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教师的心得体会

2025/06/28心得

此篇文章教师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1

开发区十分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外出学习。既立足于校内培训,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培养教师,20xx年4月,我校14名教师在司校长的带领下,到上海考察学习。通过参观、讲座、介绍座谈与交流,使我在教学及校园建设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和品味,优化育人环境

本次所考察学习的张桥路小学,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独树一帜。尽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利用非常合理。教学楼每层墙壁上都有特色,包括世界名人录、名人名言、德育走廊等。最吸引人的是每个中队门前都有属于自己的板块,其设计别具一格,凸现了本班特色。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现状,虽有文化,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教师团队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学校许多倡导与决策教师很难及时认同,学习氛围不够,我想这都是我们没能抓住文化建设这个纲。学校是一个培育文化的地方,而今我们书山题海,教室上大课,办公室开小灶,这些都恰恰缺失了文化,我们的一些评价制度,又诱导老师们不得不搞书山题海和加班加点,实在是一种悲哀。

我想,对于我们学校,今后必须要精心打造好学校文化,要用健康、激励人的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各项事务,作为学校发展的导向和真谛。文化建设虽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积淀与生成,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加强校内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建设。

2。科学细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把科学、严格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与所参观的学校相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某些具体操作要求上还不够细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在结合我校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重新审查各项制度及要求,如课程结构设置优化、课时分配制度等,引进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倡导"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率,向团结、人心、信心要质量,办事民主、制度管人"的办学理念。张桥路小学的小班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教师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科研活动,因此,我校也可以率先尝试小班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加大教科研力度,针对校情设定课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

就我们所参观的学校而言,在上海市算不上名校,但学校的课题研究却颇具特色。听着教导主任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学校的课题研究,看着他们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我不禁为之震撼!目前,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尚是空白,教研工作也无从下手。班容量大,师资不均衡,加上各种活动,老师无力从事课题研究。我觉得,学校应给老师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然后确定大课题,再分组或分段进行与之有关的小课题研究。全体上下都协调一致,工作落实到人头,有布署有总结,分阶段进行,稳步开展教科研活动。

4。大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在张桥路小学听了两节课,他们先进的教学设备让教学得心应手。而我们学校,20xx年下半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已建成了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就为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基础设施。但由于能联网的机子较少,教师要想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困难,本来使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因为条件有限,也只好作罢。因此,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学校应该尽快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电脑,教室也要有相应设施,并且联网,这样,教师就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教学,节省很多时间,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教师办公条件是保证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的管理"二因素"理论,在做好教师激励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师的保健工作,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地方太小,十几位教师挤在一个办公室里,人多嘴杂,往往给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带来很多不便。学校教导处虽然为教师提供了喝水的方便,但不能满足四五十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有的办公室只好自己从家里拿热水器等来使用,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办公室里连教师洗手、擦手的用品也不具备,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们学校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或三个平行班。教师所带班级的人数有多有少,工作量很不均衡。因此,学校应尽快改善教师目前的状况,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我认为,学校可以从扩大教学规模入手,尽快加盖楼层,实行真正的四轨制、小班教学模式。至于办公条件,可以考虑同年级一起办公,也可以分学科、分低中高段办公,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探讨,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考察与学习的机会,使我真切地了解到了其它学校的教育现状,有机会解读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许多教育改革的信息,触发了我许多教育灵感。相信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必将成为我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2

家长眼里的她,是乐此不疲的“生力之花”;同事们眼里的她,是和风细雨的“姐姐”,是事无巨细的“大家长”;而孩子们眼里的她,是小手中捧着的那一枚最最珍重的魔方,这魔方收藏着孩子们多姿的梦想。

她就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陈会珍。

一、根植梦想,全新挑战一肩扛

儿时,从事幼教工作就是她的梦想。自20xx年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便幸福地扎根在了幼教这片沃土上,并一直处在幼教工作的第一线。

20xx年开发区实验学校幼儿园开始准备,从此,她走上了布满挑战而又倍感幸福的开辟之路。

建园早期,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畏缩。从改建园舍到购置教学装备,从设计规划到资金审批,从教师招聘到招生工作,她东奔西走。那时,身旁的同事都感慨的说:“从园长到保洁,全都一肩扛,不愧是我们的‘大家长’”。

大家总是劝她休息,她却说:“我休息了,幼儿园怎样办?”,听到这些,教师们深受鼓舞,排除万难和她一起并肩作战,终究有了现在这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幼儿园。

二、阳光照耀,策马擦亮夜星光

工作中,她时刻依照一个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敬业勤政,谦虚谨慎。

但成绩背后,她深知,想要带出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仅凭干劲和热忱是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情势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因此,从理论水平到实践能力,从专业素养到业务技能,从广博的知识面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她都带领老师们不断充实、更新。她在园内常常组织教师观摩活动,在研究中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情势、价值取向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在学、做、研、思,再学、再做、再研、再思的过程当中,寻觅到教育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只要哪里有经验介绍,她就立即奔向那里往学习,由于她深信,教育视野一定会决定孩子们的未来。

三、以身作则,俯身聆听花开声

每每上级任务下发,她总是带领着全园老师迅速有质量的完成。她始终奉行“以心换心”的处事为人原则,因此与老师们相处得十分和谐。

还记得建园早期,面对空阔的教室,她亲力亲为。每个班级,每面墙壁都留下了她繁忙的背影。为了让幼儿能够安全的上下楼梯,老师们提议在楼梯台阶上贴上“小脚丫”的标记,因而大家齐动手,但是她看着老师们辛劳的身影实在不忍,因而自己担任起了这项任务。四层的教学楼,近百节台阶,要弯着腰一阶一阶贴完,后来她干脆坐在台阶上渐渐贴……老师们开玩笑的说:“你们见过用自己的裤子把幼儿园所有台阶擦一遍的园长吗?以后可以不用请保洁阿姨了!”固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她相信这对老师们尽对是心灵上的震动。在她的影响下,老师们相互协作、向上的正能量使大家布满豪情、以园为家。

四、朴素情怀,博爱孕育幼苗壮

担任园长的这几年里,她没过过一个完全的节假日,没休过一次完全的假期。连续超负荷工作生病时,她把吊瓶带到了幼儿园;加班到深夜已属平常。老师们都记得那天,她的女儿发高烧,正值爱人又在外地出差,半夜三更,她和婆婆把女儿送到医院,当她陪着女儿打上吊针时,天已亮了,一夜未睡的她把婆婆和女儿留在医院里,自己依然第一个到达岗位,带着领导班子成员买上营养品,到医院看看住院教师。,在教育局的提倡下,30刚出头的她成了一个一年级孩子的代理妈妈。她为这个“女儿”买生活用品,教给她做人的道理,给她全部的母爱。她的“女儿”也知道她良苦专心,以优良的成绩回报了她,当孩子真正叫***妈的霎时间,她的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五、孵化生命,锋发韵流心照旧

虽是园长,可是在教师的眼里,她却是一个最不像园长的园长,由于她历来没有把自己摆得高高在上。她常对教师们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过程。在新的岗位上,她认真研究,扬长避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保教质量。

虽然屡次荣获“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但她以为成绩只是大家对她曾努力的肯定,回眸过往那些虽凌乱却坚定的脚步,她知道,自己还有更艰巨的路要走。

她喜欢一句话:“假如孩子是天使,那末我就是他们羽翼下的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了这些担负社会明天重担的孩子,她心中的责任不再愿打烊。

是的,十四个年龄,她收获的是希看,是孩子们浓浓的爱意,是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她也会继续专心往做教育,把她所有的爱倾注给孩子,倾注于她酷爱着的幼教事业,并坚定的走下往,做孩子们心中真实的最美幼儿教师!

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3

近期我学习了十大名师的感人事迹,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教师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看着他们的事迹,有数次眼眶湿润,被这些优秀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所感动。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学习十佳教师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十大名师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爱”字。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这些名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到与这些十佳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这次学习十大名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从事教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

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4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每位教师心里都非常清楚,在教学中我们是否体现了生本课堂,是否真得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这个去杭州学习,听了杭州翠苑中学陈俊教师的《4.1二元一次方程》(浙芥七年级下)和山东杜郎口中学徐力教师的《5.1多边形》(浙芥八年级下)这两节课,给我触动很,感触很深。下面我结合讲学稿的设计和教学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说说自己这次学习的体会:

1.设计科学的合理的导学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达到预习的目的。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往往不重视,根据xx教研室专家的调查,目前重视预习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在预习方面的时间投人约占学习时间的10%左右。学生学习中的预习环节往往缺失。这就需要一个载体,让学生由忽视预习到主动预习,设计科学合理的讲学稿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中学陈俊教师的讲学稿设计,让我耳目一新,他设计的讲学稿,不管是新课的探究,还是新知的巩固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1)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问题。

(2)问题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答案书上直接抄的,避免了学生预习时,只让学生当“搬运工”。而是让学生必须通过阅读、思考、归纳,弄懂书上的知识点后,才能完成的讲学稿上的问题。

(3)并容入数学思想方法,并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心得。

比如:(展示讲学稿)本节是概念课

目标一: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目标二: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目标三:将二元一次方程表示成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示另一个未知数。

陈俊教师的新知探究部分,方法来自课本,情境来自课外,这样的讲学稿设计,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不得不去预习,你不去预习,不把书上的知识点弄懂就很难完成预习任务,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由忽视预习到主动预习。对于不能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在课堂学习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学生知道这节课我需要学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我们学校也是采用讲学稿的教学模式。这节课刚好是我设计的。 (展示我们原来用的讲学稿)主要照搬书上的题目。学生预习时当“搬运工”,思维活动参与较少,预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改进后听讲学稿,

2.教学方式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专心听讲”是传统课堂的“优秀表现”,是现代课堂的‘悄极片面表现”,专心听一位教师讲40分钟,都难以坚持,更何况是活蹦乱跳的学生。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不同的学习方法,两周以后学习保持率是不同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长时间用最低效率的学习方式“听讲”来参与课堂,而要完善优化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方式,参与课堂交流方式的单一,也是对学生个体差异这一客观现实的漠视,,只有当我们丰富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方式,才能真正地体现“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佳途径,让接受慢的学生听听同伴的讲解,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对接受慢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让接受快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讲授机会,在讲授过程中,以便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进行及时巩固,这种“教别人”的学习方法,正是金字塔理论中保持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参与课堂交流的过程才是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的表现,才体现了生本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陈俊教师和徐力教师的课,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学生都处在主动学习中,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做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方的。

学生活动多,也增强了课堂的生成性,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对于教师备课的预设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突破预设,深挖教材,拓宽教材,达到教学相长,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的重要平台。

在实践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个小组上来讲解得同学就是那几个,而接受能力差得的同学还是讲得很少,接受能力好的.同学有时不太愿意教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说是太难教了,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代表小组发言的同学在小组中抓阄,6人一小组,分别编为1到6号,抓到哪1号,就由一号同学回答,迫使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去教接受能力差的同学。

3、生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徐俊教师和徐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说、讲、讨论等活动,是课堂的主角,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有时需要纠偏归正,有时需要拓展、延伸,这些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准确的提出疑点,科学的加以引导。这种鲜活的课堂经常会打破课前的教学预设,对教师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处理教学中突发情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决不能再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我们许多人并不是

不想放手,而是不敢把课堂开放、活跃起来,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听了徐俊教师和徐力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会丢掉知识点,而会让学生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全,提高得更快。优等生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了巩固,接受能力差得到了小组成员的助,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行,放权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加深了对讲学稿教学模式的了解,也解决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解开了心中的一个心结,找到了以后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向。而如何设计有用科学合理高效的讲学稿,

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5

我是在南京念书的,09年1月2日参加了南京六城区考试,当时一直犹豫是填中学呢还是小学,很意外在上交报名表的最后5分钟改成中学了。也很庆幸过了。今年中学的分数线比往年都低,可能大家都不敢填中学的缘故吧。 ,我家里的教师考试也不放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报了中学后,我备感压力,于是报了最火的那个培训班,几天的培训下来,感觉要看的知识真的有点多,没办法,只好跟着进度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可目标还是很远。于是乎我就开始研究考试的类型,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看书,专业100分,要考到7、80分才够。综合知识不好把握,总分60,大家都能考30分左右。看好重点,一项一项的突破,可量还是相当的大。只能尽量把握自己能得分的,尽量多得。专业培训是有必要的,或者提前实习下,那么教案什么的,后面的面试等等,你都可以很顺利。而公共知识再怎么培训都差不多,只要你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就好,并且要有条理,批卷老师是按点给分的。至于时政还是平时多关注。

第一关笔试过了。下面就是面试了。六城区中学是自主招老师的',这个难度就有点大了,跑了一所学校,人家就说要研究生的,那我们就基本没戏了,也找不到关系,小学面试报名也错过了,那没办法。还好我还报了雨花区,大家都说关系、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我要告诉大多数未来想做老师的人:有关系靠关系,没关系那就靠自己一样行。能找正关系的人并没那么多,教师招聘必须还是要考虑以后的教学质量不是嘛。

今年我是真的运气很好吧,从一开始失落到后来的签约。一路走来,我送了很多份简历,参加了一些招聘会。网上多关注招聘信息,多学习人家的面试经验,多多对着相机练试讲。这些经历使我成熟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最后我得到了想要的。

同样,我家里的编制考试也过了,我选择留在南京,挑战一下自己。

相比较每个地方的教师编制考试,考试形式都有所不同,常州市区今年笔试改成考专业,常州其他区还是考综合知识,常州教师招考比较严,无锡考教育学心理学,苏州也是;宜兴考专业知识,中小学只要笔试过就可以当上老师,一般地方都要先笔试、再面试、再试讲或说课,大差不差。

我觉得我很笨,不过我用努力证明 I CAN DO IT !我说话有时很冲很将,不过我会知道后果马上承认错误。我现在要学会做人、做事。后面的路还很长,发展永无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