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教师实习心得

2025/06/27心得

此篇文章教师实习心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实习心得 篇1

转眼间,顶岗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越到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松懈,要做到善始善终,而且,学生们马上就要迎来这一学期最为重要的期末考试,更是不能大意,说实话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复习课都是对所讲过的知识点的回顾,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及时的进行复习,在复习课上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复习课不是给老师来复习的,关键是要调动每一位学生学起来,动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认真的复习之中。

针对这周的教学,我进行了反思,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我上课确实忽视了课堂的趣味性,我比较偏重的是这节课的纯粹的知识点的传授,对重难点知识点的解释,担心如果讲了课本外的东西或者开个玩笑,整个课堂就安静不下来了,因为这个实习学校的孩子都是属于那种比较皮的,担心万一讲了个好玩的笑话或者故事,他们就在下边讨论开来,完全压不住。但是这种担心也就使得我的课中规中矩,纯粹的是知识点的讲授,枯燥无味,学生很容易就感到无聊无趣,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发呆的,犯困的,偷偷搞小动作的……对我所讲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进而导致课堂就成为我一个人在讲台拼尽全力,而下面学生毫不关心这样一种现象,严重降低教学效率。

必须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关注并且参与到课堂中来,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历史这门学科不像物理化学数学这些理科那样冰冷枯燥,它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要想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不是那么难的,比如可以在讲课讲到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时穿插小历史故事,学生们对这些小故事会十分感兴趣,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内容上,同时也能防止一些学生因无聊犯困。除了小故事外,还可以找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历史短视屏,历史歌曲等等。同时在上课时要注意语调要欢快有活力一点,语言要风趣幽默一点,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讲课过程中穿插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也能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

经过反思,我以后要调整自己的讲课方式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完善自己的课堂。

教师实习心得 篇2

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的顶岗生活已经过半了,对周围的环境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由陌生到熟悉。我们也渐渐地融入了大名二中这个大家庭。角色的转变让我在激动兴奋的同时也有巨大的压力,因为我意识到作为一个老师就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和工作,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加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学习其他的课外知识,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运用,开阔学生的眼界。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和敬爱。其次,在衣着和言谈举止上也应该做到为人师表,高中的孩子们特别的喜欢模仿老师,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候老师真的很像一个表演家,学生们是自己的观众和学习者,如果你的演出比较出色,就会赢来阵阵掌声和更多的学习者,但是如果失败,你的学习者在嘲笑你的同时也许也找不到他们正确的方法。

对于课堂的管理我认为鼓励和赞赏是最好的办法,这些青春萌动的孩子们叛逆的心里特别的强烈。他们喜欢跟家长和老师作对,这时候如果采取强硬的手段惩罚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叛逆和顽劣,做出让家长和老师更加头疼的事情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会让学生和你的关系越加的疏远,要想再和他们亲近就难了。相反,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发现这些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赞赏,他们会觉得你和蔼可亲,渐渐的会把它们的想法告诉你,你会发现他们上课的时候喜欢捣乱,喜欢做坏事,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周围的同学们也都会忽视他们,为了能够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它们只能够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当这群孩子们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赏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很在乎自己,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赏和鼓励,他们会慢慢的安分下来,向好学生学习。由差生变成好学生虽然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运用了正确的方法,是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虽然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是在大学校园里,自己的身份还是一个学生,来到这里,突然有学生的身份变成了老师,不但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们之间的关系。这所学校的校长和主任都比较和蔼也挺关心我们,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上面都特别的照顾我们。虽然和众多的老教师们都是同事,但是他们还是会把我们看做学生,有事情都喜欢帮你解决。我教的高一班的班主任怕学生们上课捣乱,每次轮到我上课的时候,他都会去教室转,发现有不听话的学生就会叫出去训导他们。刚开始觉得这位老师管得有些多,私下跟这位老师谈心的`时候才明白这位老师的良苦用心,他怕学生们欺负我是一位新老师,怕我驾驭不了课堂。在试着和这位老师沟通之后,老师才渐渐地让我学着自己管理课堂,和同学们接触的多了,交谈的多了,他们也就慢慢的听话了。

学校的老师们都喜欢让我们去听他们的课,通过听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我们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像在课堂上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怎样进行课前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和学生们互动,以前在大学培训的时候虽然也学过这方面的东西,但是并没有亲身实践过,把这些老师们讲课的优点以及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听课方式收集起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面,你会发现效果真的很明显。课堂气氛活跃了,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课堂,主动与老师配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程进行的也就比较的顺利。

学校还组织老师们进行学术交流,互相进行说课和评课,这也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的好办法。初为人师的我们,无论在教学还是备课上面都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经过这些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使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在大学里面学不到的东西,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课下准备充足了,上课遇到问题就能够应付自如了。

我的顶岗,我的梦,我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虽然才短短的几个多月,但是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神圣的职业,我爱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以后的日子里,我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汗水来挥洒自己无悔的青春。

教师实习心得 篇3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传说清朝末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他去参加乡试,由于不学无术,试卷到手却什么也不会,最后到交卷的时候没辙了,就在试卷末尾写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我是李鸿章大人的亲妻”,可是他不会写“亲戚”的“戚”竟写成了“妻子”的“妻”。这位主考官就相当的幽默,你猜他怎么样批改的?他批了六个字“所以我不敢娶”,他将错就错,把录取的“取”写成娶妻的“娶”。我在写批语时比较注重于鼓励学生,有一名学生学习态度有些消极,于是我给他批上“加油吧,少年”,从此他也按时交作业了。我感到很欣慰。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趣。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糊,阐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毛病语言、无效语言,那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实习过程中就出现过以上错误。虽然我现在语速控制得还可以,但是语言还不够简练幽默。教师语言是一门学问,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不断练习,争取在实习结束时掌握语言艺术和说话技巧。

教师实习心得 篇4

近来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充分体会到学习与教学的区别。首先作为一名学生,你是知识的接收者,学生的快乐在于每天能接受到新知识;而作为老师,你确是知识的输送者,只有源源不断的供给才能保证知识的顺利输送。有句经典的语录阐述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学识:“你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先要装满一桶水。”渊博的学识和博爱的胸怀应是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品质。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学习的老师,只有爱学习,教师才能以身作则影响更多的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学生。 在《教学的元素》中,开头有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作者将教学中的知识传递环节比作奥运火炬的传递。作为火炬手的教师全程都要确保手中的火苗燃烧跳跃,再手把手传递给学生。 如果知识的火焰在教师手里熄灭了,那么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无法使其重燃。

其次,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活的知识。教师应该全面掌握(精通)所执教的学科的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博览众书广泛涉猎,而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教学生绰绰有余,或者仅要求自己比最厉害的学生多懂一点就够了。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再加上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很多知识有手机能上网什么都能搜到,甚至都不用老师教。所以,教师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呢?我认为一名好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动机,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自身魅力,发掘出学生最好的一面,而不甘死板地传授书本知识、不愿沦为知识二道贩子。作为老师,不应该告诉学生“书上就是这样讲的”“记住就好了”“不要问为什么”,因为知识并非一成不变,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疑答惑后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与敬佩。

很多人都认为知识是静态的,但实质上,知识随着时间一直在更新。知识的这一本质就决定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补货、不断汲取养料。教师应树立好榜样:徜徉书海,求知求真,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向师性这就决定论他们会看重老师、模仿老师,老师热爱学习,他们也会热爱学习。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提升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教师实习心得 篇5

阳春三月,带着满怀热情,我来到了这个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实验中学。一张张稚嫩的脸蛋上洋溢着不谙世事的笑容。只要看到他们充满朝气的脸颊,我就恨不得把我懂的知识一股脑全部都教给他们。一开始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我教两个班的语文,一共就有一百四十多份的作业,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批改作业,备课的时间反而变少,整个人开始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后来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有些作业只需要简单检查对错就行了,比方说默写古诗和汉字,这些作业就可以交给各个学习小组长,让他们帮忙批改,而我则抽取四五个小组学生的作业批改,了解情况就好了。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每周换一个组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而写小短文,小作文的这些就需要我全部批阅,并针对他具体的写作提出指导性评价。通过批改作业,知道其他学生易错的地方,可以提高批改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敏感度,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知道哪些知识是易错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巩固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书本上的知识总是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把课堂活跃起来。例如在今天的作文课上,我讲到什么是细节描写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在打闹说话,警告一次还不听话,我一怒之下就冲到他跟前,严厉地叫他站起来,这时候他不情不愿地慢腾腾的站起来了,全班学生都目睹了这个过程。因势利导,我就利用这个插曲,让学生们写一段小短文,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全部都要用上,学生们都觉得这个作业很新奇,一点也不排斥写这个作文了。让学生练习这个短文的目的是在于如何把一件事最精彩的部分生动地呈现出来,触类旁通,学会了这点,在以后的写作的时候学生们就会下意识地把一件事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真正学会精心剪裁,布局精巧,详略得当。

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是为生活而服务。学会生活的技能,陶冶高尚的生活情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知识从生活来,追求却高于生活,怀抱着一颗向上的心,沉醉于教,痴迷于学。

教师实习心得 篇6

教师实习心得:回顾走过的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努力向前,也要适时的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从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更好地向前。

学期过半,刚刚结束了学校的期中考试,这是对学生半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也是对我们实习老师的考验。对于考试的成绩,学生需要反思,老师更需要,因为成绩能客观反映出一些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我所教的班级是高一九、十班,两个班的成绩较上一次都有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平均分来看,九十两个班均处于平均水平。从优生率来看,十班的优生率较高,而九班很少。从这两方面能反映不同的问题,自然也需要不同的策略。我教的两个班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九班属于稳重型,学生很听话,成绩一直很稳定。十班属于活泼型,学生纪律不太好,成绩浮动较大,但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所以如何对这两个班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一课。我觉得我主要存在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控不好新课讲授与习题课的时间比例

因为要兼顾课程进度与学生两个方面,自己把控不好课程的分配比例。我用大部分时间来讲授新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而只有通过习题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运用知识。给学生课下的练习没有及时讲解,学生也没有主动性,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不会解题的局面。我需要询问一下其它的老师,学习他们是如何分配这个时间的,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更好地巩固知识。

二、对基础知识抓的得不够

这次考试有些题目较难,所以学生成绩更多的差距来自于基础题。这就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使得在考试中难题不会做,基础题也模糊不清,成绩自然上不去。这也与我对基础强调得不多有关系,我以后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

三、对学生的管理缺少方法

学生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我对管理学生这方面,有时会手足无措,不论课堂上还是自习课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管制,还有对于不交作业的现象该如何改变,这些问题我一直处理的不是很好。这个我还要通过网络、和向优秀教师请教等多种方式去学习和积累。

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

老师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相关的整体,所以沟通很重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更多的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从而实施正确的教学。我与学生的交流较少,所以很多时候默契度不够,会显得课堂生硬死板。我要多去跟学生沟通,交换想法,更多的了解他们。

期中考试结束了,也意味着新的开始,每到一个节点都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规整之后重新出发,向着更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