学总是嘲弄他,还有人用皮包故意碰他那突出的背脊。有一天,卡罗内突然跳起来,对大家说:“你们再碰耐利一下,我看到了,就一个耳光,打得他原地转上三圈!”从此,大家再也不敢捉弄耐利了。

卡罗内因为有了爱,才使他勇敢地站起来赶走嘲弄耐利的同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

在我周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记得有一天,我没有经过弟弟的同意,就拿了他的一本图画书,他回来看见他的图画书不见了,就去找我,刚好看我拿着他的图画看,他二话不说,就一把给我托下了椅子,把我打倒在地。这是哥哥回来了,说:“她是你姐姐,你怎么能打她呢,以后不许你再姐姐了。”哥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举起的手又放下来。在哥哥严厉的管教下,他再也没有打我了。

爱,是博大的,无穷的,永远没有限制的!爱,就像空气一样,每天在我们身边,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人生因为有了爱才更加美好。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我在这几天又把《爱的教育》上的《贫民》这篇文章看了一遍,文章上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埃瑞克放学回家时,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向埃瑞克乞讨,埃瑞克身上有钱,但埃瑞克只看了看就走开了。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埃瑞克说:乞讨的'人是弱者没有生存能力他们需要帮助,下次遇到这样的人不要视而不见,你对他们一点点的好,他们就会真诚地说一些祝福的话,你听了会很高兴的。

读完后我很感动,是呀,在你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你同样也获得了更大的财富——精神上的满足感!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乞讨的老人,穿的破破烂烂的,走路摇摇晃晃的很可怜,我就跑过去给了他一元钱。他说:“谢谢你,小朋友”。我听了心里很高兴,这真是——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啊!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书里有许多关于用爱感化周围人的故事。

其实,刚看书名的时候,我就困惑了:爱,怎么是教育呢?爱怎么教育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书。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其中《扫烟囱的孩子》给予我的触动最大。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多增添一份收入,只好为别人家扫烟囱,每天能赚一些钱,运气好的话,可以多赚一些。可是,有一天他的运气坏透了,只赚了1元6钱,还弄了一身黑,但是,他却把这些钱给了一个小女孩买了一束花。

看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自己,在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一点家务都不做,成天只知道玩,要什么玩具从来只管跟父母开口;父母的辛苦,我熟视无睹,更谈不上帮他们减轻负担了。我和故事中这么小就可以为家庭分担的男孩相比,真是差远了!一股愧意慢慢涌上心头,我的心像被洗过了一般。我知道,我得改变……

《爱的教育》,让我真的受到了教育,懂得了去爱自己,爱别人。我逐渐地明白,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我一时竟无法用准确的文字给爱下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最近,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有100多篇文章,在这么多的文章里,最使我感动的是《六千里寻母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一个1岁的小男孩独自一个人去找自己的母亲,男孩不惜从亚平宁山脉走到安第斯山脉,在这么长的路上男孩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男孩的意志坚强,最终还是走了下去,后来男孩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但是,男孩的母亲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男孩走进母亲的`病房,惊叫了一声自己的母亲,谁也没有料到,男孩的一声惊叫,竟然使他的母亲得救了。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不由得想起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记得是去年寒假的一天,早晨,我起了床,推开房门,只觉得头有一些痛,还有一点头晕,这时,妈妈看见了,就把我拉进房里,赶紧给我量体温。“三十八度二,走,我领你看看病去。”“妈妈,你还发烧呢……”“管不了那么多了,走吧。”说完妈妈披上大衣领我走出家门。外面真冷啊!妈妈蹲下来心疼地对我说:“来,我背你。”说着把我背了起来……就这样,我和妈妈来到诊所,病看完后,妈妈又继续背着我回家了。

读完《六千里寻母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这篇文章后,掩卷深思,男孩可以为母亲付出一切,我们可以吗?让我们一起珍惜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吧!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5

感恩之心常存——读《爱的教育》有感书中主人公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爱的种种滋味,他渐渐学会用感恩之心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可是被爱压到麻木的我们似乎忘记了感恩,这座爱人和被爱的天平倾斜得太多太多,我们忘记了感恩,忘记感恩亲人,古人,国家和自然,感恩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在母亲身体里的十个月中,我们汲取着她的营养,感受着她的心跳,注入着爱的力量,这力量足以让我们拥有足够的勇气迎接这个未知的世界,这是一笔无法偿清的债啊!我们在爱的浸泡下成长,对于他们的爱,我们似乎感到麻木和理所应当,甚至还在不断的索取。

我们只会接受,却不懂得感恩,他们给了我们一切,无论我们做错什么,他们也都会原谅,即使被我们深深伤害。对于他们,我们做得太少太少。吝啬到不愿感恩,乌鸦尚知反哺,而作为万物之长的我们却忘记了感恩,这不是很可悲吗?不要埋怨父母,他们给了我们已太多太多,请用一颗感恩心爱我们的父母和亲人,简单的一句话或一杯茶足以温暖他们的心。无论是屈原白沉汩罗江,还是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无论是文词华美的《诗经》,还是意味深远的《红楼梦》,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着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用感恩之心去细细品味,珍惜它们吧!不要让它们沉没。

令人心痛的是,如今的文学,如今的经典改编,加入一些低俗无聊的情节,请珍惜它们吧,还有多少经典经得起这么折腾。中华民族是一伟大的民族,中国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环境,它给了我们自由与希望。当危难靠近时,它支撑起整个天地。

汶川、玉树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力量,民族大爱在每个人心中手中传递,让我们凝结在一起。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现它的雄风,奥运、世博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让我们与世界相通。请用感恩之心回报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每当看着头顶上这片鲜艳的五星红旗,感恩之情涌上心头:感谢你,中国。哺育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土地啊,我们感谢你,这片沃土承载着几千年的梦想,一切从这里出发。

叶的绿静悄悄的来到人世,又静静的走了,只留下满园的芬芳,这是一种无比的坚强,真正成就了坚强无比、令人敬爱的生命。无论是雨还是雪,都会这死气沉沉的大地送来生机与活力,洗涤着人类心灵,等待来年丰收,它们最终会掺入那片黑土地。动物们伴人类走向文明,也教会了我们许多精神和生存的道理,大地正因为它们而生机勃勃,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请感恩自然,不要以我们的无知来伤害它,也不要伤害我们的朋友。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缺少感恩的民族是可悲的。请让感恩的雨露洒向大地的每个角落。《爱的教育》会一直鼓励我们,感恩之心也会永远一直流传下去。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6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峰德·亚米契斯之巅峰之作,记录的是小学生安利柯的学年纪事。

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争吵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得是:学校里同桌可莱谛不细心把安利柯的'纸给弄脏了,可是因为可莱谛得了奖,安利柯很嫉妒他,故意在他臂膀上撞了一下,把他的习字贴也弄脏了,进行报复。两人差点要打起来。虽然安利柯后悔不该这样对可莱谛,可是,他又没有勇气向可莱谛道歉。最终,可莱谛原谅了他,主动和他和好了。

对于类似于“争吵”这样的故事,我也体验过。一次,我在学校走廊里打乒乓球,有一个同学来问我借球拍,我想:球拍借给你了,我怎样打呀于是,我便不答应借她。谁知她死皮白赖的要我借给她,我就生气了,心想:借不借你是我的权利,你干吗必须要问我借。于是便对她说了:“不借就不借,干吗必须要问我借!”我说着就生气地离开了。之后,她从别处借到了球拍,就过来我邀请我一齐玩,我们俩就又玩在一齐了。

此刻我读了《爱的教育》,我感觉我就像书中的安利柯,不大气,爱心不够。如果不是那位同学不计前嫌来找我玩,说不定我从此会少了一个玩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耶。

在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爱是我忘带橡皮的时候,同桌借我一块橡皮;爱还是我题目不明白怎样解答的时候,教师耐心的辅导;爱也是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为我忙碌的身影。

我们应当学会去爱别人,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完美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黑夜中的星星晶莹闪烁,为人们驱逐黑暗,带来光明与方向;它也像春日里的阳光明媚温暖,为大地驱走冬寒,带来生机与期望。

愿世界永远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