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二十四孝读后感

2025/07/13读后感

此篇文章二十四孝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1

熟话说:“百善孝为先”,当今年轻人明白“二十孝故事”的人不多啦,近期空暇时间店长带领我们重温了《二十四孝故事》,感触颇深,虽然这是十分久远的故事,可是这种孝道感动好像就在眼前,《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二十四位孝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深知孝悌之道,故事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我们的对待父母是如何的行孝,又能否像《二十四孝故事》中那样感天动地。

读了《二十孝故事》这让我想起了长期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由于前期胃癌做的手术此刻复发转移肿瘤压迫到大肠,不能进食,每日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看到妈妈整日被病痛折磨,心里难受至极,多么期望能像晋朝的孟宗《苦竹生笋》,妈妈喝了竹笋羹汤也会好起来……

尽孝不在于行,而在于心,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父母要什么,也许和父母打一通电话,一个问候,一次和子女共享家宴的机会……记得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及时行孝,及时尽孝。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2

假期读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这样的一篇文章,虽然名叫《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其中的卧冰求鲤却让童年的鲁迅产生了恐惧,他一直认为孝顺父母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从文章中可以读出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厌恶。试想这种常人不能做到的,却又拼命引导要求人去做到,是便于统治,不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却要求人们做出十分极端的行为并以此为孝道,而且还对这种孝道加以宣扬。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感受,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了中国儿童可怜,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其实我们只要真正地爱我们的长辈,用亲情,用温暖感动他们就能真正做到孝顺,并且做好孝。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3

我看完了二十四孝之后很感动,现在我知道了孝是什么:孝是在父母事业有困难能给予帮助,孝是在父母很累的时候端上一杯热水,孝,大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让父母终身受益,小到只是在节假日给父母干一些家务。二十四孝也正是如此,就让我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二十四小中的一孝----《怀橘遗亲》。

这个故事讲得是:从前,绩儿和父亲一起到袁将军家做客,袁将军用橘子招待绩儿,绩儿尝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心想:妈妈还在家里,她最爱吃橘子,我把剩下的橘子都带回家给妈妈吃吧,于是就趁袁将军不注意,偷偷拿了几个。黄昏,绩儿和父亲该走了,在绩儿和袁将军道别时,那几个橘子掉出来了,袁将军调侃道:“来我家还要拿东西吗”?绩儿父亲大发雷霆,道:你这个逆子,怎能偷别人家东西呢?绩儿说到,我看袁将军家的橘子很好吃,母亲也喜欢吃,所以就想拿一点,给母亲尝尝,袁将军看绩儿是个大孝子,就给他了许多橘子。这个故事中的绩儿看到好东西首先想爸爸妈妈,这不正是我们现代孩子所缺少的一种品质吗?

现在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百善孝为先”。所以请从现在开始,好好孝顺你的父母长辈吧!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4

俗语说:“羊有跪乳之义,鸦有反哺之恩”。今天,我读了《二十四孝子》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亲尝汤药”,另一个是“涤亲溺器”。这两个小故事者是说古代两位孝子所作所为。“亲尝汤药”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刘恒的孝子,母亲三年生病时。虽然当了皇帝,可以叫别人来照顾母亲,但他没有,一直陪在母亲身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为母亲服的汤药都要自己先尝试过再放心让母亲吃。“涤亲溺器”主要讲的.是:一个叫黄庭坚的人,虽然官很大,可他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溺器,从来没有空过。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使我深受感动。这两位孝子,虽然做了大官和富有,可以叫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母亲,但他们没有,都是亲自照顾母亲。我们虽然不能向刘恒和黄庭坚哪样为母亲尝药或为母亲洗溺器,但我们可以为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碗、扫地、擦窗户……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父母把我们从小养长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够从小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取得一个好成级而奋斗。

二十四孝读后感 篇5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孝也是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从古至今,中国五千多年的长史上不知留下了多少孝子的身影,万古长青!

最近教师给我们读了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孝子,被当作故事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

听著教师念《二十四孝》,我被裡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其中有一篇讲的是闽子骞的后母因偏向自我生的两个小儿子,于是在做棉衣时,给两个小儿子用厚厚的.棉絮却给子骞用芦花絮,之后父亲明白了,说要休了子骞后母,而闽子骞因为看到后母和弟弟报在一齐哭,不但冰释前嫌,还跪求父亲不要休后母。读到这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不说别人就说我吧,要是我是子骞,后母大冬天用芦花絮给我做棉衣,当父亲要把他休了的时候,我在一旁拍手都来不及,怎会跪求父亲不要休她呢?子骞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到,后母大冬天让他受寒,平日也偏心,可他非但没一句怨言,还求父亲不休后母,这是何等孝顺啊!

我想:我们应当向二十四孝里的每一个人物学习,就衝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仅有懂得”孝”的人,才能做一个高上的人!