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演讲稿
此篇文章教师师德演讲稿(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一个工作还不满两年的新老师,我不敢在各位前辈们面前大肆谈论“师德”的内涵和外延。今天所言,只是在职期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的感受。错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的作者郑杰老师的一句话,“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每句话都正确,但我能保证我每句话都出自真诚”。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师德这个词,只要在百度搜索栏里一键入,马上会有成千上万条信息铺满屏幕,让你应接不瑕,随手点开几条链接,总会发现大同小异。这并不奇怪,教育史伴随首人类文明史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无数教育大家,他们身上的优良传统都被人们发扬并继承到了今天。尤其是被称作“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教育者们都用自己的气节操守人格教育感染、薰陶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给后人树起了师德的丰碑。渐渐地,人们自然而然地为“师德”二字戴上了越来越多老师所难承受的光环,贴上了“崇高”、“伟大”、“神圣”等标签。稍不小心,老师们便会踏入雷池,成为“千夫指”。今天,街头巷尾无论何人都可以随便拿“师德”说事,当“范跑跑”、“杨不管”事件频繁发生时,人们指责声不绝于耳,而没有人会去体谅老师们的难处。我们当然不能说他们的行为值得效仿,但的确该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师德有广的外延?它有无好坏的标准?如果有,那么又是什么?
我总觉得,当师德被大张旗鼓地去宣扬,去“学习”时,便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某些本真,似乎让人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要到底线。而实际上,既然选择作为人师,那么,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在从事这份职业前对它的特殊性已有所了解,而且在刚参加工作时,一定也充满激情与干劲。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守着教育事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可是当人们把师德“崇高”的帽子硬要强戴到我们的头上时,这“德”就变了味。我敢说没有一个老师不想为孩子好,我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去找到那么一种最适合爱孩子的方式。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差……,这并不只是生存的方式,而是我们凭着一颗良心在做事。XX年地震中的那些留下光辉事迹的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来向世人展示了我们的老师队伍并没有像人们想像的快到边缘。XX年区里开展的“学抗震英模、树新时代师魂”活动中,也让我真正被伍家教师们的精神所感动。其实,我们都只是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作平常,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教书,用心地对学生,这,就是有如“孺子牛”的师德。我们当中每一位老师都是师德的楷模,在这里,我要深深对对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大家辛苦了!!
可是,接下来我还是要说说做为一名教师,我所认为的底线。我们不要求老师们人人都志存高远,但要对工作高度负责。我们不要求老师们都“乐于”奉献,但希望老师都能认真勤恳,最起码不能损人利已。常常我们看到教育家们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爱”,这个字被尊称为“教育的真谛”,曾经我也一度这样认为,但我想,并不是可以用“爱”字可以形容我对每个孩子的感受,我敢说我对待他们每一个都平等、真诚、公正。并用我所知道的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等品格来教导他们,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不能像担任语文数学的老师们天天去接触他们,我只希望用我一星期两节的音乐课时间让孩子们在音乐里感受体验美,并追求美。所以,我认真备课上课。可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无法被音乐感染,我不能说我爱他们,我思考,爱心并不等同于爱吧?责任心和爱心能划上等号吗??在我的周围,我曾见到很多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严慈相济的爱,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潘宏珍老师,当初我管班那是“一团糟”,现在却井井有条。有几个细节潘老师让我感动。一是在去安福寺的车上,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人太多,位置不够,导游将坐在前面的小孩安排了下,几次三番请潘老师过去坐,可是潘老师偏偏不为之所动,一直在车的后方,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都坐着,唯独潘老师站着,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么挤,我站会就可以了,让这么小的孩子站我实在不忍心”。二是一次课间操,新校服刚发,有些孩子的裤子太长,都踩在脚下,自己也没注意,潘老师亲自躬下身给一个女孩把裤腿卷好,又帮另一个孩子把衣领翻好。三是有一次班级整理的过程中,由于班上有个女孩生病中午回家了可书包又没带,潘老师便细细问出隔得近的同学,并特意请男孩子帮她带书包回家,借此教育孩子要保护帮助比自己弱小的。还有二二班的李金兰老师,对事情的认真负责,对孩子教育的严厉,都让我深有体会,在我们办公室旁边时,常看到他把后进生留在办公室里单独辅导,又把他们安全送到点……再说我们办公室的老师,我常看到崔老师和汪老师两个人探讨五二班孩子的教育问题,看到杜老师为了悉心照料幼儿园孩子嗓子喊哑一天也难得回趟办公室,看到沉默踏实而乐于助人的彭老师,我感受到李亚老师教育和教学中的大气和细心,看到年轻的张君老师为了解决问题生想尽办法,又向老师们到处寻找帮助……还有侧面的例子,有一次在食堂吃饭,有一位孩子已经上初中的工作人员对我说起王老师来,真心发出的感叹,这是一个好老师!这让我想起以前她带二一班副班主任时有一次细心地给一个小姑娘剪流海,这些,都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师德,不就是这样简单吗?我常在她们的行为当作我自己行为的试金石。
我想,用不着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来号召我们老师来学习,有心人自会发现身边的美好。我有个提议,只用大家每晚在睡前,心静下来,轻轻地问自己一声:今天,我对得起孩子们亲切的一声“老师”的呼唤吗?只这一句,就足以来拷问我们的心灵了,而无需更多的语言。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足、感恩、奉献》。
有一种生活是最美好的,那就是老师,平凡的生活,辉煌的事业;最美的一首歌就是奉献,无私奉献,传播对未来的期待。
3英尺的平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是我们的荣耀和骄傲!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把自己的青春、梦想、信念、智慧,毫无遗憾地献给了他!
作为一名教师,我满足于拥有这个高尚的职业。满足于学生的爱和家长的信任;满足于清新活泼的学校氛围;安于生活的平淡,平淡的生活可以点缀无数复杂的东西!
人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和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种快乐,珍惜这种幸福。带着感激和喜悦去工作和付出。
即使命运多舛给你带来了痛苦和绝望,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激。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支撑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求哺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人,这个世界的主人,应该充满感激。
一颗感恩的心,化战为玉,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颗感恩的心,将冰峰化为春暖。在人生的道路上,缺少感恩,就缺少阳光和雨水。有了感恩,才能回报社会,回报自然。
作为老师,我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平台;感谢领导,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同事,他们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也感谢了我的学生,给了我信心,激发了我无尽的工作热情。
给我快乐,促进我对生活更深的热爱。生活在我们这个群体里,我是无比幸福快乐的。知足是我快乐的源泉,感恩是我快乐的延续。亲爱的朋友们,请像我一样知足常乐,感恩戴德!
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站在讲台上,看着那张天真可爱的脸,看着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你会思考什么是国家的发展,什么是国家的繁荣,什么是父母的期望。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到了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一个老师,你如何实现这份爱,表达这份情?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工作。
我选择的理由,我会爱,我爱的理由,我会坚持,我坚持的理由,我会付出。因为我们有责任培育祖国的花朵,教书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信念!是的,我们用一个指针守护净土,我们坚守一个轻的,而三尺平台提供一片爱。奉献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的灵魂。
多给一点,多给一点。每个人的灵魂之花都会绽放出最美的笑容,我们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完美!其实奉献对谁都不苛刻。俗话说,播种善良,收获友谊;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既然选择了平台,就选择了默默付出。不付出就不会创造。如果我们不去追求,那么我们的青春就会在过去悄然逝去。让我们行动起来,释放我们的热情!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的奉献,火热的人生需要我们的奉献。让我们用爱架起桥梁,用真诚铸造友谊,用关心凝聚力量,用平凡的生命奉献给这个宏伟的事业。沉醉于遍地盛开的鲜花、芬芳的桃李,让教师的生活在耕耘和奉献的过程中熠熠生辉。
今天,新世纪的太阳正在我们面前升起,新时代师德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和你们一起,为这个阳光的事业奉献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肩并肩,用善良呵护纯真,用智慧培育成长,用真诚打开心扉,用希望放飞梦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师德新篇章!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在这里代表青年教师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师德。
这本身就是学校领导对我们年轻同志道德修养的肯定和赞扬,但这里都是尊敬的前辈和老前辈,我实在不敢谈“道德”二字。我只能说说我对这两个字的粗浅理解。我觉得师德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爱情,然后是道德,最后是师德。
何谓爱情?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不爱老师就很难有老师的特别奉献精神。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爱时会亲吻老师,然后相信老师。
我说的美德,是指品德。换句话说,我指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师德的一切要求都是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人。首先,他们应该知道如何表现自己。
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要以身作则,激发个性,培养言行一致的人。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辛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一切。但是我觉得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是不够的。我们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有校训:当老师要好好学习,做榜样。光着身子是不够的。不学无术当老师不仅不道德!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后的危险。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就像我们的圣人孔子不厌其烦的学习教学一样。
我经常用易经里的两个字来鼓励自己:好日子,自强不息的君子,广阔的地形,有德的君子。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4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为了报答老师对我的爱,更为了所有需要爱的孩子。一九九九年我毅然地站在“人民教师”的伟大行列。
一、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
还记得那年夏天,我满怀憧憬地走进竹箦中学的大门,当时的农村中学紧缺英语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就承担了一个班班主任和三个班英语教学的重担。21岁的我自己还是个大孩子,却要担负起如此重担,心中十分惶恐。为了出色完成任务,我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没有一天晚上是在11点前回宿舍的。深夜的校园一片漆黑异常寂静,唯有我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连批作业的沙沙声都清晰可辨;昏暗的路灯下我独自一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每当此时,我也有过彷徨、动摇和退缩的念头。然而,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深情的鞠躬,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当夜深人静,欣赏孩子们那一本本优秀的作业和一份份清晰的答卷,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最初的承诺,离不开那校园的花朵。“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吗。我坚定地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无怨无悔。”
二、用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还是儿时,我就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后,她的人生才得以彻底的改变。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时间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
20xx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因此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我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很少因为家事请假影响工作。有一件事让我至今回想起来还感到深深的遗憾。20xx年我的父亲因车祸骨折,在常熟住院一个多月,我当时是多么想去陪陪他,在他的病床前好好的伺候他,哪怕为他倒点茶,洗洗脚,也算是尽尽为人女的孝道。但由于带着毕业班,又是学生中考前最最关键的一个月,我没能伺候他一天,面对电话中母亲的哭诉父亲的哀叹,我无比的自责,但我不后悔。我对不起父亲,但我对得起更多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亲。这也是父亲平时这样教育我的结果。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xx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他的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更希望是祖国的振兴!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首先,我给大家描述一组图:第一幅图是一片鲜艳的黄,不知何物;第二幅图上立着一枝怒放的花,呈球状簇生,一片片花瓣清晰展开,那一片黄原来是它的一片花瓣;第三幅图则是繁花似锦,或黄,或橙,或红……星星点点,色色相映;第四幅图显示这里是一片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草地开满野花、牛羊成群,远处的雪山冰峰林立、银光闪闪,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第五幅图展现的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一辆电车缓缓驶过,这幅美景竟是电车上的广告画;第六幅图是在沙漠边上的小镇上,邮差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位女孩,那座繁华的都市居然是信封右上角邮票上的图案。
没有小花的娇艳,就不会有邮票色彩的斑斓;没有小处的精彩,就不会有大处的壮美。生命的交响乐不就是由一个个音符所组成的吗?伟大的事业不就是由无数平凡的工作所推动的吗?宏大的事业,必须经过一代人、几代人甚至十几代的不懈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部机器,每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小处的平凡不等于就是平庸,小处的平静不等于就是平淡,小处的平常不等于就是可有可无。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三平”精神的今天,就更需要我们坚持“三平”精神、实践“三平”精神,以小处的精彩成就大处的壮美!平凡之中要有伟大追求,平静之中要有满腔热血,平常之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看看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是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他们敬业,他们上进,他们虚心,他们博爱,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今天,面对选择。钟南山选择了直面非典;杨利伟选择了遨游太空;刘翔选择了一百一十米的跑道。而我,一个原本不甘于平庸的人选择了平凡。因为我懂得只要和历史共脉搏,和祖国同呼吸,平凡亦能托起伟大。
我喜欢这里的学生,喜欢他们那调皮纯真的模样;喜欢看着他们在课堂偷偷地做些小动作,然后被我发现时很可爱地冲我笑着;喜欢听到学生用郑州的方言叫着我老师,那种声调很美,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那是对我的呢称,听着那种软软的轻快的带着旋律的声调,我都会莫名的在心里荡漾开温馨;喜欢看着学生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喜欢看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被我发现时惶恐和惊讶的表情;喜欢那些孩子样的学生在看到我检查书时,不自觉的会翻开书的封面检查……
回想到此,扪心自问,我很平凡,但在平凡的工作中是否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我很平静,但平静之中是否饱含满腔热情呢?我很平常,但作为教师,我是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平”精神的指引下,我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做“三平”精神的真正实践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