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此篇文章《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1
小时候,常捧一本《安徒生童话》坐在窗边。仰望天空,星光灿烂,一个个优美而灵动的故事就这样悠然地从眼前飘过。不禁想到,在这位童话大师一手创造的世界中,是否也有这样明亮的星星,那大概就是安徒生俯视苍生的眼睛,这眼睛有着一份善良、一份关怀、一份悲愤、同时也带着对生活无尽的渴望。
安徒生的世界里,有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海的女儿深爱人间的王子,爱得热烈、爱的忠诚。她不惜忍着刀割般的疼痛,不惜失去生命,化为海面上漂浮的泡沫……最终,爱使得她赢得了灵魂不灭的机会,化做纯洁的天使,撒播爱与希望的种子。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是的,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看那娇嫩的孩子脸上绽出的甜蜜微笑;一位母亲抱着病重的孩子,哭泣着、祈求着,每每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就是母爱的力量。看那一对年老的夫妻,在穷苦的生活中坚定地爱着彼此,即使穷到住在最简陋的农舍,即使那位老者拿一匹马换来一堆烂苹果,老太婆还是坚定地给她一个吻,她坚信自己的丈夫是最聪明的,承认他所做的都是对的,难道这不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吗?
安徒生的世界里,有伟大的英雄们在爱着苍生。有爱国志士用胸口抵御长矛,用热血捍卫祖国;有悲苦的诗人,身着破烂的衣服,忍受着孤独,依然歌颂人间的美好;有基督为了拯救人类,十字架上撒满了自己的鲜血……
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还有对权欲和人性丑恶的批判与讽刺,带着一种朴素的幽默感,那位爱好新装的可怜的皇帝,愚蠢而虚荣的脸孔跃然纸上,基于生活之上的夸张描写,使故事在荒诞中呈现出一定的真实感。读完后,我们禁不住想,身边有多少这样的皇帝,又有多少骗人的裁缝?同样给人以极大笑料的还有那位害人终害己的大克劳斯。小克劳斯的乐观和睿智让他嫉妒无比,于是他三番五次陷害小克劳斯,却被人家耍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他被自己的贪婪害死了,对这样的人,我们只想对他吐一口唾沫,说一声:“活该!”
安徒生还在他的童话世界里表露出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的情感。冻死在圣诞前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小女孩悲惨的身世和社会上奢靡的生活方式的强烈的对比下,真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安徒生的同情与悲愤。
正是安徒生有着一颗善良与敏锐的心,他的童话世界充满了对人间的热爱以及对丑恶的憎恨,以及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使他的童话充满的诗情。安徒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知这汩汩流淌的文字,是不是也给你我的心灵镀上了一层金色?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2
暑期,骄阳似火,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万物都显得异常焦躁,而我的内心一片清凉,因为我走进了《安徒生童话》。
它就像一泓清泉,流淌的文字,带我穿过高山,走进童话王国,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清澈与安静;它就像一片森林,欣喜的绿意带我进入奇幻,踏上冒险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跳动与阴凉……
书中的世界五彩斑斓,绮丽而充满幻想。他让我看到了《海的女儿》中小人鱼那对王子深沉热烈的爱,无私而伟大;让我听到了《哇哇报》中青蛙可笑的夸夸其谈,聒噪而肤浅;也让我感受到了《皇帝的新装》中孩子敢说真话的精神,诚实而勇敢……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骄傲的荞麦》了。面对年老受人尊敬的老柳树,它不可一世;面对麦粒饱满,富有朝气而又虔诚的燕麦,他从不正视自己,摆出“高贵”,越发显得傲慢无礼。当风雨来临时,他的骄傲造就了他的“顽固”,也因它的“”顽固”,而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终在雷声中被无情地摧残,最后尝到了骄傲的`代价。
我仿佛看见了那被轰得赤条条的荞麦,无知的傲慢被击毁的一干二净,只剩下那在风中瑟瑟颤抖的身影。我的内心也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同情荞麦,还是领悟到了什么?是的,我找到了荞麦的影子——曾经的自己。
记得一年级时,我懵懂无知,再加上爸爸是老师,我似乎成了大家的“宠儿”,各种表扬,各种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久而久之,我就成了“荞麦”,总觉得自己与其他“麦子”不同。在同学面前,我总是仰起那高傲的头,总是认为自己更芳香,就像一个王子一样,就连像老柳树一样的老师,我也不会放在眼里。当像燕麦一样优秀的同学,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邪恶”的心理就会作祟,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姿态;当像花儿一样的朋友劝说我时,我会坚持的似乎特别有“骨气”,顽抗到底;当受人尊敬的老师谆谆教导我时,我竟被骄傲冲昏了头,两耳不闻。终于,骄傲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那一天,我公然在课堂上傲慢地顶撞了老师,放肆地推倒了课桌。顿时,教室的空气凝固了,同学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心里很不服气,就像荞麦一样“不管发生什么,誓死不低头!”我倒想见识一下,看谁更厉害!似乎整个地球,没有谁可以阻止我。然而,“暴风雨”还是来了。爸爸怒气冲冲,恶狠狠地一把揪住我,拖出了教室,打掉了我的尊严,粉碎了我的傲慢。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丑,就像没有用途的杂草,耻辱、嘲笑,都被赤裸裸地扔在了教室门口,只能孤独地在骄傲的深渊中忏悔。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荞麦一样狂妄自大,不听劝阻,不肯低头,最后只会尝到骄傲的恶果,被生活中的暴风雨摧残的体无完肤。正所谓:“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植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3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作家。他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即在外四处流浪。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17岁时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儿童文学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他一生共创作了168篇童话,成为世界公认的“童话故事大王”。
读了《五颗豌豆》这篇童话,我明白了几个道理:第一是我们不能不知道是非就乱下决定,第二是我们不能骄傲自大,第三是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
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许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道理。我还知道了童话书也能教给我们许多道理,比如说:“要乐观面对生活、不能骄傲自大、不能不知道是非就乱下决定……”
《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生得很丑,人们和动物们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她自己的努力。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雪纷飞的夜晚,周围死一般的寂静,一个小女孩披散着一头卷曲的、美丽的金发,她衣衫褴褛,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脸和嘴唇都冻得发紫,冻僵的小手攥着一盒火柴,嘴里不断地喊着:“谁要火柴……”回答她的只是风雪的呼啸声。看到这里,我的心也凉透了,怎么整个世界也会象这漫天飞雪一样,冷酷无情呢?她赤着脚,在雪场中心走着,终于找到了一个墙角坐下来,她不能回家,因为她没有赚到一个铜板,她蜷缩在那里,最后她抽出一根火柴幻想着,最后她脸颊通红,嘴角带着微笑无声地冻死了……想想穷孩子在饥寒交迫中的生活,对比之下,现在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衷心感谢伟大的党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海的女儿》人鱼是海底的公主,在海底她可以拥有很多,有父母的爱、有姐妹的关心。她却向往岸上的一切,特别是遇上自己的王子时,为了靠近他,她牺牲了一切。为了获得这个灵感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得这些痛苦把自已的鱼尾换成了一双人腿。后来她喜欢上了一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那个王子和人间女子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
小时候读《海的女儿》,我以为,那是一个悲伤的童话。
再读《海的女儿》,我坚信,那是一个幸福的童话。
美人鱼为王子割去长发,牺牲了甜美的歌。可是,她可以用微笑传达对王子的爱。她会有甜蜜的感觉。。。。。。
美人鱼为王子离开王宫。可是,她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因为,她活在王子的世界里。。。。。。
美人鱼为王子变成泡沫,虽然,她没有漂亮的长发,没有甜美的.歌喉,她甚至连继续活下去的权力都没有。可是,她却是最美的泡沫,因为她可以守候王子,看到王子的幸福。
美人鱼有守候的幸福,王子有思念的幸福。放弃又何不是一种幸福?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天真与朴素的特有气质。像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4
《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出于那本世界儿童的枕边书,享誉全球的《安徒生童话》。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安徒生先生的作品。它的全名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童话创始人。他一生笔耕不缀,他写过戏剧、小说、诗歌、游记和几本自传。他的著作,数不胜数,都在世界儿童的心中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我又重温儿时的那一份纯真,那一份真挚,那一篇篇童话,无不让我感受到了那时童真,让我感到放松。
故事讲了一个士兵杀了一个巫婆,得到了许多金钱和一个打火匣,士兵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交了些“朋友”,“朋友”们一直奉承他,慢慢的他就没钱了。“朋友”们谁也不理他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打火匣可以召唤三只神秘大狗,在狗的帮助下,他又有钱了并可以见到非常一位可爱的公主,原来的“朋友”又常常来看他。但一次他和公主幽会时被发现了,那个残暴的国王盛怒,即日他就要被砍头,在紧急关头是他召唤了那三只狗,杀了国王和皇后,他便被民众推举成了国王,从此这个兵士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童话结局很圆满,在看的时候令我心潮澎湃。如此吸引孩子的文章绝不会是一个呆板的人写出来的,这么精彩的文章正突出了安徒生文笔的细腻,体现了他的童心 ,他真不愧是“现代童话之父”!这篇童话和寓言一样,在不经意间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处处防着那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因为你的钱财而靠拢你,而一旦身无分文,他们就想避着瘟神一样再也不会和你见面。这在士兵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在他得到巫婆的钱、成为富人的时候,那些“朋友”都接近他;而当他变穷时,那些“朋友”便避而远之。当他在大狗的帮助下东山再起时,他们又像苍蝇般扑到士兵这个“苹果”上。
《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里每篇故事就像磁石一般吸引小孩子们,字里行间都难掩一种天真的童趣,一个作家曾说过“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他就是《行道树》的作者——张晓风。
《安徒生童话》可以说跨越文化藩篱,超越年龄限制,是一部超越童话的通话,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篇5
《安徒生童话》包括了《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一系列童话故事。通过这些童话故事诠释了心灵的美好,同时让我们懂得一些深刻的生活道理。这是童话故事,也是安徒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夜点亮蜡烛,分别看到了烤鸭,圣诞树,最后看到了自己最爱的外婆,为了多留外婆一会儿,她点亮了所有的蜡烛,但火柴熄灭时一切消失,小女孩在这个圣诞夜悲惨地死去。小女孩实在是可怜的,在这样一个圣诞夜,她又冷又饿,只为留住外婆,留住美好,她最后用了可以取暖的所有火柴。她的心灵是美好的,她死的时候嘴角仍是笑着的,死前看到的也是美好的东西。这样地悲惨死去只是生活所逼,没有卖出火柴的她没能得到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与高层的人的生活是千差万别。同样是圣诞夜,有人会围在火炉旁吃烤鸡,一些小孩会等着圣诞老人给自己送礼物,儿小女孩却只能冻死在街头。点亮火柴后美好的幻象与冰冷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烤鸭的出现是因为小女孩太饥饿了,圣诞树的出现则是她对美好快乐的向往,外婆的出现则是因为她对幸福的渴望,对外婆的想念,渴望得到爱抚。而所有这些简单的温饱与欢乐却只能出现在幻觉中,现实中根本找不到。她让外婆带她飞走,她想逃离饥寒交迫的世界去另一个欢乐的世界,她最后终于还是悲惨地死去。社会是贫富悬殊的,富人的快乐是建立在穷人身上的,社会是如此的'不公平。
小女孩的悲惨故事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的我们更应该少些抱怨,多些感恩。我们不会饥饿,不会寒冷,有人疼爱,这远比小女孩幸福得多。生活便是如此,有时候也许有了对比我们才懂得珍惜。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是美好的,如此纯洁美好的她却没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不得不让人怜惜,怜惜之余更是感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海的女儿》中讲述海王国一条美人鱼为了与王子在一起喝下了巫婆的药酒终于得到了一双美丽的脚,但走路却像走在碎玻璃一样生疼。看着王子与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祝福王子。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纯洁美好的爱情,与现在急躁肤浅的爱情相比,这样的爱情显得更加可贵,更加真诚。年轻的我们很多人面对爱情或是被物质化了,或只是寻求一时半会的欢快,抑或只是简单地想逃离孤独而已。而美人鱼的爱情是伟大的,为了爱情甘愿受苦,为了爱情宁愿牺牲自己,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心怀这样真挚的感情?这是安徒生对美好爱情的诠释。
安徒生童话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让我们读懂了穷人的命运,爱情的纯洁,理想的美好......童话故事虽然只是童话,但更多影射了现实,让我们对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