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铜葵花有感
此篇文章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句话出自曹文轩的又一力作《青铜葵花》,没错,这个假期我又拜读了曹文轩先生的一部小说!
这本书讲述的是小男孩儿青铜与小女孩葵花之间动人心弦的故事。我是一个眼眶特别浅的女孩儿,读这本书时,不知眼眶湿润了多少次。我的眼前至今还浮现着那一幕幕画面,其中最清晰的还是青铜与葵花摸银杏叶来决定谁去上学。青铜家很穷,只能让一个孩子去上学。于是青铜决定用摸银杏叶来决定谁去上学,青铜在瓶子里放了两枚银杏叶,谁摸到红杏叶谁就去上学。可葵花不知道的是,瓶子里的两枚杏叶都是红色的,不管怎么摸都是葵花去上学,而那枚绿色的杏叶一直被藏在青铜的袖口里……读到这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青铜家再怎么穷,也不会让葵花受任何一点委屈……青铜家点不起灯,青铜就捉来萤火虫;葵花要上台表演,青铜就亲手为她做冰项链……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催人泪下……
可造化弄人,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了她从小生长的城市……命运是残忍的,却又是公平的,它用葵花的离开,换取了青铜的声音……青铜人生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一一“葵花”……
书的最后说,青铜一直望着葵花离开的那个方向,等待着她的归来……此刻我想说一句话,青铜与葵花承受了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责任、伤害,可他们是善良的,是坚强的,他们之间纯真如水晶般的情谊,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使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两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让年龄与他们不相仿的人心生不约而同的感动。
故事从葵花身上开始:一个自小跟随爷爷生活的女孩来到大麦地生活,结实了以兄妹相称的男孩青铜。青铜和他的家人非常照顾葵花,供她生活、玩耍、学习,甚至将青铜身上应有的爱都给了她,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那是由心生的爱。天有不测风云,在12岁那年,葵花——原本生活在城市的小女孩被迫回原来家。与她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家人”,怎能舍得?在葵花已经离去的时候,青铜出乎意料的喊了一句:“葵——花!”他的家人顿时惊呆了,对于一个因为车祸不会说话的不幸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这就是大爱的力量。
是啊,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有的时候,它可以让露宿街头的乞丐感到温暖,可以在绝望时产生奇迹,甚至能把徘徊在生命线上的人拯救过来……这就是爱。爱不需要多大的付出,只需小小一个念头,就像青铜对葵花的爱,愿意把学习的机会让给她,愿意在寒冬将仅有的芦花鞋赠给葵花……这就是爱由心生。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种爱。
是谁为我们准备丰盛营养的早餐?是谁供我们上学?父母,对,可他们有什么理由来供我们呢?爱,因为他们爱着我们,爱不需要理由。可当他们为我们报上兴趣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这么漫不经心,在学校那里浪费时间?假设在你吃不上东西时,你还会不珍惜眼前的食物吗?这是一样的道理。现在我们过着好生活,却并不珍惜,如果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碌碌无为的你会感到快乐吗;青铜和葵花生活艰辛,却依旧其乐融融。难道我们一定要穷苦才会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爱?我们不该推辞父母夹到我们碗里的菜,不该因为迷上游戏放弃了学习,更不该把父母冷冷地抛弃在视线之外的盲点。他们爱我们,我们也要爱他们,为他们洗洗脚,做做家务,捶捶背……这可不是父母留给我们的负担,作为儿女,我们理所当然要回报爸妈给我们的爱。别忘了,是谁送给我们这美好的世界,是谁呕心沥血地给我们创造幸福百倍的生活。虽然青铜和葵花不是亲生的,但他们之间的那种爱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可咱们就比他们差吗。真的,爱不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不会让你失去生命,失去朋友,失去对美好世界的遐想。有的爱需要付出,可看看这世界,不正是那些付出的好心人坚持不懈才变得如此美丽、如此有爱吗?
好好地珍惜眼前,珍惜爱吧。——这是《青铜葵花》告诉我的。不一定每个人都要付出爱的代价,可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有爱,爱着生活,爱着父母,爱着世界上每一个人,这世界就会充满爱。
爱是小事,又是大事。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前几天,我读了曹文轩的经典作品《青铜葵花》。书中那感人肺腑的文字、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让我深深地感动,被人间亲情所感动,被苦难中的幸福所感动!
葵花是城市里的女孩,她的妈妈很早就死了,爸爸失踪在葵花田中,因此,葵花就成了孤儿。后来,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她的哥哥青铜不仅很,也非常疼爱葵花。
青铜,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直到现在,我的心里还激荡着那声荡气回肠的“葵花”,那是从他内心最深处发出的呼喊,如幻影,又是那么清晰。当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被震撼了。我不禁感叹:青铜,他的确尽到了一位做哥哥的责任。芦花鞋中,寒风刺骨也不能动摇青铜为妹妹而卖鞋的冲动。为了葵花能上学,能拍照,他是拼了命的,在他眼里,这就是幸福!在冰项链中,青铜为了能让葵花戴上项链上台报幕,在大年初一,用冰凝制成了一串冰项链。那一刻,相信天地都会为之动容吧。
读完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人世见最温馨的情感,看到了人间大爱,也懂得了感恩和回报。我理解了苦难中的幸福,更要珍惜现在幸福中的幸福。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唤醒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就是一本好书。小说写的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读罢《青铜葵花》的感受是小学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曾有过的,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苦难。现代人的生活安逸了,而不少作品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贪欲、情欲,苦难便从中被消磨尽了。这些作品大都搔着现代人的痒处,却很少有像《青铜葵花》这样刺着人们的痛处,把苦难从人们的潜意识中唤醒。
面对
曹文轩曾说过:“少年时,就有一种面对苦难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所以想要成为强者,就要有面对苦难的风度。著名植物病毒学家彭加木毅然放弃实验室里优越的条件,经常去原始森林、大沙漠考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罗布泊大戈壁留下了他最后的足迹。彭加木寻找苦难和面对苦难的勇气被后世崇敬,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当代中国少年普遍缺少面对苦难的风度。就拿我来说,考试考不好后就常常一蹶不振了。而中日曾联合举办了一项青少年的比赛——看谁能走完30公里的路程。比赛在酷热难忍的新疆举行,结果参赛的中国学生最多也只走了总路程的三分之一,日本学生却走完了全程。事后,日本官员对中国官员说:“这一代,你们不如我们!”我想:那些中国孩子开始时一定满口的豪情壮语,但在苦难面前他们黯然失色。后来,我又不断看到关于“中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中国少年的大脑被享受麻痹了,身体被享受酥化了”等类似的报道。
寻找
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要经常去寻找苦难,寻找苦难能让我们摆脱浮躁与安逸,多一份稳重,多继承一点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要坚强地面对苦难,面对苦难能让我们摆脱胆怯和懦弱,多一份勇气,多一点自强不息的信念!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5
最近几天,我利用闲暇时间读完了《青铜葵花》这本书。读完后,屋子里总有一股苦涩的味道挥之不去。我思索良久,终于明白了这本书的作者真正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本书讲得是女孩葵花的爸爸在大麦地村对面的“五七干校”劳动。无意间,葵花跟大麦地村的哑巴男孩青铜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葵花的爸爸不慎在河里淹死了,葵花就被寄养在初中大麦地村的青铜家,兄妹俩一起快乐地生活着。可是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把她召回了城市。从此,青铜经常坐在草垛上看着远方……整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苦”,这与现在众多轻松的校园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小到大,我读过“苦”的小说也仅有两本,一本是黄蓓佳的《草镯子》,一本就是《青铜葵花》。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儿童文学就应当是快乐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快乐”的背景之下,不经历痛苦的洗礼,我们又怎能成才!老师推荐这本书也是希望我们对痛苦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
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能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