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钟鼓楼读后感

2025/06/17读后感

此篇文章钟鼓楼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钟鼓楼读后感 篇1

今天西安告别了很多天火炉似的的高温天气,终于凉快下来了,我和妈妈决定去钟鼓楼游玩。

钟楼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西安是以它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进行延伸的。上了钟楼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碑,它对钟楼进行了介绍,让我知道了钟楼是明朝建成的。还有一口大钟,这个钟是唐代建成的,重一万斤,据史料记载,每天开门和关门的.时间,都会有敲钟告知老百姓,我想这也许就是钟楼得名原因。进了钟楼博物馆,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钟楼的发展过程,看见了许多明朝时钟楼的器具,还有二十世纪的钟楼照片。到三楼我看见了像齐白石等画家的画和讲解,还有几个佛像唐三彩俑。

告别钟楼,我们来到鼓楼,鼓楼是一座属于音乐的古建筑,在钟楼的旁边。我在二楼看见有几个大鼓,每个鼓分别写着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还有到这个节日要干什么。我看见有编钟音乐会,妈妈说还早着呢,我们先上三楼,到三楼我看见了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的红木家具,镜子等等。然后我们下二楼去看表演,我看见乐器除了有编钟,还有架子鼓、大鼓、木鱼等古代乐器,表演者穿着古代衣服,运用这些乐器为我们进行演奏,他们敲的声音真好听。我陶醉其中,听完了,我们到旁边看到了许多鼓。有的是民族鼓,有的是庆祝节日用的鼓。各种鼓都是我没有见过的,独一无二的鼓。

钟鼓楼既展示了它的雄伟壮观,更让我了解了古代的乐器和它的由来,我喜欢钟鼓楼!

钟鼓楼读后感 篇2

德阳的钟鼓楼是一览众山小的好地方。

老一辈德阳人会有句广为人知的俗语:“德阳有座钟鼓楼,半拉仍在天里面。”它是旧钟鼓楼的场景。当高三十六米的新钟鼓楼屹立在许多人眼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德阳的地标性建筑。

爸爸和我、母亲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登钟鼓楼。沿湘江大道北中心线一路走来,钟鼓楼矗立在正前东端山上上,是那般巍然、魁伟,周边绿林围绕。成绵高速道路如一条绑带横穿在钟鼓楼前。走到立交桥下,发觉每根立交桥的柱头上都是有有关德阳小故事的五彩美术绘画,画着角色、花草、景色,几十幅画各不相同,叙述着记忆力中合当代日新月异的德阳。柱头下还栽满了花草,形态各异、美丽大方。踏过立交桥,大家仰头凝望,多层服务平台层峦叠翠,大家早已在钟鼓楼脚底。钟鼓楼雅致的吊角廊檐,橙黄色的屋面瓦,四面透亮的布局;一层更上一层的气魄。大家顺着九十九级阶梯拾阶而上,来到第一层服务平台,长幅石雕工艺品依山而筑,崖壁上从右至左手工雕刻着“钟鼓楼”三个字,父亲可能每一个字有十米厚为,字的两侧都刻着几株仙逆蔽日的巨树。再上一层的服务平台,便是刻着巨龙的铜钟和六个小钟。我高兴地沿台阶跑上来,这时候,大家便看到了漂亮的钟鼓楼。大家立在上边往下俯瞰,原先下边分成六个服务平台,三个小的和三个大的,台阶的护栏上面装饰设计有龙柱头。大家从外边看钟鼓楼,它上边是圆的,有八个角,而下边是方的,有四个角,这就是古代人常说的天圆地方和四面八方。拉开二扇鲜红大门口,进到钟鼓楼内,一个黄铜铜钟挂在中间铁架子上,钟表面铸有四个灵兽,有青龙、白虎星、玄武和玄武岩,上边也有顺顺当当、万事如意、花开富贵、国富民强的词句,用以祈愿。沿着铁梯踏入一层又一层,便来到第三层,第三层是一面大鼓,鲜红色的鼓身,牛皮革的`鼓面,我想像这面大鼓传出的响声,一定能传遍德阳的空中,振奋人心,给人鼓励。直往上,就来到顶层,倚栏眺望,高楼大厦的德阳城,耸入云空间的广播电视塔,逐层叠翠的东湖,云雾缭绕围绕的白云山风景区……德阳的美丽景色尽入眼中。

夜里再看钟鼓楼,百尺高楼大厦金壁辉煌,绚丽多彩,像世外桃源,让人沉醉。

不管你从近远,多少,迟早,一切一个地区一切一个时间段去看看钟鼓楼,它全是德阳最漂亮的工程建筑。

钟鼓楼读后感 篇3

2月18日,我和家人游览了位于德阳东山的钟鼓楼。

我们乘坐26路公共汽车到钟鼓楼广场下车。远远望去,钟鼓楼耸立在山顶。我们穿过了横贯头顶的成绵高速公路,来到了一个位于山脚下的大平台,平台前面的石壁上雕着“钟鼓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沿着顺山势砌成的石阶,向上攀登,石阶两侧是用石条砌成的护拦,护栏上雕刻着朵朵祥云,护栏的石柱上雕刻着晕龙飞舞,周围村着流云火焰。真是栩栩如生啊!

大约登了三百多个阶梯,就来到了钟鼓楼的门前。我们抬头仰望,看见钟鼓楼一共有六层,底部的两层是方形,上面的四层是六边形,不大不小像一个方形的'角锥。黄色的琉璃瓦檐翼和朱红的墙面。棕色的大门和窗户,古香古色,玲珑别致。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殿堂中央悬挂一口用青铜做的巨型大钟,上面刻着“国泰民安、紫气东来、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十六个大字。殿的四个角分别用四根朱红的大柱支撑。顶上是用绿、蓝、金色画出的图案,显得豪华气派。殿堂东、南、西、北大开,显得整个殿堂宽敞明亮。

站在钟鼓楼上放眼四望整个德阳市区的美景尽收眼底。钟鼓楼像个巨人,一直保卫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钟鼓楼读后感 篇4

有句俗话:“德阳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云里头。”这正是位于德阳东山的一处雄伟美景——钟鼓楼。

根据德阳县志记载,古时的钟鼓楼叫四面鼓楼,又名“来鹤楼”。在德阳县城十字街中心,外观五层楼,楼顶正中间面向南边;背向北边,雕塑着一尊“魁星点斗”神像;左悬大铁铸钟一口,右置大圆鼓一面,所以称呼为“钟鼓楼”。

钟鼓楼远远望去,像七顶四角翘起来的帽子搭在一起。走近看,钟鼓楼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墙,上面雕刻着三个朱红大字——钟鼓楼。在石墙后面有一幅用石头雕成的画,画上画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钟。这幅石刻画的左右都雕着一条龙,左边刻着“龙跃云津如日中天”八个字,右边刻着“二零零七年重建”。

钟鼓楼的墙是用石头垒成的.,屋檐是用塑筒瓦制成。我走进楼里,迎面就看见了一口铁铸大钟,这或许就是钟鼓楼的钟吧?我顺着楼梯往上走,越走越高,越走越害怕。我在第五层楼的正中间看见了一面大圆鼓,也许这就是钟鼓楼的鼓吧?当我走到第六层的时候,我的手心开始冒汗。当爬到最顶层时,我的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我在最顶层的窗户向外看,看到城市里的房子摆放得整整齐齐。

回家的时候,我想着能再去一次钟鼓楼该多好呀!

钟鼓楼读后感 篇5

我的家乡是一个静谧的小城,泸州。在这里,有一个声音,已经融入了泸州人的生命之中。

土生土长的泸州人都知道,在那热闹的市中心中,有一种声音,穿过了百年的时光,经过了战火的洗礼,通过了车马的喧闹,恪尽职守地响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成为了生活中最美而平凡的点缀。

那是泸州现存唯一完整的古建筑物——钟鼓楼。

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中,好似只有钟鼓楼才能让人们想起它悠久的历史。钟鼓楼在人们心中是最特别的存在,来来往往的行人总要在楼下伫立,钟鼓楼上五彩的玻璃窗在阳光下微微地折射着彩色的`光,

墙上爬着绿油油的的爬山虎,顶部的钟在缓缓转动,“咔哒,咔哒”,缓慢而肃穆,像是稳健的心跳,是了,这是钟鼓楼的心跳,不急不慢,时光在表盘里穿梭流逝。每当整点,钟鼓楼便会传出悦耳的钟声,悠扬而风风韵韵,这时的人们总会放下手中的事,静静地听着钟鼓楼的钟声,一座城便静了下来,竟只听得见杳杳钟声在天地间回荡,余音绕梁。没有人觉得有何累赘,似乎钟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有时为了演出而离家千里,却总是在快到整点时支棱起耳朵聆听,那钟声便带着浓浓的眷恋在在耳边响起,我似乎仍是在那让我灵魂得以平静的的地方。

泸州可以留恋的地方太多,我却独独只喜爱这一处,是因为它那带有魔力般的钟鼓楼之声吗?我不知道,但我想,大抵每个泸州人远游的时候,心里最盼望的,是能早日听到那故乡的钟声吧。

也许终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开我的家乡求学,但我一定会向我的同学们说起:我的家乡是一座静谧的小城,那里有一个融入我生命中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