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2025/07/12读后感

此篇文章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1

写《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平民出身,他在老北京的大杂院中长大,因此,从小就接触小商人、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非常熟悉他们的生活与心理。《骆驼祥子》就是讲述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在祥子身上,具有着拉车人都具有的品质——老实、健壮、坚韧、吃苦耐劳等等。

他想凭自己的力量挣饭吃,最大的梦想就是给自己买一辆车,这样才能不受车厂老板的剥削,但梦想与他一次又一次的远离,最后以失败告终。第一次,他省来省去,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攒了三年,终于可以有钱买车了,但遗憾的是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来得及买,就被孙侦探敲诈了。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想要用虎妞的钱买车,虽然他认为这样不太好,但是为了不受剥削,还是买了。好景不长,虎妞因难产而死,他不得已卖了车,拿着钱去安葬虎妞。

可怜的祥子,原来吃苦耐劳,像骆驼一样坚韧的他,经历了这三起三落,最后对生活失去了自信,认为上帝对他就是不公的,于是,他便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经过这样的曲折变化,老舍才有理由说,这个世界不会让好人有出路。祥子以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最后他还不是只会玩乐,自暴自弃的人吗?我们没办法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我们可以设法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好。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2

近段时间,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

书中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车夫叫祥子,祥子善良纯朴,对生活有骆驼一样的坚持精神。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用血汗钱买来了一辆属于自我的新车。没过多久,祥子被兵抓去,车子被夺走了。回到人和车厂后,没过多久就和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结了婚。之后,又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可是虎妞好吃懒做,怀胎后不运动,难产死了。祥子不得不卖车料理丧事。之后,反动政府的侦探又想办法诈取了他省吃俭用攒下的30多元的积蓄。从此以后祥子就改变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能够为金钱出卖朋友,甚至为了金钱装模作样从曹先生家骗取了很多钱。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祥子的杯具,告诉了我们旧社会生活的残酷和悲凉。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祥子深感同情。祥子的遭遇告诉了我遇到任何事都要硬着头皮去闯,不能气馁。在生活中我会时时记得祥子的杯具,让自我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书中揭示了当时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才导致社会富贫明显。但文章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是困难重重的,不能被困难打倒,意志不能动摇,勇往直前才行。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3

刚到开《骆驼祥子》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有一辆黄包车停在眼前,车子前面有四个大字“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骆驼祥子》怎么就牵扯到黄包车了?书的开篇告诉我们“骆驼”只不过是祥子的一个外号而已,祥子也是拉黄包车来维持生计。

祥子从小就没了父母,18岁时从乡下来到城里,他健壮的身体确实可以来拉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拉车夫还有派别,像年轻力壮的或比这一派岁数稍大,还有年纪在四十以上,20以下的,再者就是20以下,有点知识和环境的特异的又陵城派别。祥子当然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拥有自己的生活的高等车夫,祥子为了自己的理想,风里来雨里去。他为此咬着牙,一直坚持下去。

但有时,他还是会遇上一些障碍,他现在的老总还是会换他,三两个月或者十天八天,他就得另找工作。于是他常常会在拉车时出错,不能专心,车自然就拉不好,车碰坏了自然要赔钱;他经常白白懊睡一天,浪费一天的时间,然后他又后悔,自恨;他的饮食也没了规律,并且经常生气上火,身体承受不住,就有毛病,可是他又不舍得花钱,病情只得越来越重,她不只要买药还得休息好几天。

3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当他拿到属于自己的车子时,他的手激动的抖了起来!这是他自己三年来的努力和汗水啊!他有了自由和自己的生活。这辆车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亲切,这象征着他新生活的开始!

佩服他的决心和勇气,他的理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4

每个人都属于一首歌,我想祥子是一首缓慢而感伤的小夜曲。

这欢快的前奏是他开始的健康与阳光。

在北平拉车的祥子,是一个勤恳、朴实的年轻小伙子,他既健康又硬朗,不管是体魄还是精神,仁义、善良、积极乐观……我想把这所有的美好的形容词来形容他都不足为过。当我正处于对他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时,主旋律来了。

时而高亢,时而沉闷的主旋律是他的挣扎和犹豫。

在兵荒马乱时,祥子照样出去拉车,结果被十几个大兵捉了去,还顺带走了他攒钱买来的新车。一次次在黑暗里的挣扎与摸索,祥子牵了三匹骆驼掩护自己逃走,又将这三匹骆驼廉价卖出,赚得三十五块大洋;进入人和厂,却被泼辣、能干、略有变态的厂主女儿虎妞盯上,在妥协和拒绝中,他为了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最终娶了虎妞,同时也断送了自己原来的积极生活……在虎妞怀孕之后,祥子认识了善良、懦弱的小福子。当虎妞因难产离世,自己所有钱财被敲诈一空时,他打算去找小福子……可惜时日已晚,小福子已经香消玉殒了。一首小夜曲即将进入尾声。

平缓、哀伤、无奈的尾声是祥子的结局。

失去了小福子,失去了钱财,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一切的祥子从一个健康、乐观的人变得僵硬、空虚了。最后一个空洞的缥缈的音符也许是他对自己,对人生的喟叹。我想,作者老舍先生不仅告诉了我们旧社会的黑暗现实,还有的是,人最可怕的不是愚蠢,而是麻木。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首歌,从生命的开始便已经奏响,无论基调是沉稳还是高亢,我们都无法去评价与赞赏。总之,一人一态度,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从那些已奏成曲谱的音乐里撷取属于我们的轻快的乐句。

初中生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5

祥子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他根本不懂得在城市中的生存之道。即便如此他也拥有自己的信念与明确的目标。他会为着这个目标而前进努力。就是这样一个努力的年轻人,才会被肥胖且有钱的虎妞给看中。虎妞限制了祥子的自由,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

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祥子只得屈服。不幸的是,虎妞难产去世。但祥子也因此而解脱。他遇见了他一样可怜的小福子。虽然相爱但苦于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一个立足点。小福子最终还是受不了生活的压迫,自尽身亡。祥子也因此崩溃,最终郁郁寡欢的沉沦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他不懂得怎么样变通,总是死板的坚守自己的信念,一尘不变。这个社会是导致最后结局的根本原因,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存在着压迫与不屈。人们在这种地方苟延残喘,以一己之力努力地活下去,努力完成与实现自己的心愿。祥子是这个社会中的小小的一员,他没有什么大的能力。他也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只是社会中的小小一角,但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黑暗面。祥子是渴望幸福的,只可惜他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注定他不会拥有一个好结局。他深爱着的小福子是个孝顺的孩子,为了家庭不得不献身。她最终受不了生活的压迫,自尽身亡。

这种社会逼迫死了多少的年轻人,他们满怀着理想与希望但由于现实而无奈的放弃。我想,如果这个社会不是那么黑暗,是不是结局就会有所不同。我们也只能够祈福接下来的社会不要再让更多人像祥子一样重蹈覆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