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此篇文章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这周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写这本书的是日本著名女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
她所写的这本书是讲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的人生经历。
小豆豆因为淘气一年级就退学了。她的妈妈把她带到了巴学园,这是一所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学校。在这里小豆豆认识了泰明、正男、大荣君、高桥君……
喜欢小朋友的校长先生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新天地,就连淘气的小豆豆都能坐在座位上好好学习。
巴学园是一个美妙的地方,是一个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地方。我觉得我们要是能有这样的学校该有多好啊!我希望现在的大人如果能不强迫孩子学习读书,那就太好了。我喜欢这个学校——巴学园。
广东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何岳娟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淡淡的秋香气息里,捧着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感受着来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一段真实的上学时光,让我品味到了秋收时节,落叶夹杂着泥土的芳香。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会让人们思考,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可是在书中,我更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首先,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要从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教书是为了教人,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人。试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粉笔》:小林宗作却是以引导为主,辅以学习五线谱,寓苦燥的学习于快乐之中,无形中教育了孩子怎么做是对,为什么是对的,如何做会更好更棒,一举三得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了孩子,以教人为先,并在其中传授知识,多好的育人之法啊!
其次,在教书教人中尊重学生,甚至说是配合学生。新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
而巴学园的午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更是触动了我对特殊孩子的那一根心弦。
要说这“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其实是小林校长对午餐盒饭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荤素营养搭配。难道只是因为他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不,围绕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校长先生以学生的未来为基准,无意地添加了几份“调料”。
第一份“调料”是让孩子们无意间学到:什么是海里的东西,什么是山上的东西,而且经常会有令自己吃惊的发现。孩子们在午餐时间里,兴奋地盼望着校长来看自己的饭盒,问:“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都有了吗?”就这样,没有一个孩子说讨厌吃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也没有一个孩子会有“谁的菜高级,谁的菜寒酸”这样的想法,这又是一份无形的思想上的“调料”。试想:如果仅仅是以课堂的形式要求学生去消化这些知识,恐怕连正常的低年级学生也难以在45分钟的课堂里实现,更何况是我们的特殊的孩子,但,书中的小林校长,利用孩子们每天都要做且都喜欢的事物,无形地施展学科及思想上教育,和特殊孩子的特点相比,正中下怀。
巴学园的午餐前有一段校长亲自改写的《饭前歌》合唱,歌词大致是这样的:好好嚼啊,把好吃的东西好好嚼啊。无疑,这又是一份“调料”。我想:小林校长不仅是要提醒孩子们好好嚼饭,更重要的是,吃饭的时候心情要愉快,与朋友一起慢慢地享受这份午餐。最后一份“调料”的安排,则是在大家吃饭前,每天轮流请一个学生上台表演,而这个午餐前表演的小舞台,造就了优秀的孩子,同时也让稍有落后的孩子又踏上一个新的.阶梯。
反省我们的特殊教育,是否应该在除了尊重学生之余,还要配合学生,设计些特殊活动来鼓动激励这些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呢?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气氛可能有些沉闷,或许,孩子的特殊会导致教育教学开展的难度,但小林校长的教学方法令我反思,在就餐这样一件寻常无比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或许,这仅仅只是一份就餐前愉悦的心情,又或者,台上站着的孩子正在羞涩地挠后脑勺,但,未来的他,在“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以及那几份“调料”的拌佐之下,定有光芒的散射。《窗边的小豆豆》其实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会理解并接受,但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小林校长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而是要学习他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学习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学习他能够放下身架与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的,还有师德方面的,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烈日当空的中午,外面热得像蒸笼,而我躲在家里捧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如痴如醉地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切子。书中主要讲一个叫小豆豆的孩子的故事。她是被学校劝退的坏孩子,最后转到巴学园,变成了一个听话、上课认真的'好孩子。
为什么小豆豆转到巴学园就会变得如此听话乖巧了呢?合上书,我思考起来。我想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巴学园轻松的氛围和快乐的课程;二是小林校长教育学生的耐心和新的理念;三是小豆豆***妈的理解和鼓励。
我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他们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原来的那所学校里,小豆豆上课不认真,做坏事情,到巴学园以后,就变成一个聪明,上课认真的小豆豆。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我和小豆豆何尝没有相似的经历呢?有时候被说成不听话,甚至还可以说成叛逆,但是我们真的只是这样吗?也许大人自以为是,也许大人没有耐心听我们解释,也许大人人云亦云……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小孩应该看,大人更要看,他们更应该向小林校长和豆豆妈妈学习。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每次一犯错,我的母亲就会批评我,而不是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可以理解我,包容我。
有一次我在家里写着作业,突然电话铃响起,原来是同学叫我去帮个忙。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出去帮同学了。结果弄到下午,便赶紧回去写作业。晚上我妈回来后,开始检查我的作业,发现只写了几样作业,她看见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把我淹没在她的唾沫世界中。我们便开始了口水大战,为什么她不让我说明自己不写作业的原因呢?为什么不耐心地听我解释呢?
读完这本书,我喜欢上了巴学园,闭上眼,我仿佛与小豆豆一起在巴学园里上课……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是否已经忘了童年的味道呢?
是否还记得小时侯因为走神或上课说小话而被老师罚站?
是不是还记得一脸倔强的自己因为乱吃药而被家长责怪呢?
这些都是童年时候的旧事了吧?已经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边的小豆豆》却带着我看别的童年的时候悄悄地提醒了我。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主人公小豆豆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的小朋友,要知道她以前可是个人见人讨厌的“坏孩子”。
小豆豆是一个充满天真情趣而又非常顽皮的孩子,有着善良的本性和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使小豆豆经常做出一些大人难以理解的事。因此她被原来的学校开除了,在妈妈的苦苦寻找后,她终于有机会进入到一所新的学校——“巴学园”。也就是在这所校,小豆豆开始了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校园学习生活。小林校长是一个深懂教育规律而又理解孩子、有耐心、有爱心的校长,他的教育一种人文的理性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教育。在这样的'理念下,他能够认真倾听孩子与他的任何谈话,理性的去分析、去处理情。在这样的教育下,小豆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乐于学习、有自信、有远大理想的好孩子。这其中的变化,是与小林校长创建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实施这样的人性化教育。这种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是好奇的,是天真的,教育就要给孩子一个观察、表现、挑战的机会。小林校长正是不断创造了这样的机会,才使许多像小豆豆的孩子茁壮、健康的成长起来。
在这本书里,我也非常喜欢豆豆妈妈这个角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懂得孩子的妈妈,因此在调皮的豆豆屡次犯错误的时候,她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这件事,而不是责备和打骂孩子,这给正在成长中的小豆豆减轻了心理负担,去掉了后顾之忧。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多么希望像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和像豆豆妈妈这样的妈妈多多的出现,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像小豆豆那样茁壮成长起来的。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一位女作家写的。文中的‘巴学园’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小豆豆是个在一般人眼中的“坏学生”后来因为调皮所以退学了,然后转到了‘巴学园’。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小林宗作校长。在小林宗作校长的引导下,小豆豆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我的眼中,小豆豆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但是她的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东西只要感觉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上去,结果闹出不少笑话。
快乐的事情有很多,‘巴学园’的孩子们上课是很自由的。只要上午把一天所需要学习的课本知识学完,下午老师就可以陪孩子们一起散步、玩耍。在散步的同时,老师在旁边讲解。比如看到花朵,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雄蕊和雌蕊,花朵又是怎样授粉的。遇到寺庙之类的,就会告诉孩子们历史传说等等。所以,就算是散步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孩子们在快乐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有快乐也有悲伤。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是小豆豆的朋友,小林宗作校长为了泰明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成长,一样的自信,还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运动会。可是,春假结束后,校长默默地告诉大家“泰明死了!”小豆豆和同学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泰明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小豆豆的起蒙老师,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会受到许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一些损害。所以,我们需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 还 发生了很多有趣、刺激的故事,还有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6
《窗边的小豆豆》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该书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窗边的某某,在日本语言里的意思是迷惘的一代,巴学园的小林先生却用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了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人生。如果还有巴学园,孩子们也许就不会害怕学校了。感谢黑柳彻子,给了那么多人一个关于童年的幻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功,就在于她永远有一颗童心,并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审视和再现了童年的经历。她于1981年出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成为人类历史上描写童年生活的经典作品。此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实际上,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与证明,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梅子涵:小豆豆这样的书以及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儿童需要读的,其实更应该读的是老师,家长。世界上有几个小林先生?如果诺贝尔有个教育奖的话可以授给他。因为他在人类做了个试验,做了个教育的乌托邦的试验。小林先生在他的教学园地实现了童年秘密的尊重,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