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1
10月19日至10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xxxx举行的“全国首届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研讨观摩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xxxx天一实验小学诗文诵读成果汇报;二是全国语文届几位特级教师出授经典诗词观摩课;三是专家讲座。置身于这片沉淀着丰厚文化底蕴和古诗词灵气的江南水乡,人好像在情不自禁中也会被融入一份诗情画意中。
xxxx市天一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浪潮使这所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校再次焕发了青春。现代化的开放大气和江南水乡的灵秀细巧在天一融合,百年文化的沉淀和阳光少年的灵动跳跃在天一交汇。学校在20xx年提出了“为学生生命美奠基”的教育理想,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唯一”的教育境界,从艺术教育研究到学校文化构件,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校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成长根基的办学新思路,继续致力于文化校园和书香校园的建设,并尝试把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诗文诵读融于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通过有序的诗文诵读活动,进一步为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构筑了坚实的人文根基。
一个活动的持续开展和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广泛发动、精心策划、氛围营造的基础上;
一、大力宣传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使教师和家长学生达到共识。
二、周密论证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策略,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三、因地制宜优化校园环境,让校园呈现出浓厚的诗文诵读氛围。
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施阶段,天一实验小学根据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计划拓展着诗文诵读的时空,从学校、年级、班级、个人四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心田。20xx年3月开始,学校开始实行诗文晨读,每天利用10分钟的时间诵读诗文,开始是老师管着学生诵读,渐渐德,学生把这10分钟的早读实践从老师手里要了过来,策划组织多样的诵读活动,如诵读表演、知识竞赛、诗文接龙等,孩子们徜徉在经典诗文的海洋里吟唱着诵读着,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实验小学把中华诗文诵读活动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校本课程研究中来。他们提出了诗文诵读研究课的概念,每周有一个年级提供一节研究课例:低中年级的研究课强调教师的诗文诵读的示范,着重研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使温度的'有情有韵有味。追求量的积累和读的质量,淡化诗文意思的理解。高年级的研究课泽在诵读的基础上加入诗文评析赏读的尝试,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于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提高对诗文情感意境的体验能力,增强朦胧理解。
一年来,天一实验小学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不断的尝试积累中积蓄着成功的经验,从最初的之内逐渐走向了成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这或多或少给与会的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以启发。当然在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中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但正如一颗种子必须冲破中重阻力而茁壮成长一样,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手头上的工作多极了:完善创文材料、德育工作会议筹备、县朗诵比赛训练等。尽管如此,我还是放下手头上一切事务,早早到xx县民族小学参加“xx.xx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
刚到会场就看到了北京新十一学校的蒋钢老师,心里很是高兴。因为去年到山东学习考察时就认识蒋钢老师,也真切感悟到语文主题学习的魅力之所在。之后就一直在网上关注语文主题学习,关注新十一学校的发展。今天,语文主题学习精英团队送教到xx,得以近距离观摩结合本地实际的语文主题学习展示课例。
第一节是由深圳沙面小学的时培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二年级识字课《荷叶圆圆》。老师先带着孩子们玩互动游戏引入课堂,接着看课文音画,读文,找生字词,贴字卡,引导识字,说识字、记字方法,教写字,读词,拓展到生活中识字等;带领学生看图读文,学文,引导学生随文理解字、词、文;小老师领读生字词(带拼音领读,去拼音自读,玩磨方识字游戏。指导学生写字:老师师在黑板示范,然后学生描红);课堂总结。笫二节是由深圳上沙小学的王xx主任执教的《语文百科阅读——词、句大比赛》。开课互动能结合实际;品读;品析:默读,用横线画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组分享你找到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王xx主任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让每个小组基础最薄弱的孩子偏为l号 ,且l号位发言得最高分(依次分值为5.4.3.2.1)。这样做高度尊重学生,让差生得到团队最大的帮助,重拾自信,努力学习。优生在教组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学到合作方法,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三、品读:我们想——读(齐读,分角色读,单人读;我们....)四、品法。五、品练。他的课扎实而开放,首先是引领孩子们了解课文,接着是带领孩子们感悟文本,在王主任的引导,点拨下,孩子们自主自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技能。课堂总结:一表扬1号的大胆自信,真棒!;二希望大家继续帮助1号,记住我们是一个团队,大家好才真的好,不放弃,不抛弃,继续努力,你们一定会更优秀!这节课人文,学科,德育深度融合,方法与技能齐驱并进,非常有创意,且扎实,高效!虽是短短的40分钟,学生、听课教师却学到了一生受用的知识,领悟到育人的最高境界!王xx主任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品味到一个有智慧,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呈现给我们的精神盛宴!这样的课堂令人向往并乐在其中,这样的老师令人敬昂并努力追随!
感谢学校给予我学习的机会,感谢蒋钢老师带来的语文主题学习专家团队,感谢王xx主任的精彩分享!另外两位老师的课也很好,我们今后会努力学习和追随。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广西中学语文优质课展评暨有效教学专题研讨会于20xx年x月x日—12日在南宁举行,我有幸亲临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对于这次难得的机会我格外珍惜。这次活动中的优质课展评、专家授课和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对于仍在语文教学路上摸索的我而言,每节课都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让我收获很多。
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黄厚江老师的授课和讲座,使我深受启发。下面我把自己此次听课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语文教学需站在学生的立场。
在讲座中,黄老师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学生的立场。什么是学生的立场?学生的立场就是在乎学生,就是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老师更多的是在乎自己,是自己计划的完成,是自己放方案的体现,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额成功,是自己的精彩。“五分钟,你是如何确定的?”这个片段中,黄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这就告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以强行的时间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这也告诉我,在讲课的时候,不能给学生配给时间,应该给学生以弹性的时间,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
而对于教师的问题,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解决该解决的问题,做该做的事情,做能做的事情。而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理解因为各种原因,理解和回答上有偏差,那么就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去解决问题。
课文的解读,以前总是在教师教学的立场上,讨论文本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只强调教师个人的解读,更应该强调学生的解读,绝不应该以教学参考书为准,也不应该以固定的答案为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处理问题。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解读全盘让孩子接受。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解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将自己的阅读进行到底。尽管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尽管我们的教学相对学生有用,但这是学生真的需要的吗?
其实,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会得到很多不同的惊喜。
二、开展本色语文教学。
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方法。语文的方法并不简单排斥其他方法,但其他方法必须是能服务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必须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需要的方法。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能够遵循和谐原则、适度原则、整体原则和节奏原则。
而对于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多重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应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授课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以“学”为主。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侧重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想办法让学生去触及文本,并不断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读一读吗?”“你读出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样的评价细节随处可见。
教学反思:自己平时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搬运工,从书上搬了出去而已,惭愧啊!很多时候自己就是个传声筒,将教案上或教参上的内容直接照搬给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自己制定了如下努力方向:
1、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2、要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对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方法。
3、从教学内容总体出发确定好每节课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标。再精心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
4、教书、育人为先,教师要目中有人,时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培优扶差,让所有的学生始终在进步的状态中。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提高,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尊重学生的立场,才会赢得他们的尊重。
今后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做更好的诠释。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在教学中,执教老师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初识议论文。二、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行动。
在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时,教师抓住课题《谈礼貌》中的“谈”,从“作者要和我们谈什么?”和“他是怎样谈?”入手教学。交流时,看出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本文的提纲,基本弄懂了议论文的结构。
在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时地把文中讲道理和列举事实的内容分开讲授。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道理的句子,用线画下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并且发现每一个自然段里都有一小段。把这些句子拎出来,多读几遍,学生对本文所要揭示的道理就有了一个鲜明的'认识。接着,巧妙过渡,让学生明白:要想说清一个观点,光靠讲几句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说服力,必须要有充分的事实加以说明,这就引入了事实的学习。文中分别列举了岳飞、女青年和小朋友、周总理的故事,从古代到现代,从普通人到国家领导,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这样多方面的列举,使得文章的说服力很强。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也学会了怎样宽容别人的错误。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文的特点。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月27日,我很荣幸地被派到珠海体育广场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研讨会上所展示的课例的执者都是一些国内闻名的特级教师及名教师。他们睿智、风趣的教学语言,创新的课堂教学,扎实的语用训练,真正回归了语文课堂本色,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一、创新的课堂教学。
(一)不带拼音的识字课
一节没有拼音的一年级识字课让人眼前一亮,它以朗朗上口的识字儿歌《小土尘》“小土尘,小大尖,女子好......”为教材,从古代形象字演变到现代汉字;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帮助识字:一支一头小,一头大的铅笔便令学生记住了“尖”字,一张色彩丰富的图案便记住了“艳”字及四字词“艳丽多彩”。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领读,小老师领读,自由读,遮住生字词读,男女赛读,开火车等形式让学生熟读儿歌。运用卡片对对碰、举卡片等游戏让学生熟记生字词。不用笔写,只用手写的'写字指导更细致入微:从哪里起笔,在哪里顿笔,在哪里收笔,每一笔都细细讲解。写字的田字格比我们平时用的田字格多了八个小点,这样方便学生写字时定好位置,这样写字轻轻松松,学生写出的字更是端端正正。
不带拼音的识字课所展示的是“先识字再学拼音”的教学理念,降低教学拼音的难度,实现“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目标。
教学高年级的老师也不忘展示识字方法,何刚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姓:人可何。桂也金老师从题目《孔子拜师》入手,展示古文“拜”字,通过古人“作揖”拜师的动作演示来理解“拜师”。
二、扎实的语用训练:
(一)在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技巧
请看特级教师王松舟执教一课《桃花心木》的教学片段:
师:作者一开始认同种树人的做法吗?
生:不认同。
师:对于种树人的做法,作者产生了哪些反应?
生:
1、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2、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3、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
生:(沉默)
师:写哪些多奇怪不是啰嗦吗?有这必要吗?再读读.
生:再读3处疑问.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制造悬念。
生:3处奇怪-----
师:3处奇怪,3处不同的问题是什么关系?
生:递进。
师:林清玄是写给谁看的?
生:写给读者。
师:你们是读者,老师也是读者。林清会心中有读者,他有疑问,读者你也会有疑问,你也想往下看成,一次又一次掉读者的胃口,注意力就会吸引到这里来了:读——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师:掉一次不够,掉两次,出示句子,读:——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师:掉两次不够,掉三次,出示句子,读:-—— 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师:这种写作方法叫层层设置悬念。板书:层层设置悬念
王老师就这样,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从阅读中跳出来去领悟写作的技巧。
(二)轻松地复述课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课文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训练要点,也是一个难点。每次遇到要求复述课文内容的课文,总是令我们老师头痛,我们总责怪学生找不到课文的要点来复述。听了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文成公主进藏》一课后,顿时令我茅塞顿开,原来复述课文可以这样教,这样学,还学得这么有趣。
1、在文中找出地名,人名,把它们串成几个句子,简单明了地概括了课文内容,例如:
师:藏族的人名有一个,地名有好多。画好的自己在座位上把词语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谁来读这个人名?
生:松赞干布。
师:跟他一起读,那一个字儿念“干”,读得很准确。
(生跟读)。
师:地名呢?每人说一个,最好从前往后说。
生:青藏高原。(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生:吐蕃。(“蕃”字念得非常准确)
生:路纳。
生:达尤龙真。(四个字的地名读的时候要连贯一点)
生:乃巴山。
生:拉萨。(注意“萨”是平舌音)
师:来,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讲的是文成公主经路纳,过达尤龙真,翻过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来到吐蕃,来到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萨,见到了松赞干布,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笑)
师:这是一个“困难型”的民间故事,这类故事就是讲主人公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来,你们也像蒋老师这样,把这个故事的梗概说一说。
生:(一孩子讲,讲得挺连贯)
2、找出民间故事的相似点,相同的结构,相同的字眼,成为复述课文的主干线。如:蒋老师以:遇到困难----小鸟说------只见她-----从此以后-----”为本篇课文复述的主干线,引导学生进行复述,降低了难度复述课文。
3、做好示范,给学生模仿
学生爱模仿,利用这一特点,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觉得有困难时,他总是做好示范作用。他在用地名人名讲课文梗概处作示范,在复述课文故事时作好示范。在他的示范教学下,学生掌握了复述的方法和技巧,也能熟练地复述课文了。
精心的设计,精彩的示范,巧妙地引导,加上蒋老师睿智、风趣的语言,令在场观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不停,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会了要掌握的知识。听蒋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听了一节还想再听,成人有如此感受,更何况学生?做蒋老师的学生真的很幸福。
语文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我非常有幸在20xx年10月11日在沂南县第一小学参加了临沂市语文讲课比赛的观摩,我在期间共学习了小学八位优秀教师的课。八位优秀教师文采卓越,各有千秋,让我受益匪浅,更主要的是让我感到自身的不足,更确定了我自己今后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让我对语文阅读课这一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靳如敏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曾兆翠老师幽默的语言,王丽丽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几位老师的课时,她的语言亲切,自然,她的语言简洁,准确。她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他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乔士芹老师的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深入课文自读感悟;3、赏读阶段的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这些具体字背后蕴含着什么?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戴老师由一幅图画开始,让学生观察画上人物的动作,表情,理解人物的心情。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四、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例如老师们运用这些语言“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你真棒……”。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