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2025/07/01心得

此篇文章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篇1

7月南方各地仍有强降雨,防汛抗灾形势依然严峻,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十分紧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更加严实的作风,继续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决打赢防汛救灾硬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闻“汛”而动,筑牢防汛抢险“堤坝”。“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据新华社报道,记者7月1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当前严峻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决定增派6个部级工作组,由公安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部委负责同志带队,赴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重庆等7个重点地区指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当天向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五省(市)紧急拨付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6亿元。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江西省紧急组织调拨5000床毛毯、5000床毛巾被、5000张折叠床和2000顶帐篷。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也纷纷行动,按照党中央部署,紧盯防洪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和城市下水道、地势低洼居住区域等,坚决落实责任制,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把防范工作做实做足,筑牢防汛抢险“堤坝”,确保万无一失。

遵“令”而行,挺起危难之时“脊梁”。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关注“我们能做什么”“为了谁”,毫无疑问,关键时刻最需要组织各方面力量投入防汛救灾第一线。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答卷。“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承担起“急难险重”的任务,立即组织开展汛期安全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采取现场察看灾情、开设服务热线、慰问受灾群众、灾后重建等“一线工作法”,在关键时刻彰显组织部门过硬作风,发挥组工干部表率作用;注重在防汛救灾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主战场,结合今年防汛抢险一线表现情况,大力选拔重用一批担当作为、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的优秀干部,树立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令“行”禁止,守住返贫致贫“底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必将是载入中国史册的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精心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认真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当前,各地区防洪体系日益完善,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非工程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保持“枕戈待旦、令行禁止”的状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接续推动安全生产、耕地保护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守住返贫致贫“底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篇2

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汛救灾,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的“考场”,也是抢救人民生命安全的'“赛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跑赢这场与洪水的“比赛”。

“提前热身”未雨绸缪。正式跑步比赛前需要做好热身活动,赛前热身不仅能预防比赛伤病,还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对于防汛救灾而言同样如此,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各级党组织要把防汛救灾工作摆在首位,从源头上做足准备、加强防范,主动作为。在人员方面,要提前组建好随时待命的抗讯救灾党员抢险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提前进行应急演习预演。在物资的方面,要提前加强应急资金储备,同时加强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准备好雨衣、雨靴、沙袋、救生圈等防汛物资,为防汛救灾提供充足后勤保障。在机制方面,要建立完善汛情预警机制,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河流水位变化等情况,保持警惕。

“起步要快”迅速行动。跑步比赛中起步是关键,起步快就能夺得先机。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落实疫情防控的举措快一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险情第一时间报送,加强寻堤查险、值班值守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雨情灾情记录,及时反馈防汛情况与信息,确保险情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送。处置第一时间到位,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坚守在战斗最前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群众遮风挡雨。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汛情灾害造成的影响有多大,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反馈,以便上级宏观把握、统筹协调。

“赛后慢跑”灾后重建。剧烈运动后需要再进行一会儿慢跑,来调节身体状态。防汛救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灾后重建工作也是防汛救灾的重要一环。要提供应急保障,在受灾地区重建完成之前,集中力量抓好灾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集中过渡安置等方式,配齐各种应急、生活物资,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要全面排查灾情,全面、深入核查受灾户情况,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与群众共同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尽可能减轻灾后损失。要科学制定方案,开展受灾分级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确保重建工作选址合理、规划科学,提升灾后重建速度,尽早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学习模范人物,弘扬抗洪精神。大家知道,今年的六月底到七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暴雨袭击,我们无为县也连下了二十多天的大暴雨,不少同学家里庄稼被淹,田地受毁,还有些同学家里房子进水,无家可归,住进了灾民安置点。我们上学期的散学式也因暴雨取消了,素质报告册推迟到本学期初才发。今年的洪水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百年一遇,灾情十分严重。

灾害面前,我们家乡的人民奋起抗击,纷纷投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同学们从电视上可以看到,来无为抗洪的解放军叔叔,每天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哪里出现险情就出现在哪里。他们顶风冒雨,搬运物资,救援百姓,打桩填沙袋,有的战士整天泡在水里,身上衣服没有干的时候,他们不愧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地方政府的干部和参与防汛的工作人员,每天巡视河埂和塘口,查看和排除险情,吃住在河埂上,一连几十天不下岗位,许多人晒得像黑炭一样,但是却从不叫苦。正是他们的顽强战斗,无私奉献,才确保了一方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无私奉献的人和事。乡中心小学的赵美玲老师,多次自己掏钱购买盒饭,送到灾民的手中。她还积极参与慈善团体的活动,与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一起,一次又一次地给灾民送去救灾物品。她的'事迹,受到了全乡老师学生和受灾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观音行政村方老自然村的司机方启亮,和几个同学一起,拿出两万元钱,自己请人加工盒饭,每天给灾民安置点的群众送去几十份。这些盒饭,美味可口,品种丰富,灾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还给灾民们送去了帐篷等急需的救灾物资。我们乡镇河、龙桥、花渡几个学校被设成了灾民安置点,这几个学校的老师每天和灾民们住在一起,起早摸晚地为灾民们服务,不怕苦不怕累,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休息过一回。我们学校虽然没有被设成灾民安置点,但是学校的男教师也积极参与了防汛抗洪,跟随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河埂上来回巡查,防止河埂上出现渗漏、崩塌等险情。雨过天晴以后,洪水还没有退下去,巡堤工作更不能放松。七月份毒辣的太阳晒得人无处可躲,脚底的泥块硬得像砖头一样硌人,一趟走下来要一个多小时,全身衣服都被汗湿透了。他们每天上午要坚持四个多小时,来回走上几趟,可是老师们没有叫苦,毫不松懈,不放过一处微小的险情,用汗水为家乡的防汛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今年的洪水已经退去,抗洪抢险工作也已经结束,但是在抗洪工作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不能忘,家乡的军民在抗洪中展现出来的众志成城、顽强奋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抗洪精神我们不能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要牢记这种精神,学习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将来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篇4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面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情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面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积极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可以将人打倒,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抗洪烈士事迹心得体会 篇5

7月3日以来,延安市连续出现3次大的降雨过程,是1945年延安市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暴雨日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降水过程,已超出百年一遇标准。连续强降水造成多处山体滑坡,民房倒塌,人员伤亡,多处道路通讯电力中断,河流库坝告急,农田淹没,给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灾情发生以后,延安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各项会议,紧急安排部署应对雨情汛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和防洪蓝色预警响应,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全部投入到防汛抢险中去。对此,宝塔区石油协调办迅速组织由领导干部组成的14名抢险人员立即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宝塔区川口乡。本着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连同由乡镇领导统一安排部署,包片领导带队,驻村干部组成的抢险小分队迅速赶赴各个村组撤离群众。同时对房屋院落进行安全排查,对不愿意撤离的群众进行耐心劝说,尽最大努力的避免人员伤亡。石油协调办殷坚主任要求领导干部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精神,树立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二十四小时必须坚守抢险第一线,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同时协同武警延安支队、延安市水务局、宝塔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南泥湾采油厂联合对松树林胜利水库进行抢险,紧急调运石料及护网对河堤进行加固。协助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对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在辖区内进行钻井作业的井队撤离,确保工人生命安全。协同宝塔区交通局、南泥湾采油厂对进入灾情较为严重的南川三个乡镇的.主干道燕金路、姚麻路等公路沿线进行抢通,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抢险人员及救灾物资能够及时的到达受灾第一线。

在抢救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组织驻区各石油生产企业进行自救和灾后重建,协调处理大量的矛盾纠纷对各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道路、生产设备进行抢修,全力保障恢复生产,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并组织党员干部对上报的灾情进行彻底的排查核实。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人都应献出一份爱心,发动单位全体干部踊跃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按照市上统一安排和要求,殷坚主任多次深入到所包扶的低收入村松树林高窑村,查看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亲自指导防汛抢险、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并鼓励广大村民化悲痛为力量积极的投入到恢复重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