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昆虫记》读后感

2025/07/09读后感

此篇文章《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雨果说,《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则不愧为昆虫的荷马。我虽知道《昆虫记》的名声,却从没读过。读过了,才真正知道它的妙处。

法布尔,一个贫穷的科学家,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昆虫记》是他努力的成果,上面记载了数千种昆虫,也写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螳螂,一种普遍的,并不起眼的'昆虫。在科学界,人们称它是祈祷的螳螂;但法布尔却称它为昆虫界凶猛的猛虎,埋伏着的恶魔,田野的霸王。螳螂的手臂是可怕的劫掠工具,用来捕杀任何从身旁经过的昆虫。当然,出了这以外,螳螂一点也不可怕。螳螂的身体十分轻盈,身体是淡绿色的,我觉得它有些像绿色的蜻蜓,就是不会飞。

法布尔文中用了许多方法来刻画螳螂的模样,习性,特征,爱好。比如,如果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大颚,相反小嘴尖尖的,防腐蚀用来啄食的;举例子:为了看看螳螂的胆量和力气,我供给它优质的食物,如体积超过螳螂的大灰蝗,牙齿尖利的白额螽斯和当地最大的蜘蛛。这些说明方法把螳螂描写得十分具体,真实,仿佛一只活生生的螳螂就在我的面前。我也会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但并不像法布尔分析得那么生动形象,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地方。

我曾经一点儿也不喜欢看《昆虫记》,听到名字,就认为这本书枯燥无味,却总不知道为什么它的名声那么大。只有自己去读了,才知道说明文其实也充满了生动,有趣,并不只像想象中的枯燥无味。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至今记忆犹新。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个昆虫的世界。纵观全书,作者真可谓写得生动有趣。

昆虫世界非常神奇!我以前没读这本书之前,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我感觉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先把毛毛虫弄得动弹不得,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还有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只要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让小虫只用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可以吃到新鲜的`,这些昆虫太聪明了!

作者写出这些有趣的情节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要写什么东西。一次,我下午放学时,看见了一群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弄成一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蚁穴,然后原路返回,一直搬,直到食物搬完为止。那次我虽然观察了,但却不是特别仔细,不像法布尔那样,为了观察昆虫,可以一整天趴在那儿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所有的事物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更真实更透彻地了解这个世界,作文也有东西可写。看,仔细观察有很多好处呢!

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大家对昆虫并不陌生,我们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蜘蛛、蜜蜂、蝴蝶……在我国古代的《诗经》中也有不少对昆虫的记载,如:螽斯(蝈蝈)、蟋蟀等等。我们所知道的蚕更是我们国家引以为豪的一种昆虫,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蚕留给世人的辉煌纪念。

古往今来,介绍昆虫的书很多,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当属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这本书中讲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昆虫,其中有用一根长线把腰连接起来的舍腰蜂;富有母爱、死而后已的被管虫和用女神名字命名的优秀纺织家克鲁蜀蜘蛛。

如果说到毛毛虫,大家一定会感到害怕。可是有一种毛毛虫很有趣,名叫北美乌樟凤蝶毛毛虫。它全身呈草绿色,两只大眼睛像是画上去的,只要它不动,你也许还会以为它是一个玩具呢!但是这种毛毛虫已经非常稀少了,这样美丽的毛毛虫在《昆虫记》里有非常有趣的描写哦!

法布尔把昆虫写得惟妙惟肖。其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精彩:采棉蜂先停在毛蕊花、蓟花等植物干枝上,用嘴采棉花。等采到足够的棉花后,它就用后足把棉花压到胸部,成为豌豆粒大小的球,然后把球放到嘴里衔回去。它用最细的棉絮衬在巢的内部,入口处用坚硬的树枝或叶片来做“门窗”。读着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采棉蜂勤劳的`身影以及它结实的巢,还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他的细心与耐心。

这本书在每个故事末尾都有“阅读心得”和“知识链接”。“阅读心得”通过短短几句话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知识链接”则是让我们的知识拓展到方方面面。

说了这么多,大家心动了吗?那赶紧加入阅读《昆虫记》吧,记住哦,我今天介绍的这个版本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翻译的哟。

《昆虫记》读后感 篇5

《昆虫记》的伟大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有哲学家的一般思想,艺术家的一般观察能力,作家的一般感受和表达能力。他花了一段时间观察和研究昆虫,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这部让他一生努力工作的杰作被翻译成50多种单词。

经过作者的描述,我可以想象昆虫在活动中的画面,蝉在唱歌,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在捕食。多么神奇的自然啊。动物有弱肉强食和寄生,昆虫也有类似的场景。蝉产卵时,有一种比蚂蚁小

小虫子,会把自己的卵产在蝉卵上,这种小虫子发育比蝉快几个月,这种小虫子幼虫把蝉卵作为食物,供自我生长发育所需。

小时候看《黑猫警长》动画片的时候,有一集讲述了母螳螂结婚当晚吃掉公螳螂,然后黑猫警长来破案的故事。我一直以为这只是编造的。看完《昆虫记》,我发现这部动画片是一个真实的科教故事。让我知道螳螂是一种

无情的昆虫,母螳螂会吞下它的亲戚,产卵后再也不会回来,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生活感知相结合,在对昆虫日常生活习惯和特征的描述中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愿景。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通过解剖和其他过程来完成他的作品,而是个人融入了大自然,无论野外冒险的危险如何,就像描述黄蜂一样。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冒险观察黄蜂巢,以及如何理解黄蜂的习惯,这是非常精彩和有趣的。

我非常喜欢《昆虫记》这本书。当我无事可做的时候,我拿起它,沉浸其中,仿佛在和法布尔一起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